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是大二弱雞,只是學了python入門的一些很基礎的東西,因為想抓住機會,就如實說了學過一點點python,老師就說過幾天可能要教我寫軟著。接下來開學了還有競賽。最近在用藍橋雲課惡補,但是感覺還達不到想要的水平,就想問問看這個問題。


Python的學習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不同的階段所對應的學習方式會有所不同:

第一個階段,Python的基礎語法

和其他編程語言一樣,Python的技術文檔也有一個快速入門的Tutorial,我們可以通過它來了解Python的一些基礎語法,如函數、語句、模塊、多種數據類型的操作等,通常這樣的教程都很容易上手(也有其他類似的入門教程,如菜鳥教程、廖雪峰),這些需要你先紮實的掌握。

一些大學的編程語言的教程也是主要圍繞編程語言的基礎語法來學起,這些不太適合邊查邊學,而更建議系統的學習。

第二個階段,基礎應用與模塊

學完一門編程語言之後,尤其是Python這種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它有著非常豐富而又實用的第三方庫,我們可以在只了解了基礎語言的情況下,就能用這些庫做一些有意思的項目,比如requests+beatifulsoup寫爬蟲,pandas、xlwt、xlrd等來處理Excel表格,pillow來處理圖像,pyecharts進行數據的可視化等,這些模塊屬於應用層面不算是核心的知識,模塊包含的函數非常多,需要你邊查邊用,而不是死記硬背。你實際開發需要用到啥,就學啥,不要你系統學習。

第三個階段,方向性的學習

用編程語言做一些實際的小應用可以提高你對編程語言應用的熟練度,同時還可以提升一些成就感,但是如果要做程序員,就需要選擇一個方向進行深入學習,比如Python的方向可以有Python開發工程師(Python Web全棧開發),Python數據分析甚至數據科學,Python人工智慧,Python運維與測試,不同的方向需要掌握的東西就非常多而系統,同時也會涉及海量的模塊、庫的使用,有些核心的庫,比如Python Web框架Django,學習的時候雖然同樣是邊查邊用,但是真要把這個庫給搞懂,除了要把Django主要的API給弄熟以外,還會有一些計算機科學方式的知識,同時Django這個庫也是一個生態級別的存在,依附於Django的庫也有好幾十個,十分繁雜。

第四個階段,工程化研究

這些更多的是計算機科學的知識,需要你紮實系統學好基礎,就像學數學一樣;二是一些行業的經驗,需要你多閱讀技術文章來拓展加強。

總的來說,Python應用類的學習是可以邊查邊學邊用的,而一些基礎的知識可以結合你實際開發遇到的問題去拓展。


打好地基比平地起高樓要好。

雖然大部分人可能說做程序員就是要多實踐,但是以我過來人的經驗來說。大學時期不要太著急做項目,還沒學呢,就想邊學邊做,會不會太著急了?

還是要打好基礎,大學是學習基礎的黃金時期,像一些數據結構演算法、計算機原理、網路通信原理,才應該是這時候得重點,畢業了、工作了,你真的不一定學的進去。

可能過早的接觸項目開發,積攢經驗會讓你比同學短期看著厲害一些。但是說實話,這點自己瞎琢磨的所謂的項目開發經驗不值得一提,基礎打牢的小孩,即便從來沒有相關經驗,給他兩三個月跟項目,也掌握了。入職後,這類人的爆發力和成長性會遠超你

所以,不建議學生時期的你邊做邊學,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學!


你以為工作是什麼樣子?語法都背誦好了在斷網的小屋裡憋代碼?那是上古70年代大神乾的事情,就算是他們那個年代,也因為記不住寫了man這個工具。

趕緊開始吧,不開始寫代碼,課程背誦的再牢固都沒用。訂個小目標,先寫個一萬行,才能算是入門了。


有什麼假的,這不就是會拿刀就嘗試做飯一樣嗎大不了做壞幾次查查百度哪裡做得不對咯。


是這樣的啊,甚至工作中都是這樣的,邊學邊做。


基礎學完了,先從小項目練起吧,直接來大項目,一下子步子扯的太大,容易讓人崩潰或放棄的。


面向baidu/google/github編程可不是吹的!不過你還在上學,還是好好打基礎吧~


你這種基本屬於自學,有一定編程基礎可以這樣,否則有可能事半功倍,還是推薦去看一些課程。

所謂一定變成基礎就是至少理解一門變成語言的設計原理【或者理解面向對象or面向過程的設計原理】+有一定的代碼量的累計。


CS專業還是搞應用的?科班的話得基礎和實踐兩手抓、兩手硬;如果是當工具搞應用的話,不用打基礎直接上項目快很多(當然基本的東西要懂,比較深入的都不需要)


我完全認可這種說法。在掌握基本語法後,能夠在項目中學習是最好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