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騰訊音樂的版權最多,而旗下的app包括qq音樂、酷狗、酷我,而獵豹大數據指出,酷狗音樂12.84%的周滲透率排名第一,QQ音樂和酷我音樂則以8.24%和2.90%分列二三。由此可見,騰訊在國內音樂市場確實是頭把交椅,而且佔據了絕大多數的份額。

酷狗音樂,周活躍滲透了12.8421%,周人均打開人數33.1

QQ音樂,周活躍滲透了8.2477%,周人均打開人數36.1

酷我音樂,周活躍滲透了2.9017%,周人均打開人數29.8

以下便是騰訊旗下三款音樂APP的使用數據,三款app的版權都屬騰訊,共享音樂內容,而且騰訊和阿里巴巴在2017年9月11日的時候交叉共享了部分版權,如果是單純為了更多的音樂內容,騰訊類的音樂app是你的選擇。

而網易雲音樂則是另外喜歡熱評、喜歡慢生活、標榜小資的人的不二之選。從獵豹大數據看來

網易雲音樂,周活躍滲透了2.0100%,周人均打開人數81.8

周滲透率雖然不及酷我音樂,但人均打開次數則來到81.8,可見網易雲音樂的用戶粘度很大,網易最大的缺點便是版權,沒有版權就代表著內容少,可用戶在內容少卻依舊愛逛網易雲則說明瞭它魅力之大。就拿網易雲最值得推崇的評論來說,首先網易雲評論破萬的音樂比比皆是,最值得驚嘆的則是周杰倫的《晴天》在網易的評論已經來到了200W+,而QQ音樂,歌曲評論則很少,主推彈幕,而彈幕內容則不如評論來的有共鳴。目前最高的評論則是於文文的《體面》,雖然因為前任3的熱映而大熱,但評論卻也不過十餘萬,這樣的單曲評論數量放在網易雲也不過如此。

再來,就是網易雲的用戶可能多為小資情懷人士,評論的內容很多會讓人有所感觸,雖然很多人不齒這種炒作情懷的做法和煽情的內容,但還是有更多的人愛這種交流。而QQ音樂的評論則偶有佳作,多數內容空乏無力。

最後,網易雲可能是版權內容少的緣故,它會鼓勵用戶原創,原創內容確實給網易雲帶來的更多流量,但很多粗製濫造的翻唱或者隨手一錄的聲音還是出現在網易雲裡面,可見原創上傳門檻之低,這樣的方式,用戶喜不喜歡就見仁見智了。

蝦米音樂,周活躍滲透了0.3021%,周人均打開人數57

蝦米音樂則是五款APP中存在感最低的,它的用戶周活躍率僅為酷狗的1/40,這樣的對比讓蝦米甚至是阿里巴巴都覺得不好看,或許如此,才會有了部分內容交叉授權。只不過這樣的授權並沒有對蝦米帶來太多利好,除了以往一些粘性用戶,app用戶成長度並沒有太大提升,而後續如何在騰訊和網易雲在兩個不同發展方向的app壓力下生存,這將是阿里大文娛的一大難題。

如何選擇,這個時代,單單一款音樂app確實是解決不了部分用戶的需求。建議三家的app都下載,至於購買會員的話,騰訊吧。內容為上。


2015年是數字音樂的變革年。整個唱片行業愈漸顯的式微,在線音樂市場開始規範化。騰訊、阿里兩家巨頭在音樂版權上掀起了腥風血雨的競爭。與此同時,以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為首的幾款明星產品,也在各自埋頭尋求產品模式和用戶體驗上的突破,在原本同質化的市場中嘗試一些差異化的創新。

1.市場格局

QQ音樂上線於2004年,是目前市面上最老牌的播放器之一。從QQ空間早期時代開始,陪伴了一批70、80後成長,擁有最龐大的用戶基礎。

網易雲音樂是在線音樂領域的後起之秀,2013年上線,效仿了Spotify的radio概念,並在此基礎上搭建了基於私人FM、歌單、社區的音樂發現體系,憑藉其獨特的產品體驗和良好的社區氛圍獲取了許多忠實粉絲。

蝦米音樂上線於2008年,創始團隊是一羣熱愛音樂的阿里系同學。蝦米最初的定位是音樂分享社區,所以具有濃重的貼吧氛圍。同樣擁有一羣忠實粉絲,但蝦米更加年輕化。

從應用排名上,我們可以清晰瞭解目前在線音樂領域的市場格局:

易觀智庫-移動音樂領域應用排名

以上截圖,是易觀智庫移動音樂領域應用排名榜單。QQ音樂穩居榜首,雲音樂第六,蝦米第十。同時,在活躍人數與使用時長上,雲音樂和蝦米都顯示出了上漲趨勢。這一特質在前十榜單中並不普遍。

完整的市場份額數據很難找到,只看到一些報道中提到:「易觀國際發布的《中國移動音樂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1季度》中,網易雲音樂排名第十,市場份額只有2%,遠遠不及行業三甲酷狗(18.4%)、酷我(17%)、QQ音樂(15.7%)」。而按照目前一、六、十的排名,可以得出從一季度到四季度,三款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上都有大幅提升的。QQ音樂超過了酷狗和酷我,市場份額應對會到20%左右;雲音樂從第十升至第六,推測份額可能在5%左右;蝦米排名第十,如果以雲音樂一季度份額做參照,則蝦米目前的份額大概為2%左右。

以上為三家市場佔有率的總結。同時,另一個重要市場背景,是三家對音樂版權掌控。騰訊在前期積累了大量的數字音樂版權,獨家代理了華納、索尼、傑威爾、福茂等知名音樂廠牌的流媒體播放版權。2015年騰訊與網易達成協議,將其月150萬首以上的音樂版權,授權給網易雲音樂使用。雖不是網易自己買下,但這一合作還是對市場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騰訊把具實力的競爭拉入賭局。自己大賺一筆版權費,同時還推動了在線音樂市場朝良性競爭發展,可謂一舉兩得。

蝦米這邊,依託於阿里的巨大靠山,同樣在15年拿下了大量版權。與三大唱片公司合作,並且與相信音樂、滾石音樂、華研國際、BMG、寰亞唱片等多家知名唱片公司牽手,擁有這些公司的獨家版權。

