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江恩小龍-在某香港投資大行擔任聯值董事,多間中港財經雜誌專欄作者-暢銷書「港股實戰入門及技巧」及「神奇的江恩轉勢日」作者

週期理論與人生的宿命

太陽之下無新事! 筆者多次在不同地方指出恒生指數今年出現熊市的可能性,結果今天大家由牛市的預期,變成今日熊市成為市場主流的分析。債券在上年中筆者已經提示債券熊市的可能性,唯今天才知道已經太遲。由17年的牛市,18年的熊市,筆者一次又一次在轉勢之前作出分析,這是有賴江恩理論的功勞。今天或者說一說為什麼週期理論。

在1900年代的西方國家開始研究週期的規律,經過研究之後,這些經濟學家都異口同聲說在經濟的增長或衰退存在一個長期的規律在其中。

長期經濟週期: 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的康狄夫長波理論(The Kondratieff Wave)通過研究康德拉季耶夫認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長度為48年到60年、平均為50年的長期波動。

中期經濟週期: 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S·Kuznets)提出了存在一種與房屋建築相關的經濟週期,這種週期平均長度為20年。這也是一種長週期,被稱為「庫茲涅茨」週期,也稱建築業週期。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C Juglar)於1862年出版了《法國、英國及美國的商業危機及其週期》一書中,提出了資本主義經濟存在著9~10年的週期波動,一般稱為「朱格拉週期」。熊彼特把這種週期稱為中週期,或朱格拉週期。漢森則把這種週期稱為「主要經濟週期」。

短期經濟週期:基欽週期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基欽於1923年提出的。基欽根據對物價、生產和就業的統計資料的分析,認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每隔40個月就會出現一次有規律的上下波動。

那讀者就當看畢上文後,就不難發現約三個基欽週期構成一個朱格拉週期。十八個基欽週期構成一個康德拉季耶夫週期。

一個普通人,由成年開始一生會碰上1個康狄夫長波週期,約2個庫茲涅茨週期(房地產週期),4-6個朱格拉週期。一個人的一生中所能夠獲得財富轉移的機會,理論上來講只有二-三次,如果抓住其中一個機會,即使你際遇不夠,學歷不夠,沒有家底,或者可能你至少是個中產,有自己的生活。如果每一個機會都沒抓到,如果你沒有特別際遇,學歷或家底是沒有,可能是一個普通人。

筆者認為價值只是市場的情緒氣氛,或教科書令你認為這股票應該有這個價值。但是週期筆者認為是大自然的規則,如月有陰晴圓缺,一年有四季更替,合久必分等。或者可能是宿命。或者是共業。但筆者認為股市市場宿命或共業只是沿於投資人用錯誤的方法去投資。每一次牛市及熊市總會市場有一個合理化的解說,或者新股神,沽神等去引導市場走向,但最終結果不言而喻。江恩理論及週期理論或者會步入下一個被利用引導市場走向的兇器。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