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位的回答都跑偏了。

古代漢語中,有三種解釋:

1.「然」,表示前面一事已告一段落。「後」,下面的一句文言文表示前事的發展狀況。「然後」可譯為從那以後或從此以後。

2.「然後」連譯表示事情的承接。「然後」直譯為然後。3.「然」通『燃』,因此「然後」文言文中有可譯為『燃燒以後』的,但很少見。

這年頭,是不是以為識字就等於通曉漢語了?知乎 藥丸 。


你認為翻譯成什麼呢?難道保留不翻譯?如果要翻譯,就只能翻譯成「這以後」「這樣之後」。你說呢?


有的「然後」可以翻譯成「然後」,有的「然後」一定是「這樣之後」。有不同,還是跟語境有關的。

抱歉,一時半會舉不出例,多做題會遇到的。


然後根據上下文有不同的解釋哦~


本來就是一個意思啊,難不成翻譯前和翻譯後是兩個意思?

然。

這樣,如此:當~。~後。~則。

別說文言文了,我們現代漢語中的「然後」也是「這樣以後」的意思。


優秀的翻譯作品,不但能用受眾容易理解的內容詮釋原作,還能夠在語感的層面,鮮活作品本身。

說到「然後」,舉個例子:

《禮記·學記》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這是一段包含好多個「然後」的文言文,如果單純的把「然後」都用「這樣之後」,或者保留「然後」,都是不恰當的。

「學然後知不足」和「教然後知困」,這兩個「然後」,前面是單字,這兩個單字在現代文字裏,單獨使用很突兀,最好變成詞語,這時候直接保留「然後」就很彆扭,如果翻譯成「。。。之後」,就通順合理不少。比如「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哪裡理解得不透」,當然這句翻譯本身就加了料,更符合現代說話習慣。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自強也」,這兩個「然後」,因為前面是可以獨立成句的短語,所以保留「然後」比較合理。比如「知道自己有困惑之處,然後才能勉勵自己奮發上進;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後才能刻苦地鑽研」。

現代人工智慧在語義識別和翻譯領域,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可以在翻譯方面,有限度的代替純人工。但是,目前的人工智慧還做不到語感風格,所以翻譯作品仍然需要潤色。

翻譯不是單純的以詞換詞,本身就是個二次創作的過程,無論翻譯文言文還是翻譯外文作品,都不能機械的劃等號。

說個題外的,《茶花女》最早是林紓翻譯的,林紓本人並不懂外文,而是個地地道道的文言文愛好者,這個翻譯中間倒了好幾手,可以說跟原著差別不小,因此被很多人評價「譯文不忠」。

但是,林紓深厚的文學功底,給這部《巴黎茶花女遺事》,增添了很多味道,影響了後世包括魯迅、許壽裳在內的很多文人。


是為了告訴你,一個字,就是一個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