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簡稱,這七個字本來也足夠清晰明白了,而要進一步解釋,也就是: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這段話其實就已經介紹的很清晰了,概念和範圍也在那裡了,就一個詞語概念,屬於漢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除了服飾,文學音樂美術建築風俗曆法等等,都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漢服運動所指漢服即是以上的概念和範圍,而硬要自己隨便理解隨便加戲或者隨便歪曲,或者借加戲而扭曲,或者揣著明白裝糊塗,揣著糊塗裝明白,從而夾帶別的私貨,都是些無空吵的行為。包括了「我覺得好看的/像漢服的都是漢服」,「商家叫它漢服那就是漢服」,「漢人穿/穿過的都是漢服」,也包括了「漢服運動不是復興漢服而是復興漢服背後的文化」等早期漢服運動中流行的鳥論。


漢服是一面照妖鏡。


(1)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謝邀~

我不是漢服運動人士,而是漢服運動抨擊者。

題主這個問題:如何定義這話題,用心不純,包藏禍心。

關於什麼是漢服,狗腦子都打出來了,還談什麼定義?

漢服圈別的經典傳統沒學到,黨爭互噴本領絕對是最強的。

不要搞什麼其他的,正經研究怎麼掙錢是真的,不能商業化,憑什麼談情懷。


漢服的發展大體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漢服的定義都不一樣。

第一階段的定義比較籠統,但大多是從影視劇取材,姑且可以認定為這一階段的「漢服」是和現代服裝不同的服裝。

第二階段漢服這個詞就出來了,因為和古風圈合流,漢服吸收了大量的古風元素,這會的漢服是古風圈的產物之一。

第三階段就是由於古風圈萎縮,漢服開始和一些古裝遊戲合流,這會漢服受到很大衝擊,因為很多人開始轉行做古風遊戲的cosplay,漢服也漸漸變成了cosplay的一部分。

第四階段就是高舉「漢服是漢族傳統服飾」大旗,進行的第二次創業,這會應該就確定了現代漢服走民族路線的主基調了。

第五階段就是現在,大量皇漢和某些漢奸湧入,讓漢服圈變成現在這個模樣,惹得一大批新人都不敢接觸了,也讓一堆老人退出。我基本就是三階段末進入,五階段初退出。


現代大多漢服運動人士對漢服的樸素定義如下:

漢服是自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開始,至明朝滅亡期間漢民族的傳統服飾。

但其實這個觀念其實不夠嚴謹,漢服並不是形而上學的滿清剃髮易服之前的漢民族服飾。漢服在漫長的歷史之中是不斷融合發展的,我們今天見到的許多漢服形制,在歷史上都是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融合漢民族本格審美而形成的。

歷史上的漢服是保留本格,融合外來優秀元素而發展形成的,絕對不是一個形而上學的、不變化的服飾系統。

我們現代人復興漢服,也要如此,保留本格的情況下融合發展。


有一首歌叫《重回漢唐》,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是漢服復興的主題曲。

歌詞是: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廣袖飄飄 今在何方

幾經滄桑 幾度彷徨

衣裾渺渺 終成絕響

我願重回漢唐 再奏角(jue)徵(zhi)宮商

著我漢家霓裳 興我禮儀之邦

我願重回漢唐 再譜盛世華章

何懼道阻且長 看我華夏兒郎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廣袖飄飄 今在何方

幾經滄桑 幾度彷徨

衣裾渺渺 終成絕響

我願重回漢唐 再奏角(jue)徵(zhi)宮商

著我漢家衣裳 興我 禮儀之邦

我願重回漢唐 再譜 盛世華章

何懼道阻且長 看我華夏兒郎

我願重回漢唐 再奏角(jue)徵(zhi)宮商

著我漢家衣裳 興我 禮儀之邦

我願重回漢唐 再譜 盛世華章

何懼道阻且長 看我華夏兒郎

《重回漢唐》是一首由漢服復興者孫異作詞作曲的漢服運動主題歌。我們說 重回漢唐,不是回到那個時代,而是以漢服為載體,弘揚 中華文明,繼承 華夏文明的血脈,繼承祖先留給我們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寶貴的文化遺產。復興漢服不是歷史的倒退,而是在全球化的大潮下,一個曾經強大的民族的自尊。重回漢唐,超越漢唐,這是 我們的夢想,何懼道阻且長,看我華夏兒郎!

