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最應該糾正的大眾認知觀念就是用好人和壞人來評價歷史人物。

前一陣子看完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潰》讓我感慨了許久,這本書慕名已久,只是沒有機會讀。我把它推薦給大家。

首先考慮一個問題,如果一場戰爭明知道會輸,還打不打?如果打,可以捍衛尊嚴,如果不打,可能將戰爭的損失降到最低。前者是道德層面的,後者是政治層面的。

明知道失敗,還繼續打,對一個人來說可以成全他的美名,留下動人的故事。

明知道失敗,主動求和,個人的聲譽肯定受到影響,但是對民族說可能是一件幸事。

按照中國傳統的概念,慈禧無疑是一個壞人,但是她對近代中國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

慈禧一生中領導過兩次改革,洋務運動和清末新政。

她還推出君主立憲制度。廢除科舉,並向歐洲與日本派遣中國留學生。

此外,她還提高了商人在中國社會的地位,大力扶持商業,傳統的中國社會「士農工商」商排在最末。

她重用的漢人大臣,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在中國歷史上都可以佔有重要的地位。

就算她的初衷是為了鞏固大清江山,她所做的一切無疑是進步的。

沒有她在清末所做的一切,中國的近代化至少要再推遲二十幾年。

沒有她的改革。就沒有後來民國大師的百花齊放。

沒有他的改革,就沒有後來抗日戰爭的工業基礎。

中國人有蓋棺定論的說法,但是近代中國風雲變幻,每一個人都身處漩渦,有些事不得已而為之,對於慈禧的綜合評價,只能等到以後才能說清了。


說實話,對歷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是不能拿好壞來區分的,哪有絕對的黑與白,很多人總是喜歡那好人與壞人來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上關於這種事太多了,小編就僅挑一個來說下吧:

袁世凱,還記得高中歷史書上對袁世凱怎麼評價的么:

袁世凱竊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後,實行獨裁統治,企圖復辟帝制、為了取得日本帝國主義對他復辟帝制的支持,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在全國人民的反對下,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並在人民的唾罵聲中,結束了可恥的一生。

按這表述看,袁世凱算是標準的壞人了吧。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壞人,卻排除阻力籌資幫助詹天佑修建了中國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比起某人的十萬英里鐵路規劃,呵呵)。這個壞人在竊取總統職位後,籌公債、整稅收、辦銀行、通金融、改幣制,幾年內國家財政從最初的借債度日變成了年庫存可余兩千萬元。

除此外,這還是一個心系教育的壞人,在他的推動下,科舉制被廢除,逐步推進義務教育(當時只推動到初等小學階段就發生了。。),男女可以同校,新式教科書被採用;學制分為大學、中學、高等小學和初等小學。後來財政不足,這個壞人寧肯壓縮軍隊,也要推廣全部免費的新式學校。(當這個壞人做這些事的時候,某些人正在大肆抨擊袁世凱獨裁專制。)


國民黨將領張靈甫抗戰勝利後與人民為敵,挑起內戰進功山東解區成罪人拒捕被殺。但作為軍人在民族外侮中血性抗日有功。從北平某高校投筆從戎到南京保衛戰受傷確有血性,其間從上海一路退守到南京一路死戰。真正是他後來所帶部隊多次重創日軍,在上高保衛戰以一萬之眾阻擊日軍2倍之眾。在常德,長沙等會戰中起關建作用。通常日軍一聯隊國軍需一整師對壘。有次張部競以一團對日軍一聯隊並發起反沖鋒重創日軍。驕橫的日軍華中最高司令部令各部逼張部作戰必須慎之又慎。張靈甫能以身作責所帶74軍(後為74師)確是能打。在民族外侮反侵略作為軍人作為中國人起了一定作用。


首先,這個提問就很膚淺。歷史人物本無好人、壞人之分。所謂好人、壞人,只是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度、不同的社會、不同的群體各自以自己的利益觀、價值觀和道德體系作為評判標準而得出的結論而已。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好人、壞人,是以普羅大眾認可的「以善為德』這一標準作為評價個人行為的標尺,而得出的結論。也就是大家認為的:好人就是心善之人,壞人則是窮凶極惡之徒。這個評價標準針對普通人是適用的。但是,如果被評價之人是政治人物、軍事將領等身份不同於凡人者,這個評判標準就錯了。因為他們不僅僅是作為自然人的個體存在,更多意義上是以國家、民族、政治團體代表等具有濃厚意識形態的個體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所以不同政治實體對他們的評價標準是不一樣的,甚至是相反的,帶有明顯的政治立場,具有顯著的傾向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是無法以好壞之分來區別他們的。現代尚且如此,何況評價古人?基如此。關於如何評價「歷史上的壞人做了好事」這一論題,作為普通人的我認為,必須從是否維護國家、民族利益這個層面出發,拋棄政治立場,才能得出一個相對客觀的結論。


