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9日 趙家窪村 雨

嵐山如黛,漪水清流。

走進濛濛細雨中的岢嵐趙家窪村,滿眼是春色。

還是兩年前習總書記走過的那條小路,還是習總書記看過的那口水井,但那習總書記進過的貧困戶的土坯房原址上,已種上了棵棵油松、株株黃芪,整村搬遷後的趙家窪村綠意萌發,新的生機鋪展在眼前。我們耳邊又迴響起兩年前習總書記在這裏和老百姓說過的句句暖心話,向全國人民發出的“請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的號召。總書記親切的關懷,激發了岢嵐幹部羣眾脫貧致富的動力;總書記溫暖的話語,堅定了岢嵐幹部羣眾脫貧摘帽的信心和決心。

那天的一場小雨灑落在總書記走過的鄉間小路上,滋潤着趙家窪村這片貧瘠而熱情的土地。今天的這場春雨,帶我們走進一個春天的故事。

趙家窪村山大溝深、土地貧瘠、生存條件惡劣,屬於深度貧困地區。全村54戶,就有48戶人家外出打工,常住在村裡的只剩下6戶貧困戶,絕大數是老年人。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踏上了晉西北這方土地,來到了這個小山村看望貧困羣眾。在總書記走後的三個月時間裏,通過易地移民搬遷的方式,趙家窪村的貧困戶就全部搬進了移民新村或中心村,並且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壯麗70年 社會 第1張

中共岢嵐縣委宣傳部供圖

廣廈萬間、惠澤百姓。

岢嵐縣廣惠園小區,劉福有、曹六仁、王三女搬進縣城的新家。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坐過他們的土炕頭,今天我們坐在了他們三家的沙發上。一進門,一張碩大的合影照片讓時間都定格在了2017年6月21日,照片的主角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和三戶人家的主人。“一擡頭就能看得見,每天都要看幾遍。”福有大叔有些哽咽:“一輩子都忘不了那一天,總書記和我們老兩口坐在炕沿上拉起家常,詢問了我們家的情況:家裡還有地嗎、還種得動嗎、種些什麼、自己吃還是賣、家裡收入多少……總書記問得特別細,都是我們貧困羣眾最關切的問題。”

曹六仁大叔說:“後來人們都問我,說你夢見甚夢了?能夢見總書記來咱家?我說這個夢可夢不見,給上二十輩子哇能夢見咧?”“總書記還說,黨和政府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讓大家生活越過越好是我們的職責。”

與前兩家不一樣的是,王三女大娘牆上掛着三張同樣的與總書記合影的照片,從小到大。大娘說:“我先洗了一張小的,覺得看不夠,又洗了一張大一點的,還看不夠,最後洗了一張這麼大的。我可是到死都忘不了總書記來的那一天!”

新樓房裡貼上了地板磚,廚房用上了自來水、電磁爐、油煙機,把插頭一往上插就開始做飯了,再也不用劈柴擔水了。衛生間用上了電熱水器,有淋浴頭,還有抽水馬桶。劉福有大叔講:“大冬天,縣委王志東書記來了問我,你穿的暖不暖,防止凍着。還有人大的,就是剛來的這個陳福慶書記,也是可關心我了,每天和我聯系。有一天他見不到我了,就要給我打電話了。還有縣人大主任賈玉春,有時候忙的不行,顧不上來,就打電話問我,你冷不,你穿上了麼。還提醒我住上樓了要小心,用電、用暖、用氣都要注意安全。反正人家們對我,我不知咋說,用甚語言才能感謝黨對我的這一份恩情。活了一輩子福有我是真的有福了。”

壯麗70年 社會 第2張

中共岢嵐縣委宣傳部供圖

搬進城後,扶貧工作組幫助劉福有、王三女找到了小區的保潔工作。老人說,那營生也不苦重。早上一回,下午一回,就打掃完了,打掃的基本凈了。每月給的1050元,一天35塊錢。王三女大娘用自己賺的工資錢買了一臺彩電,還跑去縣城照相館照了一張藝術照。曹六仁年輕些,在縣裏一家玻璃棉廠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資2800元。曹大叔小時候因一塊錢的學費中斷了學業,只上到小學三年級。但自從習近平總書記到他家後,就養成了記筆記的習慣。2018年曹大叔觀看習近平總書記做黨的十九大報告時的新聞,寫下了“總書記把國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講的非常明確,是為國家和人民謀幸福”,還寫下了“三個小時中,看見總書記沒喝一口水,他在為工作繁忙,老百姓對他念念不忘。”“我已經走出深山,立志脫貧,決心一戰,沒有永遠的貧窮,只有永遠的勤勞。”

春雨中,我們觸摸到了這片土地的激情脈動,傾聽到了老百姓對黨的深情愛戴。在我們離開時,劉福有的老伴楊娥子大娘說,“我們想讓總書記再來看看我們的新樓房,我要給總書記做他想吃的錢錢飯。”

來源:求是網

作者:《求是》文化編輯部記者 閆玉清 魏天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