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隆今年尝试在文旦柚皮上「印字」,希望未来文旦柚除了食用,还具观赏价值。(记者彭健礼摄)

2018-09-05 19:54

〔记者彭健礼/苗栗报导〕文旦柚进入产期,苗栗县西湖乡「水通伯柚子农庄」第3代青农吴昌隆,发挥年轻人的创意,延续家族果园,获2016年行政院农委会百大青农;吴昌隆今年更尝试在文旦柚皮上「印字」,希望未来文旦柚除了食用,还具观赏价值。

吴昌隆说,他会有此发想,是来自于「方形西瓜」,也试著让文旦柚可以有不同的外观,因此买了些模具尝试,目前可让文旦柚皮上显现「招财进宝」、「福」等字迹。

吴昌隆说,但文旦柚体型也受限模具较小,目前尚处纯观赏阶段,会持续努力,希望未来成功栽种出好吃又好看的文旦柚。

吴昌隆的阿公吴水通,人称「水通伯」,在1959年种下西湖乡第一棵柚子树,用大半辈子年岁培育出逾50年老欉柚子园,堪称「始祖级」文旦。

2014年,吴昌隆退伍后,返乡接手经营阿公的柚子园,以「农三代」的创新思维,延续阿工打拚一辈子的心血。

他发挥年轻人的创意与活力,添购选果机、改变传统10公斤包装成适合小家庭及伴手礼的5公斤装,将行销通路扩及到农会商城、市集、国道服务区等实体通路,把阿公图像的品牌带到消费者面前,并提倡到果园认养果树等。

吴昌隆今年尝试在文旦柚皮上「印字」,希望未来文旦柚除了食用,还具观赏价值。(记者彭健礼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