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開拓者終於在達米安-利拉德帶領下走到了不可被忽視的位置。

開拓者截至目前45勝28負,西部第三,聯盟第五。在3月26日戰勝雷霆之後,比雷霆少輸3場。以西部季後賽爭奪情況,開拓者大概率鎖定西部第三。

那開拓者究竟戰力如何呢?他們足以和火箭、勇士鏖戰嗎?他們離最頂級球隊還有多遠?置季後賽到來之際本文略事分析,以期拋磚引玉。

1.進攻基本面。

波特蘭開拓者目前百回合得106.5分,聯盟第14。是達米安-利拉德紀元相對最差的一年。

與此同時,利拉德本人的個人進攻,從新秀賽季起,在一個極高的起點上,保持了持續進步,直到上賽季。

本賽季,利拉德場均26.6分,比上賽季略低了點,以考量個人進攻效率的終極指標真實命中率論,這賽季的效率也比上賽季略降。

開拓者上賽季百回合得107.8分,聯盟第11。於是,球隊進攻效率的略略下降,與利拉德個人效率變化同步。基本上可以解釋開拓者進攻的微微下滑。

對比利拉德本賽季和上賽季的進攻方式。

可能仍然是聯盟數一數二的擋拆持球終結者——上賽季擋拆持球得到841分,聯盟第四,每回合1.02分,在至少完成200次擋拆持球進攻回合的所有球員中,排名第一;本賽季至今,利用擋拆持球得768分,聯盟第一,每回合得分1.07,比歐文、庫裏和凱文-杜蘭特低,但利拉德利用擋拆得分比庫裏和杜蘭特兩人加起來還多。

仍然是一個極為高效的面框單打手——上賽季每回合1.05分,效率高於聯盟90.5%的球員;本賽季每回合1.05分,優於聯盟87.5%的球員。上賽季場均單打得分聯盟第8,本賽季聯盟第6。

持球擋拆和麪框單打對利拉德的進攻貢獻超過50%。提及聯盟頂級的陣地戰持球得分手,我們通常馬上想到詹姆斯-哈登,想到拉塞爾-維斯布魯克,想到勒布朗-詹姆斯,想到凱裏-歐文。但實際上,達米安-利拉德這兩個賽季至少是聯盟前五的陣地戰持球(持球擋拆、面框單打和背身單打結合)攻擊手。

基於波特蘭開拓者的動態進攻(Motion Offense),後衛球員繞過重重掩護,接中鋒手遞手傳球進攻是重要戰術組成。達米安-利拉德在這個進攻體系裏,在繞掩護進攻和手遞手方面也頗有建樹。

C.J.麥科勒姆在進攻端和利拉德承擔的作用重合度很高:持球擋拆為主,善於面框單打,打著特里-斯托茨特色的繞掩護和手遞手。

從數據角度,我們不太容易看出利拉德和麥科勒姆的差別。從比賽觀感來說:利拉德在帶動隊友、掌控全局方面更強;C.J.麥科勒姆則在個人進攻方面更多節奏變換。

雙槍是開拓者進攻的基礎。從個人進攻屬性上來說,跟休斯頓火箭的哈登-保羅組合有想像之處。不過少了許多組織能力,休斯頓火箭在個人進攻上也更主次分明一點——哈登主攻,保羅後方支援。

雖然優素福-努爾基奇在內線把球弄進籃筐比大多數首發中鋒都困難一些,但他是開拓者進攻的另一個重要支點。如果我們把麥科勒姆和利拉德比作椅子的兩條腿。優素福-努爾基奇不是讓開拓者擺脫內外失衡的最優解,但努爾基奇存在的意義是:木棍也好,鐵棍也好,那怕是磚頭,起碼是把椅子撐起來了——三個支點,穩定性更好。

