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jpg

Hi Dear:

经过从2012/7月建站,经过三年的痞客邦生活,

为了更大的自由、更漂亮的排版、更文青的气质,

小宇正式决定搬家咯!希望日后大家能继续支持:

 

文青宅不宅:http://alextech.xyz

文章宅不宅Facebook:

 

也可以马上来看看第一手的新文章:

 

---

三月,是属于新手机的季节。今年的三星阵营比较特殊,推出了Galaxy S6和Galaxy S6 Edge两只手机。这次的S6除了一些规格上的提升、以及新功能的增加外,最大的特色就是工业设计水准比起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S6 Edge更采用了双曲面的萤幕,外观极富特色。马上就来看看这两只手机的简单体验心得吧!

圆润的正面的圆润外形+Home键的设计历时已久,招牌的窄边框、高屏占比;这个正面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三星手机!

1.0.jpg

 

第一眼看到的是5.1吋的Super AMOLED 2K QHD萤幕,解析度达到2560x1440,画素密度达到Samsung历来最高的557ppi。萤幕精细度更进步,也维持了AMOLED色彩鲜艳的特点,不过在网路媒体盛行、影片解析度也依然以1080p为主的今天,其实这块萤幕总让人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略为可惜。

1.1.jpg

 

正面上方有听筒和感应器、LED提示灯。还有值得一体的前摄像头,画素提升到500万,更增加F1.9大光圈。画素上的提升我倒觉得在Social Media主流的今天,大家的感觉可能比较不会明显;但F1.9的光圈能大幅提升进光量、增加夜景和昏暗环境下的自拍画质,这点对于自拍功能实在不无小补。

2.jpg

 

下巴处是Samsung从最初坚持到今天的实体按键。小宇用了很久的虚拟按键,但仍然很怀念实体按键手感佳、不占用萤幕等优点;可惜这些特色如今只能在S6、Zenfone 2等少数手机上体验到了。

3.jpg

 

开头就提到过,这次S6升级的一大重点其实是外观的工业设计。先来回顾看看:去年Galaxy S5其实为了达到防水防尘等功能,在机身材质、厚度、外形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妥协。然而消费者反应明显不佳,反而是防水倒沦为了一个近乎于鸡肋的功能(生活上比较难得用到)。今年Samsung一雪前耻、痛下苦工,在S6和S6 Edge的外观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心血。厚度更直接从S5的8.1mm瘦身倒6.8mm,差别不可谓不大。

5.0.jpg

 

整个边框一改塑胶材质,全面采用了金属。也许是考虑到手感问题,机身中段的金属还做了「缩边」的设计,中段边框比两端更薄(可仔细观察中间段的玻璃较上端凸起)。不过我对于这种设计的实用性感到怀疑,能不能增加手感呢?其实没有明显的感觉。反而是中段略凸起的玻璃,增加了玻璃撞破的危险。

4.jpg  

当然Samsung有特别标榜S6和S6 Edge采用了康宁第四代Gorilla玻璃,有强大的抗刮抗摔能力,不过玻璃到底还是玻璃对吧......

 

底部有耳机孔、Micro USB插槽、麦克风和喇叭孔;不得不说这边的设计真的是蛮像iPhone 6,尤其是充电孔、喇叭和天线。另外Samsung在S5上采用的Micro USB 3.0插槽也改回2.0,猜测可能是有外观上的考量吧!

5.jpg

 

机身左侧有音量键两颗。

8.jpg

 

右侧则有电源键和Sim卡槽。S6这次似乎取消了Micro SD卡的支援,虽然可惜,不过考虑到其实Micro SD卡在32GB容量(另有64、128GB)起跳的S6上,必要性似乎也越来越小了。 

9.0.jpg

 

顶部有麦克风和IR红外线发射器。

7.jpg  

 

背盖也是整体工业设计进步的一部分,为了将以往的塑胶味儿彻底洗掉,Samsung索性连背盖都换成玻璃材质,外观上真的非常好看,整体质感比以往的Galaxy S系列进步了非常、非常多!可惜背面下方的一行字,还是有种破坏美感的Feeling。另外三星也为了机身薄度,放弃了坚持了很多代的电池可拆卸设计。其实也是因为随著手机功耗下降、电池技术上升、充电更快以及行动电源的普及等因素,使得「可拆式电池」这个一度被Samsung作为买点的设计,如今沦为鸡肋。

