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看的季羨林的,其他作家有好的散文,也請推薦給我吧,謝謝!


愛在心,口難開,青春期的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情境,明明知道父母沒有惡意,但為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所以不惜以傷害彼此情感的方式起到標新立異的效果。換位思考,對於青春期的我們是困難的,我們以為懂得很多、很多,但是你真正懂得的還是很少、很少。你二十四小時都生活在父母的關愛、師長的憐惜中,你就如溫室裏的花朵,無法迎接風雪的洗禮。當青春期成為過去,你已然進入了社會,成為了一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公民時,你的父母日見衰老,你的兒女賴你養育,你還能像「甩手掌櫃」那般從容與自信嗎?

下輩子,無論念與不念,都不會相見。從某種程度上說,人生如同逆旅,錯過了終當錯過,你不可能回到當時的環境中,收回每一句傷害父母家人的言語,然而你並不是一無是處,也不是無能為力,你會懂得父母與子女之間就在於這點親情與關愛。你心有我我身重,我心有你你心悅。哪怕你遠在他鄉,偶爾的一個電話、一封書信,也會讓牽掛你的人溫暖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是冥冥中的信念。

比起生離死別,其它都是小事,只是我們一直執迷不悟,為了所謂的詩與遠方,我們揮別了家鄉的一草一木,並不是家鄉的風物沒有值得你留戀的,而是你相信自己的腳可以踏遍千山萬水,可懼的是待你白髮蒼蒼、重歸故里時,一切都是物是人非,你以為經久不變的,比如父母的容顏、家人的健康都一去不復返。

人生匆匆,不留痕跡。正如書名所告誡我們的那樣,我們沒有下輩子,我們只有這一輩子。儘管每個人的一生從時間跨度上是不精確的,有長有矩,但是終極目標是一致的,你只有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你才能在呼出最後一口氣時,說「這輩子沒有白活」。

你年輕嗎?噢,似乎從哪兒聽起別人問過我這句話,但是答案卻是出乎意外的,現在的年輕總如同東流的江水,逝者如夫,只須兩三年,你就會覺得青春本來就是一文不值的,卻被那時兩手空空的你視作為「珍寶」。但是,從父母的眼中看見的不僅僅是你從走路、說話到闖蕩世界的全過程,更多的是父母自我的心靈史,至今也沒有一所學校或者一位長者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父母,哪怕是稱職的父母,也沒有公正的評價。此時此刻,就以一句俗之又俗的話來展望下輩子的風光與日月「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可以說無處不在,純真自然、深摯深沉。但很多時候,作為不善表達的東方人,家庭成員之間的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成為羞於啟齒的溫柔。好在我們有筆,我們可以將含蓄的情感訴諸筆端。親情的溫柔,一旦流向筆尖,就會產生一股力量,這股力量可以在無數的父母子女間流淌。

《這一世,我們是彼此的光陰》這本書,就是這樣一本有力量的作品集。它雲集了很多名家的經典之作,舒婷、冰心、林海音、豐子愷、丁立梅、遲子建等等名家,他們用文字抒發著父母、兒女心有口無的愛。

翻開這本書,頓覺掌心生暖、情意綿長。

感謝相遇,讓我們一世心手相牽。

這本書的第一輯,圍繞「遇見」展開。趙麗宏的《學步》,寫到兒子學走路給他帶來的驚喜,他寄語兒子,「你的旅途還只是剛剛開始,你前面的路很長很長,有些地方也許沒有路,有些地方雖有路卻未必能通向遠方。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 ,作者告訴兒子,「你要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孩子的降臨給家庭帶來一些疲累,但是孩子帶來的歡樂,足以驅散一切的疲憊和煩惱,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會帶來無限的驚喜。劉醒龍在《人長大了就回不去》,寫到女兒給他帶來關於童心的思考,舒婷在《兒子的天地》中,寫到了孩子帶給她的對於公正的反思。在這些文字裏,作者們透露著對孩子的感激,孩子的降臨,帶給父母太多太多,諸如生活的歡樂、心靈的寧靜、內心的澄澈。父母與子女的遇見,確系這世上最溫柔甜美的相遇。

