正好有一篇。。。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1998年由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的二戰題材電影。湯姆在影片中飾演一名美國遊騎兵上尉,在諾曼底登陸後率領一支小分隊深入敵後尋找一名名叫瑞恩的101空降師傘兵。由於瑞恩的哥哥們相繼在戰場犧牲,為了給瑞恩家族留下最後的香火,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慮決定將他找到送回國內與母親團聚。這部電影由於忠實的反映了D-Day在奧馬哈海灘的登陸作戰而廣為人知。本片在1999年攬獲五個奧斯卡金像獎,六個奧斯卡提名。2014年被評為美國國寶影片。

本片出現的各型武器值得我們仔細品味。以下為劇中所出現的輕武器。我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目錄

步槍&卡賓槍

1. M1加蘭德

2. M1卡賓

3. M1A1卡賓

4. 春田M1903A4

附:錯誤鏡頭

5. 毛瑟98k

6. 毛瑟98k狙擊手版

自動步槍

1. M1A1湯普森

2. MP40

機槍

1. B.A.R M1918A2

2. 勃朗寧M1919A4

3. MG42

4. MG34通用機槍

手槍

1. M1911A1

2. 魯格P08

火箭發射器

1. M1A1巴祖卡

2. 坦克殺手

手榴彈

1. Mk2手榴彈

2. M7槍榴彈發射器及M9A1步槍榴彈

3. M24木柄手榴彈

其他

1. M2火焰噴射器

2. M1A1爆破筒

3. 20mm Flak 38防空炮

4. M2迫擊炮

步槍

【M1加蘭德】

電影中主要由美國大兵們使用,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是為數不多的幾部能正確表示加蘭德步槍子彈打光退彈夾時「乒」的聲音的電影。在一些鏡頭裡,一些士兵拿著加蘭德感覺相對輕鬆,讓它看起來更像是一把輕飄飄的道具槍,有些失真。

該槍於1937年投產,1939年才少量裝備部隊,美國於1941年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軍隊中裝備的加蘭德M1式步槍數量仍然不大。後來生產數量猛增,1945年美國各廠生產總數達400萬支,以後在朝鮮戰爭期間又生產了50萬支,直至1957年M14式步槍問世,美國陸軍一直裝備此槍。據統計,從1939年至1959年,總共生產了550萬支。然而M1步槍也存在著重量較大,8發固定式彈倉容彈量太少等缺陷,但作為大量裝備部隊的第一支半自動步槍,對實戰具有重大意義,可以說為美國東征西討立下了汗馬功勞。目前該槍已停止生產,除美國國民警衛隊外,智利、義大利、希臘、丹麥、土耳其、菲律賓、突尼西亞、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等國和中國台灣裝備過此槍。

【M1卡賓槍】

這把槍在電影中由技術中士麥克.霍瓦特手持。槍托上還有可放置兩個彈夾的小包。

M1卡賓槍具有質量輕、射擊時容易控制等優點。與當時的步槍相比,便於更換的彈匣和較大的容彈量,實際射速高而且後坐力低,其射擊精度和侵徹作用比使用手槍彈的衝鋒槍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M1卡賓槍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近戰武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更稱卡賓槍為「為我們贏得太平洋戰爭勝利的最大因素」。但是在朝鮮戰爭期間,在嚴寒低溫環境下M1卡賓槍的可靠性表現得很差。

【M1A1卡賓】摺疊槍托版本

一些101空降師的傘兵拿著這種可摺疊槍托的M1A1卡賓。

【春田M1903A4狙擊步槍】

作為小隊里的狙擊手,二等兵丹尼爾傑克遜一把狙擊手版春田M1903。兩者的區別在於前面的機械瞄具被去除然後增加了一個瞄準鏡。傑克遜在射擊前都會引述一段經文。這一特點在傑克遜擊殺一名德軍狙擊手時被看作是經典橋段。這一習慣的真實演繹是一名叫卡洛斯的武器中士在越戰時所展現,400碼的距離就會使子彈沒有威力去對目標造成傷害,但是卡洛斯射擊的時候目標在400碼開外,(當時卡洛斯在山丘上,敵人狙擊手在掩體中)傑克遜在電影中明顯難以駕馭這把槍,因為他是一個左撇子射手可這把槍是為右撇子設計的。

