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了GIS,總會接觸一兩個GIS工具;有些是因為GIS工具瞭解GIS。一路走來,我用過的GIS工具包括ArcGIS系列工具、MapInfo、和QGIS以及一些WebGIS。WebGIS另說,最近說的GIS工具為桌面版GIS工具。

GIS工具

ArcGIS:學生時代接觸最多的GIS工具是ArcGIS Desktop系列。這系列有很多功能,包括數據編輯、分析、製圖以及二次開發。從當初的9.X到現在10.X都有陸續用過。只要涉及GIS的業務,ArcGIS基本都有相應模塊體現,並且功能非常強大。不可否認,ArcGIS已然成為GIS工具的行業標杆。但因為它功能過於強大也導致它的體積比較大,安裝包就上G,而且因為它是商業軟體使用成本也較大。ESRI公司特別重視與學校的交流,使得我們在學生時代有使用ArcGIS的機會,因為當時對ArcGIS有比較全面瞭解,現在再接觸類似的產品,入門基本沒有任何難度。

MapInfo:工作了之後接觸了MapInfo,發現通信行業的人用這個非常多,比ArcGIS多很多。與一些同事交流,他們覺得ArcGIS比MapInfo難入門,而且MapInfo比ArcGIS輕量,漸漸地大家都選擇了MapInfo。使用MapInfo的人多了,生態自然就形成了。

QGIS:現在日常搗騰都轉成QGIS,主要原因是免費開源,顏值也還可以,功能也湊活。日常搗騰不二選擇。

GIS 工具基本功能

儘管GIS工具五花八門,但是基本功能都相差不大,主要包括:

1.數據生產:數據獲取/管理,這部分入門簡單,可以Step by Step跟著教程完成,細心和耐心非常重要。

2.數據分析:空間分析/統計,這部分是GIS的魅力所在,需要一些問題分析的經驗和技巧。

3.數據展示:數據渲染/製圖/展示/發布,需要美的眼睛,一直想要提高自己這部分的能力。

如果要把GIS形容為一門武功,數據生產就是基本功,數據分析和數據展示是兩大流派,一派修內功,一派修外功。我都是半吊子,但我相信有大神內外兼修,出神入化的。接下來想通過幾篇文章瀏覽一下GIS的基本功能

數據生產之地圖服務

GIS若沒有數據,真的就應了那句老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GIS第一步就是獲取數據。

獲取數據有兩種方法:使用別人已經生產好的數據,例如利用開發數據和服務;自己生產數據,記錄自己的軌跡數據或者基於已有數據二次生產等。

使用別人的數據,就涉及一個概念「數據共享」。數據的共享一直都是GIS的一大課題,怎麼樣能使數據有效地快速地給更多人的使用,產生更多的價值。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開放地理信息聯盟)就致力於此。它是一個非盈利的志願的國際標準化組織,主要制定各種空間地理信息標準和服務,使空間數據互操作更加有效便捷。比較流行的有WMS,WFS,WCS.

WMS: Web Map Service,返回是圖片格式,對象為地圖。

WFS: Web Feature Service,支持增刪改。對象為要素(矢量)

WCS: Web Coverage Service,對象為柵格類型。

(基本功能說明以QGIS為例。)

QGIS提供了功能,能夠方便用戶使用遵循以上標準的服務。

圖1

QGIS還有個神奇的"XYZ Tiles"可以將OSM,谷歌地圖,高德地圖以及天地圖加入到QGIS。

圖2

圖3

———————end———————

疑問:QGIS中XYZ Tiles和WMS,WFS,WCS的區別?

補充:MapBox 服務添加到QGIS方法:

docs.mapbox.com/help/tu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