9.jpg

 

在6.8mm的纤薄机身下,S6的1600万画素镜头更显得凸出,破坏了机身背面一整片的玻璃的「一致性」,我觉得有点可惜!这次的相机新增了OIS光学稳定器和F/1.9大光圈,因此镜头会这么厚我觉得情有可原;另外凸出的镜片被机身包裹式的保护起来,倒是不用担心镜头刮伤。另外镜头旁边的黑色区块是一个LED闪光灯和IR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除了用了干测心跳外,在S6上还能拿来侦测环境白平衡。

10.jpg  

 

再来看看黑色版的S6!比起白色,我觉得黑色S6的黑色玻璃、灰色边框在外观上更有种「低调而华丽」的质感;白色则偏向「小清新」。

11.jpg

 

除了这两款颜色外,其实S6和S6 Edge各有黑白金三个颜色,另外S6 Edge有限定的极光绿,S6则有限定的晶玉蓝。

12.0.jpg

 

手上拿到的这只,官方说法是「宝石黑」,但实际看来倒比较像是深蓝。我非常喜欢这种内敛的深色系配上玻璃的反光,实在令人无法抗拒。照片或许看不出来,但机身的反光色泽其实相仿漂亮且特殊。

12.jpg

 

在黑色S6的机身上,机背一致性也更好,除了背面的字体不明显外,镜头对于背面外观的破坏感也没那么强了。

13.jpg

 

 

三星表示这次在0.6mm的后盖玻璃内,新增了一层0.1mm的增光膜。技术上我不了解,但现场看到的机身反光,真的美丽到有点奇异的感觉。

14.0.jpg

 

除了玻璃差异,其实边框的颜色也不同,黑色版S6的边框比较偏深灰色。

14.jpg

 

手感其实是我评测手机的一大重点,这次虽然没时间对S6进行深度评测,因此不知长期使用下来的手感如何;试玩时拿到手的第一感觉是机身十分轻盈,手感非常好!从S4起,其实手机萤幕就偏近5英吋。但随著S5、S6的进步,其实每代的手感都各有进步。

15.jpg

 

单手使用也没问题,也许是因为机身变窄,我觉得S6的单手握持稳定度比S5更好。

16.jpg

 

重量则大约在139g,对于一台以玻璃和金属为主材质的手机,算是非常轻盈了。

17.jpg

 

硬体的提升其实也是S6和S6 Edge可看的亮点之一。S6产品经理Stan在介绍这点时,特别用了一个跑车的比喻:以往的手机升级,通常只升级一、两个小元件,然而这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这就像跑车如果只升级引擎,但其他零件都不升级,整辆车的速度也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因此S6这次在升级时,一改以往挤牙膏的态度,将整机都做了大升级。

这次S6和S6 Edge的中央处理器采用Samsung自家的Exynos 7420 64位元双四核处理器,时脉为一颗四核心2.1GHz和一颗四核心1.5GHz,并采用先进的14nm制程。记忆体为3GB,比较特别的是S6采用了去年八月才发表的LPDDR4规格,据说频宽比上代多80%。另外储存空间采用全新的UFS 2.0(Universal Flash Storage),是Toshiba和Qualcomm共同推广的一种规格,目前在手机上比较少见;3C达人阿祥形容UFS 2.0为「手机界的SSD」,这样说大家应该比较有概念吧!

IMG_7458.jpg

 

三星采用全新的14nm处理器制程,在处理器功耗、成本、效能等多方面都有进步。大家可看到S5和S6的CPU在执行同样的工作时,14nm处理器的S6明显比28nm处理器的S5更高效能、更低功率;换句话说:更快、更省电。

IMG_7460.jpg

 

除了效能的提升,相机也在软体、硬体两方面有显著的提升。软体方面,新增了HDR AUTO;手机可根据场景,自己开启或关闭HDR功能。

IMG_7462.jpg

 

首先是之前提到过,用IR红外线来侦测白平衡。Samsung这次特别强调了S6的白平衡控制能力,我试玩了一下,光源偏黄的室内,S6的白平衡算是抓的非常非常准确(和我的单眼自动白平衡差不多,比手边的hTC M8优秀)

