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啊,谁说没钱的。

北洋水师后期军费缺乏的原因不是因为清政府没钱了,而是因为党争和防止地方势力坐大。

首先我们要明确,北洋水师不是大清帝国的政府军,而是与淮军一样同属于团练武装,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私人武装。因此北洋水师的经费除了中央拨款,剩下的都是地方自筹,虽然都是为了保卫大清江山,但是毕竟还有个内外亲疏之分,更何况像北洋水师和淮军这种已经基本等同于地方割据军阀的武装力量,一方面这些武装力量确实能够保卫清政府,但是当这些地方团练武装做大,也会反过来威胁清政府的统治地位,东南互保就是典型。

所以当北洋水师成军后,清政府自然不会继续拨款让李鸿章的军事力量无限扩大,北洋水师既可以拱卫京师,也可以掉转炮口向京师开炮。

彼时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而下令地方组织团练,虽然革新了原有的八旗和绿营军的弊端,但是重新造成了地方上藩镇林立的局面,这些团练武装在辛亥革命之后,又成为了各地军阀的武装前身。

不管是慈禧,还是帝师翁同龢,他们都发现了这个问题,湘军也好淮军也好,福建水师也好南洋水师也好,没有一个是受自己控制的,对于这种情况居然还指望他们继续给这些地方武装投钱?难道要把他们养肥了然后来推翻爱新觉罗家的天下吗?(虽然最后确实是这些人推翻了爱新觉罗家的天下)

而党争就很好理解了,翁同龢与李鸿章本身就不属于同一派系,互相倾轧非常正常,而且翁同龢是户部尚书,倾轧最快捷的办法就是不给钱。这时候也不要提什么家国情怀和阶级属性了,那怕是美国这种国家,军内派系斗争都非常严重……

而地方自己筹措军费非常有限,结合上面各种原因,北洋水师在成军后没钱了非常正常。这和慈禧修院子没啥关系,修院子才几个钱,只不过国内某些群体急需一个明确容易理解的背锅位,像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派系斗争这种复杂的原因,普通人理解不了,但是慈禧挪用军费修院子好理解,所以这口锅自然就扣到慈禧头上了。

所以我们看这个问题下有个答主还是在拿慈禧修院子说事,说明这个观念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发布于 2018-07-18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费小五费小五公众号:费小五说书
个人vx:lordfeiv

晚晴已经建立了接近现代化的财政手段,如工商税、关税、官办企业、利用金融手段借外债等。在甲午战争前夕,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8000-9000万两。开支近8000万两,其中一半用于军费,这说明当时的洋务派确有发展现代军事的强大决心。甲午海战后,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依然在逐年增加,在宣统年间达到了接近3亿两白银。

但在大清的体制之下,家国不分。尤其是把持财政权的八旗亲贵,其一方面对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百般提防,另一方面完全没有意识到建立一支现代海军的重要性,这部分守旧势力的颟顸与陈腐,是北洋水师投入后继乏力的原因。

其实,慈禧老佛爷从未主动挪用,也未主动要求挪用海军经费,修改颐和园与后续的一系列祝寿活动,是满清官僚群体在旧有思维的支配下,自然而然的一个举动。

颐和园工程启动于1884年,此时光绪帝13岁,西太后原打算5年完工,正好等光绪18岁亲政,老佛爷就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在此之前,清政府先是平定了回乱,紧接著又打了一场中法战争,光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先后借外债就达1260万两白银。随著局势稳定,以及洋务运动开展带来的「同光中兴」的虚假繁荣,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王公大臣们认为是时候享受一下生活了,园子也是可以修一修的。老佛爷还特别体贴地否定了耗资3亿两白银的圆明园重建工程,而是敲定了1亿两预算的颐和园。

1885年(光绪十一年),对汉人洋务派不信任的满清政府任命光绪帝真正的亲爸爸醇亲王奕𫍽为海军衙门总理大臣。有这么个大肥缺,八旗贵幸们自然趋之若鹜了。那时候作为皇室管家的内务府也在闹穷,为奉承太后,醇王将许多大小费用开销在海军项目中。另外,醇亲王当然也想自己捞一笔,但捞钱就得有名目,于是借著1894年西太后60大寿,醇王号召全国「报效」,百官「捐俸」,并用海军名义来「建军祝寿」。据李鸿章与曾国荃的来往书信披露,江苏捐献70万两,两广100万两,招商局10万两等。这其中,以醇王为首的贵族们中饱了多少私囊,就不得而知了。

1892年,户部与海军衙门一致宣布以太后万寿需款为名,海军停购舰艇!(可见人家根本没挪用经费,根本就没这个预算嘛)。当甲午前夕朝鲜局势一触即发时,李鸿章请求海军衙门拨款60万两购买快炮20尊。此时的户部和海军衙门,竟然拿不出这么点现银。李鸿章只得从北洋水师的粮饷中挤出20万两,购劣炮12尊应付。

所以,晚晴完全有发展北洋水师的财政能力,但是因为其体制僵化,上层鼠目寸光,并没有进行积极地投入。


晚晴已经建立了接近现代化的财政手段,如工商税、关税、官办企业、利用金融手段借外债等。在甲午战争前夕,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8000-9000万两。开支近8000万两,其中一半用于军费,这说明当时的洋务派确有发展现代军事的强大决心。甲午海战后,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依然在逐年增加,在宣统年间达到了接近3亿两白银。

但在大清的体制之下,家国不分。尤其是把持财政权的八旗亲贵,其一方面对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百般提防,另一方面完全没有意识到建立一支现代海军的重要性,这部分守旧势力的颟顸与陈腐,是北洋水师投入后继乏力的原因。

