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會感動別人嗎?還是會給別人帶來困擾,別人心情不好,我總是想去安慰他,給他信心,他們也會跟我交談,也說跟我聊天很開心,但是當我心情不好,一個人都不會過來安慰我,我也想跟別人傾訴,但他們總是顯得他們很忙,我一直以為我會得到別人安慰的…我不是玻璃心,每個人總會有需要被別人安慰的時候.


不是多餘的!善良是一個人本能的表現,是一個人基本素質的形式化,這其中有家庭教育、文化修養、社會經歷等等,很多時候的初心表現就會是這個出發點,所以想不善良都很難。當然「善始」不一定會「善終」,所以人們會偶發這樣的感慨!

我認為善良不多餘,但是善良一定要在一定規則下進行,否則就不會「善終」。


首先,我們都不太喜歡被別人建議做某事。

比如:朋友向你傾訴說,最近工作多難搞多難搞,老闆怎麼樣,同事怎麼樣,balabala。此時,如果你在聽完之後,和他說,你應該這樣做balabala。

最有可能的是,朋友會說:這件事沒你講的那麼簡單,然後他又開始balabala,想要證明自己說的沒錯,並也想說服你同意他的觀點。

為什麼呢?因為,朋友向你傾訴這件事有多麼困難,大部分可能只是想找你傾訴罷了,並不是想真正去找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

其次,如果別人經常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怎麼做,這對他可能就意味著,你比他要懂,還要厲害。

但是如果你們水平差不多的話,這就很讓人不舒服,不愉快。

就像說,我們勸別人善良時,就可能意味著你認為別人不善良。試想,誰希望自己在別人眼裡是不善良的,誰願意承認自己是個不善良的人。我想,大家都不願意。

最後,這其實還是一個課題分離的事情,就是你要把你自己的人生和別人的人生分開來。

可能我們會有疑問:可是他都是我朋友啊,我不該勸勸他嗎?

我們可以這樣做,但是如果朋友根本不領情,很有可能,我們自己的人生沒有管理的很好,並且你讓他覺得自己比不上你,但是你們的生活水平又差不多。

因為,人們不會聽你怎麼說,而是看你怎麼做。

所以,還是那句話,先關心自己,先做好自己的課題分離,在做好自己的基礎上謹慎涉及他人。

這樣,我們會越活越通透,煩惱也會越來越少。


如果不會恰到好處就是多餘的,內心乾淨的還有可理解,骯髒的就覺得圖它甚麼!!人性是複雜的!


不是。

不僅幫助到別人,也是人生一種自修與自渡。


對自己不是多餘的,它是一些從內到外再到內的一種體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