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5 23:02

〔记者蔡淑媛/台中报导〕36岁的洪姓补习班老师,天天外食、喝糖饮,虽然不烟、不酒,但爱吃肉、体形微胖,罹患高血压也不自知,头晕、头痛误认是感冒,最近换单位工作压力大,今年7月开完会跌倒、无法言语,右侧肢体瘫痪,紧急送医,血压高达近200毫米汞柱,昏迷指数11分,已经脑出血中风。

林新医院神经外医师高定宪指出,近半年已接获5名不到40岁就中风,中风难有症状,但头痛、头晕是前兆之一,等到出现嘴歪眼斜、无法说话、半瘫、甚至昏迷已经中风了。

洪师脑部左侧基底核出血造成中风,到院时出血有2公分,先以止血和降血压药控制,待自行吸收血块,但第3天仍持续出血,血块近4公分,也无法自主张开眼睛,必须赶紧手术,为免传统开颅手术风险高,采取低侵入性的立体定位脑部血块抽吸术,在颅骨开洞1公分,抽吸出血块,减少脑部损伤。

洪师术后1周能开口说话,住院3周出院时右瘫肢体肌力恢复一半,也能与人沟通,说出完整句子,高定宪说,患者发现得早、年纪轻,加上采取低侵入性手术,恢复快,预计复健半年可复原至少8成。

高定宪指出,45岁以下的年轻型脑中风患者在近几年增加10%,这些人大多有家族史,饮食高油盐糖,也不运动,提醒年轻人有这些习惯一定要定时量血压,尤其要运动才能保持血管弹性,降低中风机率。

  • 医师高定宪指洪姓患者脑出血近4公分,以立体定位脑部血块抽吸术取出。(记者蔡淑媛摄)

    医师高定宪指洪姓患者脑出血近4公分,以立体定位脑部血块抽吸术取出。(记者蔡淑媛摄)

  • 洪姓补教老师脑出血中风,以立体定位脑部血块抽吸术取出血块,头上仅留下1公分小疤。(记者蔡淑媛翻摄)

    洪姓补教老师脑出血中风,以立体定位脑部血块抽吸术取出血块,头上仅留下1公分小疤。(记者蔡淑媛翻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