講述童年,讓我們隔著歲月的河流相望。

這本書的第二輯,作家們漫話童年。大家寫到自己有趣又爛漫的幼年時光。舒婷在《童年絮味》中寫到兒時的玩具、玩伴和內心的期盼;魯先聖在《鄉村夏日傍晚的趣事》中寫童年的盛夏抓「爬爬」帶來的趣味;林海音在《我的童玩》中寫到舊時女孩自製的玩具和遊戲項目。作家用文字講述自己的童年,我想,這些充滿童真童趣的文字最適合孩子閱讀,當他們讀到父輩母輩的童年,感受著上一代人與他們的相同與不同,透過這些文字,他們就能夠與父母隔著歲月的河流相望,看到彼此的模樣,看到相通的心意,看到不同時空裏的同樣的美好。

珍惜緣分,讓我們成為彼此最深的牽掛。

這本書的第六輯,圍繞「緣分」成文。在《可憐天下父母心》中,作家方方用細膩的筆觸寫到與女兒的相處,寫到自己忍不住對女兒你愛,想替她做所有的事情,關心她所關心的一切。這樣的父母心其實很容易理解,父母理智上知道不能溺愛孩子,但是在生活當中,往往想把最好的都放在孩子面前,父母那濃密的愛,化都化不開呀。汪曾祺在《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回憶了父親的親切隨和,以及父子間「沒大沒小」的極其寬鬆的關係。父親對他的這種寬鬆,也許正是汪曾祺一直保持童心與人生樂趣的源泉吧。無論是和父母還是和子女,當緣分讓我們相遇,那汩汩而生的愛,就像一條無形的線繫住了心,我們註定成為彼此生命裏最深的牽掛。

《這一世,我們是彼此的光陰》這本書裏,作家們還寫到求學,寫到青春,寫到磨難,無不給閱讀的孩子或父母帶來啟迪。這本書很適合親子閱讀。

閱讀,不僅僅是看書識字,更是父母與孩子感受心靈碰觸的一種經歷,是父母子女間的一次親密交流,也是一次共同成長的機會。


我的少年時代距離我沒有多遠,但讓我回憶過去的日子,我是記不大清了。小時候,村裡的路還是黃泥路,坑坑窪窪的,那時候就喜歡騎著自行車從這坑坑窪窪的路里過,那感覺,一個字,妙。現在呢,不喜歡那感覺了,更喜歡在大馬路上飛馳,那感覺,一個字,爽。從前沒有轎車,只有自行車,會騎著自行車和大夥一起上學,冬天手凍的通紅,那時候的我怕狗,被村門口一戶人家的狗嚇的直跺腳。那時候,母親每到週末都會帶我去遊樂園玩,現在呢?哪還有那功夫。那時候,村裡的小夥伴們放學了聚在一起,玩許多的小遊戲,彈珠,跳繩,夏天還會去小溪裏抓魚,抓小螃蟹,還會去池裡面游泳,我不會游泳,就站在旁邊看著他們游泳,有一次還掉了進去,原因是因為自己在旁邊洗腳,重心不穩。年少的我們有著自己的純真和快樂,每逢暑假就約上去河邊抓魚抓蝦,還有釣龍蝦,那時沒有五水共治,河裡是很多的水草,龍蝦處處可見,我還被龍蝦鉗過大拇指,竟然哭了。那是我忘不掉的少年時代,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忘的差不多了,現在回憶起來,腦海里都是和小夥伴們玩耍的影子。我想念我的少年時代,卻也再也回不去了。

多麼想用文字記錄下來,《這一世,我們是彼此的光陰》,裡面有父母與孩子的故事,也有老師和學生的故事,也有給我們的諄諄教誨,書寫下這行行文字,帶給讀者的是無盡的溫暖,「父母大,不遠遊,遊必有方」,當我看第一篇的時候,眼睛裡早已充滿了淚水,莫名其妙的勾起了我想家的情緒,在父母的眼中,你是她們的寶貝,那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總是那麼的耀眼有如此的短暫,我們匆匆的長大,遠走高飛,留下父母在原地等待,看著你的背影在眼裡漸漸模糊,我們能做的,也只有時不時的關心罷了。

