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治理那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一體制問題,印度各邦有各邦的法律,各自為陣,不能統一。二,經濟問題,印度經濟很大成度是那些污染企業貢獻的,三,由於民選那些政客不敢得罪這些實力派人士,因為這些撐握著選票。四,習慣,看印度幾千年陋習到如今還是原樣,這樣的民族能接納新的事物嗎,不能!所以印度再過百年也治理不了恆河,只有是越來越嚴重污染的。


根據馬斯洛需求模型,最底層的生存需要是第一位的,在那麼多人連喫飯都喫不飽的情況下,你和他談環境保護,青山綠水是沒有意義的。就像30年前的中國有幾個地方在治理河流保護環境一樣。

印度當前首先要解決的是佔社會80%的底層人民的喫飯問題,文盲問題,在這些還是主要矛盾的前提下,即使你治理好了也馬上給搞亂了。指望滿是喫飯都成問題,文盲遍地的社會能夠建成素質高,品德好,保護環境,維護高素質社會是不可能的。


信神信鬼的印度人多得很,滿足於這樣教就要得罪另外一個教,恆河的治理不是由莫迪政府說了算,一不小心,得罪了河神,誰也付不起責任!還有印度也沒有環境保護意識,發達喫不飽,還要關心恆河治理,哪個也不願意付出太多,這叫費力不討好。


印度人覺得恆河是神聖的,非常乾淨,既然非常乾淨,為什麼要治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