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兩個界,一個是物質界,一個精神界。既然你提到這個問題,肯定在事業上不希望大的作為了,讓自己的物質財富再增加更多的慾望了。那麼五十知天命,原來五十五歲女士退休,男士六十歲退休,你現在五十歲退休也是情有可原的。現在靠三百萬存款,來規劃自己接下來人生的物質需求,讓生命走入完全的精神需求裏我是完全贊同的,那我們分兩步來規劃:

五十歲,三百萬存款有房有車,如何實現財富自由,精神自由的生活【李合偉說】 新聞 第1張

一,理財,讓財富增值

1.保本銀行存款

一旦不工作了,意味着你的收入將減少甚至沒有,那麼保證本金將是一件最大的事情,因為沒有抗風險能力了。至於保本收益最好的辦法就是銀行存款了,目前看國有銀行不會出問題,所以至少拿出本金的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八十做銀行存款。分成各個階段的定期,比如200萬,其中100萬五年,50萬三年,30萬兩萬,10萬一年,5萬半年,5萬三月。做到有序而有復利,還能應對生活開支。

2.應對醫療和意外事故

人生總有不可控的事情,個人不可控的時候最需要的資產來保駕護航了。那麼應對醫療和意外事故,最好的辦法就是保險加活期存款,或者可隨時變現的財產了。社保是必須的,商業保險作為補充也應該有,活期存款當做日常所需,另外在備個20萬做為隨時動用的現金,保證在十分之內可以動用的現金,不要捨不得那點利息,這其實也是為了心裡更踏實,人生才快樂。還可以買點黃金等可隨時變現的物資。漲跌關系不大,就是為了持有應急的。

五十歲,三百萬存款有房有車,如何實現財富自由,精神自由的生活【李合偉說】 新聞 第2張

3.理財規劃

起碼要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資金拿出來做理財規劃,理財風險比存款大一些,但是很多理財渠道也很安全,做好理財規劃,時刻關心理財渠道信息和新產品的推出也是最好的生活休閑,沒事騰挪一下理財資產也自得其樂。做理財主要讓自己跟上時代,跟上金融時代的發展。而不是讓你一下子把錢都存定期,鎖定收益,跟個傻老人一樣死守了,活着還有啥趣味。很多老人都是花時間,銀行排隊,騰挪養老錢,一會在這裏一會在那裡,其實也是樂趣。時代畢竟要變化的,金融產品更要變化啊。

4.投資收益

拿出百分之十或者十五的資金去做風險大一點的投資,股權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雖然風險大,但是你這個年齡和理財收益還是能抵抗風險,讓資產在增值和略微貶值中鍛煉你的財商能力。掙不多虧不多,也樂哉樂哉。注意不要忘了初心,貪念上來,神仙也拉不回來你。

總結;這樣安排基本夠你的生活,一線城市屬於小老百姓的生活,三四線屬於中產的生活。

二,追求精神需求繼續發揮生命的光輝

1.培養興趣和專長

既然物質都安排好了,你就必須要進入精神生活了,不然你會成為搬弄是非,攪和家人的壞老頭,哈哈。人嘛總的有時間需要打發,不拿點事填滿自己,也是不行的。所以你可以測試各種興趣了,花鳥魚蟲,琴棋書畫等等隨你搬弄,一直到你找到一個入迷的為止,反正你有的是時間。

五十歲,三百萬存款有房有車,如何實現財富自由,精神自由的生活【李合偉說】 新聞 第3張

2.建立社羣或者參與社羣

入迷的興趣自然容易成為專長,成了專長就有了號召力,參與社會,建立興趣社羣是最好的領導方式,不願意做領導,那就參與社羣,成為有影響力的老人。

3.成為多才多藝,一身多能的老年生活

如果你還不過癮,可以多學習一些,那你就是人見人愛的老年人了。年輕人適合一個專長練就到極致,成為人上人,老年人當然是什麼都會點,然後再有一個專長,那簡直就完美了。

4.教育社會,成為榜樣

如果你還不過癮,可以反過來義務,公益的為社會服務,為年輕人或者老年人做老師,教育。老師可是三大聖業之一。老師改變人的思維,傳授技能給世人。

總結:人生何種追求都是對的,只要身心愉悅,那就是最好的人生。活的明白,死的有尊嚴,那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追求。活到五十,有足夠的養老錢,又能追求新的愉悅,人生如此也算功德圓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