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已加入知乎專題 ? 2018 科技風雲錄 | 禁售、破產、爆雷、隱私泄露,歡迎關注,來回望這一年的四季冷暖

給我科普下吧,如果要問我為啥不百度,那是因為百度沒有個很直觀的回答。

如果是這個情況發生了,那華為應該怎樣應對,才能保持現有的節奏?


大家的回答有幾個要點:

1. ARM架構是一項專利,相當於一紙設計圖,而收入來源就是專利授權費,不會輕易停止授權

2. 授權一般是三年起簽訂合同,一旦簽署就可以為己所用,不存在做不出晶元的問題,原有的設計和製造依舊可操作,只是沒有更新

3. 晶元製造有太多相關,ARM架構只是其中一項基礎,還要考慮EDA工具軟體、流片、晶元製造代工廠商等因素,缺一不可,說停止授權就做不出晶元比較片面

4. ARM公司是英國公司,有人說美國會幹涉授權的問題,很多人反對,認為跟美國沒關係

以上大部分勘誤問題的觀點還是比較容易理解接受的,但最後一點,制裁也好威脅也好政策風向這種不好揣摩,而且很容易陷入陰謀論,還是不多說了。

補充一下其他吧。

首先,說華為沒有核心技術這點,恕難認同

雖然架構是授權使用的ARM,但是麒麟晶元內還有很多非套用他人的核心部分,時華為自研或者華為加入研發的。比如ISP晶元,其主要功能是負責相機拍照以及後期的處理。此外,晶元還集成DSP,Modem、導航定位、多媒體等各種晶元或模塊。手機晶元內的基帶更是華為的拿手技藝,有著通訊技術強大基礎,華為的基帶是相當不錯的。

接著來分析一下為什麼不會停止授權,都有哪些利益相關

通俗點講,ARM這家公司目前就是靠這個謀生的,而華為就是大客戶,不授權對自己沒任何好處。更何況華為的科技實力雄厚,晶元能設計,如果真的迫不得已,搞不好真的研發出新架構來(雖然這個難度非常非常非常大,畢竟還必須繞開之前已有的所有專利,弄出來可能也不是最優的架構),到時候ARM就丟了一筆大生意了,萬一華為設計的新架構還很好用,ARM都不知道會不會失去高通(不過這種可能性也很小,畢竟華為晶元都是自用,何況架構這種核心技術)。當然,這些是腦洞大開去考慮停止授權的後果,但是ARM確實沒必要這麼做,萬一真整這麼多麻煩事不是給自己添堵麼?

另外,ARM架構並不是唯一的RISC架構,它只是目前來說最優的,伴隨RISC架構成長起來的,ARM公司製造了第一個實現真正商業化的處理器,也有其他公司,常見的精簡指令集微處理器包括AVR、PIC、ARM、DEC Alpha、PA-RISC、SPARC、MIPS、Power架構等。現在還出現了可以免費使用的RISC-V架構指令集,不過免費的東西用起來工程自然是浩大。

ARM在中國成立了合資公司,據悉中方佔股51%,對合資公司享有話語權。ARM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的目標是,使其成為國內重要的由中方控股的晶元核心知識產權開發與服務平臺。其中,ARM將提供晶元設計所需的核心知識產權、技術支持和培訓,中方將控股合資企業。ARM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又怎麼會發生停止授權的事?

最後順便說一下即將登場的麒麟980的SoC也是採用ARM架構,而且是最新的Cortex-A76架構核心,7nm工藝,性能提升35%,單核跑分成績也很高,總之是挺值得期待的。


你以為你會寫26個字母就能寫出流傳千古的經典著作了?ARM就是字母,臺積電就是出版商。

不服也可以用小學二年級學過的反證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英特爾,每年賺一百多億美元的利潤,牛不牛?拿個可以用的soc出來嘛,砸了一百多億美金還是灰溜溜的退出。知道一百多億美金能幹什麼嗎?按現在每天1.8美元的標準全國800萬貧困人口計算,能夠養全中國的貧困人口兩年多!

再好比爬山,你說不難,可是除了蘋果,華為,高通,三星四個人,全世界千千萬萬也沒見誰爬上去最高的頂峯,難不難自己沒點逼數嗎?!


