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麼對待事物得失的態度?


排名不分先後,先從自己的理解去分別解釋一下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就是順勢而為,得時候該感謝,失去時候不抱怨。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是居安思危的指導思想。失去不是永遠的失去,得到不能高興太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不被內外環境所影響,不應用分別心,和高低貴賤來區分你我他,自然泰然自若了

總的來說,第一個重順其自然,第二個說福禍相依,第三個清心寡欲

目的都指向一種態度。方法各不相同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對事態無法控制、無法挽回的被動思想,一句話里含盡了無奈,進一步是痛苦、哀傷,再進一步也只能是無奈。這句話不是想說「得之我幸」,其實是為了說「失之我命」。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遇事這樣想,算是在被動與無奈的包圍中另闢一條道,但還是可以看出事件的第一認識已是非福。這句話是自己給自己的安慰吧,但這句話一般都不會起作用。就好像身上有了傷口,自己對自己說一個月後就痊癒了,但那痛楚不會因為這樣想就消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這句話看起來很好,不過沒有人能做到,就是這麼絕對,這句話只能是理想。其實這句話的態度就是沒有態度,所以它算不上態度。

第一句話相比第二句話,第一句話更好一些。因為至少它可以讓人認清現狀,缺點就是容易落入「命」的陷阱,導致人缺乏主體意識。

第二句話,緩衝劑作用,基本上沒有作用。

第三句話,這個態度人達不到,也就不可能抱有這樣的態度,想有這樣的態度也是白費力氣。

我雖然說地有些絕對,但也只能這樣說了。其他的不想多說。還有什麼對待事物得失的態度?不好意思,得則喜,失則悲,這就是真實了,不會因為抱有什麼樣的態度而怎麼樣。甚至人說得失,重點也只在失字上。人想要的其實只是遠離痛苦罷了,勉強是勉強不來的。

首先,這三句話都是在倡導一種在人生中;處世時要懂得「知足」的思想態度。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所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幸」本來就是意外的收穫,所以說有所得而並不是永久的擁有,不值得歡喜;「命」成於勢,所以有所失是做得還不足以構成運勢,須要更加努力。

塞翁失馬的典故是告訴我們兩點:①防患未然;②轉瞬間得失互化,不必執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說的是博愛和寬容,不強調內外的分別,不存在私心。是「大我無我」的思想境界。所以這句話,不僅是講得失。

寬泛地講不計較得失的態度,還有:難得糊塗……等等。


你好!鑽研這類學術性的問題,只會給您帶來「所知障」,即「學的越多,傻的越多」。大腦里的道理是世智辯聰,起不來大用。心的智慧才會妙用無窮。讓自己放鬆下來,回歸本心,就會一通百通了!
擁有便是累贅,而失去便是解脫。

謝邀。

這三種態度在經常性的語境下似乎都講的是「對待事物得失的態度」,細思其實不然。

1.「得」句,出處好像是徐志摩的信中的一句話。果真如此,那個人覺得:該句更多偏重於寫信當下的語境心境相契合,不一定很講究嚴謹確切的含義;「幸」、「命」兩者本身也很難有確切點的定義。該句的積極意義在於有助於調試主觀的心態,但談不上是一種明確的態度。

2「塞」句,出處是《淮南鴻烈》中的一個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個人覺得,這句是典型的中國哲學對於人類認知的局限性、尤其是對預測的不確定性的最廣為人傳的註解。所以該句具體講得其實不是一種態度,而是一則哲學寓言。

3.「不」句,出自大家耳熟能詳的《岳陽樓記》,確然是一種「對待事物得失的態度」。

對於這句,不少見到諸如「這是難以企及的境界」類似這樣的觀點,個人覺得頗有商榷之處;

實事求是、依據客觀規律的來看待得失;

認清諸行無常,提示「我執」是不必要的、可以去除的。

其實古今中外,多家哲學觀點,多位先賢都有類似的表述。在了解並且嘗試理解之後會發現,在大道面前各家的主旨其實是殊途同歸的。只是因為種種原因的障壁以導致有人會覺得先賢說的境界是理想的、是達不到的;或者說在唱高調、是在訂立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度。

但其實這種態度人人都做得到,並且都時常在做到;只是所處在這個狀態的時間有長有短,並且不連續。但也從來沒有要求沒不經歷一個過程直接就達到100%這樣的境界吧。那為什麼還有人覺得這難以企及呢?引用佛教的觀點:包括「普通人難以企及」這種不細思即下定義的種種妄想執著才是認識客觀規律的阻礙。

見賢思齊,從我做起,從當下開始即可。


不以物喜不是普通人能達到的水準,就算大儒也尚有不及。「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豈是說說而已?數十年一日的專註才能磨練出這種特質。年輕輕就別做夢了,基本都沒做好就想這想那的,很無聊。不謝邀。
我是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因為物的得失只是你個人臆斷的得失,物一直在。
第一個說的是對待得失的隨緣態度,第二個說的是禍福相依的辯證關係,第三個說的是做事時要誠心專註,排除我執。這三個對應角度不同,沒有矛盾衝突,沒有優劣,都需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