春田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日本的一個兵工廠,其實則不然。它只是美國一家兵工廠(英文:「Springfield Armory」)(也譯為斯普林菲爾德)的直譯名。始創於1794年,關閉於1964年,曾經是美國政府的主要的國營輕兵器生產和研發中心。著名武器包括M1903春田步槍,M1加蘭德步槍,M14自動步槍,M79榴彈發射器,M1903/A5狙擊步槍,M1911.45系列手槍,XDM系列手槍。

春田狙擊步槍,也許這是最容易被誤會的槍名,很像日本名字,但實際上它是美國春田兵工廠生產的,和日本沒有任何關係。春田步槍有很多衍生型號。(日本的是村田步槍)春田M1903步槍有大量的收量型,包括M1903A1、M1903A2、M1903A3及M1903A4。M1903A1有著特殊的直線型後托,在M1步槍出現之前一直被美軍廣泛使用,並曾使用於二戰早期。M1903A2被視為輕型步槍,使用於炮兵單位。M1903A3改良為更精簡,並改用手槍式握把後托。而多種收量型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M1903A4狙擊型

傑克遜裝上了一個8倍數的瞄準鏡去對決德軍狙擊手

【毛瑟98k】

就像美國士兵拿加蘭德一樣,德軍士兵的基本作戰武器就是毛瑟98k。

【狙擊手版毛瑟98k】

一名國防軍士兵裝備了毛瑟98k狙擊手版。裝備蔡司ZF42瞄準鏡和橡膠護眼墊圈。

【M1A1湯普森】

被戲稱為湯姆槍,快槍。米勒上尉使用。漢米爾上尉也用。在米勒的小隊與德軍僵持時,他倆一舉將一群國防軍幹掉。

【MP40】

德軍也普遍裝備的一種武器,不論在灘頭還是在小鎮,隨處可見它的身影。

【B.A.R. M1918A2自動步槍】

作為班裡的支援火力,二等兵理查德拿著B.A.R作為他的首要武器。這把不是他登陸時的原配,原配在登陸時為了避免被淹死而丟棄了。加裝兩腳架,使其的威力較輕機槍更大,但是它的射速慢,電影中說就像加蘭德一樣。但是它抵肩射擊時更為實用。

【勃朗寧M1919A4】

又被稱為.30機槍,在奧馬哈灘頭可以看到美軍肩扛著它。在最後的那場防禦戰中,這種機槍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挺M1919A4被傘兵小隊放在了教堂上,另一挺被哈德森和麥爾西拿走,後來都彈藥耗盡,射手都壯烈犧牲

【MG42】

被稱作「希特勒的撕布機」的德國MG42可以稱作是二戰中最致命的武器了,它那極高的射速被電影忠實的還原。奧馬哈光禿禿的沙灘變成了MG42的殺戮場。從那個碩大的碉堡里吐出火舌打的美軍抬不起頭,MG42機槍班後來在一個小山丘上被米勒他們碰到。那是一個德軍雷達站。

【MG34通用機槍】

在最後一戰里納粹的虎式坦克(被改裝的T34)裝備著一挺,在駕駛員旁邊。

M1911A1手槍

二等兵傑克遜,技術中士霍瓦特和米勒上尉都有裝備。在最後一戰里,受傷的米勒用它向德軍虎式坦克開槍,後來虎式被美軍增援幹掉。

【魯格P-08】

在戰鬥中,德軍一名裝甲擲彈兵手持魯格面對霍瓦特。

【M1A1巴祖卡】(好多美製武器都叫M1A1啊)

自始至終巴祖卡都在被使用。第一次是在漢米爾的領導下,一名美軍士兵肩扛巴祖卡,後來我們看到瑞恩使用巴祖卡幹掉了德軍裝甲車。在最後的戰鬥中我們可以看到一輛黃鼠狼自走炮被巴祖卡報銷。後來還有機會幹掉虎式。但是面對虎式的重裝甲,產生了跳彈。

