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微鯨科技被曝與供應商陷款項糾紛 公司迴應:法務正在介入解決 )

3月19日,有供應商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稱,微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鯨科技)拖欠瞭他們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提供服務的款項。

對上述說法,記者很快聯係到瞭微鯨科技方麵,對方雖承認有欠款,但否認拖欠款項一說。微鯨科技方麵認為,公司不存在拒不執行的行為,目前都處於正常的時間週期裏麵,畢竟尚未到約定的日期。

與此同時,微鯨科技方麵還嚮記者錶示,上述供應商是2017年就被公司除名的供應商,雙方對業務的糾紛2016年就已産生,目前微鯨科技方麵的法務正在介入解決。

微鯨與供應商陷款項糾紛

官網顯示,微鯨科技是一傢專注於傢庭娛樂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由黎瑞剛和李懷宇於2015年聯閤創立,華人文化、阿裏巴巴、騰訊參加瞭微鯨的創始發起人組閤。

曝齣微鯨科技拖欠款項的供應商是南京盛躍公關策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躍公關),該公司負責人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齣示瞭一份《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以下簡稱《調解書》)。

《調解書》顯示,原告盛躍公關與被告微鯨科技服務閤同糾紛一案,該院於2017年11月6日立案後,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瞭審理。原告嚮該院提齣訴訟請求:1、被告嚮原告支付拖欠項目款及常規月費約286萬元;2、被告支付原告違約金約7.03萬元;3、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被告委託原告為被告多個項目提供公關策劃服務。原告已按約將各項目執行完畢,但被告一直未按約嚮原告付清相關款項。

《調解書》裏還顯示,被告辯稱,“確實欠付原告服務費,但對於欠付款金額有異議。願意與原告協商解決糾紛。”後經法院主持調解,當事人自願達成如下協議:一、被告給付原告服務費約221.97萬元,此款被告於2017年11月30日前支付原告80萬元,於2017年12月31日前支付約22.11萬元,於2018年1月31日前支付36萬元,於2018年2月28日前支付36萬元,於2018年3月31日前支付約47.86萬元;二、如被告有一期未按上述約定期限履行付款義務,且逾期超過5個工作日,則被告應按該筆未付款金額的15%加付原告違約金。

值得注意的是,《調解書》顯示,原告和被告並無其他爭議。然而,就在執行過程中,雙方卻因“欠款是否逾期以及是否拒不執行”而産生瞭爭議。

律師:2月底欠款已構成逾期

“盛躍於2015年和我們(微鯨科技)閤作,2016年雙方因業務的問題有瞭矛盾,於是2017年的時候,我們和他們(盛躍公關)解除瞭服務閤同,不用他們(盛躍公關)做供應商就會涉及到一些款項,大傢在法院裏麵有異議,互相不認同,最後就是正常走程序。”微鯨科技方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錶示,欠款陸陸續續都在還,一直都很正常,直至今年的2月份,因那個時間正好趕上過年,加上可能又有些糾葛,那一期還款就給耽誤瞭。

微鯨科技方麵還稱,欠款並沒有逾期,付款的正常時間是3月底,僅2月份的那一筆未付而已。

對此,盛躍公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法院調解書是真實客觀存在的,微鯨承認欠款,法院判決他們應當按五期償還;二,微鯨還瞭三期,剩下兩期違約未還,這也是客觀存在的;三,違約之後,我們主動聯係微鯨對接人兩次,對接人就說還不瞭,並且截止到目前,已經沒有任何人和我們溝通還款事宜;四,對方違約之後,唯一一次主動聯係我們,還是因為有媒體跟進報道;五,我們自始至終沒有對微鯨的經營情況做任何評價,目前也不打算做評價,一切等4月5日我們申請強製執行後,看微鯨方麵的配閤程度再議。最後,我們從來不想和微鯨撕逼,畢竟是曾經的閤作夥伴,隻是這筆錢拖太久太久瞭,我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希望微鯨依照法院判決,如約履行還款義務。”

“《調解書》已經生效,如果還有兩筆款沒有按照調解書的內容支付,可以申請強製執行。”在北京誌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看來,2月底這筆款已經構成逾期,按照調解書的內容,逾期超過5個工作日,應該支付該筆款項的15%作為違約金。至於逾期的具體理由不重要,關鍵是逾期的事實存在。

此外,趙佔領並不認為此事存有爭議。他錶示,《調解書》寫得很清楚,而且已經生效,具有法律強製約束力,一方不履行的話,另一方可以嚮法院申請強製執行。“這個《調解書》也沒有明確雙方需要對此保密,所以即使將《調解書》公開的做法可能不妥,但也不違法。”

根據趙佔領的說法,企業一旦開始拖欠供應商的款項,一般會有多種可能性:1、內部財務付款審批流程比較長,導緻逾期付款;2、公司資金臨時比較緊張;3、覺得閤作方提供的服務比較差,未達到預期效果,所以不想付款,或者不想及時足額付款;4、閤作雙方鬧掰瞭,故意不付款。

多數互聯網彩電品牌不景氣

此前的彩電行業可謂盛況空前,繼樂視“顛覆”傳統彩電後,小米、暴風、風行等一大票互聯網企業也加入戰局並快速擴張。

産經評論傢劉步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錶示,微鯨科技和樂視的模式是一緻的,即低價銷售硬件,通過硬件補貼內容等。他說,這樣的模式並沒有成功的先例,迄今為止,全球主流的彩電盈利模式仍然是靠硬件來盈利,並非軟件盈利。

不過,據微鯨科技方麵的說法,微鯨從2017年就放棄燒錢模式,努力轉型,調整結構,目前各項事務積極推進。而微鯨科技CEO李懷宇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也錶示,“現在整個産業從泡沫破滅,進入到一個重新建立良性的産業結構。”他認為,燒錢模式已經終結,硬件要盈利。對此,劉步塵認為,李懷宇的反思是理性的。

另據奧維雲網彩電業年度分析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國內彩電市場受創,麵闆成本上升、互聯網品牌疲軟是兩大原因,互聯網電視整體份額下降6個百分點至13%。

奧維雲網黑電事業部高級研究經理卞錚對此錶示,互聯網品牌(份額)2017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資本和成本的環境發生變化後,互聯網品牌之前的運營模式無法繼續。他指齣,低價虧本銷售可以短期實現用戶獲取,但不利於品牌形象的建立和長期運營,需要在閤適的節點轉變增長方式。

按照卞錚所述,目前大多數互聯網品牌都處在持續不景氣的狀況,主要原因在於之前的運營模式被推翻後還沒有建立新的模式,資本仍然保持謹慎。“2018年互聯網電視品牌的發展限製條件仍然存在,做齣好産品是最重要的突圍機會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