2015年過後,音樂版權的爭奪基本告一段落,眾廠商遵守了遊戲規則,紛紛下架無版權音樂。而產品間的競爭才剛剛開始,高昂的版權費用帶來的是巨大的商業化壓力。2016年,各大平臺必然會在產品策略與體驗上尋求突破,屬於互聯網人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2.目標用戶羣體

回顧2015年的在線音樂市場,有兩大趨勢讓人印象深刻。第一是上面已經提到的版權化、規範化,第二則是使用場景的移動化。移動互聯網的風吹了好幾年,但用戶對於音樂產品的使用習慣,直到去年才發生巨大改變。之前移動端的音樂產品,僅僅是把PC端的音樂播放器搬到了手機上。

音樂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以及用戶使用習慣的改變,推動了移動音樂產品的變革。同時,版權的規範化給玩家們帶來了盈利的壓力,在產品模式上突破顯得愈發重要。所以,雲音樂和蝦米在一眾新產品中異軍突起,而QQ音樂也積極地改變自己。三個產品在演進的過程中,逐步將各自的特點放大,逐漸形成差異化競爭。

百度指數-人羣屬性

上圖數據來源於百度指數,三款產品在用戶羣體的基本特徵上存在一定差異。

可能由於同屬騰訊互娛事業羣管轄,QQ音樂的用戶羣體特徵和QQ空間非常類似,什麼年齡段的用戶都有。正如進入界面上的slogan「聽我想聽的歌」一樣,QQ音樂的定位,是用最佳的基礎聽歌體驗,與好看的交互方式,服務於最大的用戶羣體。所以,基於這樣的定位,可以看到QQ音樂在社交和音樂發現上沒有令兩款產品做的大膽,反而很重視基礎的聽歌體驗。

網易雲音樂最大的特點,就是傳承了網易系產品的態度與情懷。雲音樂迎合了大量80後乃至95後的男性用戶的口味,評論和社區板塊裏有非常好的氛圍,常常能看到觸達人心的深刻文字。而作為比較早嘗試歌單的產品,在歌單運營上也有一些獨到之處。

至於蝦米音樂,從百度指數的截圖上可以看出,它的用戶羣體更加年輕化,也擁有更多的女性用戶。所以,蝦米以一種類似信息流的方式呈現推薦內容,讓用戶在碎片化信息裏,快速獲取音樂。

3.產品功能對比

以下是我整理的三個產品的功能列:

QQ音樂功能清單網易雲音樂功能清單蝦米音樂功能清單

可以看到,三者在基礎的播放功能上是非常類似的。這種類似體現在:

1)播放器都隱藏在頁面底端,點擊進入播放界面;

2)基礎的播放、暫停、上一首、下一首、播放模式,無疑是一樣的;

3)對於任何一首新的歌曲或者某種形式的歌曲合集,都可以直接加入到播放列表(隊列)中;

4)在播放功能附近都做了相關歌手/專輯/歌單等的推薦;

5)都可以查看歌曲評論;

6)調整歌詞進度、翻譯、免流量等附加功能。

當然,你會覺得我在功能列表裡列了這麼多東西,難道涉及到播放功能的都一樣麼?如果非要問有沒有區別,我可以告訴你,是有區別的。比如:

1)QQ音樂在播放界面中做了彈幕

彈幕功能在知乎上引起的廣泛的討論,總的來說,知乎網友幾乎是一邊倒地嘲諷這一功能,尤其是爆出該功能在剛上線時盜用了網易雲音樂中的評論。我自己的看法是,這個功能的設計,符合騰訊以用戶價值為依託的理念。首先,彈幕的開關是隱藏得很深的,所以如果你不喜歡它,是完全不會受它影響的。其次,這個功能,對那些孤獨的、在音樂中尋找陪伴感的用戶而言,是很暖心的。

2)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都做了歌詞圖片,蝦米沒做

當聽到/看到兩句能表達自己心情、感受的歌詞時,人們總會在社交網路上分享它們。而QQ音樂和雲音樂則把它做成了功能,讓你直接分享。最終生成的圖片在設計感上二者有些許不同,在後面會具體分析。蝦米沒做,可能是需求沒排上期,但是它好處太多不言自明,蝦米錯失了一個機會。

但這兩點區別,對於單純只是搜索音樂、聽音樂的用戶來說,是沒有太大差異的。所以總的來說三者在播放功能上的差別並不大。對於如何播放選中的歌曲這件事,用戶已經形成比較堅固的習慣,所以大家做得類似也很好理解。

而三個產品關鍵的區別,主要在於各自所構建的一套音樂發現體系。新音樂有好奇心的用戶,會順著產品的引導來發現好的音樂。對於移動音樂產品來說,接下來拼的是誰能更好地引導用戶發現音樂,讓用戶玩起來。

我從2011年年中開始用這個模型來判斷各種新出現的互聯網產品,一直用得很順手,命中率較高。這個模型由三個特徵組成:

一、碎片(Fragments)這個產品中的主要內容,一定是碎片化的,而且碎片是同構的。比如Twitter把「一切事物」碎片為140個字、新浪微博把「一切事物」碎片為140個字+一張圖、Pinterest把「所有美好的事物「碎片為一張圖+一小段描述+一個URL、蘑菇街把「所有美好的女性商品」碎片為一張圖+一小段描述+一個商品購買地址(包括線上和線下)。

二、組織(Organize)為什麼要碎片?因為同構的碎片很容易以各種維度被組織。組織的方式越自由,信息流動的速度越快,相應的也無法獲得沉澱。

三、再組織(Re-Organize)當信息碎片按某種形式組織好之後,這樣的產品還會允許用戶用非常自由的手段重新組織信息碎片。比如新浪微博的「轉發」功能,就是把別人的信息碎片重組到自己的時間線中。

這個模型,還算比較好理解吧。下面我開始對三款產品的發現模型進行打分:

1)碎片:QQ音樂4.5分,雲音樂4.5分,蝦米音樂4.5分

音樂產品與社交/內容產品不同,社交/內容產品的碎片可能只會是一條動態或是一篇文章。而音樂產品的碎片是很多樣的,可以是一首單曲、一張專輯、一個電臺等等。它們都可以以獨立的形式推薦給用戶。目前三款產品所包涵的碎片類型有歌曲、專輯、歌單、電臺、專欄內容五種。

