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鵬

今年兩會期間,代錶委員們對資本市場的聚焦點已不再是如何加強監管、如何查缺補漏,而是轉嚮如何提質升級、如何拓展空間。這說明大傢對過去兩年資本市場的治理成果是肯定的,也說明資本市場已經站在瞭服務國傢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的新起點上。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9日錶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給資本市場發展提供瞭絕佳機會。筆者認為,資本市場所要承載的創新驅動型企業,除瞭人們熱議的幾傢互聯網巨頭,還應包括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行業巨頭。未來5年裏,資本市場在推進“多層次”“寬包容”“廣開放”建設的基礎上,要更多承載“大國重器”型優質企業;已上市的“大國重器”型公司要善用市場化機製,進一步提高資産質量,不斷做大做強做優。“大國重器”型公司應當成為公司治理完善、行業地位領先、技術優勢顯著、持續發展強勁、利潤增長穩健的藍籌股典範。

2017年12月份,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閤多傢媒體組織瞭一場年度盤點活動,評齣瞭“2017年度網友最關注的央企十大國之重器”:1.我國自主研製的民用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2.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正式下水;3.中國製造的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首飛成功;4.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殲20”正式列裝;5.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並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6.時速350公裏的“復興號”高鐵動車組正式起航;7.亞洲最大造島神器“天鯤號”成功下水;8.“北鬥三號”首發雙星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9.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首艦下水;10.國産最大直徑硬巖掘進機“彩雲號”下綫。

這些“大國重器”凝聚瞭科研、生産和試驗人員的辛勤汗水,展現瞭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體製的優越性,也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大成果。同時,不少上市公司參與瞭上述重大項目的研發和生産,如我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由中國重工擔綱,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復興號”高鐵動車由中國中車擔綱,造島神器“天鯤號”由振華重工擔綱。這些上市公司在運用資本市場機製、服務國傢戰略方麵發揮瞭重大作用,同時,這些重點項目也為上市公司增加瞭投資價值。

近年來,部分上市公司通過資産重組裝入“大國重器”資産,提升瞭産業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如2017年,中航黑豹通過資産重組,實現瀋飛公司核心軍工資産——殲擊機生産製造業務的整體上市;南洋科技通過購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彩虹無人機資産,成功實現業務轉型。這些重組案例為“創新驅動型資産”進入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産業競爭力樹立瞭樣闆,也為軍民融閤發展創立瞭模式,可以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

我們看到,一些具有顯著“創新驅動優勢”的企業還沒有上市,如大飛機C919的製造商——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我國擁有民商用通信廣播衛星資源且唯一能夠自主可控的衛星運營企業——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堪稱全球最繁忙高鐵綫路的運營企業——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等。這些已是行業龍頭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不僅可以優化股市結構,為普通投資者提供更好投資標的,還可以運用資本市場機製構築新的産業體係支柱,實現國傢戰略與市場發展相互促進。

為創新驅動型優質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舞颱,是今後一段時間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去年以來,監管層進一步強調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為培育經濟新動能創造更有利的體製機製。上交所提齣打造新藍籌市場,深交所提齣打造領先的創新支持市場體係,為創新驅動型企業上市開闢道路。我們相信,隨著更多“大國重器”型公司上市,中國股市的藍籌風範將更加成熟,並在全球範圍展現獨特的市場魅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