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42傢環保公司發布預告 逾半數盈利過億元 8傢淨利潤超10億元)

■本報記者 楊 萌

2017年是我國節能環保産業大力發展的一年,工業汙水治理、市政汙水處理、黑臭水處理、煙氣處理、VOCs治理、大氣治理、危廢處置等多個領域遍地開花。隨著環保領域業務的“百花齊放”,節能環保上市公司去年的業績也可圈可點。

據《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東方財富Chocie數據統計,截至3月21日142傢節能環保概念上市公司中預計淨利潤超過10億元的共有8傢,預計淨利潤超億元的有78傢,佔比54%以上。從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情況來看,有33傢公司的淨利潤增幅達到或超過100%。

然而,雖然行業整體嚮好發展,但仍有8傢公司預計去年淨利潤齣現虧損,有48傢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下滑。

三聚環保暫居行業淨利首位

具體來看,除沾邊環保概念的南鋼股份、杭鋼股份等上市公司外,三聚環保、碧水源等公司的淨利排名靠前。其中,三聚環保預計去年淨利潤為24億元至28億元,同比增長48.42%至73.15%。

公司方麵稱,報告期內通過項目建設幫助石油煉化、煤化工領域優秀的民營企業實現産業升級和産業延伸,完成企業嚮資源利用率高、産品附加值高、節能環保、安全風險低的現代新型産業轉型。保持瞭公司在國內重質化石原料深度加工、民營焦化及化肥改造市場領域領先的市場份額。

另外,報告期內,公司通過頂層統籌設計,實施瞭以縣域為單位的秸稈生物質綜閤循環利用項目統籌佈局規劃,50個項目進入設計建設階段。同時,2017年下半年以來,石油化工、煤化工、化肥等行業狀況整體嚮好,公司服務的下遊企業産業升級、産業延伸項目逐步完成並投入生産,整體效益明顯提升。2017年下半年,能源淨化綜閤服務項目迴款金額約為33億元。

而碧桂園方麵則預測2017年1月份至12月份淨利潤23.07億元至26.76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5%至45%。

對於業績預增,碧桂園方麵稱,上述指標增長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公司訂單與銷售收入保持瞭較好的增長,相應的業績與效益保持瞭較好的增長態勢。同時,2017年公司取得瞭較大的投資收益,亦提高瞭公司全年業績。

從淨利潤增幅來看,開元股份與京藍科技均預計淨利潤增幅超20倍。其中,開元股份預計淨利潤增幅為2819.41%,京藍科技為2652.55%。

易世達預計虧損超2億元

盡管業績嚮好,但目前我國尚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節能環保行業法規及産業標準體係。地方政府已齣颱的關於促進清潔生産、節能、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等方麵的地方性法規存在可操作性差的問題。同時,由於尚未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導緻行業內部齣現惡性競爭等。

從發布2017年年報預告的節能環保概念公司來看,目前,易世達虧損最為嚴重,公司預計2017年1月份至12月份淨利潤虧損2.61億元至2.66億元。對此,公司稱,報告期內,餘熱發電閤同能源管理業務運營情況好轉,實現盈利;餘熱發電工程業務延續下滑趨勢;光伏發電業務因光照情況低於曆史平均氣象條件及當地限電影響,導緻虧損。另外,依照《企業會計準則》及公司相關會計政策,基於謹慎性原則,2017年末對存在減值跡象的存貨、長期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等資産進行減值測試並聘請專業機構評估,根據測試和評估結果公司對上述資産計提瞭較大金額的資産減值準備。由於上述原因影響,導緻2017年度公司業績齣現虧損。

另一傢預計淨利潤虧損朝2億元的公司三維絲則錶示,報告期內,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公司因收購廈門珀挺確認投資收益1.04億元,該收益不具有持續性。

另外,因山東齊星集團齣現債務危機,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洛卡、廈門洛卡與山東齊星集團下屬電廠的閤同履行齣現迴款睏難情形。公司綜閤所掌握的齊星集團相關的公開信息,對齊星集團項目的應收款項加大計提壞賬的比例,計提金額1.28億元。因北京洛卡2017年業績齣現虧損,公司實施瞭商譽的減值測試,根據初步的測算情況,預計計提的商譽、投資和資産減值金額約為1.68億元(具體減值金額需依據評估機構後續齣具的商譽減值測試評估報告確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