這五種碎片,三個產品都有做,但是做的側重點各有不同。

QQ音樂最大的優勢在於內容上的能力。藉助騰訊在產品運營上的領先理念,以及娛樂行業的優勢資源,QQ音樂可以產出更豐富、高質量的內容。從表象的產品結構上看,QQ音樂更加突出專欄與MV內容,基於此打4.5分。

網易的優勢在於新聞、媒體能力,所以一般網易系產品都會有一些自生產內容。這一特性在雲音樂上的體現方式,就在於電臺的運營上。與另外兩款產品不同,雲音樂的電臺叫做「主播電臺」,是真的有主播主持節目的電臺,質量遠優於普通的歌曲合集,所以也打4.5分。

作為獨立創業公司,蝦米的資源相對有限,在內容上佔不到什麼便宜。但是蝦米在碎片的展示方式上做了創新。在原有的基本信息+圖片的碎片結構上,增加了用戶對碎片的文字描述,可讀性更強,可以說是更深度的碎片劃,所以我還是給4.5分。

2)組織:QQ音樂5分,雲音樂4.5分,蝦米4分

總結三個產品對五種碎片的組織方式,如表格所示:

組織維度對比

QQ音樂在欄目運營上有很多想法。從其組織碎片的方式上可以看出QQ音樂的運營重點,即圍繞明星、音樂時間(選秀節目、事件等),生產有影響力的音樂內容。此之,相比其他產品,QQ音樂更加註重MV的運營。

雲音樂的特點是關注用戶的口味和需求,私人FM、每日歌曲推薦、推薦歌單、主播電臺推薦四個欄目都基於用戶的使用習慣而產生。

蝦米音樂在碎片組織上相對較弱,但是也有鮮明的特點,即突出音樂主題。更多電臺橫向還有三個按鈕,每天不同時間推薦不同主題的電臺音樂。在圍繞音樂人、事件和擁護偏好上的碎片組織不強。

3)再組織:QQ音樂2,雲音樂5,蝦米4

所謂再組織,就是將別處發現的碎片放入自己的board或timeline,讓關注者獲取更豐富的、經過篩選過的信息。QQ音樂在這方面是做的最弱的。沒有社區板塊,用戶只能獲取系統推薦的歌單(大多來自於音樂達人)。而普通用戶收藏的單曲、歌單,很難被其他用戶看到,基本不存在再組織場景。

而雲音樂社區+歌單的音樂再組織體系,是我目前看到的最理想的產品框架。雲音樂採用了一種類微博的方式搭建音樂社區,這種社區模式從兩個方面促進了碎片的再組織:第一,社區內的信息再組織。以音樂+圖片+文字的形式將信息碎片化,放入信息流,用戶可以自由發布、轉發,讓優質碎片進入自己的time line。第二,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用戶間的關係鏈。相互關注的用戶可以被引導查看對方整理的歌單,從而有機會產生更深度的碎片重組。

蝦米同樣有社區模塊,但是結構與雲音樂不同,採用了same的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在於具備高度靈活性和可擴張性。話題板塊和內容本身不會受到產品結構的束縛,可以很方便地擴展,甚至像same一樣產生新的碎片形式(比如打卡、語音、紅包等等等等)。而任何話題下的人都能都可以自由交流,沒有關係鏈的限制,信息流速度會很快,用戶也有機會快速交流。但這種模式的弱點也同樣明顯,用戶間只有基於話題的關係沒有強關聯,溝通也只是基於一個小碎片信息,很難在音樂收藏上產生交互。

需要強調的是,無論產品結構怎麼搭、社區做還是不做,都是基於各自定位與目標用戶來看的。同樣的微博式社區,放到蝦米里可能效果就沒有那麼好,因為蝦米的用戶羣體更需要點到點脈衝式交流。把same式社區放到雲音樂裏,那些80後用戶可能點都不會點開。而至於QQ音樂不做社區,同樣有其道理。用戶規模如此之大,加一個社區的效果很難預測,肯定會對影響到一大片用戶的體驗。

4.功能交互分析

(1)首屏&導航欄

首屏對比

首頁的方案體現了產品定位的不同。QQ音樂把「我的音樂」設為產品首屏,而雲音樂和蝦米的首頁則是推薦Tab頁。關於我的音樂的討論會放在後,這裡先分析首頁定位的邏輯。QQ音樂的邏輯應該是,大部分用戶把QQ音樂當做播放器使用,進來直接播放本地歌曲的流量佔比很高。如果把推薦頁設為首頁則有損用戶體驗。

而雲音樂和蝦米的用戶,對在移動端發現音樂的接收程度可能更高。新鮮的互聯網產品更容易在大城市傳播,而生活在大城市的用戶擁有更高的Wi-Fi覆蓋率和更低的流量費用,也更容易養成新的使用行為。

在導航欄上,QQ音樂和雲音樂都使用了類似的頂端雙層導航欄。而蝦米音樂音樂產品架構的設定,頂端導航欄只有一層。

為什麼三款產品都採用了頂端導航+底端播放器的設計呢?大多數用戶的習慣都是右手持機,大拇指觸控。在手機的四條邊界上,底邊,尤其是右下角是最容易點到的地方,所以這裡應當放點擊頻次最高的按鈕。大多數音樂產品都默認對播放的控制是產品的核心功能。而頂端Tab可以左右滑動,不存在點擊的問題,所以這套結構被大量音樂產品沿用。

在這套結構的使用上,雲音樂相比QQ音樂會喫點小虧。因為雲音樂的首頁是推薦頁,那些上來想直接聽歌的用戶,需要劃過四個Tab頁,或者從邊框開始滑動,才能到「我的音樂」,難免有點繁瑣。

(2)播放器

在播放器的整體設計上,三款產品的相似度很高。播放控制按鈕仍然是放在了底端,方便大拇指靈活操作;都使用了播放列表的概念,可以輕鬆地控制後面的播放順序;QQ音樂、雲音樂都採用擬物設計(模擬實體唱片播放),圓形展示封面,邊播放邊轉;QQ音樂和蝦米都做了當前歌詞的露出。

