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中印邊境的對峙基本上每年都發生,尤其是2013年、2014年、2017年,再加上今年的對峙,一次比一次規模大,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邊界問題沒有解決。

中國陸上鄰國總共14個,現在就剩與印度和不丹的邊界問題有待解決,而不丹很大程度還受制於印度。正是因為邊界沒有劃定,所以雙方在邊界上就會為了爭奪實際控制區域而產生對峙。

1962中印邊境戰爭之後,兩國在邊境上有一個大致互相認可的實際控制線,雙方大體上按照實際控制線來進行巡邏等任務。

但是,這些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兩國巡邏實際控制區域的行動越來越頻繁。在過去,因為道路不便,有一些區域兩國的邊防人員可能都是一年才去一次,雙方遭遇的概率非常之低。現在,雙方的不少道路都修到了距離實際控制線僅僅大概5公里左右的地方,基本上每周都能去,這樣雙方遭遇的概率大大提高,兩國在實際控制線上的差異也更加凸顯了出來,由此導致邊境對峙越來越多。

今年的對峙,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印度基礎設施的改進。去年,印度修建的一條公路沿著中印邊界的西段全線貫通,前線的人員巡邏、物資運輸都更加方便,印度也加強了對部分區域的管控並向中方的實控線一側蠶食,由此引發了比較嚴重的對峙。

目前的狀況還不好準確判斷,畢竟雙方在立場上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只能說當下雙方有緩解邊境緊張局勢的訴求。

中印邊境地處青藏高原邊緣地帶,11月到次年3月的天氣狀況會非常惡劣,所以在這一個多月的窗口期內,雙方都有意願從山上撤回部隊,減少非戰鬥減員以及物資補給困難。但這個意願能不能轉化成具體的實際行動呢?還不好說。

印度方面一直是比較強硬的。包括9月21日舉行的中印第六輪軍長級會談,由於印方在拉達克的主力部隊更換主帥,所以這次會談更多的是一個交接性質、互相摸底的過程,尚未達到真正緩解邊境緊張的實質轉折點。

印度的反華情緒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原因。

從歷史上來說,印度討厭中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1962年的中印戰爭。這場戰爭已經被印度塑造成民族創傷,是一直無法擺脫的「心魔」。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就是印度無法接受對中國的「心理落差」。

中印兩國太相似了。都是文明古國,近代都被殖民過,都是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取得獨立,都是人口大國且互為鄰國……這一系列的相似之處,導致兩國難免成為彼此的參考系。

一開始,印度有很強的心理優勢。印度獨立時,大英帝國給它留下了非常寶貴的遺產。當時印度是世界第六大工業國,跟一窮二白的中國相比,印度是很闊綽的。經濟體量上,印度在1991年推行經濟改革時,跟中國的差距也並不大,甚至在這之前,印度一直有經濟優勢。

但是從冷戰之後到現在,中國的GDP已達印度的5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是印度的5倍,差距明顯拉大。假設印度要在短期內比如2030年趕上中國,每年的經濟增長率要達40%,是個天文數字,這就導致了很強的心理落差。

還有個重要因素,就是巴基斯坦這個在印度眼中的「死對頭」。三次印巴戰爭之後,雙方可以說結下了世仇,基本不可能化解。

幾年前印度的一個民調顯示,印度有將近90%的人討厭巴基斯坦,誰跟巴基斯坦好,誰也就間接是印度的敵人了。911事件之後,美國因為反恐的需要跟巴基斯坦關係密切,那時印度對美國的好感度就比較低。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印度對中國的反感度已經超過了美國。

中印之間發生大規模戰爭的概率是非常之低的。

首先,中印兩國都是核大國,二戰之後,還沒有核大國之間發生過大的戰爭。回顧過去核大國之間的衝突,雖然緊張狀況時有發生,但都沒有朝著大戰的方向發展。

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明白,如果把暴力程度擴大,局面會越來越失控,這是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雙方雖然擁有核武器,但還是更傾向於用冷兵器來解決衝突。

另外,中印關係實際上也沒有那麼糟糕,雙方也有足夠的空間去剎車。即使雙方的關係下滑至印巴關係的程度,在爆發大戰之間,中印關係還會經歷很多的階段,而在這些階段里,雙方都會阻止衝突進一步擴大。

邊境對峙和邊界問題的解決有很強的相關性,邊境問題要徹底解決,至少我個人看來,目前概率比較低。

印度在處理與周邊國家領土邊界問題的方式上是斤斤計較、沒有大局觀的。從1947年獨立到現在,它跟除了不丹之外的所有鄰國的邊界問題都沒有解決,跟孟加拉的邊界問題也是2016年才解決的。對於印度來說,在與中國的邊界問題上存在一種「補償心理」——1962年你打了我,所以在邊界問題上你就要讓著我。

而印度對於解決問題的要價也過於高昂。在印度看來,解決的方案就是「實控線+」——印度現在控制的區域都是印度的,中國還要在實控線再讓出一塊。而這是完全沒有可能的,印度如果不修正對邊界的主張和訴求,中印邊界條約簽訂的概率就極低。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中印之間很可能會在小規模對峙、小衝突和大戰之間的地帶里遊走,這個過程中,中國要有耐性,要把握好「度」。

------作者林民旺系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發佈於 02-03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印度大知印度大知歡迎前來印度旅遊,常駐印度,分享印度趣聞,回答印度問題

