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說明理由


第一屆

1978年,古華到一個山區大縣去採訪。時值舉國上下進行「真理標準」的大討論。該縣文化館的一位音樂幹部和古華講了他們縣裡一個寡婦的冤案。?

古華聽了,也動了動腦筋,但覺得只寫寡婦的冤案意思不大。

在之後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給了古華一個重新認識、剖析自己所熟悉的湘南鄉鎮二三十年來的風雲聚會、民情變異。1980年7月,古華開始寫作《芙蓉鎮》。

文革期間,周克芹在生活在農村,目睹了廣大農民慘遭林彪「四人幫」極「左」路線的摧殘與掠奪,引起對農民命運的關注與思考。

1975年產生創作慾望,真正動筆是1978年。1979年8月完成。

20世紀70年代,中國進入了只有一個作家唱獨角戲的年代,斯其時也。

一方面是《詩經·小旻》里的那句「我視謀猶,伊於胡底」,弄到如此不堪收拾的地步;一方面是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的那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隱隱約約的異動,勢必要來的轉機,正在形成當中。

那時,李國文已年過半百了,開始構思在「大地、人民、母親」這樣一個母題下,來寫《冬天裡的春天》這部長篇小說。

1959年,莫應豐考入湖北藝術學院作曲系,後迫於生計肄業參軍,在廣州空軍文工團工作多年,從作曲到編劇。

「文革」期間,參加了專案組,有機會接觸機密文件、當政掌權的造反派、靠邊站的將軍們……真實和謊言、真理和荒謬,一併湧進他的腦海,激烈翻騰鬥爭著。

1976年,他認為:中國到了混不下去的時候了,要使人們從格鬥中覺醒過來。憑著一種信念,伴著淚水,哼唱著《國際歌》,揮筆直抒胸臆,一氣呵成,寫出了《將軍吟》。

由於政治動蕩,他為了躲避殺身之禍,將剛完成的初稿用木板做封面裝訂好,用油紙和塑料袋包裹好,埋在地下藏匿起來,等待歷史的天空放晴的日子。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魏巍兩次親赴朝鮮戰場,寫出了很多影響中外文壇的優秀通訊。

1955年初,魏巍開始動手創作《東方》。「文化大革命」 中,魏巍被打成「黑線人物」,手稿被收,創作中斷。

1970手稿回到魏巍的手中。

1974年秋,他把中斷九年半的《東方》的創作又揀起來了。

1975年秋,完成了七十五萬字的初稿。

1978年9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問世了。

姚雪垠自述:「解放以後,我在毛主席的光輝思想教育下,下定決心寫一部反映中國歷史上農民戰爭的長篇小說。

雖然寫《李自成》這部小說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出現的,但是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後,我才能樹立起來『雄心壯志』,將寫成這部書作為自己的一個奮鬥目標,開始認真準備。」

1963年,《李自成》的第1卷出版。1999年前後,完成並出版第4、5卷。

第二屆

劉心武在書前題記中寫道:「謹以此作呈現:在流逝的時間裡,已經和即將產生歷史感的人們。」

據劉心武自述,《鐘鼓樓》是一個堅持寫實主義的作品,但是其中吸收了一些像意識流,還有西方一些文學的寫作技巧,但是吸收並不多。

在《我為什麼寫〈沉重的翅膀〉》一文中,張潔說了這樣的話:「我的思想老是處在一種期待的激動之中。

我熱切地巴望著我們這個民族振興起來,我熱切地巴望著共產主義在全世界的勝利,讓全人類生活在一個理想的社會之中。」

李凖從1953年在《河南日報》發表第一個短篇《不能走那條路》以來,在十七年時間,他寫下了四十多個中短篇小說,在藝術地記錄中國農村社會與農民生活的變遷方面。

粉碎「四人幫」不久,他將幾十年的生活積累,投放到《黃河東流去》的長篇創作。

第三屆

1981年,凌力著手準備自己嚮往的題材——康熙皇帝。用了近兩年的時間蹲檔案館、圖書館、收集、閱讀、抄錄史料。

這期間,她常常思索《星星草》的創作得失,又聽了許多直接的、間接的、讚揚的、批評的意見,為創作《少年天子》作準備。

《少年天子》於1987年出版,是凌力計劃創作的系列小說《康熙皇帝》的第一部。

新時期,隨著政治環境的淡化,文學開始遠離意識形態,戰爭題材從一個既定的高度下降到一個平面,還原到和其它題材等量齊觀的「文學題材」自身,作家們更加關注生命個體本身,對政權的歌頌的主題不再像「十七年」那樣受到推崇。