此後有孫異和呂曉瑋夫婦所創以重回漢唐命名的漢服實體店,於2006年12月17日在成都市文殊坊開業。然後一路走來,成為大多數同袍的領路人,他家的漢服雖然繡花不多,款式也比較簡潔,但是布料還是比較舒適的,價格也比較親民。

不是託哈,只是用一個比較典型的漢服運動人士所作所為去回答了題主的問題。漢服對於漢服復興運動人士來說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文化復興的載體之一。

跟現在的漢服愛好者不是一個概念,也正是因為有漢服運動、漢服復興人士的存在,纔有了漢服今天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甚至是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漢服而喜歡和去研究傳統文化!


漢服運動人士是什麼啊?漢服愛好者嘛?我是其中之一,漢服就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沒有別的定義,雖然很多人都是被漂亮的漢服吸引,但是穿在身上都是會有民族自豪感的。


喜愛漢服對傳統文化感興趣自然就懂得何為漢服了


首先要能賺錢。

第二要符合形制,也就是說是有古人穿過這個樣式的。

如果不符合形制,但是能賺錢怎麼辦?

那叫漢元素,漢洋折衷,清漢女,中國風……

算是漢服的亞種,附帶產物,雖然不叫漢服一樣蹭漢服的熱度買。

但是話說回來,主要是要能賺錢。


何為漢服遠功茾不懂


他們能定義個毛線,上幹不過強力,下懟不過商家。只能在知乎之類的地方能忽悠一個算一個,眼睜睜看著清初女裝上市大賣。

我還是那句話,在這等著清末衣服也算漢服,等挖墳


與市面上任何服飾商品一樣,我們渴望突破小圈子把漢服推向普通民眾,定位上也會針對底中高層推出不同的檔次,從低段產品到高端的奢侈品,希望以民族文化的名義把漢服推廣到全世界!民族的纔是世界的。


什麼都能叫運動了是吧,人自己穿個樂呵還得承擔歷史責任是吧


現在啥都能成運動了?


不知道你定義的「漢服運動人士」是怎麼樣的。

我是一個歷史學學生,也是一個民族學學生,我還是一個女性,並且是一個漢服愛好者,我發表過兩篇唐代服飾相關論文,穿漢服參加過面試……以上的每一個身份都可以以不同的視角「定義」漢服。

人是一個個的人,當你指代一個羣體時,首先要定義羣體,其次要分類研究。

否則這樣的問題和回答就毫無意義。


我不知道他們內部人員是如何定義的。我一個外人來看,漢服就是新中國成立前的服飾。是有歷史韻味,有歷史價值的衣服。上到辛追墓出土的那玩意下到滿清龍袍包括民國旗袍,我都覺得是漢服。漢服吧,應該不是單一的,就像漢族也不純正一樣。在兩千年的歲月裏談血統談民族談正統就是在鬧笑話。

當今社會穿什麼都無所謂,穿漢服的也不比穿旗袍的高貴。穿比基尼的也不比穿漢服的下賤。就是一件賣得貴的衣服,且性價比不高。

當然了,談性價比的都是窮人。我是發展中國家的窮人,三代貧農,成分很好。

穿衣服可以,別扯主動去扯文化,顯得尷尬。這種事,別人可以誇,可以讚美,但你們不能自誇。懂?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能做到嗎?

如果一件衣服承載了那麼多,那就不是衣服了。只有回歸衣服的本來價值才能讓它再次活起來。說白了,接地氣啊寶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