我認為印度攻擊中國的假設如同中國會不會攻擊美國或者俄羅斯。

印度與中國的經濟和軍事能力本不在一個級別,印度選擇攻擊中國會如同自殺或者自殘。

為什麼這麼說呢?1962年中國剛建國不久,印度也剛獨立不久,中國當時百廢待興,一窮二白,但是印度擁有者英國遺留下的重要工業及基礎設施,經濟情況好於中國百倍。就是在如此情況下,讓中國一個團差點打到印度首都。

現在中國的軍事、經濟能力都優於印度,中印都是世界大國,兩方都不會輕易發生戰爭,無論輸贏對於雙方都是自殘,現在兩國的都需要亟需發展經濟,縮小與西方國家的差距。

兩國相鄰國家由於歷史遺留的問題,發生點摩擦在所難免,但是發生大規模戰爭是不可能的,印度高層是明白這一點的,即使所謂的印度鷹派也不敢冒然對中國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我認為印度攻擊中國的假設如同中國會不會攻擊美國或者俄羅斯。

印度與中國的經濟和軍事能力本不在一個級別,印度選擇攻擊中國會如同自殺或者自殘。

為什麼這麼說呢?1962年中國剛建國不久,印度也剛獨立不久,中國當時百廢待興,一窮二白,但是印度擁有者英國遺留下的重要工業及基礎設施,經濟情況好於中國百倍。就是在如此情況下,讓中國一個團差點打到印度首都。

現在中國的軍事、經濟能力都優於印度,中印都是世界大國,兩方都不會輕易發生戰爭,無論輸贏對於雙方都是自殘,現在兩國的都需要亟需發展經濟,縮小與西方國家的差距。

兩國相鄰國家由於歷史遺留的問題,發生點摩擦在所難免,但是發生大規模戰爭是不可能的,印度高層是明白這一點的,即使所謂的印度鷹派也不敢冒然對中國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你說的攻擊怎麼定義?是天天罵中國呢?還是動刀子?就是動刀子也得有個程度吧,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還是自己邊上耍幾下?你這種話題根本就沒有回答的意義,太寬泛了。over


一定會!!!

印軍沒有自媒體上說的那麼弱,到目前,阿克賽欽地區對峙的印軍,面對極端天氣並沒有奔潰,我們必須面對!!!

天氣轉暖後,五六月上下,會有一場不意外的不大不小的邊境衝突,雙方都會死一些人!對峙是過程,衝突是結果。印度政治上需要,也必須這麼干,輸贏倒最不重要,只要不大輸反噬執政黨,魔笛老仙一定這麼干。

目前大打小打都完全不複合中國的利益,大打也不符合印度的利益,但是,一場小規模的邊境衝突一定符合現在印度執政黨的利益。

中國也一定會被動的配合,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都必須點到為止。絕對不能把印度徹底的推到美國人的懷裡。否則,就是戰略失敗,後果是中華民族的復興會嚴重被干擾。

對百姓來說:紅燈的規則是停止,協議是用來遵守的。

但對政客和上位者:紅燈是用來闖的,協議是撕毀用的。

希望大家別被自媒體瞎忽悠。

立帖為證。


看你怎麼界定攻擊,打架,武鬥新聞已經很多了,包括洞朗對峙,班公湖對峙,都是印度主動攻擊中國,然後吃癟,當然目前僅限於冷兵器,如果上升到熱兵器,至少莫迪腦子是清楚的,他知道印度跟中國比寶貝肯定是比不過,但是現在他們黨派就是靠著爭取大部分印度選民的民族民粹主義上台的,如何平衡印度民眾對中國的戰意,如何又不主動挑起戰爭,如何又在國內表現自己在媒體和民眾面前對華是強硬派,莫迪也是走一步看一步,隨著拜登上台,他肯定也會給莫迪吹枕邊風,進一步給中印摩擦添油加火,但莫迪大概率不會跟中國打仗,畢竟尼赫魯怎麼下台的,他還是清楚的,他的基本盤在哪裡,他還是非常清楚的,而且,即使印度真的挑起邊界摩擦上升到兵器對抗,按照中國歷屆反擊自衛戰鬥,也不是立即反擊,目前中國最大的念想還是解放台灣,可能會對印度綏靖,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時候,再舊賬新帳一口氣收拾掉


會的,印度人從來不會因為你比他強大而心懷畏懼,心比天高!


鑒於未來幾年我國川藏地區的的大基建將逐步完工,印度方面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無法保證印軍一定不會梭哈。

我國應該利用印度的這種心理,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爭取利用每一次小衝突逐步蠶食印度邊界領土。


印度自獨立以來,一直覬覦中國的西部領土,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印度推行所謂的前進戰略,蠶食中國領土,被中國軍隊迎頭痛擊,此後有所收斂。但印度賊心不死,至今還沒有與中國簽訂邊界劃分協議,時下又積極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圍堵中國。所以說,印度侵擾中國是可能的,要說大規模進攻中國,估計還沒這個膽量。


從一個簡單的視角看一下吧,印象中這幾年我們能看到的邊境衝突,從洞朗事件、班公湖衝突到加勒萬河谷事件,是呈逐漸升級態勢的。印度邊境蠶食政策一直沒變,而且有種迷一樣的自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