但是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朝鮮戰爭的劉白羽,他體驗到了建立新中國的艱辛,作者不能忘懷為戰爭犧牲的戰友,所以他對新中國有著「神聖情感」、想用文學家的身份,來歌頌新中國的建立。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經過三年準備、三年創作。同時,他還奔波於社會各階層體驗生活。

第一部初稿的寫作是在一個偏僻的煤礦醫院開始的。

第二部初稿的寫作是在黃土高原腹地的一個偏僻小縣城進行的。

1988年5月25日,在陝北甘泉縣招待所,路遙用熱水敷開痙攣的手,寫完了《平凡的世界》的最後一頁。隨後,他如釋重負般把那支用了幾年的圓珠筆扔出窗外。

十年浩劫後的中國,人們由絕對崇拜,到誰也不相信誰;由意志高度統一,到捏不起個兒的散沙一盤。

小說以北方某大城市的市政建設為中心,刻畫了上至市長下至街道各等人群的生態和心態,反映了城市改革的複雜面貌。

著眼於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衝突,在中國社會和世界格局的大歷史背景下以小見大,通過講述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以及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第四屆

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從沉睡中蘇醒,面對這樣的改革風暴,免不了激起的種種騷動。

80年代初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而興起了「反思文學」的創作潮流,這種潮流在此後逐步泛化為80年代的一種普遍的文學精神。

這種精神影響到90年代的長篇創作,90年代的不少長篇創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這種精神靠攏,這也使得這期間的長篇創作,在對民族歷史文化的反思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陳忠實正是在這樣的文學思潮之中,有了對《白鹿原》的創作慾念,並且完成了這部能夠代表這種反思新高度的史詩作品.

在中國社會經歷思想巨變和話語重建之際,社會文化思潮處於撥亂反正,重新審視文藝與政治關係的時期。

雖然思想界、文化界已經開始對歷史進行反思,對文化展開批判,啟蒙話語隨之活躍,但主流意識形態仍顯示強大的影響力。

作家的思維方式和言說方式仍然停留或糾纏於意識形態的制約之中。

《白門柳》便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誕生了。

《戰爭和人》三部曲:《月落烏啼霜滿天》,《山在虛無縹緲間》和《楓葉荻花秋瑟瑟》。

以抗日戰爭作背景,從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寫起,一直寫到1947年春全面內戰即將爆發,就是為了要將整個抗日戰爭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將整個抗日戰爭作為背景,展示了小人物在時代下的不同境遇。

第五屆

阿來的《塵埃落定》創作思路時,坦言自己受到藏族文化的深刻影響,無論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創作方法的借鑒,語言的運用等等,都和一種藏族精神緊密結合在一起。

小說寫於1994年,由於阿來沒有名氣,被十幾家出版社退稿。

1998年,在阿來已經不抱希望的時候,人民文學出版社將該書出版。

《長恨歌》的原型是王安憶無意中看到的一則新聞。

新聞講述的是「美麗」牌香煙封面上的女郎被男青年騷擾,男青年做賊心虛殺害了封面女郎的事件。

王安憶運用現實的人物和情節表現上海,更會讓讀者產生認同感。隨後作者在確定了小說結局的基礎上對故事情節進行虛構。

《茶人三部曲》從1990年開始動筆,到1999年底改定。

全書以江南杭姓茶葉家庭六代人的命運沉浮為主線,將中國茶文化史和中國近代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從1863年太平天國撤出杭州城寫起,一直寫到1998年由全世界茶人捐資修建的杭州國際和平館揭幕為止。

1996年,張平參加一部電視劇的改編,先後採訪了數十個國有大中型企業,許多工人含著淚水一遍一遍問張平,「你們為什麼就不能寫寫我們工人呢?」

張平在工廠里了解到,工人們對企業有深厚的愛,對改革有強烈的渴望。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一些腰纏萬貫的老闆、經理是如何的對企業前景漠不關心、對工人死活麻木不仁,張平感到了一股難以言表的憤懣和痛苦,於是寫出了《抉擇》。

第六屆

柳建偉把20世紀90年代這個大浪淘沙、千帆競發、各個領域英才輩出的時代概括為「英雄時代」,並且以此命名「時代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英雄時代》。

2000年,《北方城郭》和《突出重圍》出版後,柳建偉全力撰寫《英雄時代》,據他自述,《英雄時代》其實與《北方城郭》和《突出重圍》的內在精神相一致,三部作品合成《時代三部曲》,基本上能概略表達出對當下中國的基本判斷。