其实,慈禧老佛爷从未主动挪用,也未主动要求挪用海军经费,修改颐和园与后续的一系列祝寿活动,是满清官僚群体在旧有思维的支配下,自然而然的一个举动。

颐和园工程启动于1884年,此时光绪帝13岁,西太后原打算5年完工,正好等光绪18岁亲政,老佛爷就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在此之前,清政府先是平定了回乱,紧接著又打了一场中法战争,光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先后借外债就达1260万两白银。随著局势稳定,以及洋务运动开展带来的「同光中兴」的虚假繁荣,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王公大臣们认为是时候享受一下生活了,园子也是可以修一修的。老佛爷还特别体贴地否定了耗资3亿两白银的圆明园重建工程,而是敲定了1亿两预算的颐和园。

1885年(光绪十一年),对汉人洋务派不信任的满清政府任命光绪帝真正的亲爸爸醇亲王奕𫍽为海军衙门总理大臣。有这么个大肥缺,八旗贵幸们自然趋之若鹜了。那时候作为皇室管家的内务府也在闹穷,为奉承太后,醇王将许多大小费用开销在海军项目中。另外,醇亲王当然也想自己捞一笔,但捞钱就得有名目,于是借著1894年西太后60大寿,醇王号召全国「报效」,百官「捐俸」,并用海军名义来「建军祝寿」。据李鸿章与曾国荃的来往书信披露,江苏捐献70万两,两广100万两,招商局10万两等。这其中,以醇王为首的贵族们中饱了多少私囊,就不得而知了。

1892年,户部与海军衙门一致宣布以太后万寿需款为名,海军停购舰艇!(可见人家根本没挪用经费,根本就没这个预算嘛)。当甲午前夕朝鲜局势一触即发时,李鸿章请求海军衙门拨款60万两购买快炮20尊。此时的户部和海军衙门,竟然拿不出这么点现银。李鸿章只得从北洋水师的粮饷中挤出20万两,购劣炮12尊应付。

所以,晚晴完全有发展北洋水师的财政能力,但是因为其体制僵化,上层鼠目寸光,并没有进行积极地投入。


2018-12-02 越是到了王朝的后期,越是会:

1. 家国不分,没有公益,尽是私利。

2. 地方自治加强,朝廷遏制地方。

这反映到清朝的「洋务运动」、「预备立宪」就非常贴切了。

首先,1861~1884年是「共渡难关」,朝廷的洋务主心骨是恭亲王,虽然也「防汉」,但与地方洋务主力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督抚「政见相合」,所以这二十余年里洋务运动如火如荼,是真刀真枪的干。这才平定了太平军、捻军、陕甘回军、新疆,开启了工业化,这就是洋务前期的口号「自强」。

然后,1884~1900年是「死于安乐」,朝廷方面权斗激化,慈禧等人借中法战争撤销恭亲王一切职务,在中法战争中又看到了地方洋务派的实力「深为恐惧」。之后,朝廷不断打压地方,地方一方面「虚办自污自保」,一方面「中饱私囊」,这就是洋务后期的口号「求富」。

这样,「保大清不保中国」的朝廷,「求富不求强」的地方,整个洋务运动就被日本明治维新给比下去了。

用这条主线分析,就很好理解随后的几大事件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东南互保、预备立宪、皇族内阁、辛亥独立。

秦蜀风云:「东南互保」有著怎样的历史意义??

www.zhihu.com图标

大清在账面上看应该还是有钱的,但不管有没有钱,都注定会失败,甲午战前,在中国搜集情报十余年的宗方小太郎带著自己十多年的总结回到日本,受到天皇睦仁的接见,宗方小太郎提出日本出兵之时,即是胜利到来之时,大清必败,是败于全民腐败,非一人之过。

同期美国大使也像美国说了,清国已经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以1893年为例,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八千多万两,宗方小太郎在调查之后,认为实际的数额至少是这个数的四倍,还有可能更多,多的那些税收就被各级官员层层贪污了,百姓交了不少,但到国家手里的几乎没啥,而官僚变得越来越有钱。

甲午之前要说真想继续发展海军,也不是不可以,但朝廷认为现有的海军已经足以装门面了,我们建设海军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摆那好看,告诉人家我们有,别轻易招我就完了,所以开始挪用海军军费,从慈禧到朝廷再到海军内部,都参与了这场挪用军费,顺便说一句,慈禧修颐和园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要挪用海军军费,因为朝廷认为北洋是李鸿章的私军,李是汉人,必须防备李鸿章势力继续发展,慈禧为了保证自己大权独揽,故意抽海军军费来修颐和园。

再来看看《马关条约》,条约要求支付2亿两白银,3000万赎辽费,必须用英镑支付,因为汇率,这样就绝不只2亿3千万,而且赔款必须三年内还清,这三年日军驻军不撤,每年还得给50万军费,同时还得给利息,一年大约1000万,所以日本远不只要了赔款的2亿。

为了支付赔款,清国向俄国和法国借了1亿,给回扣大约6%,年息四厘,向英国和德国借了1亿,回扣还是大约6%,年息五厘,以清国的所有税收做保,而且俄、法、英、德规定必须还36年,不能提前还清,好多收利息,到最后回扣利息全算上,相当于马上翻一倍,就是借两亿还四亿,欧洲人也从大清这捞了一半。

当时是大清国有钱,北洋没钱。

有人问能不能变成量大清之财力,结北洋之欢心。

袁世凯笑了,那就没大清国了。慈禧是典型的后宫政治家,她不懂工业革命,可她太懂这个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