這個問題還是那句話,沒有十全的好人,也沒有十足的壞人,好人壞人都是就給後人評判的。舉兩個例子吧(我沒有說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第一個,秦始皇建長城。

當時為了建長城,勞民傷財,動用了數十萬勞工,風餐露宿,累死的人無法統計。但是事實證明了長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擋住了匈奴。後來大漢朝的繁榮不能說跟長城沒有一點的關係吧。

第二個,隋朝的隋煬帝修大運河。

有的說法是修運河是為了隋煬帝下江南遊玩用的。勞民傷財的,是隋煬帝的功績,是暴政。大運河開鑿,給人民帶來沉重負擔。但是大運河的作用是不可以否定的,南北文化的交流,經濟的的發展。

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再往北還有邊防部隊駐紮,人多需要解決糧食問題,南方的糧食怎麼運輸?陸運時間長,運量少,人力物力消耗大。還是得通過運河。隋朝之後就是唐朝的繁華了。

所以,我們不能直接評價任何人的好壞,只能說他做了件好事或者壞事。

第一次回答問題,手下留情。


吸引我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題主自己寫的問題簡介。

認為汪精衛保護了敵占區的人民???

無論任何人有這種思想,我都想把這個人的思想掰回來。

一開始汪精衛從越南去南京,他的心裡就沒有人民二字!

有的是期盼日本人下手輕點的僥倖心理!有的是黨內鬥爭失敗被人生命威脅的倉惶心裡!有的是對抗日戰線呈頹勢的悲觀!有的是沒有堅持個人氣節的膽怯!

我總覺得!你這個問題不是你最關注的,關於汪兆銘的一段洗白才是你真正想說的?


人做一件壞事不難,難得的是做一輩子的壞事。

歷史上所謂壞人我們只是通過史書記載的來定性,實際上許多都是顛倒黑白的,不能一概而論,有些看起來是壞事的事情反而成了好事。

二戰期間的德國黨衛軍頭子希姆萊是大家公認的惡棍,在德國侵佔東歐時,曾嚴令黨衛軍不得以各種形式同佔領國婦女發生性關係,當然也包括強姦。但他的本意是防止雅利安人優秀的基因同劣等民族基因相結合,帶有明顯的種族歧視。事實上卻相對的保護了佔領區婦女不受性方面的凌辱。

魏忠賢,有明最為臭名昭著的宦官,欺上瞞下,貪污受賄,壓制忠良,加害百官。不過他掌握權力的時候,卻能在皇帝醉心於手工活時,上下打理著朝政,對內鎮壓叛亂,對外抗擊滿人,為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續命。無論目的如何,採取的措施是對的,效果也是明顯的。

所以對於歷史上的壞人我們不能過於籠統的評價。他們雖然作惡多端,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但是也能有意無意之間做些好事。

以上為本人拙見,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在歷史的長河中,猶如長江不停地奔騰,流過了五千年的歲月,見證了無數華夏文明,也盡顯了各代王朝地興與衰。浪花淘盡,數盡風流,好人壞人盡在歷史長河的奔流不息中蓋棺定論!

那麼,有哪些我們認為的壞人,卻做了一些有利後人的好事?下面我帶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

隋煬帝楊廣臭名遠揚,是世人公認的昏庸、荒淫、粗暴、野蠻、無能的皇帝。但就是這樣一位我們公認的壞人,卻也做過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那就是開鑿運河!