播放器界面對比

而在細節上,三者也有很多不同之處。

例如三者左右滑動和輕觸所查看的內容就完全不同。QQ音樂的設置是,左滑動查看歌曲信息和相關歌單,向右滑查看歌詞,輕觸查看更多選項。

QQ音樂播放器

QQ音樂的播放器的界面交互方案,讓人感覺非常趁手。沒有隱藏很深的內容,所有歌曲相關的控制、收藏、推薦功能,要麼直接展示在播放首頁,要麼只用滑動、輕觸就可獲取。這樣的交互效率比傳統的按鈕方案高很多。尤其當用戶右滑查看歌詞後,很可能會習慣性左滑,查看更多內容,給推薦內容更高的曝光度。

而雲音樂左右滑動是前後切歌,輕觸展示歌詞。沒有QQ音樂那種抽屜式的效果,把收藏、下載和查看歌手、專輯、歌單的功能,全部都整合到代表更多選項的「三個點」的按鈕裏:

雲音樂播放器

下載和收藏在播放界面裏就有,影響不大。但那些音樂推薦功能會稍受影響。這樣設計的好處很明顯,就是簡潔。播放器就是播放器,沒有那麼多頁面起來切去的,追溯事物的原本。你什麼時候見過唱片機、CD機兩邊還藏點東西的。但缺陷是在歌曲推薦上,露出率會比另外兩家滴。可能雲音樂PM寧可犧牲一點流量,也想保留最佳的體驗吧。可能雲音樂對用戶使用產品的方式有不一樣的期待:當你打開播放器的時候,就靜靜地聽歌就好,欣賞完了,再去發現另外一首。

蝦米的播放器,算是將產品空間利用到了極致。左滑是播放列表,右滑是專輯、藝人、其他精選集。可以非常方便地滿足用戶在任何該場景下,任何一種對新歌曲的好奇:

蝦米音樂播放器

仔細地分析一下用戶打開播放器的場景:在聽一首歌曲時,如果我點擊進播放器,一般代表被一首歌感吸引。這種基於音樂的吸引,會很自然地發展成為對歌詞、歌手、專輯的探索。但對包含這首歌的歌單、精選集、電臺,應該不大會有主動的好奇(只是猜測,頁面埋點數據可以證明)都是一種商業手段,尤其是當你無法保證精選集質量的時候。

(3)歌單/精選集

歌單界面

QQ音樂和雲音樂的歌單結構、功能非常類似,都是簡單的歌曲合集,而蝦米的精選集則以內容訂閱的形式呈現歌曲。相比前兩者,蝦米精選集有不一樣的定位。

歌單這一概念,實際上是從用戶的自然行為中提煉而出。很多用戶都有對自己播放器的歌曲分類、分文件夾的習慣,而雲音樂(以及QQ音樂)做的是給用戶提供相互分享歌單的功能。所以,對於雲音樂而言,歌單最核心的要素是歌曲、歌單的名字(代表主題)以及歌單主人。而精選集則是更加深一層的產物,他的目的不單單是私人的音樂合輯,更多的是帶著關注著去聽歌。所以,歌單與精選集之間最大的區別,是歌單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行為,用戶通過它交換音樂體驗;而精選集是一個中心化的行為,供給方吸引需求方關注,並為其提供高質量內容。

所以,雲音樂、QQ音樂在界面中強調了收藏、分享、創建者主頁這種具有社交屬性的功能。而蝦米精選集則是弱化了人的概念,注重對每首歌曲的深度詮釋,吸引用戶訂閱。

但是,QQ音樂又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地方。比如做了一個歌詞本的功能,比如沒有評論的功能。歌詞本這個東西,我真的不大理解。唱片公司賣CD的時候,是得把所有歌詞印到一張紙上,有情懷的是會做成歌詞本。但是對於數字音樂而言有什麼必要呢?難道用戶會聽一首歌的同時,欣賞另一首歌的歌詞?或是會有人專程來看某個歌單的歌詞?這個需求我很懷疑。沒有評論功能,從產品本身找不到理由,大概是排期沒排上吧。

(4)社區

三家對於音樂社區的定位、處理方式都不同,所以需要逐個分析。

首先是QQ音樂。目前在QQ音樂裏,還看不到社區的影子。如果把分析範圍擴大到與社交有關的元素,那就必須提到QQ音樂的彈幕了:

QQ音樂-彈幕

剛上線的時候,很多人吐槽QQ音樂偷偷抓取了雲音樂的歌曲評論。但是我認為這絲毫不妨礙它成為一個好功能。前面已經提到過,QQ音樂的彈幕入口藏的比較深(在歌詞界面),和其他產品的評論功能一樣,是絲毫不影響其他用戶正常使用的。而對於它的目標用戶,卻帶來了優於評論功能的體驗。對那些通過聽歌來排解孤獨、不開心的用戶而言,彈幕讓他們感到有很多人在陪他們一起聽歌,有了被陪伴的感覺。

另外,最近QQ音樂重新優化了用戶的個人主頁:

QQ音樂-個人主頁

看上去它有一點點雞肋,因為沒有社區,個人主頁被訪問的機會很少。但是從這裡也看到了QQ音樂的一點野心。在第一Tab「口味」裡面,可以看到比較全面的用戶畫像:

QQ音樂-用戶畫像

裡麪包括了用戶的歌手偏好、音樂流派偏好、語種偏好、年代偏好。在用戶畫像的背後,是騰訊強大的大數據能力,以及運營對每首歌曲、每個歌單的標籤編輯。不知道其他產品會不會有相同能力,但至少目前只有QQ音樂展示出來了。

目前,這套用戶畫像的潛力和價值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但是QQ音樂肯定會圍繞它做一些新的玩法。

然後來看看網易雲音樂。

網易雲音樂-社區

在前一節已經分析過了,雲音樂這套社區+歌單的分享模式,是我非常看好的。但是目前運營的並不好,用戶間的關係鏈並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很多優質用戶實際上並沒有持續輸出內容。可以說雲音樂在產品和運營上亟待突破。所以在這裡,我就少討論點界面交互,重點說說產品的策略吧。

翻看了一下自己所關注的幾十個好友,主要的來源渠道有:真實的好友(通訊錄、微博等),通過歌單發現的好友,明星和達人用戶,以及少量在動態裏推薦我關注的用戶。先後順序代表數量佔比排名。這種好友結構,和早期的微博非常類似,同時基於真實好友+同好建立用戶關係鏈。但是相比微博的內容結構,雲音樂社區的傳播性要遜色很多。音樂本身就是一件不大具有分享屬性的東西。可以觀察一下,即使是在關係鏈區域完善的微博裏,音樂內容的互動性也是普遍低於其他類型的內容的。所以在雲音樂社區,更是很少看到高互動量的帖子。這是目前社區低活躍度的一種體現。

