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談李白和杜甫,大多數人都覺得兩人不分伯仲地位相當。就好像現在我國知名的清華和北大,兩者各有千秋,我們很難說哪一個要強一些。但是在李白和杜甫生前,近況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從皇帝唐玄宗再到街頭的百姓,沒有人不爲李白傾倒,但杜甫卻一直過着混沌不堪的生活,幾乎沒有什麼名氣。

  他們兩人也有過一些交集,而且杜甫十分崇拜李白,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迷弟。這並不算很奇怪,當時幾乎天下的所有文人都是詩仙的擁躉。李白給杜甫寫了不少詩歌,其中留下來的就有十幾首,盡顯崇敬之情。然而他在那個詩人井噴的唐代,名氣並不怎樣。別說和李白相比,就連孟浩然以及王維等人,杜甫怕是也無法企及。

  但值得稱道的是,杜甫對詩歌擁有着無限的喜愛與執着。他最講究詩歌的音韻和格式,在律詩上的造詣極高。只不過令人可惜的是,這一切在當時都沒有得到認可。直到大曆五年,這位偉大的詩人死在了一條小船上。

  杜甫去世時,唯一一個願望就是能落葉歸根。然而當時侍奉在旁的杜宗武根本拿不出錢來,只能將杜甫草草安葬。一直到43年之後,杜宗武的兒子才勉強湊了一些錢,準備將杜甫改葬。古代人向來重視身後事,死了之後,不僅需要一塊好地,而且還需要墓誌銘來彰顯一下自己生前的成就。然而杜甫的後代都不富裕,所有墓誌銘的事也就耽擱了。不過杜嗣業沒有放棄,後來他帶着爺爺的詩稿拜訪了元稹。

  選擇元稹是有理由的,因爲當時他在多個重大場合讚揚杜甫。因此,當杜嗣業造訪的時候,元稹爲之寫下了墓誌銘。我們要知道,唐朝那個年代,如果想要請名人寫墓誌銘的話,是要花大錢價錢的,但杜嗣業僅僅是湊夠了路費罷了,根本拿不出潤筆費來,不過元稹並不在乎,他依舊免費爲自己在一直欣賞的人寫作。

  讓杜甫徹底翻身的,也正是這篇墓誌銘。這就如同大多數藝術家生前不被人看好,人死了之後,作品卻賣出高價。此後,杜甫詩的地位也在扶搖直上,有時候甚至還超過了李白的詩。

  從名氣上來講,李白的確是有略勝一籌,但是我們從對後世的影響來看,好像杜甫的詩更靠前。後人對杜詩推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一切自然是有理由的,因爲杜詩有那個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