IMG_7463.jpg

 

动态追焦能增加主题在移动时,照片的成功率。事实上,我觉得这个功能比较鸡肋!动态追缴在技术上的意义是指对焦主体不管如何移动,S6的相机都能随时把物体保持在焦点内的位置,借此让物体在移动时,不会因为跑到焦点外而模糊;而实际上,拍摄移动物体时,会模糊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快门速度不够,而非物体跑出焦点。因此S6即使增加了动态追焦功能,我依然不对他拍摄运动物体的能力抱有太大的期待。

IMG_7464.jpg

 

比起动态追焦,我觉得比较实用的是S6新增了F/1.9大光圈和OIS防手震。这两项功能都能增加进光量、大幅提升S6的相机在阴暗环境下的拍摄品质。尤其是S6的OIS光学稳定器表现非常佳!除了拍夜景外,在拍摄影片时,也能提升影片画面的稳定度。我有拍一段影片,给大家看看M8(无OIS) vs S6(有OIS)拍摄影片时,稳定度的不同,尤其是在走路时,可以看见S6的画面几乎不震动。

 

 

此外,还有一个「全视角实拍」的功能也很特别。这个功能有点像是全景拍摄的逆动作,只是全景是拍摄景色的各个角度,全视角拍摄则能拍摄一个物体的各个角度。测试时其实没有截取到影片,这边从Youtube上找个范例给大家看: 

 

 

充电是S6和S6 Edge强调的重点功能之一,这两只新手机都支援闪电快充和无线充电功能。S6的无线充电采用WPC和PMA认证规格(市场上主流规格,美国的一些Starbucks门市、麦当劳餐厅中都已开始提供此规格的充电站),要购买专用充电板;这功能其实在S3上就有,只是那时候必须另行购买较厚的充电背盖;S6能在6.8mm的超薄机身中塞入无线充电线圈,实在值得夸耀!闪电快充则必须购买专用9V充电器,能让你在10分钟内充足够用4小时的电力,速度比S5快1.5倍,对于时间紧张的现代人来讲,非常实用。

IMG_7465.jpg

 

软体方面,三星和猎豹清理大师合作,推出了内建的「效能优化精灵」,可以查看手机记忆体使用状况,并支援一键清理功能。内建的效能优化软体比起额外下载,对于系统本身的整合性更好,清理记忆体时,更不会对使用造成影响。

IMG_7470.jpg

 

在Galaxy S5身上推出过的指纹解锁功能,再度出现在S6上!不过比起S5必须「扫一下」解锁,S6的指纹辨识只要像iPhone的Touch ID那样「碰一下」就好;解锁的方便性和速度都好上很多!甚至可以说指纹解锁在S5上只是鸡肋,在S6上才达到使用的境界。

IMG_7471.jpg

 

这里有一段比较S6和iPhone 6解锁速度的影片,值得一看。可以发现S6的指纹解锁速度仍然比iPhone 6略输一筹,但整体而言,操作起来的流畅度和速度都大大胜过S5。

 

 

 接下来来看看俱有双曲面萤幕的Galaxy S6。Samsung初次使用曲面萤幕是在Note Edge这只手机上,当时曲面萤幕的新奇,确实也引起了一阵风潮。Galaxy S6 Edge则首次使用双曲面萤幕,在显示性能上虽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外观上看来,却非常新颖!

1.jpg

 

玻璃材质和S6相同,同样是康宁第四代大猩猩玻璃。据说S6 Edge的表面玻璃要达到最佳曲率,必须在摄氏800度的高温下制造;曲面萤幕同时又要坚固产量和良率,看来Samsung也在这块萤幕上下了不少苦功吧!

