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526108_bc_01

  一般人对于寿险常见的观念,就是把它当成处理身后事的一笔钱,而在寿险中,通

常有终身跟定期两种方式可做挑选,且两者彼此的保费也是天差地远,我们要怎么来

看待寿险的需求呢?



  我引用艺人Alex他理财书里几段关于对寿险的见解,他说:

  一般人常误解保险的真正意义,保险是在你发生意外时,提供你和你的家人基

本保障。保险是很复杂的,不过一般人不需要复杂的保险商品,保险业务员往往想

卖给你很多保险商品,但这些商品你不一定需要。其实你只需要花一点钱,买一个

基本的保障。

  『定期寿险』在许多人看来或许是付了20年却什么都没有的保险,但这不是浪

费,是为了让你生活过得安心;让你发生意外时有经济支援,可以保护你的家庭。

有些人很铁齿,觉得意外不会发生,但买保险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生意外,而是做好

准备,要是真的发生,家人的生活才不会陷入困境。但有一点要厘清,保险就是保

险,不要和理财混为一谈;保险公司不是理财公司,千万不要把保险当成理财商

品。

 

  上头Alex提到的定期寿险就是在死亡或全残时才会支付保险理赔金,不包含投

资或储蓄的成分在内,也就是说,如果在保险期间都没有发生意外,保险期满后是领不

回任何现金的。

 

  这边再以人生三个阶段来说明寿险在不同时期的必要性:

人生第一阶段

  25岁单身为例,要考虑自己对家人或其他人是不是有责任未尽,这个阶段在家庭

或其他方面其实责任较轻,所以一般年轻人「较不怕死」,这里不怕死指的是因为

死了没有责任,反而怕因为残废而影响家庭更巨大所以若是考量身故后,还能留下

什么东西,寿险就是为自己也为所爱的人留下的资产,而年轻预算少,可考虑较便宜的

定期寿险,为往后20-30年间的家庭责任(包括车贷/房贷/子女教育费用等)

妥善安排,有余力再保终身寿险。

 

注1
终身寿险比定期寿险贵上许多,尤其45岁之后要买终身保费会超高,到时可以再加买
5-10年期定期寿险就行,因年老之后对家庭责任已减轻,  除非要预留棺材本,不然寿险就不再是那么重要,往后要考虑的是退休的规划。  

注2:
根据统计,身故百分之13%为意外,87%为疾病。



人生第二阶段
     

  顶客族为例,寿险是考虑身故之后有没有遗留下来的责任,以免留给父母或妻子

负担,而非买了划不划算;这时候买的医疗险则是对自己的照顾责任;意外险是对未来

生活的后盾。



人生第三阶段

  生了小孩为例,这时家长为经济支柱来源,首要以父母为保险对象,定期寿

险保多少取决于当下的责任多寡(房贷/车贷/教育基金等)。而小孩的保险次

之考虑,不要因为小孩压缩到自身保障,毕竟家长健在才能好好扶养小孩。小孩部分第

以医疗为主,意外其次,最后才是来再考虑储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