懂得愛和被愛,懂得感恩是不容易的,我看著書的時候,明白了一絲道理,老師不想眼看著的嚴厲,有些老師就像父母一樣對帶著你,那些懂得感恩的人,在將來長大之後還記得老師對他說過的鼓勵的話語,還會特意尋找老師,表達感恩。我們都是被挨著的人,也是用行動愛著別人。

作者的少年時代又是另一回事,魯迅有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背完《鑒略》才能看的五猖會,丁立梅穿著土布的衣,腳著一雙母親的布鞋,肩背母親用格子頭巾縫製的書包,在離家三十多里的老街上念書。每個人都過著有意思的生活,在當下活的充實,那些美好又爛漫的青蔥歲月,轉眼而過,都成了過眼雲煙。這一世,很短暫,不妨多花點時間在不後悔的事上。


《下輩子,無論念與不念,都不會相見》是一套暖心書系中的一本。實力打造「陪孩子讀到落淚的溫情美文」的主題親子共讀。編者們特別用心,從浩瀚的文學海洋中精選富有童趣、哲理、適合親子共讀的散文,網羅了沈從文、梁實秋、舒婷、史鐵生等一眾名人大家的名作,以及很多精品雜誌上時常看到的許多小品文作者,他們的文字非常有溫度,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溫暖親情,讀來令人心有千千闕歌,如沐春風。卸下隔閡,撫摸親情,我們與孩子的世界不再平行不相接,因為我們是無法分開的血脈和息息相關的成長情懷。

《下輩子,無論念與不念,都不會相見》這本書來的正是時候。因為我上週纔跟孩子「打了一架」。因為一道數學題。3m2+6m-5=0和3n2+6n-5=0,且m不等於n,求m/n+n/m的值。這樣一道數學題,對於扔下課本許多年的家長們來說,其難度真的很大,我們兩個大人絞盡腦汁焦頭亂額演算了幾大頁白紙,仍無法找到解題思路。最後不得不求助於百度作業幫,搜索出來的解題方法原來是數學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點。對於一個2次方程的兩個解x1和x2,存在X1+X2=b/a x1*x2=-c/a;作業幫上是沒有給出知識點的,只給出了解題步驟。我從步驟上發現了這個知識點,於是拿這個知識點去提問孩子,他說哦對我知道,但是沒有記住這個公式,然後翻了數學課本才找到了這個公式。至此我就發現了,他只所有數學這麼差,原來基本的知識點都不熟,這些重要的知識點你不提起來他是想不起來的,你提出來他能想記來卻記不清正確句式,仍然是無法解題的。批了他幾句我也就忍下了,可是最後他仍然給了我一個錯誤答案。因為他忽略了正負號……我瞬間崩潰了!讓他過來改錯題,睡意襲來的他,坐在桌子前跟我說,那我就坐著不動……因為不願意改錯題而選擇跟我靜坐反抗,我只能開打……開打的結果是兩敗俱傷,我們冷戰二週,一切都沒有朝著理想狀態去改善。

哎,我是在這樣的心情之下,開始翻閱《下輩子,無論念與不念,都不會相見》這本書。許多我想要告訴孩子的話,都在這本書中了。「信仰高懸在未來的天空中,人生就在它的吸引下努力奮進」。「瑰麗雄奇的風景都在常人難及的深谷山巔之處」「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有些話,有些想法,難以有溝通的契機。而《下輩子,無論念與不念,都不會相見》這本書拿來共讀,我就能找到一些深入交流的入口了。我家孩子語文成績還可以,因為他自幼讀了許多書。我家其實很窮的,但是我家有一個特色就是書多。許許多多的親戚朋友一來我家,第一眼就能發現這個特色。桌子案頭沙發上到處都有書的蹤影。孩子也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只是用在學習上的勁兒不足,數學一直是個弱項。