2.jpg

 

背面外观则和S6如出一辙。简单来说S6和S6 Edge在萤幕以外的外观差异不大,按键位置等也都大多相同,只有SIM卡槽由于侧面变得太薄,只好移到机身顶端。

3.jpg

 

外观固然比S6更新颖、有特色,但我觉得S6 Edge更加吸引我的其实是手感!S6 Edge的侧面由于曲面萤幕的延伸,导致金属框的部分比S6更薄,这让握持S6 Edge时的稳定度比S6更佳!侧面到正面的一整块玻璃,也让手指从侧面滑到正面萤幕时手感更加流畅。

4.jpg

 

不过当手机放在桌面上时,S6 Edge的抓取就没有S6那么好抓了!主因当然也是因为边框变薄,使得手机和桌面显得更加贴合。当然也不会到难拿的地步,只是有时会怕抓不稳,手机会滑下去

5.jpg

 

萤幕朝下时,S6 Edge就显得非常容易抓取了!原因也显而易见吧;另外有来电或通知时,曲面萤幕的特性,使得S6 Edge的侧面会隐约露出淡淡的光线,。

6.jpg

 

Samsung利用这一特性,开发出了「最爱联络人」功能。可以设定好五个常用联络人,日后只要他们打来,你从萤幕侧面透出的光线颜色,就能知道是谁的来电。

7.jpg

 

除此之外,还有侧拉通知、触感回复等,都是S6 Edge的专属功能。

8.0.jpg

 

来比比看S6和S6 Edge,两只手机显示萤幕规格相同。值得一提的是,这块萤幕获得了Display Mate网站「史上最优萤幕」的评论,他们表示这块萤幕除了解析度高外,在色彩显示方面也相当自然,能重现90%以上的大自然真实色彩。若有网友依据以往的经验而担心这次的Super AMOLED会因鲜艳而失真,在S6和S6 Edge上倒是不必再担忧。

8.jpg

 

虽然萤幕材质相同,但一款平面玻璃、一款曲面萤幕,依然造就了两只手机相当大的差异化。原本在看到S6时,我就觉得他的外形比起以往,可谓长足进步;但看到S6 Edge更加高超的玻璃工艺,又觉得S6相形见绌了。

9.jpg

 

那S6和S6 Edge究竟那只好呢?这里仍然只能套用一句老话:各有千秋。S6 Edge虽然顶著曲面萤幕的光环,但延伸到侧面的萤幕,在不小心摔到手机时,也相对有更大的机率让玻璃直接和地面接触;S6的萤幕则较好的被金属边框保护起来,摔到地面上时比较能有缓冲的效果。

10.jpg

 

S6和S6 Edge还有一些相关配件、保护套等,一起来看看!首先看到的是有透明视窗的保护套,这其实不算新品了。

1.jpg

 

也有传统的书本式皮套。

2.jpg 

 

还有S6和S6 Edge专用的透明背盖。这款背盖的设计我比较喜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5.jpg

 

基本上背面采用透明塑胶,能够充分展示S6或是S6 Edge的玻璃美背。边框则采用金属烤漆,每款颜色都能找到相应色彩的保护壳。

6.jpg

 

也可以采用色彩混搭风——装上保护壳的S6就是这样!保护壳很薄,侧面的金属烤漆看起来挺有质感。

7.jpg

 

比起一般的保护壳,原厂这款的特殊之处就是把侧面边缘处镂空出来。这样在单手握持时,就不会因为保护壳的厚度而影响手感了!四个角落则因为摔手机时,接触地面的几率较高,因此保护则仍然完好。

8.jpg

 

除了透明背壳,我觉得这款镜面处理的翻盖式保护壳也相当有特色!

9.jpg

 

可以看到这款保护壳的正面作出了金属反光的质感;尤其是银色款,亮到可以当镜子用!

10.jpg

 

装上手机后是这样:和萤幕接触的保护盖内侧采用雾面塑胶处理。另外这种翻盖式的保护壳,单手握持时手感难免会收到影响。

11.jpg

 

盖上盖子后看到镜面前盖中,隐约透出的萤幕光芒,真的觉得非常漂亮!这款保护壳非常有特色,尤其是对于女生使用者,甚至能免去携带镜子的麻烦呢!

