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只會外語沒用,還是要會一門技術,哪為什麼還要就讀英語專業?


去年夏天在德國短期交換(DAAD的Hochschulsommerkurs,簡稱HSK),遇到了國內的德語專業學生(有本科的也有研究生)。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他們的德語能力本身都比較過硬,但是對於德國的歷史、文化、以及傳統的瞭解相對就比較薄弱(可能是因為個人的興趣方向,也可能和教育的著重點有關,這一點我沒有發言權)。

於是讓我聯想到,在義大利的大學中,德語的地位比起其他外語來說相對是比較高的:德語、法語、英語、西語是我校外語系裡頭資源最好的語種(我成為第一梯隊),其他的像葡萄牙語、俄語就次等了(我成為第二梯隊);而一票更加東方的語言,例如:漢語、日語、土耳其語、阿拉伯語和芬蘭語(雖然不是東方語言,但是運用面和其他歐洲語言難以相提並論)的資源就更匱乏了。

這個資源首先是體現在教師上:第一和第二梯隊的語言可以作為第一外語(校內術語:lingua prima)來修,而其他的只能作為第二外語(lingua seconda)。作為第一梯隊的德語來說,光是老師就有來自不同德語國家的人,有來自德國,也有來自奧地利的,瑞士的似乎沒有。很好玩的是有一個教我們德語文學的老師,一個老太太,她出生在奧匈帝國的Trieste(一戰後歸義大利),儘管現在拿著本義大利護照,但是口音又是德國口音。

回到問題,我覺得我在義大利的大學裡學到的既是這門外語,同時也有這門外語承載的很多其他東西。例如說,教我們德語的小課(lettorato,每班20人左右)老師,儘管他們主要是培養我們聽說讀寫的能力,但他們本身也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例如有的是研究德國的民間文學,有的是歷史方面的(例如有個教授很喜歡在課上講德國三十年戰爭以及宗教改革那段時期的歷史)。他們和純粹的語言培訓機構相比,在課堂上總是會帶出和自己的研究有關的東西。我記得有一節課是口語課,方式就是先給每個同學發一篇童話(從德國經典的民間故事裡選出的縮略版),然後兩個人一組,閱讀完後給對方講自己分到的童話。最後教授會給大家分析課上學的童話或者傳奇。都是,先從辭彙和慣用語入手,然後她就加進了「私貨」,比如講這個類型的故事有什麼社會基礎啊,或者這個傳奇裡麪人物的歷史原型是怎麼樣的,之類之類,感覺十分豐富。(上課的語言都是德語,而不是義大利語)。另一個教授的口語課,因為有德國來的交換生參加,直接就是討論一些德國人也很關心的時事,比如有一節課說的是」Zeitumstellung「,就是歐盟每年冬令時和夏令時的轉換,還有節課是「Klimawandel」,一個班17個人,5個是德國交換生,這種環境還是比自己自學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德語的學生還要修德語文學史。雖然名字是叫letteratura tedesca,但是主要講的還是古典的德語文學,例如浪漫主義、狂飆突進等等。同時,相對於針對聽說讀寫的德語小課(lettorato),還有偏理論的德語大課,裡面主要就是介紹德語的演變、對德語文學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地理知識(類似於Landeskunde)等等。可以說,我如果是自學的話,肯定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來這樣系統全面地瞭解德語和德語文化。有了這個系統的學習經歷之後,我在學習其他的外語時也可以借鑒,可以說收穫還是不小的。


中文從小就會說,為什麼還有中文專業呢

當然是因為所謂自學並不能代表學有所成。


語言可以自學,但前提是你對這門語言的國家文化足夠瞭解、對自身的堅持性及理解能力要足夠好、對於錯誤可以明確的辨別。

可以看下老師之前的文章,可以看下自學應該具備的時間成本及要求

自學法語全套攻略(計劃、時間、教材、資源、檢驗......) - 歐那法語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1551229?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想了解法語課程可以私信老師哈。

發佈於 2020-12-13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熱愛俄語的安德烈熱愛俄語的安德烈?

莫斯科國立大學 地質學碩士

我覺得,開設專業除了可以讓你有人帶領著系統地學習一門語言外,更重要的是為你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讓你可以接觸到許多優秀的學習資源,成長為一個全面的「外語人」。

題主提到的「外語可以自學」的觀點,其實是把外語僅僅當作一種起到輔助作用的工具看待,而語言是一個龐大的、博大精深的體系,與文化、藝術以及思維、民族性格等都有著不可割裂的聯繫,如果把語言比作冰山,日常交際應用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深藏於海面之下的,是無窮無盡的文化、文明底蘊。

我覺得,設立外語專業,既是為講求語言應用性的同學們提供了良好的培訓和鍛煉機會,又為真正對語言文化感興趣的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覺得,開設專業除了可以讓你有人帶領著系統地學習一門語言外,更重要的是為你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讓你可以接觸到許多優秀的學習資源,成長為一個全面的「外語人」。

題主提到的「外語可以自學」的觀點,其實是把外語僅僅當作一種起到輔助作用的工具看待,而語言是一個龐大的、博大精深的體系,與文化、藝術以及思維、民族性格等都有著不可割裂的聯繫,如果把語言比作冰山,日常交際應用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深藏於海面之下的,是無窮無盡的文化、文明底蘊。

我覺得,設立外語專業,既是為講求語言應用性的同學們提供了良好的培訓和鍛煉機會,又為真正對語言文化感興趣的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謝學長邀。

本科翻譯專業,在翻譯人的眼裡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不只是一個死物,而是一種文化外放的表現,一種隨時會隨著文化發展而進化的有生命力的東西。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he transfer of multiple languages, but it is the transmission of several cultures.

這句話可以很明確的表達語言的本質。為什麼翻譯不只是語言的轉換?因為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它在被使用的時候會因為使用它的人而發生進化。

所以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因為自學的外語絕大多數都只有語言之形而沒有相應的文化內涵,所謂學會了,也只不過是用外語的形式來闡述中式的思維,這就是chinglish的來源,類似「Where cold, where to stay.」這種話,也只有中國人能看懂,所以這能叫學會外語了嗎??

回到問題,為什麼要讀相關的專業?因為在相關的專業裏會給予學生一個學習相應外語的語言環境,會有專業的教師按部就班的執行教學計劃,會有外教來教你什麼叫對應的語言邏輯,就算在校期間學生無法完全掌握這套方法論,但這個種子已經種下,日後的生活裏如果這些學生需要,隨時可以用幾個月時間重拾語言。如果是自學,又有幾個人能有自信說自己的學習計劃比高校幾十年打磨出來的學習計劃更科學更有效呢??

所以總結一下,去相關專業學外語是為了學文化學思維,不只是為了學那個形式,形式是殼,文化纔是魂,題主可以看看外國語大學的校名翻譯,「Foreign/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為什麼不叫Foreign Language School呢,這就需要題主自己慢慢想了。

P.S. 自以為是是個壞習慣,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要量力而行,中人之資行超人之事,會害了自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