努爾基奇運動能力很一般。力量卻夠。可以擋拆順下。低位進攻技術還相對粗糙,但在普遍換防的今天,對上雷霆,對上火箭,對上勇士,他的大噸位足夠讓對手喝一壺。

不為人注意的是,波特蘭開拓者的鋒線羣也挺厚。

埃文-特納,201公分,99公斤。從一個潛在精英得分手轉型,幾經波折,終於成了現在多面手的樣子,能得分,會組織,防守也不差。

莫里斯-哈克里斯,206公分,97公斤。完全是一個剛進聯盟的凱文-杜蘭特般的身材。是個不高產但頗為高效的三分手。防守水準以上。

艾爾-法魯克-阿米奴。206公分,99公斤。防守出身。三年前,我對他的期許是,練出投射,成為一個優質3D。本賽季,他三分命中率39.7%,場均出手4.8次,是隊內僅次於利拉德和麥科勒姆的三分手。

艾德-戴維斯做著和以往並無二致的事情。粗糙,有衝擊力。

沙巴茲-內皮爾在波特蘭新生,於是達米安-利拉德也有了固定的替補。

扎克-柯林斯經歷了開賽的羞澀之後,漸漸懂得訴說NBA的風月。他會成為一個優質的空間型中鋒。甚至能扛過努爾基奇的大旗,成為波特蘭籃球現代化的最終五號位的答案。不過這是後話了。

以上是我們從表面可以輕易看到的波特蘭開拓者進攻的基本面。但是如果我們記得,開拓者是通過全明星前後的一波13連勝才走到了今天的位置上,如果我們記得,他們賽季前半程是那樣掙扎。我們一定會好奇,波特蘭開拓者經歷了怎樣的涅槃?

2.從一輪遊球隊到實力攪局者的蛻變。

波特蘭開拓者至今的進攻,僅從數據看就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

比如:場均助攻19.4次,聯盟倒數第一,唯一一支場均助攻數低於20的球隊——分享球最差無疑問。

比如:場均出手27.8次三分,聯盟倒數第十一——你沒法想像在這個時代,擁有號稱雙槍的球隊,三分出手數居於聯盟下游。

比如:三分命中率37.6%,高居聯盟第四——這麼準,你倒是多投一點呢!

比如:球隊節奏98.81,聯盟倒數第11——有夠慢的。

比如:球隊場均快攻得分只有7.7分——又一個聯盟倒數第一。

而且,這還是開拓者整個賽季的數據。若挑出來前半程比賽來談,他們的場均助攻和場均三分出手數更低,相應三分命中率卻更高(37.9%,聯盟第三)。球隊節奏更慢,抓快攻機會更差(場均5.6分)。

於是前半程。以不絕對平分的2018年1月15日為分界點,波特蘭開拓者戰績22勝21負,勉強超過50%的勝率。這樣打下去,顯而易見,賽季45勝,首輪被火箭或勇士不留情面地橫掃基本是板上釘釘了。那從管理層角度,需要考量:這支以利拉德為首,以後場雙槍為核的球隊是否需要繼續保留原陣容,是否到了再次推到重建的時候;交易掉麥科勒姆會不會是大破大立的最優解?

推到重建,是一支無論如何打破不了瓶頸的球隊的最終結局,比如孟菲斯灰熊。這支開拓者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嗎?

在這緊要的檔口,特里-斯托茨教練做了一些工作。球隊也召開了球員會議。這些事情現在來看見效了——波特蘭開拓者的進攻展現了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的幾點積極改變:

2018年以來波特蘭開拓者的助攻數略微提升,突破了20次。仍然是倒數第一,但是,從比賽看,每次傳球都更有目的性,而不像以往那般漫不經心。

2018年以來,場均三分出手數從24.9提升到30.7,出手數排名則從倒數第6上升到聯盟第12。場均命中數也水漲船高達到了11.7個,排名聯盟第7。

進攻中增加了更多的多重掩護,而不拘於單純的後衛與中鋒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擋拆。

