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一落,我要「火」 來源:新華社

2021年5月15日,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

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國印跡,

這一落的背後,有太多期盼。

火星,古人稱「熒惑」,

熒熒像火,又行蹤不定,令人迷惑。

從目光與蒼穹相遇的那一刻起,

我們的祖祖輩輩就從未停止翹首問天。

1956年秋天,北京古觀象臺,

成千上萬的人圍著望遠鏡排起長隊。

報上登了「火星今年距離地球最近」的消息,

大家總算有機會看看火星的「芳容」,

雖然一個人一次只能看不到一分鐘,

並且效果如下圖所示,

但對火星迷來說,

這已足夠讓人興奮,

有人甚至一次次排隊,

就想看看能不能瞅見「火星人」。

一位叫李元的年輕人天天來古觀象臺,

為大家介紹火星知識。

從小就對星空無限熱愛的李元,

曾手繪一張星圖慶祝抗戰勝利。

他還參與籌建了新中國第一座天文館——北京天文館,

見證了中國人對浩瀚宇宙的好奇與嚮往。

由他編製的天文館第一個星空表演節目《到宇宙去旅行》,

成為當時的「爆款」。

只要花上三根冰棍錢,

觀眾就能坐在表演大廳裏,

看著天文奇觀浮想聯翩。

節目中的「火星」因為是紅色的,

特別醒目。

一位特殊觀眾,

也來看了星空表演,

那就是周恩來總理。

周總理身旁這位小夥子,

就是李元。

新中國成立後的幾十年裡,

一代代科學家把中國人的視線送得更高更遠。

2016年初,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

就在幾個月之後,91歲的李元逝世。

浩瀚星空,

位於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有一顆「李元」星,

這位看了一輩子火星的老人彷彿以另一種形式,

「注視」著中國的「探火」征程。

這是中國火星探測計劃首席科學家萬衛星。

在他看來,中國人已經不滿足於到火星表面看一看,

而是看向時間的深處、空間的深處。

為了完善方案,

萬衛星組織科學家與工程師一次次「會師」,

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

這些年,萬衛星太忙了。

他的辦公室總是很熱鬧,

有學生數過,半小時能來7撥人。

然而一張腫瘤晚期通知單,

讓他不得不慢下腳步。

他乾脆把辦公室「搬」到了醫院。

2020年4月,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只剩三個月時,

萬衛星住進了ICU病房,

他的學生丁鋒去看他。

萬衛星用微弱的聲音說了句「7月」,

然後嘆了口氣。

丁鋒知道,

萬老師心裏最大的遺憾就是他很可能等不到那一天。

2020年5月20日,萬衛星帶著遺憾走了。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如今,跟隨「天問一號」,

我們終於抵達那個曾遙不可及的火星。

星辰大海就在眼前,

我們不會忘記那些曾為中華民族奔向宇宙默默付出的人。

他們的名字,與燦爛羣星同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