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小夥計問起來:師傅,您是怎麼發現灰色長衫是假的接頭人?

老頭眯起眼睛回憶起來:那個字他絕對讀不對,但灰色長衫讀對了,當然是假的。

小夥計不解:為什麼呢?

因為真正的接頭人,是個搞冶金的。搞冶金的……當然不會讀這個字。

小夥計好奇:搞冶金的怎麼讀?

誰說不是呢!

,有且只有一個讀音,就是cuì

可是你們聽過冶金系的院士、專家有哪個讀對了嗎?誰敢不讀zhàn

難道只有北大的讀錯?清華的不是也錯了嘛!

作為行業習慣讀音,外行人完全get不到。拿這個字做暗號,一秒鑒定是不是自己人,安全係數極高。

,有且只有一個讀音,就是

曾經,我國某非著名高校爆發過一場化學系與冶金系捍衛鉻字讀音的鬥爭,聲勢浩大,影響堪比元朝的漢文化保衛運動。中文系想來勸架,卻被幾記鐵拳揍了回去。鬥爭的結果是,兩系未能握手言和,化學系依然讀,冶金系依然讀luò

看來冶金系的專家學者們不光沒文化而且還很偏執。

中文系無端捱揍,憤憤不平,寫了副對聯告誡自己再也不要管冶金系這癟犢子。

請給以下對聯標註讀音

讀成,把寶元讀成元寶,這種低級錯誤是冶金系專家所不齒的,把讀成,把讀成,這種母語純天然缺陷也是冶金系專家所不屑的。

冶金系專家,不僅要創造新的漢字讀音,還要創造新的英文讀音。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個真正的專家學者不會幾句英文是萬萬不能的。一次酒桌上,灝哥(注意不是景哥)見識了一位講英文如講母語的真正的冶金系專家。

酒過三巡,專家不勝酒力,舉起酒杯說:我再喝這一cimu,就要去看qiù345的檢測報告了。

?cimu?慈母?

也沒見專家帶老母親前來啊。

灝哥不敢言語,靜觀其變。只見專家用手指比劃著酒杯,只讓人倒一慈母,哦不,一cimu的量。

經過眾人點撥,灝哥終恍然大悟,一cimu就是用手指丈量出的1cm。

然而,qiù345難道是什麼高精尖產品?為了粉飾在慈母cm問題上表現出的無知,灝哥搶先請教。

專家微醺的笑容十分和藹,不斷的給灝哥科普:qiù就是屈服強度,還有qiù235、qiù370……

後來,灝哥發現,持同樣口音的專家遍佈祖國東西南北,並不來自同一方言體系,原來這就是傳說中行業文化的傳承啊!

除了錯別字,還有多音字,漢語文化博大精深,作為冶金系的你,你以為避開了前面那幾個坑,就能不犯錯嗎?

寶元(注意不是元寶)要採購一架行車,給領導寫考察報告:

雙軌行車運行軌道行行間距的大小保證了行車行走時的穩定性。

行車安裝成功,為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廠裏貼上了安全標語:

行車行走時行人禁止在行車運行軌道下方通行

為了鼓勵行車駕駛員的工作積極性,廠裏貼上了激勵標語:

行車軌道一行行,行車司機行行行

寶元表示再也不認識......字了

道哥精心準備了冶金系黑話指南,為了避免與老司機尬聊,趕快學習起來!

1 給(jǐ)排水讀作給(gěi)排水

2 浸(jìn)出讀作浸(qìn)出

3 0.2%的碳得說成20個碳

在鋼廠,說鋼中元素成分含量是不說百分之多少的,對於C、Si、Mn,0.2%的含量,都稱20個碳、硅、錳;對於Al、O、H、N等元素,0.0005%的含量,都稱5個鋁、氧、氫、氮。

4 硅(guī)鋼讀作矽(xī)鋼

中國化學會成立之初,曾定義Si元素的漢字為硅,而讀音定為xi,但是大家還是習慣念gui,於是乾脆造了一個字「矽(xi)」來定義Si元素。後來有人建議化學元素讀作xi的詞太多,容易發生混淆,於是又改回了硅(gui)字。經過這麼一反覆,很多老冶金系卻改不過來了。矽鋼片的叫法便沿用至今。

5 氯(lǜ)氣要讀作氯(lù)氣

6 焙(bèi)燒都讀成焙(péi)燒

7 回火都叫成悶火

8 精度不合叫做樸(piáo)

如板子不平,圓盤不圓都稱作樸了。

你還知道哪些行業黑話?告訴道哥,與君共勉,早日成為老司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