更新下,大家對美國將來對中國禁售某方面技術、產品的威脅相當關注,我說下自己理解吧。

之前和可預見的今後,中美之間技術相關的衝突會一直存在,但幅度並不會太大,遠達不到全面衝突的地步,最激烈的程度可參見90後西方對華技術禁售(影響一直到現在)和今年的中興事件,也就是對某些分類的產品與技術照樣禁售,對某些公司和單位全面禁售或有禁售的風險,但不會對所有中國公司和單位和所有分類全面禁售。

回到華為上,華為現在是家體量巨大的公司,在有些問題上必須考慮風險可行性,且要有一定的避險能力;但華為畢竟也就是一家公司,也不要過分誇大風險和過分避險,這方面華為肯定有自己的評估機制和行事手段。我個人認為有3~6個月的抵抗風險期即可,風險再大的話對方就不是沖著華為來的,那兵對兵,將對將,由國家出面即可,沒必要由華為一家公司來扛著。

----------------------------------------------------------

EDA公司員工來回答一下。

先簡單說下,以個人為例,向社會購買的各種產品和服務大致可分為三類:

1,物品持有,且購買間隔週期很長型,如手機、電腦,你交完錢拿到貨後物品所有權就轉移到你身上,你完全持有且使用週期很長,手機兩三年、電腦三五年再換。你買了後就與原來物品所有者沒有關係了,可能還有個售後服務啥的;2,物品持有,且購買間隔週期較短型,如生活用品柴米油鹽,你屯多點三五個月都用不完,屯少點一週半月再去買一次。暫時短缺後能撐一段時間,但是人可能會恐慌,害怕用完了買不著,比如7年前日本地震核電站事件後大量搶購食鹽事件,有的家庭喫了好幾年才把這些鹽喫完;3,服務購買,要頻繁使用型,如水電氣電話網路,你並不擁有它,而是不斷使用它的服務,一旦停止服務,立馬受到嚴重影響,如停水停電在城市裡是相當可怕的事情。三種物品和服務性質不太一樣,短暫或長期短缺產生的影響也不太一樣,在具體的場景裏要分開討論。

回到題目上來,一家晶元設計公司,它需求購買的不僅僅是ARM IP一種,還有其它很多IP,如GPU、DDR、USB等,及眾多的tools,如前端驗證、綜合和後端物理實現、生成版圖信息,及DFT、低功耗方案等系列工具,少了哪個都不行。而這些IP和tools的購買通常是以三年為一個週期購買License的,當你付好訂單並從EDA廠商那裡拿到License file,從官網上下載好tools安裝包,在自家伺服器上安裝好,並啟動時tools會去查找對應的License file(一般放在自家網站上一臺或數臺專用伺服器上),如果License有效就能正常使用;如果無效或過期了,那無法使用了(當然了,有些你懂的法子的……)。也就是說,當你購買完成後,使用的flow全是在自家伺服器上完成的,EDA廠商無法控制你說不讓使用,頂多不讓你登陸官網、升級軟體包和得到來自廠家的support。如果這個時間不太長,如三個月,你仍然可以繼續自己的開發工作,不太受影響。

反而是晶元代工和產品出貨更容易受影響,如你計劃在一年或半年後完成晶元設計與驗證工作,然後交給臺積電流片,那所有的schedule都按這個製作的,突然受美國或臺灣的政策影響,臺積電停止合作了,啥時恢復不清楚。那就很要命了,因為雙方都不敢押寶,要是到時政策還沒解禁,換另外家代工廠需要大量的工作,不是一時半會能準備好的;廠家空出來的產能怎麼辦?產品出貨也是同樣的問題,下家都在產線上組裝產品了,比如蘋果購買該晶元在iPhone上使用,突然說某晶元缺貨,導致生產受阻,這個損失大不大?所以說,這種封鎖政策最大的影響不是這種主要靠內部完成的開發工作,而是密切與外界協作過程中的大量不確定性而帶來的風險性。而商家是厭惡風險性的,合作夥伴會拒絕合作下去,而轉移到其它夥伴上,直到有充分證據表明這種風險已經少到可損失範圍內了,這纔是最要命的。

所以,受這種政策影響性最大的就是像華為、中興這樣有一定規模,需要密切國內外合作的公司,所謂法律風險也,而其它公司相對來說影響小多了。如國內眾多小公司,可能連IP和tools很多都是盜版的,就不用多說了。本身目標也小,不太會被盯上;很多軍工相關的研究所和企業本來就在禁售名單上,當然了,它們一般採用代理商購買的方式,不會與EDA廠商直接發生業務關係,這個也不是祕密。

