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單于與阿提拉的唯一可能聯繫就是所謂都是「匈奴人」。然而這一點已經被證偽了,冒頓單于是匈奴的一支,阿提拉應該是匈奴的另一支,然而關係十分的遙遠,僅僅是因為我們如此稱呼。阿提拉應當是匈人,而非匈奴。但是我們可以了解一下冒頓單于的歷史,就知道兩者相差的不僅僅是年代。

現在被許多中亞民族視為始祖的冒頓(讀音為mò dú)單于名為攣鞮,是中原與秦漢200年戰爭的關鍵人物。關於他的正面和反面傳說都很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是一個統一了大漠和草原各族群的英雄人物。在來自中原的武裝殖民潮流衝擊下,原先分散、自主的西北族群開始意識到存亡的危機,這一危機意識推動族群整合。冒頓是這一統一趨勢的產物,也是其推手。

冒頓年輕時曾被父親派遣到月氏人那裡做人質,而且在殘忍的家族內部鬥爭中倖存。他本人騎射本領高強,而且富於組織和軍事才能。當時匈奴軍事化程度是很低的。既無嚴格的軍隊組織,也沒有先進的軍事科技和裝備。

歷史記載說匈奴的主要軍隊是熟悉放牧與打獵的民兵,而裝備不過是個人的刀劍與棍棒,其實也是生產工具。分散為一百餘個的族群部落,落後的社會組織和軍事裝備,這使得各族在來自中原的先進武力進攻下,猶如羊群遭遇猛虎。這種危機催生了西北族群的統一。

公元前209年,也就是秦二世元年,經過精心準備的冒頓單于殺死了其父頭曼單于,開始了其雄才大略的事業。簡略來說,冒頓單于先統一了匈奴各部,建立了以騎射部隊為核心的精銳武裝,對各族群進行軍事和行政的編組。然後打敗了阻礙統一的東胡勢力。冒頓單于的權力正當性除了其自身的直接軍事力量,尚需要在對中原的戰爭中不斷得到驗證。這也決定了他統一草原後立即掀起了對中原帝國的反擊,首當其衝的是對匈奴人念念不忘的河南地的進攻。


冒頓單于是漢初匈奴崛起的關鍵人物,冒頓單于在位時匈奴國勢達到了頂峰,冒頓死後因為草牧民族繼承人的制度使得匈奴國勢慢慢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經過衛青霍去病的打擊匈奴迅速衰落分裂,經過西漢東漢年間不斷打擊,大部分匈奴人臣服漢朝,少部分進入歐洲經過幾百年的繁衍生息,慢慢的歐洲匈奴強大起來,終於出了阿提拉單于匈奴再次走向頂峰,多次打敗歐洲軍隊被稱為上帝之鞭,如果說有關係就是因為他們都是匈奴人他們都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他們中間隔了幾百年,就是有血緣關係也不會很多。


冒頓單于是漢朝初期(公元前202年左右)的人物,而我查了一下相關資料,阿拉提是406年—453年,也就是說到了魏晉末期的時候阿拉提才出現,所以我大膽猜測,他們除了都是匈奴人之外沒有相似之處。。。。。。我編不下去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