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春節前準備返鄉的打工人羣。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病痛、工作一起扛,誰懂打工母親的心酸?

女性農民工(也稱流動女工)作爲一個特殊羣體,在家庭、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在長期辛勤勞作的背後,女性農民工的健康狀況更令人擔憂,特別是作爲家庭中流砥柱的打工母親,她們的健康還影響着子女和家庭的健康發展。

打工母親的健康狀況如何?北京協作者對北京、南京兩地的190餘名打工母親開展免費健康體檢服務,並結合體檢服務進行了打工母親的健康狀況調查,於2017年8月形成了《打工母親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打工母親的特殊壓力

" 丈夫一天到晚忙他的,也沒有閒心關心我。有時候溝通不了,會打架,他兩句不合就要動手。其實,我需要一點理解就可以了。"

受傳統性別角色和家庭觀唸的影響,打工母親相對於未婚、無子女的流動女工,她們承擔着妻子、母親的角色,承受着家庭和工作兩方面壓力,既要辛苦上班,又要回家照顧家人,做家務。

同時,打工母親進入城市務工,原有的社會網絡瓦解、社會支持削弱,務工地的社會網絡沒有很好地建立,打工母親的異地務工生活缺乏支持,心理壓力更易累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打工母親的身體健康狀況。

調查顯示,近1/5的打工母親表示缺少來自家庭的支持,1/3的打工母親對得到同事、上司的關心和幫助缺少信心。

報告建議,可以在社區或企業中開展打工母親的同伴成長小組、打工母親或打工母親家庭的參觀交流聯誼等活動,增進打工母親的家庭關係與同事關係,提升打工母親的家庭經營和社會交往能力,建立和增強打工母親在家庭、社區和企業中的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

婦科疾病高發

" 感覺年紀越大,身體越不好了。生完小孩腿也疼,腰也酸。過年的時候幹着活,手就麻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摸着手沒感覺,是木的。"

從南京、北京兩地打工母親體檢整體數據報告來看,多數打工母親患有一項或多項婦科疾病,其中常見的是乳腺疾病。據北京打工母親體檢數據報告顯示,北京打工母親乳腺異常的高達98.44%。

調查中,超過1/3的打工母親認爲自己身體狀況不佳,近1/2的打工母親在過去一個月中,身體健康問題影響了她們的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

報告建議,針對打工母親的年齡、性別、職業特點,精準地開展打工母親健康教育,從基本醫療、傳染病防治、婦科病防治、老幼健康、慢性病防治、心理健康等方面,系統地提高打工母親的健康意識和預防疾病的能力。

兩難的選擇

" 在老家購買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所以我們生病了都願意回老家看,便宜還能報銷,但是家裏看病技術不太好。我們在北京沒有上社保。"

" 頭痛就在家睡一夜,小毛病就去小診所拿藥,大毛病再去醫院看病。小診所一方面離得近,一方面也便宜。主要還是因爲便宜,想着能省一點算一點。"

調查數據顯示,58.8%的打工母親有醫療保險。但在打工地所在城市有醫療保險的僅有20.3%,在老家有醫療保險的佔37.6%。

打工母親身體不舒服時,多數選擇非正規的就醫方式。最常見的是自己到藥店買藥喫(28.0%),其次是到私人診所看病(25.3%),以及不看病,不喫藥,先扛着(23.4%)。到鎮/社區醫院以及市區縣大醫院看病的打工母親所佔比僅爲23.3%,不到參與調查打工母親的1/4。64.8%的打工母親選擇看病方式首要考慮的因素是醫療費更低。

報告建議,將打工母親在內的流動人口更好地納入城市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同時,完善、簡化醫療保險的銜接和接續手續,讓打工母親在城市務工地也能夠實現醫療費用報銷。(半月談記者 原碧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