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擬螈守宮這一物種可能國內的玩家會比較陌生,但它們是非常值得飼養的寵物。儘管一度漸危,但目前仍保有較大的種羣規模,且已經受到了來自政府的保護。

  來源:google

  如今它們正無憂無慮的生活在馬島明媚的海岸邊

  馬達加斯加擬螈守宮(Matoatoa breviceps)是馬達加斯加特有的物種,通常被稱爲馬島擬螈守宮。

  這種動物是在馬達加斯加西南海岸發現的,而其所屬的馬島擬螈守宮屬,是守宮科(Gekkonidae)下的一個小屬,其中有兩個已被確認的物種,分別是:

  Matoatoa brevipes/來源:google

  Matoatoa spannringi/來源:google

  前者分佈在馬達加斯加島南側的沿海地區,後者則分佈在島嶼東部狹小的一塊區域內。

  來源:IUCN

  熱帶林守護者

  成體的馬島擬螈守宮體長約爲8釐米,夜行性。體色爲灰色或者褐色,背部分佈有黑色的斑紋。

  在野外,馬島擬螈守宮通常棲息在海邊森林的樹枝間與樹洞中。

  這種守宮屬於性格溫順活潑的守宮,喜歡到處遊走,不太愛躲藏。它們的動作卻不是很快,野生個體通常會用埋伏的方式捕食獵物。

  來源:bing

  它們的英文名是“Salamander Gecko”(擬螈守宮)。因爲它們擁有類似蠑螈的修長的身段,以及相對較短的前後足長度的緣故。

  而在馬達加斯加當地,這種守宮又被稱爲“Guard Gecko”(看守者守宮)。因爲在夜間,它們通常會活躍於馬島當地的椰樹林與菠蘿田之中,捕食禍害經濟植物的蟋蟀、蠐螬、葉蟎等。

  漸危,被保護

  來源:facebook

  在歷史上,馬島擬螈守宮原是葉趾壁虎屬(Phyllodactylus)下的成員,直到1990年左右,才被單獨列爲馬島擬螈守宮屬(Matoatoa)。

  在IUCN名單中,馬島擬螈守宮被歸類爲漸危物種(VU ),因面臨野外棲息地被破壞與國際寵物貿易的威脅,而導致其數量逐漸減少。

  有記錄顯示,在2013-2017年期間,有超過1200只個體在國際上被交易,在其野外數量尚可的情況下,此前,馬達加斯加政府並未對該物種的合法交易進行限制。

  而在今年1月29日,馬達加斯加正式簽發閉島聲明,宣佈將在新政頒佈前,無限期停止一切動(植)物的出口。(詳情可參閱前文:《馬達加斯加宣佈無限期停止出口動物》)受此政策影響,馬島擬螈守宮的種羣規模或將得到進一步的恢復。

  人工飼養指南

  來源:baidu

  成體的馬島擬螈守宮可被安置於30x30尺寸以上的飼養箱之中進行飼養,宜選擇幹水苔、椰土沙或其它類似的土壤作爲墊材。

  來源:iNA

  在其環境裏需要提供一些躲避,可使用黑色塑料盒或者椰殼之類的用品,製造一塊陰暗的小角落以供其躲藏。爲防止光線直射並供其攀爬,可以置入樹枝、樹皮塊等,最後放入水盆,盆中水深度不可太高。

  在野外,馬島擬螈守宮的活動區域是海岸附近,因此它們能接受的晝夜溫差較大。同時,由於經常會有降雨與大霧的緣故,環境溼度較高。

  因此,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馬島擬螈守宮最適宜生活在22℃—26℃這個區間溫度的環境中,可接受早晚最高10℃左右的溫差,溼度最低應該保持在70%以上,在環境溼度較幹時,可以用人工噴水的方式爲它們進行補水。

  來源:珍寶堂

  食物方面,蟋蟀是很好的主食,可以根據個體的大小決定餵食蟋蟀的尺寸(大約是頭部的1/2到2/3大)。等剛到家的馬島擬螈守宮適應新環境後,就可以嘗試用鑷子夾住蟋蟀或是蟑螂在其眼前晃動,誘導開食。餵食頻率大概是每隔2天餵食1—2只蟋蟀,視守宮的狀態與排泄情況作調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