如何啟發一個孩子?讀讀《下輩子,無論念與不念,都不會相見》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你讀那些細緻文字,看那些名作家們走過的痕跡,他們在講述童年往事,回顧自己最初的成長思考和趣事,加以哲理化,很有啟示意義。在《何謂理想的生活態度》中,梁漱溟談了「自學力」「慾望與志氣」「求學」「談學問」「成功與失敗」等方方面面,雖然文字很簡潔短小,但表達的很清淅,是以與小孩子溝通的姿態來寫出來的,讀來很有說服力。還有周海亮的《孩子,有些東西不屬於你》,作者說沒有給那個固執頑劣的孩子讓座,一點也不理虧什麼的。結尾處作者的總結很有警示孩子們的意義,「小女孩終會長大,但願長大後她會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廳,別人的東西不是她懷裡的毛絨玩具,別人也絕非她的媽媽。這是世間最為簡單的道理。」

其實跟小孩子講道有時候也是很容易講得通的。如果真的遇到講不通的時候,你就跟他一起看《下輩子,無論念與不念產,都不會相見》。小孩子一般都會相信書中所講是最最正確的,所以這個時候就講通了哦。


這一世,我們是彼此的光陰

冬日裡,我收到了一本暖心的書——《這一世,我們是彼此的光陰》,徜徉在那一篇篇充滿溫情的美文裏,陣陣愛意充盈著我的心間,令我倍感溫暖。本書編者很是用心,從浩瀚的文學海洋中精選富有童趣、哲理、適合親子共讀的散文,網羅了魯迅、鬱達夫、老舍、豐子愷、冰心、舒婷等大家的名作,這些美文字裡行間流露出溫暖親情,更細膩地詮釋著愛的含義,讀來令人如沐春風。

此書共有六輯,分別是:遇見你,我遇見了世間最甜美的愛;漫話童年,我們荒唐有趣的小時光;悠悠寒窗,人生有詩和遠方;青春就像被大雨淋濕,卻還想再來一次;你受過的苦,會照亮你未來的路;你是我前世的緣分,今生的牽掛。這六輯涵蓋了成長的重要階段:嬰幼兒期、無憂童年、入學苦讀時、青春期、長大成人。每一揖中都有父母的溫情付出,是他們用無限的愛和包容,一路耐心地陪伴著我們的成長,在我們長大成人後,放手讓我們去追尋自已的夢想。他們的愛,像一條無形的線,繫住我們的心,伴隨著我們永遠!

如今,而立之年、成家立業後的自已也已然為人母,養育孩子所付出的不易更讓我深深理解自已的父母,並感念他們的養育之恩,與父母在一起時的美好往事也始終縈繞在我的心間。你們養我長大,我陪你們變老。雖然長大後的我離開了你們的身邊,安居在另一個城市,但我的心永遠與你們在一起,只要有時間,我會或打電話或回家看看,讓我多一些陪伴給你們,就如兒時的我享受你們的陪伴一樣!

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最美的禮物,有了孩子後,我體驗到了許多以前從未有守的歡樂。孩子的明眸中流出來的是世上最清澈最純凈的泉水,這泉水滋潤著我,洗滌著我,安撫著我。我的孩子目前剛入小學,恰值最需要我們高質量陪伴的時期。每天早上起牀時分,是我與孩子 鬥智鬥勇」的開始,她貪戀溫暖舒適的牀,我呢,為呢讓她願意起牀,想了種種方法,比如,早睡、放晨間故事、獎勵等等,有時候效果挺好,雙方都很開心,有時候呢,沒有效果,我忍耐不住後,就會吼叫她,她呢,甚至會哭鬧,雙方都不開心,就會陷入僵持狀態。早上的心情會決定一天的心情,所以,後來我們倆就會各讓一步,重拾彼此的美好心情。每天中我和孩子最享受的早上送她上學的時光,這個時間,我們沐浴著清晨的陽光,隨心所欲地暢聊,傾聽著彼此的所見所想,她時時依偎在我的胸前,讓我感受到來自已孩子的需要與溫暖,開始幸福的一天。晚上讀親子共讀睡前故事時,也是如此,依偎著、陪伴著、溫暖著。

這一世,無論是與父母,還是與孩子,我們都是彼此的光陰。就讓我們珍惜彼此,慢慢享受相伴的幸福時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