 

12.jpg

 

S6和S6 Edge都有推出这款保护壳。S6 Edge的前盖边缘略往内收,以迎合其曲面萤幕的弧度。

13.jpg

 

这次S6和S6 Edge主打的一大重点乃是无线充电功能,这是原厂的无线充电盘:采用圆形外形,透明的外壳、黑/白色内里的果冻式设计。

14.jpg

 

手机放上充电盘后,充电盘上还会发出淡淡的蓝光,可用来检视目前是否有正常充电。无线充电的一大缺点,其实就是手机只要不小心移动到,使得手机充电线圈和充电板的线圈没有对齐,就会停止充电;S6和其专属充电盘不知道是否也这么敏感,抱歉这次没有测试到。

15.jpg

 

心得:

不知道这次大家看到这篇文章有没有种跳针的感觉,仿佛看到我一直提到「工业设计」。会一直提到,是因为我这次真的蛮欣赏S6和S6 Edge这两只手机的外观设计和材质运用;在Industrial Design方面一向不太擅长的Samsung,在坚持了五代塑胶机身的Galaxy S系列后,居然能在S6上进步这么多,是在令我有些惊讶!我觉得这次S6的外形设计,即使和一向强于ID设计的竞争对手hTC、Apple等厂牌比起来,其实也不遑多让!

也许是因为S5为了防水,而在外形上牺牲掉太多,因此三星这次特别在此方面下了苦功吧!这次的Smasung除了采用金属和玻璃材质,更对两种材质进行了精细的工艺处理,如前面讲的金属框27道工序处理、800度高温创造曲面玻璃、以及添加增光膜以加强视觉质感等等。更重要的是在采用了密度较大的玻璃和金属材质后,还能将手机的轻薄度压缩到140g上下、6.8mm,著实不易。

内装方面,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主要是CPU改用全新的14nm制程,功耗和效能方面都有亮眼的表现;效能方面其实在Android手机上,还很少能完全发挥CPU效能的程式或游戏(毕竟Android的3D游戏大作不如iOS那么多),因此使用者可能还没有太深的感触;不过功耗的减少,却对续航力的提升有著举足轻重的重要性!此外,RAM采用了全新的LPDDR4规格,频宽比S5的记忆体多了80%,能提升多工的效能;比较特殊的是记忆体采用了UFS 2.0,存取速度更快,因此在开机、开启大型多媒体档案甚至开启APP时,都能感受到其进步!可惜S6取消了S5的Micro USB 3.0设计,因此这一优点恐怕无法延伸到电脑和手机间的传输速度上了。

相机方面也比起S5进步许多。主镜头画素为1600万,也许是考虑到感光元件大小以及必要性等面向,因此并没有学竞争对手向2000万画素迈进。反而将重点放在F/1.9大光圈和OIS防手震等新功能,增加相机进光量,再度提升拍摄夜景或室内环境下的画质。考虑到在社群网路的影响下,自拍越来越流行,因此Samsung将前镜头也升级到500万画素,同样用上F/1.9大光圈,并加入即时HDR等功能;实测发现室内自拍的效果不粗,500万画素的镜头成功保留了很多细节,而且画面很广,因此也能适应时下越来越流行的团体自拍。另外相机还有加入自动HDR、0.7秒开启、动态追焦、全视角拍摄等新功能。我个人觉得除了动态追焦功能较为鸡肋,其他功能都有一定的实用性。

录影方面,后镜头支援4K录影,前镜头支援2K录影。当然解析度其实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这次新加入的OIS防手震功能,在录影时也有相当显著的效果,即使在步行时,也能维持画面的稳定度!

至于手机的新功能,其实就没有增加太多。我觉得较实用的新功能有快充、指纹解锁等;快充功能能在短时间内补充足够长时间使用的电力,很符合现代使用者的需求;指纹辨识虽然不是新功能,但到S6上,以感应式的Sensor取代扫描式,整个解锁的流畅度和速度都快了很多!指纹解锁可以说到S6上才做到「实用」两个字。

总得来讲,这次S6和S6 Edge的进步很大!但除了工业设计十分亮眼外,其他的规格、硬体、相机等等,都只是进行常规升级,充其量最多只能说升级幅度比起以往大上很多而已;整只手机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也许是因为智慧型手机以及趋于成熟,因此这已经是这一代手机的通病;纵观2015年的新手机,似乎都没有能让人一看就心动的新产品呵!当然,S6、S6 Edge这两只手机的外观,规格等,相信还是能吸引很多人,包含小宇自己想买单啦!

 


按赞支持宅小宇,随时关注小宇的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