真正的「巴祖卡」之父當屬美國陸軍上尉萊斯利·斯金奈。斯金奈和他的助手海軍上尉愛德華·厄爾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試驗成功了一種採用滑膛身管發射、以尾翼穩定的簡易肩射火箭筒。1942年5月19日,軍械部與通用電器公司簽訂了在30天內生產5000具火箭筒的合同。前線急需這種反坦克武器,絕大多數產品直接從工廠送往碼頭,然後裝船運往北非,為了趕時間,有些火箭筒是用飛機空運到港口的。巴祖卡」(bazooka),這個名字來源於當時一位名叫鮑勃·彭斯的美國廣播喜劇明星表演時使用的一種粗管樂器,這種樂器與火箭筒發射管的形狀十分相似。儘管這只是一種通俗的稱呼,不是正規的軍事術語,但是被叫到現在。

【坦克殺手】

坦克殺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種口徑為88毫米,可重複使用的反坦克火箭發射器。這種武器被用來增強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尾部裝填,肩扛發射,通過電子點火發射由火箭推進的高穩定性的榴彈頭,不過作為德軍的反坦克武器,雖然有更強的威力和更遠的射程,卻比後期誕生的另一種劃時代輕型反坦克武器(鐵拳)生產量要小很多

【MK2手雷】

在進攻德軍機槍陣地時,美軍使用了這種手雷,一些被扔回被他們幸運的躲過了。最後一戰時,這種手雷被用來毀傷坦克里的成員組。

二戰期間,美軍士兵使用了許多類型的手榴彈,但主要配備的Mark II手榴彈。它為鐵鑄,外部呈鋸齒狀,利於在爆炸後產生更多的彈片。它內部TNT填充物,但由於戰爭初期TNT短缺,內部多填充硝化澱粉複合物。Mark II的殺傷半徑是5-10碼,但彈片可殺傷至50碼。

【M7槍榴彈發射器】及【M9A1步槍榴彈】

在德軍的防線被撕開後,一名士兵在發射這種榴彈

在美製M1「伽蘭德」步槍上安裝的M7型槍榴彈發射器,它是一種典型的「筒型」發射器。注意在安裝之前,需要去除M1步槍標準的氣體調節閥;當安裝槍榴彈發射器之後,M1也無法進行半自動射擊。M7槍榴彈發射器使用M9和M9A1型槍榴彈,其中後者的穿甲厚度可達75mm,射程可達250碼(在射擊裝甲目標時通常在50碼以內);但由於彈道和後坐力等原因,它的命中率並不高。

【M24木柄手榴彈】

在最後一戰中,麥爾西和哈德森的機槍陣地被扔進了幾個M24手榴彈,幸運的是在它們爆炸前都被及時的扔出。

24型柄狀手榴彈為德國陸軍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所使用之手榴彈。它非常獨特的外表使它被稱作"柄狀榴彈",且為20世紀步兵武器中最易辨識者之一。

【M2火焰噴射器】

登陸作戰接近尾聲時,道爾在清剿殘餘德軍時使用。

M2火焰噴射器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由士兵背在背部的三個罐子(其中兩個大小相等的罐子是裝載著混合了柴油和汽油的燃料,而一個較小的就是裝載著在壓力容器內部的推進劑氮)。氮氣罐位於兩罐汽油罐之間和較頂端位置。三個罐子安裝在一個支架上,並且大量使用帆布包覆著,帆布並用作四條背帶的材料,射手在休息時仍然可以背在背面。另一部分是火焰噴射器的握把及噴嘴,通過後端的一條軟管連接到罐子。

【M1A1(又是M1A1!)爆破筒】

在海灘上美軍用以炸開德軍的鐵絲網障礙

【20mm Flak 38防空炮】

38型20毫米防空炮,由於30型防空機關炮的射速太低,漸漸不附合軍方要求,故改良萊茵金屬的空用機關炮為地面用,發射率為每分鐘二百二十發至四百五十發。此型防炮大量給配備在地面部隊中,由於戰鬥重量輕,故很多貨車,卡車,戰車,裝甲車給改裝為防炮載具。

【M2迫擊炮】

由於沒有迫擊炮,所以在最後瑞恩用力敲擊炮彈底部使彈頭引信在慣性作用下解脫保險,也造成了一定的傷亡。這個橋段取自二戰在義大利戰鬥的一名叫查爾斯的士兵的故事,他真的用60炮彈當手榴彈使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