更多的球員開始參與投三分。2018年以來利拉德、麥科勒姆、內皮爾三個後衛的場均三分命中數均有提高。而哈克里斯2018年以來三分球69投33中,埃文特納則是59投23中——這哥倆,賽季初期,基本上是「不投三分或者投了也崩指望進」的存在。

2018年以來,場均快攻得分提升到9.6分,聯盟倒數第四。他們開始有選擇地把握快攻機會,而不是每個球都慢吞吞地過半場。

控球權更加分散。阿米奴更加敢運球了。莫里斯-哈克里斯的每次觸球時間增多了,偶爾開拓者還允許他近框錯位欺負下對手的小個子。

……

時代在變,球隊要想進步,也要堅持求變。特里-斯托茨在開拓者推行多年的動態進攻,這個賽季初期,遇到了為了跑戰術而跑戰術的瓶頸,進攻體系僵化,球員場上表現沉悶。但斯托茨教練敏銳而果敢,於是開拓者忽然之間,提升了層級。

硬碰硬幹掉休斯頓火箭和金州勇士?幾乎沒可能。但是如果給點運氣呢?

3.波特蘭開拓者防守端的一些特點。

約瑟夫-努爾基奇是威力巨大的站樁中鋒。

根據我上週數說NBA關於護框增益的計算,努爾基奇因為護框威力,讓對手累計多投丟33.3個五英尺內的出手,這一數據排聯盟第五,僅次於保羅-加索爾、雅各布-博爾特爾、克里斯塔普斯-波爾津吉斯和喬爾-恩比德。

能守護好禁區的防守者的戰略意義之一是:場上其他防守球員可以充分對外圍施壓,限制對手的三分球出手。而波特蘭開拓者場均限制對手三分出手數為26.6個,是聯盟第六低。

另外一個戰略意義是:可以減少無畏的內線補防跑動。可以減少跑動的另一個策略是無限換防,比如休斯頓火箭,防守端的移動速度聯盟倒數第一。波特蘭開拓者則受益於努爾基奇的護框能力,防守端的移動速度排在倒數第十一位。

艾爾-法努克-阿米奴和莫里斯-哈克里斯聯袂的鋒線首發。兩個身高206公分的高大鋒線,讓開拓者在防守端極具靈活性。這兩人無論是換防後衛,還是必要時頂上內線的兩個位置,均可勝任。

開拓者雙槍的身高在同位置劣勢明顯。於是配兩個高大鋒線也是上上之選。

為什麼不用特納首發?特納身高201公分。而且扮演的是持球人角色。在首發陣容坐擁雙槍之時,特納的功能屬於錦上添花。

相反,無論是特納替補和沙巴茲-內皮爾搭檔,還是錯配陣容時與雙槍之一搭檔,都彌補了後衛線上身高的劣勢。也可以避免擺出後場雙槍加沙巴茲-內皮爾這種送人頭三人組合。

防守侵略性一般。場均逼出對手12.6次失誤,聯盟第二低,僅好於布魯克林籃網。值得一提的是,開拓者本身的失誤控制也極好,場均13.4次,聯盟第七少。眾所周知,侵略性與守住防守位置不易兼得。而波特蘭開拓者的對手場均僅47.4%的投籃出手是空位(最近防守人超過4英尺),聯盟第二低,僅次於邁阿密熱火。

總結這一點就是:開拓者防守侵略性不足,但紀律性好,失位控制NBA頂級。

與防守紀律性和護框中鋒相關的還有:開拓者的對手場均只有20.2次助攻,聯盟第二低,僅次於猶他爵士。

這個邏輯是這樣的:護框有依仗的球隊,往往傾向於選擇單防。少包夾於是少放空。壞處是,會讓對手的頂級單打手暴走,比如最近一場對陣休斯頓火箭,開拓者掐其他人掐得不錯,但任何單防者都被詹姆斯-哈登生吞活剝了。

同時,這是典型的「把對手拉到和自己一個層次的組織進攻水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