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氣、空汙、霧霾、大陸國旗、五星紅旗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李怡的投書酸大陸高官。(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香港時事評論家、專欄作家李怡投書香港《蘋果日報》指出,海外有不少華人對中國的成就津津樂道,但卻不移居中國,甚至高官們的子女也都留學美歐。他還在文中引用英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Eric Hobsbawm的名言,「快逃,祖國來了!」

Eric Hobsbawm在自己的一本書裡引用一句義大利農婦話「快逃,祖國來了!」李怡說,這句話的「祖國」不是指自己列祖列宗生活的土地、文化和人民,而是指一個實行國家主義的政權。當前香港掌權者和建制派講的愛國「祖國」的含義也是如此。

李怡指出,港共政權和建制派也樂於稱道中國成就,推動中港融合,呼籲港人到大灣區發展,但他們自己的子女卻在外國升學,有的家屬也有外國護照;他們對香港市民說,「快去,享受祖國的榮耀」,而自己的實際行動就是「快逃,祖國來了!」

李怡說,在中國大陸領導人和眾高官每天在誇耀中國的成就,在宣傳中國的制度如何完美,但他們的子女大都留學美歐,他們的財產紛紛流出境外,家屬也想方設法移居外國,嘴巴每天宣傳「中國夢」,自己每天做的是「美國夢」。

▼李怡為香港時事評論家、專欄作家。(圖/記者姜國輝攝)

▲▼北京,天安門,大陸,北京藍。(圖/記者姜國輝攝)

李怡提到,北京的美國大使館簽證處每天都有一條長龍,風雨無阻,因為在中國有一句話最真實,「你存在中國的錢不是真正屬於你的,只有移往國外才是屬於你的,你的親屬也不是真正屬於你的,只有把他們移往國外,才真正屬於你的。」他說,隨着中國經濟的起飛,從高官到平民越來越多人患上「棄國病」。

李怡表示,在強權打壓下,港獨言論無論在政治人物或傳媒,都幾近滅聲,但在各大學開學禮的學生會會長講話中,「我們知道這在年輕人中已成潮流。」他說,現在的年輕人對「祖國來了」卻選擇「不逃」,他們認為這是他們成長、屬於他們的地方,他們要留在香港為命運自主而抗爭。

1963年出生的李怡原名李秉堯,為香港時事評論家、專欄作家。他1970年創辦《七十年代》雜誌,立場曾經親共,被臺灣視為「匪刊」,直至1981年脫離左派,並在1984年將雜誌更名為《九十年代》,1990年創立「臺灣版」,雜誌集合眾多知識份子的作品,敢於批評兩岸政權,又被中共視為「親國民黨」而遭查禁。

主張「香港獨立」的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此前出席外國記者會(FCC)。(圖/路透社)

▲▼主張「香港獨立」的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出席外國記者會(FCC)             。(圖/路透社)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