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蘇寧的人,還有比其渠道更好的嗎? 新聞 第1張

藍科技】曉青

人紅事非多。

2018年蘇寧易購公佈年報顯示,去年全年營收2449.57億元,同比增長30.53%;商品銷售規模為3367.57億元,同比增長38.39%;其中線上蘇寧易購銷售規模同比增長64.45%;零售體系註冊會員數量達到4.07億。

但對蘇寧,質疑者有之。一說是通過出售阿里股權獲利;二說是蘇寧小店一直在虧損,未來堪憂。

做為一個上市公司,看蘇寧不能完全通過暫時的業績下結論,這樣會有失偏頗。

商業零售的蘇寧樣本

誰能想到20年前的中國零售市場和現在有天壤之別?誰能想到電商的出現顛覆了中國商業零售?

所以,不能以歷史的眼光看現在的問題。對蘇寧來說,尋找坐標或者對標,都應該辯證地看、客觀地評價。

在電商還未成勢的年代,蘇寧鏖戰羣雄,一步一步爬上了零售家電業的頂峯。到了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在流量紅利見頂、市場競爭格局趨於穩定的當下,蘇寧開啟了智慧零售新模式。

無論是線下的蘇寧小店,還是線上的蘇寧易購,在電商重回線下時代,蘇寧基於用戶的消費升級和觀點變革,建立起自己的渠道帝國。

任何商業企業在佈局線下實體店的時候,都會面臨前期投入、優化的階段。實體店本身就屬於重資產,和電商是兩種不同的模式。

蘇寧小店以及蘇寧物流等,都屬於重資產的方式,這就需要一個投資週期和回報預期。

用一個剛剛進入投資週期的項目,立即以贏利來衡量,顯然這個出發點是有問題的。任何投資都需要一個過程,憑什麼蘇寧就不能有投資週期?

更何況,蘇寧模式和別人並不一樣。從連鎖零售到智慧零售,蘇寧整整走了10年。

2009年線下取得第一的蘇寧開始試水互聯網轉型,4年後提出O2O雙線融合發展,2017年進一步明確了未來零售就是智慧零售。

2017年底,蘇寧提出了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2018年蘇寧正式邁入“萬店時代”。期間,它以平均每天22家的速度,新開各類門店8122家;最多一天,開了300多家。這在零售業歷史上,前無古人。

這是重資產運營方式,不能以輕資產模式衡量,否則在不對等的條件下比較就是失去了意義。

蘇寧並不是個案。包括京東在內也是如此。京東物流一直以來都是重資產方式,到目前仍在虧損中,因為這需要一個投資週期。

蘇寧能將人們認為沉重的線下店鋪被成功“盤活”,是有先天基因的。與阿里和京東不同的是,蘇寧是從線下走到線上的。

所以與當前簡單的實體店、網店從競爭走向競合,加速推動的線上網店與線下實體店融合業態不同,蘇寧鋪設更多的蘇寧實體店,是意圖圍繞用戶生活、工作、娛樂等場景,建立一個更加方便而且緊密關聯的服務平臺。

渠道是蘇寧長期在零售和電商領域攢下的資源,不同零售形態之間的有機組合和疊加將會形成不同的優勢。

質疑蘇寧的人,還有比其渠道更好的嗎? 新聞 第2張

未來實體店是生態閉環

張近東表示:“過去十年,互聯網零售在資本追逐和推動下的野蠻增長期已經一去不返,未來零售就是智慧零售。”

蘇寧的智慧門店構建的就是終端互聯網場景,既可培育新的市場需求,也是新的流量入口,是任何同行都無法企及的稀缺資源。

蘇寧的渠道優勢不是簡單的線下為線下引流,也不是線上為線下導流。無論是蘇寧的線下門店還是蘇寧小店,都不是簡單的實體店、網店,而是用戶更方便、更習慣的消費解決方案。

紮根於社區生活圈,圍繞本地生活場景展開,從線上的信息獲取,線下的產品體驗,再到手機的隨時成交,最終形成一個更在加無縫而便捷的閉環。是智能化、生活化、社區化、實時化的零售創新模式,可以滿足社區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蘇寧為什麼能做到渠道佈局的王者?

2019年3月18日,蘇寧小店第5000家落地,每家店蘇寧要投入近100萬元,5000家就是50億。但蘇寧小店裡加載了房產、彩票、金融等多項業務,高附加值的業務是一種長線的投資,這看出蘇寧對渠道佈局的多元性。

除了蘇寧小店,蘇寧旗下各類門店達到8種,蘇寧易購廣場、生鮮超市、紅孩子店等門店都在保持擴張,這也看出蘇寧既要抱社區零售的“大腿”,也要夯實基礎,建立自己的另外一條腿。

多年來,張近東一直構思全場景智慧零售生態系統,收購萬達百貨、佈局蘇寧小店、積極拓展門店,就目前蘇寧線下店面的發展速度來看,蘇寧將在零售方面發揮其最大的優勢。

未來10年消費的競爭,除了比產品、拼價格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服務用戶的能力。蘇寧已經形成了以零售為核心,科技、物流、金融、體育等多方面發展的智慧零售系統。

任何時候,商業零售重要的法則之一都是渠道為王。質疑蘇寧的人,還有比蘇寧渠道更好的嗎?

答案是沒有!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