運河以東都洛陽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餘杭(今浙江杭州),貫穿長江、黃河、海河、淮河、錢塘江等五大水系,分為通濟渠、永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全長兩千多公里。通過運河,將東西南北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條曠世運河的開通,意味著京師不再和江南遙不可及,洛陽也不再孤立,如果有什麼突發事件,可以走運河及時到達。基本上就相當於今天第一條高速鐵路通車。

唐代著名詩人皮日休將楊廣修鑿運河與大禹治水相提並論,從公正的角度客觀地評價了此舉的功與過。其詩曰:

萬艘龍舸綠叢間,載到揚州盡不還。

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里地無山。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隋煬帝另外還做了一件意義重大的好事——那就是創建科舉制度,這種制度的偉大意義不用多說,也毋庸置疑。尤其對寒門學子的意義更是極為重大。可以說科舉制度的生命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公務員考試。


武則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稱其為「媚娘」。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親登帝位,自稱聖神皇帝,廢唐祚於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貞觀遺風」歷史功績,昭昭於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中肯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公元690年,武則天認為親臨帝位的條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武后為彌勒佛轉生,當代唐為天子。」接著又一手導演了,以唐睿宗為首的六萬臣民上表勸進,請改國號的壯舉。至此,水到渠成,則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順從眾議」的「萬歲」聲中,登臨大寶,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夙願,改唐為「周」,自號「聖神皇帝」。這年,她已是67歲的高齡。   如果說,武則天在稱帝前三十餘年參政執政的政治生涯中,已顯示出驚人的政治謀略和手段。那麼,在稱帝之後的十餘年中,則更充分地顯示了她在用人、處事、治國等各個方面傑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氣魄。   則天稱帝後,更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使用。她認為「九域之廣,豈一人之強化,必佇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國」、「定邊疆」的人才,她不計門第,不拘資格,一律量才使用。為了廣攬人才,她發展和完善了隋以來的科舉制度,放手招賢,允許自舉為官、試官,並設立員外官。此外,她還首創了殿試和武舉制度,為更多更廣地發現人才,搜羅人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比如,中唐名將郭子儀,就是「自武舉異等出」。這樣,在她施政的年代裡,始終有一批「文似仁傑」,「武類休武」的能臣幹將為其效命,有力地維護著武周的政權。   對於農業生產,則天也非常重視。她說:「建國之本,必在務農」,「務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人富」。她規定,能使「田疇墾闢,家有餘糧」的地方官升任;「為政苛濫,戶口流移」的「輕者貶官,甚至非時解替」。這樣,在她執政的年代裡,農業和手工業都得到較大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加。據當時統計,永徽時全國戶數為380萬戶,到則天臨終的神龍元年,漸增為615萬戶,幾乎增長一倍。僅此一點即可看出這一時期的農業經濟發展情況。   在抗擊外來入侵,保護邊境安寧,改善相鄰各國的關係方面,則天施政時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對吐蕃貴族的入侵和騷擾,則天給予堅決的抵禦和反擊。長壽二年(692年)她派大將王孝傑擊敗吐蕃,收復安西四鎮,復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之後,又在庭州設置北庭都護府,鞏固西北邊防,打通了一度中斷的通向中亞地區的「絲綢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裡,堅持邊軍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間,婁師德檢校豐州都督「屯田積穀數百萬,兵以饒給」。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涼州都督,堅持屯田五年,「軍糧可支數十年」。武氏的這種大範圍的長期屯田。對邊區開發、減輕人民轉輸之勞,以及鞏固邊防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當然,在武曌掌權近半個世紀的較長時期內,也有很多過失。她重用酷吏,獎勵告密。使不少污吏橫行一時。他們刑訊逼供,濫殺無辜,誣陷於人,使不少文臣武將蒙受不白之冤。雖然對武周政權的鞏固起過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響國家的治理和生產的發展。她放手選官,使官僚集團急劇。增大,官僚機構膨脹,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負擔。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這都不同程度影響和延緩了生產力的發展。不過,這些錯誤和過失,畢竟是武則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夠排除萬難,在統治長達半個世紀的年代,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革除時弊,發展生產,完善科舉,破除門閥觀念,不拘一格任用賢才,順應歷史潮流,大刀闊斧改革。武則天的每一項功績都伴隨著矛盾,正如林達先生所說的「每撒下一縷陽光,就投下一片陰影」。在武則天去世之後的一千多年裡,人們對她的評價是反反覆復在變,如唐前期對她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比較正面;因為從唐中期開始儒學復興,到南宋程朱理學在中國佔據了思想上的主導地位,所以從南宋開始對武則天的評價持續走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對於武則天的評價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到了近代由於女權運動的興起,人們又賦予武則天婦女解放的色彩了。   705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複位,尊武氏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聖」之一。   據林語堂先生《武則天正傳》,武則天一生共謀殺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株連的親屬)。其中她自己的親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不包括其走狗)。這裡面有多少是該死的,有多少是冤案;有多少確為武則天所害,有多少是別人對武則天的誣陷,這筆賬,只好留給歷史學家慢慢去算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