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自己的歲數也大了,感覺到了危機感。

別人的結婚可能會激勵起自己的想要結婚的動力。


可能覺得自己時日不多,趕不上參加婚禮了


整體的梳理下,首先從關係的遠近分類:近親是一類:父母,兄弟姐妹,然後是稍微沾親帶故的,你都不熟的,最後就是朋友,同事了。

從催婚目的來看:善意的是一類,當然善意的也分兩種,聰明的善意,有點蠢的善意。再就是惡意的,惡意的呢,往往包含著一種心態,我找到了你的弱點,你的短板,甚至是你最不願意麵對的東西,我通過催這個,去攻擊你。這種呢,就像古代打仗,故意煽風點火的那種。當然,的確有的人,就是口花花,希望說一些討厭的話,你要說壞嗎,也難說,所以還是歸到蠢的那一類吧。

不過,過年的時候啊,往往呢,會有長輩,催婚。這些長輩呢,很多的時候,都是伴隨著的心態是好久沒有見了,也不知道你最近怎麼了。早不到話題,而且我又想保持長輩更高更被尊敬的位置。所以,哪壺不開提哪壺,一下子精神上就站在更高的點了,你看,我做成了你還沒有做成的事情。

關於這點,我其實想起來,上次我問我侄子,大學有沒有談女朋友。我當時應該就是這種心態,沒有很好地站在了同一輩的位置,平等的角度去了解他,當然也可能跟我那時候不想跟他聊太多,故意說些他不喜歡說的話題。。草草結束了對話。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我們從來不是為誰而活,也不活在別人的評價裡面。不然,太累了。

而且,這個世界的標準啊,都是被掌握話語權的人操縱的。我假設,現在非洲有一個小王國,王國裡面有個3、5000人,結果其中的人種有好幾種,後面,處在權利上風的人,弄了一個潛規則,要有大耳垂的人,才適合做領導者。那麼,沒有耳垂的人呢,就莫名其妙的自卑了。

當然,在我剛剛舉例的時候,我發現,其實我不需要舉例子,看印度就知道了,女性地位極度低下,因為女性出嫁要出一筆彩禮,所以,很多的女性從小就送給別人家做童養媳了。另外,印度的種姓制度,想想多離譜。這也都是人為弄出的標準。

如果現在階段啊,還是單身的,還是被催婚的。的的確確會有很多壓力,我以前就接觸過很多來訪者受父母催婚的。可是,我們還是得活出自己來,不能因為大家覺得該結婚就草草結婚了,那婚後的生活又不是他們代替你去過的。

另外,講到這裡,催婚其實也是一種脫單的動力,但是這種動力在擇偶中,往往會產生壞的效果,就跟汽車加了不合適的油一樣的。

我覺得,脫單的動力,最好是從自己內心生出來的,一種我覺得我已經過來了一個人的生活,我相信我也可以過好兩個人的生活。我希望能夠找到那種可以互相陪伴一生的那個人。


催婚的不是爸媽就是親戚,一般是把他們對家庭、婚姻的各種設想投射到你身上的為多。

當然也有另一類,就是沒話找話的低情商。


好為人師,以及關心你。

單身的人往往為了自己的面子,大都會將自己形容成獨立自主,自給自足,從不孤單寂寞的形象。與好面子的人相處,就要多給他台階下,這是人在社交中無意中歸納出的習慣。

人嘴上說的未必是真的行動上做的。

譬如現在那麼多說要丁克的,你要說:為了令一半安心,輸精管切了吧。

他得在心裡罵你:「關你屁事,管的不少。」

你要是說,你以後三四十了鐵定還想要孩子。別結紮,免得以後後悔。他嘴上說:「關你屁事,我鐵丁克。」其實心裡想的:「你當我傻?我才不切呢。」

所以對親近的人經常催婚,是為了讓你半推半就的去相親,去放下傲氣去待人接物。所以催婚的人可能是真的關心你。催的多了,你可能有一天說:「行吧行吧,我去見見那個相親男」說不定就一拍即合,婚姻幸福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