如果重新梳理社區的場景,我認為最關鍵的有兩個:第一,通過社區去發現新的音樂,因為關注的都是與自己同好的用戶,所以更有可能發現符合口味的音樂;第二,粉絲社羣,創造粉絲與音樂人之間的交流社區。這兩個方向絕非我自己意淫的用戶需求,而是實實在在已經存在的使用場景。

而針對這兩個核心場景,我有兩個功能上的建議:

第一,對於動態信息流中的單曲,提供加入播放隊列功能。我自己會有一種使用習慣,就是掃一眼今天更新的動態,看看有哪些感興趣的歌。假如今天更新了20條狀態,如果想要聽完這二十首歌,要麼一直在動態裏等著,要麼得來回進動態20次。對動態增加播放隊列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第二,猜測「附近的人」Tab頁活躍度並不高,如果數據確實如此,應該可以考慮替換為一個粉絲社羣的Tab頁。基於音樂人維度的社羣,能給音樂人充足的理由來雲音樂社區,會有很多種玩法。比如李志的現場很強,可以發起一個活動,每個歌迷po一張自己拍的現場照片;陳粒的歌詞腦洞很大,可以用她的歌詞來寫段子。

最後是蝦米:

蝦米音樂-社區

說實話,對於這種same模式的社區,在某個垂直領域裡應用的效果,一直感到有些懷疑。same之所以能夠吸引大批年輕用戶,是因為其獨特的基於話題(而不是關係鏈)的社區模式。運營可以天馬行空地發揮創意,想出各種腦洞大開的話題。用戶也可以肆意回復,因為沒有關係鏈,不必再去擔心隱私、名譽一類的束縛。在這種規則下,社區很容易產生眾多小羣體的討論,會有很可觀的活躍度。

但問題是,對於一款音樂產品而言,這種社區裏的討論內容真的很容易偏題。在熱門裡隨手翻一翻,大多數動態都沒有帶音樂鏈接,畢竟有太多比音樂更吸睛的話題了。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蝦米只是把社區作為了一個二級功能,放在樂館Tab下。

那到底蝦米的社區該不該在內容上做一些限制或引導,得看他們如何看待這個社區了。如果社區的目的是希望提供一個深度交流音樂的空間,那可能蝦米需要做一些調整。如果目標是讓用戶爽,增加產品活躍度和打開率,那現在就是比較好的狀態。

除此之外,蝦米社區的交互方式與雲音樂也有一些不同。首先,蝦米把熱門作為了一個單獨的Tab頁。這樣的設計在剛處於啟動階段的產品中比較常見。通過優質內容可以去逐步引導用戶發現並關注話題。另外,蝦米社區中鏈入的歌曲,是支持直接放到播放隊列的。用戶可以在瀏覽過程中,隨時把音樂加入到播放隊列中去。

6.在線音樂的未來

近一兩年,在線音樂領域出現了一些產品上變革。比如音樂社交化,比如碎片信息流式的音樂設計。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變革依然會持續出現。我認為主要的變革方向在以下幾點:

(1)視頻化、直播化

15年,用戶觀看移動視頻的習慣已經逐逐漸被培養起來,預計移動端音樂MV的播放也會暴漲。QQ音樂已經明確提出,在16年,MV將成為非常重要的板塊,已專門建立一支團隊來運營MV。此外,據說QQ音樂還會在音樂直播上做出一些嘗試,以秀場模式做線上音樂會,增強用戶互動。從產品結構上,雲音樂和蝦米未見有特意佈局的跡象。

(2)更深度的個性化推薦

一款理想中的音樂產品,個性化推薦應該是最關鍵的板塊之一了。精準、豐富的內容推薦,可以讓用戶不必思考,一進入產品就開始沉浸於其中。

網易雲音樂在個性化推薦上走得最遠,整個首頁都由個性化內容組合而成。這些推薦內容,基於了用戶的收聽紀錄、歌曲收藏、歌單收藏等等用戶行為,能夠對用戶當前口味作出迅速的反饋。但是,社區板塊的內容、用戶推薦才剛剛起步;首頁推薦的準確度、豐富度,肯定還有持續優化的空間。而QQ音樂,則是已經為海量用戶建立了口味標籤,可以預見其會在個性化內容上做出一些突破。

(3)娛樂化、社交化

這是所以泛IP領域產品都在挖空心思考慮的問題,日益高漲的版權費用,帶來的是越來越迫切的變現需求。變現的基礎,就是用戶不再僅僅只是一播放就離開,而是能夠停留在產品內,進行深度社交和瀏覽。這就需要各個產品去探索新的能與音樂結合起來的娛樂、社交場景。

目前,常見的音樂產品變現方式主要是會員(高頻音樂下載)、包流量聽歌、專輯購買。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玩法出現,讓那些有付費潛力的用戶玩起來。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7年度的數據,QQ音樂在月度獨立設備數量上排名第一,網易雲音樂排名第四,蝦米音樂排名第五。這個數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應出三者的優劣。

QQ音樂的用戶基數相對另外兩款來說比較大,因為它是依託於社交軟體QQ誕生的,即便是現在,騰訊QQ也仍然是年輕人的聚集地。依賴年輕用戶羣體的QQ音樂,其制定的戰略也符合它一貫的調性,緊跟潮流。

他們所買下的獨家版權大多是深受年輕人喜愛和追捧的偶像與歌手,從TFBOYS到EXO歸國四子,再從各種韓流明星到歐美歌手,甚至是《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等比賽中的曲目,都會第一時間以獨家的形式出現在QQ音樂上。

至於蝦米音樂,最初是一眾音樂愛好者搭建起來的平臺,從音樂人圖片、歌單專輯、出版年代等信息都是由這些愛好者手動輸入進去的(有網友在論壇稱網易雲音樂很多信息都是從蝦米的數據扒過去的)。但隨著蝦米的一些運營策略改變,也變相地把這一批初期用戶趕走了。