另外,要警惕一定的風險性,但也不要盲目過於誇大風險性而因噎廢食(當然,企業人員、政府輿論嚮導、普通喫瓜羣眾本身不是一個羣體,各自的定位與傾向也不一樣)。就如國際大企業蘋果、高通、華為等公司,哪一個不是官司纏身?這本身是公司經營中的一部分,在一定承受範圍內就好。


核心技術不僅僅是ARM的架構,沒有任何廠家的SoC能夠全部採用自主IP,沒有ARM授權蘋果、三星、高通一樣不行。在討論所謂的核心技術之前你需要了解這些核心技術有哪些,哪些跟ARM有關,哪些跟ARM無關。

華為海思是一個Fabless廠商,只負責設計晶元,生產和封測都是交給Fab廠家(比如臺積電)。ARM是一家半導體IP供應商,為海思、高通等IC廠家提供授權,ARM的授權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架構(指令集)授權,一種是微架構授權,ARM的收入主要靠授權費和版稅。

必須要買ARM授權嗎?

首先要明白一點架構與操作系統是緊密相連的,目前移動終端設備主流操作系統只有Android和IOS,都只支持ARM。如果換個非ARM架構的可以嗎?答案是可以的,Intel不就這麼幹過嗎?還有就是讓操作系統底層支持新架構,但是效果最好的還是直接找ARM買授權。

華為海思、高通、三星、聯發科這些企業是隻能買授權,蘋果倒是可以從新搞個架構,畢竟操作系統是自己的。安卓會支持另外的架構嗎?其實X86架構沒有威脅,如果哪天安卓支持開源的RISC-V架構了,ARM麻煩就大了。

核心技術有哪些?

還是看榮耀10的拆解圖,一個手機中有很多的晶元,比如射頻,電源管理(蘋果剛斥資6億美元收購了Dialog,你看蘋果處理器上還有別人的IP呢),還有WIFIGPS等晶元,沒有這些手機一樣不行,這些同樣很重要。

接著看被稱為大腦的SoC的情況,以麒麟980為例,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下圖列出的這些,我想題主所指的核心技術就是裡面的CPU和GPU吧。Cortex-A76和Mali-G76都是華為找ARM買的微架構授權,華為可以自研微架構嗎?答案是肯定的,那自研的微架構能放在手機上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買ARM的微架構授權是目前的最好選擇,要達到蘋果那樣還有挺長一段路要走,就算是蘋果不也一樣買ARM的架構授權嗎。

你是不是以為只有這個就可以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軟體開發人員需要VS等tools來開發,晶元開發也是一樣的,也需要EDA工具,ARM也會提供很多的工具,這些東西也挺核心的。

ARM會拒絕授權給華為嗎?

不會,ARM是一家英國公司,2016年被軟銀收購了,今年ARM又在中國成立了合資公司,說明對中國市場還是非常重視的,這種重視並不僅僅是為了收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RISC-V在一些領域已經威脅到ARM了,還記得前不久小米松果電子攜手阿里中天微加速RISC-V CPU國內的商業化進程的新聞嗎? ARM Cortex-M0/M3都免收授權費了,你以為是什麼原因?

RISC-V的兩位創始人JohnL.Hennessy與DavidA.Patterson目前均就職於谷歌,分別擔任Alphabet的董事長和谷歌的研究員,如果谷歌的安卓決定支持RISC-V,那對於Arm將是一個極大打擊。

沒有ARM授權華為確實做不出晶元,再加上一句似是而非的華為沒有核心技術,這簡直是殺人誅心。未來一切皆有可能,如果哪天安卓支持RISC-V這個開源架構了那可能就會有另一番情景出現。

最後放一張參加ARM會議的圖,主要是給我列印錯名字了,每次看到這個就想笑。萌哈科技(hahatech)是我的公眾號,比較中二的名字。

養貓的哈士奇:華為沒有核心技術,ARM停止授權,就會做不出晶元??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頂層設計,軟硬體語言開發套件,驗證,模擬,FPGA,加速器,高端示波器,流片技術,工藝。

少了任何一層,誰都做不了晶元!

任何一層做好了,都可以是一家大型跨國公司。

所以不要一口氣想在晶元上一下子揚眉吐氣。

先在某一層佔領制高點,就可以防止被外國人掐脖子的困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