目前,蝦米音樂背靠阿里,而且著名音樂人高曉松也在其中擔任職務。他們為蝦米拿下了不少老牌音樂的獨家版權,從華研國際到滾石唱片,再從寰亞音樂到風潮音樂,甚至成為了國際音樂版權巨頭BMG在中國地區的獨家數字音樂合作夥伴。曾有人犀利點評稱要找經典音樂就去蝦米,這或許就是蝦米音樂最大的優勢了。

另外,三個月前,QQ音樂與蝦米音樂達成了版權轉授合作,互相交換了經典與年輕化的音樂,雙方達成共贏局面,也變相地坑了一把網易雲音樂。

網易雲音樂一直以來走的都是口碑路線,從個性化歌單推薦到走心的評論,前段時間的地鐵營銷也極大程度地把網易雲音樂帶到大眾的眼前。但是除卻情懷,網易雲實際上所有的獨家音樂版權極少,特別是在兩大對手聯袂後,它的困境就更加顯現出來了。

同時,它的歌單推薦等功能也被QQ、蝦米所借鑒採用,這也意味著網易雲的優勢正在逐漸消失,如果只依靠走心的評論,網易雲音樂能否走出這一輪的版權競爭還是未知數。

但社長能確認的是,音樂類APP靠版權奪取用戶的時代應該會逐漸過去,下一個階段會勝出的應該是更能貼合用戶情感的音樂類APP。網易雲音樂或許會在下一個階段佔有優勢,但前提是它能走出這一輪的版權爭奪戰。


拿蝦米音樂來跟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來比較的確是有點欺負他了,要知道QQ音樂現在的市場佔有率排第二而網易雲音樂的市場佔有率排第四,蝦米音樂早已是跌出了前七名。QQ音樂背靠財大氣粗的騰訊集團,在版權問題上可是一支獨秀。

網易雲音樂一直是以自己的評論,以及特殊的運營方式存在的,音樂社區似乎更適合他,雖然也有版權的一些問題,但是負責任的說QQ音樂靠版權打不死網易雲音樂。 網易雲音樂在發展之初,對版權沒有足夠重視,直到去年開始才大規模購買版權,8月部分曲庫遭到騰訊下架之後,明顯加快了購買版權的腳步,網易雲音樂積累了大量熱愛音樂的用戶,扶植原創音樂人、打造原生內容。

而在版權上掌握主動權的是騰訊,自從2014年底,騰訊音樂,當時為QQ音樂,就相繼與索尼、華納、環球等唱片公司簽訂獨家轉授協議。騰訊在版權上的主動權不僅體現在掌握的版權曲庫數量佔絕對優勢,更重要的是騰訊通過向唱片公司出讓股份,和唱片公司成為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雷帝觸網的信息顯示,EMI百代唱片和索尼唱片分別持有騰訊音樂0.98%和0.09%的股份。而蝦米音樂,的卻要奮起直追了。但是不可避免的,因為資金問題購買不了太多的版權,在經營策略上,又沒有什麼優勢,無意就有了老大打老二,而後面的跟著自亂陣腳的現象。

相比之下,可以借鑒一下網易雲的運營模式,只不過珠玉在前蝦米音樂可要開創一種屬於自己的方式。網易雲音樂在2013年上線,相比於QQ音樂、酷狗、百度音樂等,是個十足的後來者。

但其憑藉精準的個性化推薦、音樂評論、歌單和音樂社區吸引了大量熱愛音樂的用戶,目前的用戶規模已超4億,增速超過同行。


前兩個用得很少,只是偶爾在電腦端用下,所以不作評論。手機上一直用的是網易雲音樂,可能是最早用網易郵箱的緣故,在雲音樂剛出道那會就選擇了。

優勢:

FM小祕書推薦的歌曲很贊。

用戶互動性很高,聽歌+社交。

用戶整體素質高,評論也很有趣,很少出現大多數評論是一些純表情或廣告的。

小語種歌曲很豐富。

深挖以前聽過的老DJ歌曲並正名原來這歌名不是叫:性感慢搖女聲。

能聽到並認識很多國產90後純音樂作者。

劣勢:

前不久雲音樂用戶突破4億,可能人數太多,呼叫小祕書也不像最初那麼積極了。

人多質量就難保證,對於這一點,雲音樂的手段是遇到一些複製上熱評的就刪評論,說髒話罵街的不是刪評就是封號。

版權歌曲很少,這點比不上QQ音樂。

暫時就這些。

最後我的聽歌路線是這樣的:

中文-英文-日韓-DJ-小語種-民謠-電音-輕音樂-後搖。


我有不靠譜回答,我用的蘋果音樂。感覺還可以,邏輯不適合國人,非常不適合,而且沒歌詞,主要是我喜歡的歌這個APP上能找到的最多…我真是無語,因為我喜歡的歌要是全下了,要用到幾個APP,好麻煩,綜合考慮下,就用這個了??


作為一個因為工作原因需要三個客戶端同時使用並且都是會員的人,我的使用方法大概是這樣的:下經典老歌去蝦米準有,找不到又要付費的新歌去qq音樂應該能找到,歌都找到以後不知道節目裏說點啥去網易雲音樂看看大家都說啥,借鑒一下。

使用的主觀感受大概是:

QQ音樂:歌好多啊,啥都有啊,作為音樂下載曲庫挺好的,然後...沒有然後了?

蝦米音樂:別家下不到的經典歌只有你們這兒有我知道,但是會員下歌每個月有限制?蝦米好貴!電腦端的客戶端用了三年,終於更新了!?(主觀感受)

網易雲音樂:他家的歌單好好,可以找好多相似的歌。他家的評論好好,可以有好多種感受。他家的歌越來越少了...哇有新歌了!——應版權方要求,當前專輯需要單獨付費。

(當然付費專輯三家的會員都需要單獨購買)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音樂軟體鄙視鏈可以大概知道三個軟體的人羣:

號稱有情懷的中產階級網易雲音樂用戶瞧不起用QQ音樂的音樂商品消費者和蝦米音樂裏的過時流行音樂,蝦米音樂的重度發燒友們瞧不起QQ音樂的大眾流行新歌和網易雲音樂的小眾流行新歌,QQ音樂的音樂愛好者們瞧不起網易雲和蝦米的那些跟不上潮流的叔叔阿姨們。

用戶羣體:

QQ音樂:

從周圍人的感受來講,QQ音樂的用戶年紀是偏小的,大概集中在高中和大學生。因為其實現在的高中大學生都在QQ上活動,他們覺得微信是「老人家搞事情的地方」,所以為了滿足他們的受眾,同時也發揮騰訊加的優勢,QQ音樂上有很多年輕人的爆款新歌,比如很多歐美歌手資源的獨家,比如中國有嘻哈的版權、明日之子、夢想的聲音的版權,很多當下的熱點他們一定都會儘力照顧到。這一點,其他兩家從資源和版權來講都很難企及。

蝦米音樂:

一開始蝦米音樂其實經常站在音樂客戶端鄙視鏈的頂端,因為很多重度歌迷都會上蝦米,不僅僅是因為蝦米最早的推薦功能,而是因為蝦米獨立音樂人的計劃,在初期給了很多獨立音樂人扶持和推薦,所以上面有很多國內的民謠歌手、電子音樂人、饒舌歌手在上面發布,在這些音樂早期還是非常小眾的時候,可能也只有在蝦米上面才能找到,所以這個時期收穫了很多擁躉。而且對於一些國外的小眾音樂人,在蝦米搜索也能有很多驚喜。另外在後期阿里音樂的背景搞定了很多老牌唱片公司,導致如果你想聽滾石的歌手,李宗盛、林憶蓮,幾乎都是蝦米的獨家版權,這一部分造就了核心的用戶羣。

網易雲音樂:

網易雲音樂很多的用戶,很多都是因為口碑推薦吧。

「身邊看起來很愛音樂的朋友都在用網易雲耶!我也要試試!」

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心態下載了客戶端。其實在音樂版權大戰中,沒有BAT的支持,也沒有獨特資源的網易雲,能夠持續出現在大家的討論中實屬不易。因為他是生生靠著個性化歌單推薦、評論的熱度,和少量的獨家版權撐到現在的。有些人的角度看起來好像是全民都在用網易雲的狀態,但其實在所有播放器的下載量排名中,網易大概只有排名第十。只是因為網易的用戶卻是是比較有網路話語權的用戶,導致的一種看似火爆的現象。說白了,大概是依靠人性化的設置、情懷和社交,一直維持著所謂的用戶粘性。

其實說起來,三家音樂的特點也完全符合他們背後的基因,作為產品來說,QQ音樂更像是騰訊旗下的一款分類產品,在騰訊的音樂產業裏,和全民K歌並駕齊驅,社交上有微信、QQ,以及延伸到各行業也的觸角,每一款產品都有自己的核心功能,所以QQ音樂在娛樂性和社交性上並不會過於注重,只是單純的想要做好和音樂相關的事情。所以如果簡單的當成一個發掘音樂資訊,下載新歌的產品,是非常好用的。

蝦米音樂也繼承著阿里的基因,雖然現在的DJ Party功能也引入了聽眾的參與度,想要加大聽眾的參與感,但作為一款文化產品,商業氣息還是過於濃厚,除了背後巨大的資源變現野心以外,阿里對於線下演出市場的佈局也和阿里的會員形成呼應,推出了演出年會員功能,據說可以拿到線下演出的折扣門票。阿里也嘗試過社區,但是以垂直大V的方式來告訴你怎麼聽歌這件事情,好像是失敗了。聽歌這件事情本來就是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沒有對錯,憑什麼你就是大V啊!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博主來教你買衣服!網紅來教你買東西!(收)

網易雲音樂更像是一個獨立的音樂世界,像網易旗下的產品一樣,追求著情懷與精緻,對於文化產品來說,網易都挺用心的。歌單的功能讓很多人彷彿打開了新的世界,評論的功能讓很多人都可以參與,網易雲音樂像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還有這比較深度的社交功能。私信或者評論,也都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也相當成功,是三家音樂社交性最強的。但是隨著QQ和蝦米的打通,越來越少的歌曲版權,看著歌單裏收藏的歌灰掉的點不開的越來越多,也會流失很多聽眾。畢竟作為音樂軟體,失去了聽自己喜歡歌的功能,也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QQ和蝦米都只是騰訊和阿里旗下的產品線,而網易是一個獨立的音樂世界,只不過在商業的力量下,沒有核心資源,也沒法走的太遠,希望下次版權合併的時候可以加上網易,可以讓這個不止於音樂的軟體,可以走的遠一點。

畢竟現在版權局已經約談過音樂公司了:要求授權公平避免獨家版權。

對於我們來說是好事啊,以後我可能不用買三個會員了。(那個...我有付款截圖..能不能報一下)

反正不管怎麼說最終方便大家聽歌纔是最實在的,獨家或者壟斷到最後,受傷的也只有歌迷...希望音樂行業越來越好吧,版權上已經跨出了第一步,付費意識已經有了,以前想想音樂下載還要錢簡直是不可能的吧!雖然現在也是被逼的...不下聽不到

所以最後如果你想沖會員,結論是:看你的需求而定,看你喜歡哪種類型的歌,或者你喜歡什麼樣的聽歌感覺,來選擇音樂軟體。


其實3者比起來,蝦米是比較老牌的音樂網站了。QQ和網易最近幾年勢頭很猛,買斷了國內音樂市場很多音樂的版權,而在蝦米上可以聽到的主流受歡迎的音樂卻越來越少。

總的來說,QQ和網易更加註重主流音樂的傳播,音樂庫龐大而全,平臺推薦的音樂也是以當紅的流行音樂為主。蝦米在迎合一部分主流音樂的同時,保留一部分自己的小情緒,質量不錯的小眾音樂也會經常出現在顯眼的推薦位。

再進一步說,網易更像是base在音樂基礎上的交流論壇,所有喜歡音樂的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暢所欲言的交流,抒發自己的情緒,充滿著人文主義的關懷;QQ音樂和蝦米音樂更偏向傳統意義上的音樂平臺,QQ更加商業化,蝦米有點像個從文藝向商業轉型時彆扭的老人家。

至於個人喜好,作為一個學音樂長大的孩紙,蝦米是我的音樂app啟蒙,陪伴了我7個年頭,如果不是蝦米上沒有的音樂,平時的聽歌習慣還是蝦米。不是念舊情,總的來說,蝦米的小編sense比較好,推薦的歌單或者最新上架音樂會有一部分迎合主流音樂,但也耿直地堅持著自己的喜好,時常能見到一些很牛X的小眾音樂出現在主頁顯眼的位置。每日推薦30首這麼多年來也都是保持著較高的水準,不知道聽什麼的時候,聽推薦也挺滿意。

以上,其實聽音樂這個事吧,沒有什麼道理,「別人覺得好」這事於你也不一定適用,找到個自己喜歡能培養出感情的app不容易,且聽且珍惜啊~


我用的是酷我音樂。

對於這三家,只能微微一笑,絕對不說。


三大音樂APP,選哪家?

QQ音樂,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三家音樂APP是目前最主流的音樂應用,幾乎在每個手機都會找到它們的身影,平時把音樂做為最常用的娛樂手段,簡單對這3個APP做些簡單對比,分析一下優劣勢供大家參考。

一.本地音樂管理播放

做為音樂APP首先就是播放音樂,尤其是本地音樂的播放管理,如何方便地查找播放已有的歌曲,從界面來看三家展示的內容差不多,基本上都能覆蓋音樂的要素,從歌曲,歌手,專輯,文件夾等幾塊來分類,歌曲音質,MV提示,隨機播放,批量管理等等,並且都有高級功能通過…來展開設置,從配色來看紅綠白分別代表蝦米,QQ,網易三家,非常具有典型性。

三家都提供了多種排序方式,比較貼心是QQ音樂提供播放量來排序的功能,好聽的歌總是會經常聽的,無論是帶著耳機聽還是開車時聽,都希望最快地調出最喜歡聽的歌曲,這個功能非常實用,這點QQ音樂佔優。

另外還有音質升級功能,自動識別音質比特率,如果發現較低碼率音樂,跟雲端比對後會提示是否升級,如果是會員可以直接升級到SQ(無損flac),普通用戶也能升級到HQ模式

在這個功能上,QQ音樂做得比較仔細,首先會篩選出可以升級的歌曲,並且將文件大小標記出來,如果在非WiFi網路,用戶會評估流量費用,不會誤點升級耗費大量流量。另外直接是升級到SQ格式,促發會員資格購買,誘導性非常到位和自然,相比網易就比較保守,只提供免費升級到HQ格式的選擇,商業化意識稍弱。

播放界面來看三家差異比較大,各家也是在這裡展開激烈的競爭,希望用戶多停留,QQ音樂新增B站的彈幕功能,實時交互性相比評論更強,但內容稍顯薄弱,高質量評論不多,灌水居多,蝦米點擊右上角尋找相似歌曲後,頂部會預先顯示下一首歌名,這個也是差異化,網易相比簡單,但基本功能如循環,單曲,隨機播放順序,滑動顯示歌詞,封面海報,紅心收藏,下載不同品質格式,評論,暫停,上一首下一首,分享,待播放歌曲列表都有,評論也都顯示數量,可能超過999條之後減輕伺服器壓力,都定義為999+

在…更多選項裡面,增加了很多進階功能,如加到歌單,點歌,歌詞海報,藝人,專輯,MV,音質選擇,定時關閉,下載封面,均衡器等功能,相比而言這一塊各家都可以把一些不常用的功能加進去,從操作方式來看,QQ音樂展示的功能更多更直觀,並且右側特意留出一半,提示右邊還有內容,用戶體驗不錯。

二.搜索和推薦

除了本地播放,更重要的就是在線音樂的搜索,每家的搜索各有特色,但搜索的結果和提示有些差異,蝦米不知什麼原因不能顯示歌曲,只能顯示mv和相關歌曲,QQ非常精確可以直接播放歌曲,網易相對較差,沒法直接顯示相應結果,必須回車確認才開始搜索。

搜索到相應歌曲後開始播放,各家開始推薦類似歌曲,從推薦效果來看,個人非常喜歡蝦米,推薦的歌曲非常精準,適合用戶當前聽歌的口味,推測是通過多種標籤來交叉適配,準確率更高一些。如下圖伍佰《挪威的森林》,一下子推薦了當年的熱門歌曲,彷彿又回到學生時代經典的回憶,歌曲不多但都朗朗上口,幾乎每首都能哼唱幾句。

三.社交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線上娛樂已經變成大眾非常普遍的應用,聽歌相比看視頻更普遍(核心是省流量),每個人聽歌的風格和喜好差異都很大,如何在億萬級的用戶中建立聯繫呢?這幾家也是使出渾身解數來讓大家交流互動。

前一陣子網易在地鐵貼了很多歌曲的評論,深受大家喜歡並且產生共鳴,一首歌可以激起美好的回憶,也能平靜人的心情,大家除了聽歌,更有慾望去展示自己的心情,或是發泄情緒,或是尋找知音,在歌曲評論處寫上自己的感觸,人都是有社交的需求,如果碰到類似的事情和感受在別人身上發生,會覺得感同身受,同理心會情不自禁爆發,對評論點個贊,甚至再點評幾句,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從三家的評論質量來看,網易>蝦米>QQ,很多人甚至專程來看評論的,從這裡找到引起共鳴的人和事,能極大增加用戶的粘性。

除了評論是社交主戰場外,每家都新增了一個社區,類似朋友圈的功能,並且都擺在主頁跟播放和音樂庫同級別的位置,但綜合來看,相對有質量的內容不多,只有一些大V或官方在上面發表,用戶參與度相對較低,網易相對做的比較好,跟朋友圈很像,學習成本較低。

另一個就是分享,也是社交的一部分,各APP都提供了歌曲的分享途徑,常規的QQ,微信,鏈接都具備,另外新增聽相同歌曲的好友推薦,歌單推薦,並且可以迅速地將歌單保存和合併,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迅速擴大聽歌範圍和數量,相比自己獨自去搜索添加要方便。

.總結

從整體來看,三家在音樂播放本身都是屬於TOP級別,均能帶來良好的播放體驗,背靠著自家豐富的資源和影響力,也各自獲得了相當數量的用戶,QQ音樂在曲庫豐富度,操作體驗來講是排在第一位的,蝦米勝在貼心的推薦演算法上,以及時不時的會員優惠活動,網易的優勢就在於那豐富高質的點評和歌單以及給大量的原創音樂人一個展示的舞臺,對於普通用戶來講,選哪家APP不重要,不需要為了擁護這個而排斥那個,好聽好用纔是王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