中國歷史上出名的權臣不少,作者選擇張居正,這不僅和張居正是荊州府江陵縣人有直接關聯,而且也是因為張居正是中國歷史上楚地狂人中的一員。

熊召政作為湖北籍的作家,又將文學觀照的目光聚焦於歷史巨川,自然會對張居正這位歷史上曾顯赫一時的鄉黨給予格外的關注。

熊召政創作《張居正》的動機,還出於另一層原因。張居正理政十年政績凸顯,在歷史上開創了「萬曆新政」的新格局,作為朱明王朝曾因厲行改革而彪炳史冊的人物,對敏感於政治的熊召政無疑具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

這個中國古代政治家身上的經世之才,改革的勇氣和魄力,令熊召政欽佩十分。

在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這幾類文化既並駕齊驅、相互碰撞、融合滲透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文學創作,這類作品顯示出不為一類文化要求、一種文化境界所拘囿,竭力兼容各類文化的審美特徵。

《歷史的天空》作為對「紅色記憶」這一體制性歷史文化資源的審美重構,同樣呈現非主流文化所能涵蓋的意義與特徵。

以女作家吳為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她及其家族幾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會大動蕩、大變革中各色人等的與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現了中國近百年間的風雲際會,對20世紀的中國進行了獨特的記錄與審視。

以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為背景,宗璞講述在西南聯大度過了長達八年的青春歲月。胸懷家國天下的知識分子在戰火逆境中的堅韌與堅守給年少的宗璞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東藏記》即宗璞根據自己在西南聯大的經歷和生活體驗而創作的一部具有真實性的作品。

第七屆

媒體報道敖魯古雅的鄂溫克人下山定居的事情,許多人蜂擁到內蒙古的根河市,想見證人類文明進程中這個所謂偉大的時刻,遲子建的心中卻瀰漫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憂鬱和蒼涼感。

在這時,她看到一份報紙上有一篇文章記敘鄂溫克畫家柳芭的命運,寫她如何帶著才華走出森林,最終又滿心疲憊地辭掉工作,回到森林,在困惑中葬身河流的故事。看完這篇文章後,靈感來了,遲子建決定動筆寫作這個民族的歷史。

1981年麥家被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線電系錄取,這是一所培養軍事情報人員的秘密院校,畢業後麥家被分到某情報機構工作。

在那裡他結識了一群特殊的軍人,罕見的才華和膽識本來可以讓他們成為名利場上的寵兒,但由於從事了特殊的職業,他們一直生活在世俗的陽光無法照射到的角落,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情感,他們的命運是永遠的秘密。

可以說《暗算》就是麥家為這些秘密工作者們樹碑立傳的明證。

在咄咄逼人的城市化進程面前,在資本、權力、體制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鄉村社會主體特性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複雜性。

和這一時期鄉村社會所具有的複雜社會歷史內容相比,以正在演進的鄉村生活為主體的文學敘事卻逐漸陷入了嚴重危機,對現實生活全面深入呈現的能力越來越弱化。

周大新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完成了作品。

對於賈平凹,秦腔是門藝術。他對秦腔鍾情是從很小的時候就在心裡有了熏陶。

三歲記事,他就騎在大伯的脖頸上看戲。六歲懂事,自己趴到台角上,聽那花旦青旦唱悲戚戚的調子,不覺得就淚流滿面,常常挨了舞台監督的腳踹還不動彈。正月十五,三月三,端午中秋寒食節,是秦腔牽著他由春而夏而秋而冬。

第八屆

因為這個特殊的人群,自中國到外國都沒有真切的來關注並用一本書來描繪,要走進他們的生活,融入他們的世界,感受他們的心情,從日常對話中描繪出他們的真實一切,這就是畢飛宇為什麼寫這部書的原因。

90年代,中國存在著四百多萬人之多的民辦教師,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里擔負著義務教育階段的一億幾千萬農村中小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

劉醒龍有感於這種現象,1992年為他們寫下中篇小說《鳳凰琴》。

十幾年後,鄉村教育出現了極大的變化,作者又有感於一篇講述鄉村教師的文章,於是寫下了《鳳凰琴》的續集。

劉震雲除了在北京寫作,回河南延津比較多。來往比較多的,是他村那些人。剃頭的,殺豬的,賣豆腐的,當廚子的,在戲班子里敲梆子的,出門打工在建築工地爬架子的,在洗澡堂子當服務生的……比這些更重要的是,有時他聽舅舅表哥一席話,勝在北京讀十年書。

劉震雲觀察世界的角度和對人生的態度都是在老家形成的,這個「羅盤」至今還在起作用。他在外面迷失方向的時候,自然想到用老莊村的「羅盤」來糾正,覺得這更接近生活的本質。

小說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反映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巨而複雜的歷史過程。

張煒非常痴情於原始詩意的「野地」,他寫了一部又一部長篇小說來宣洩自己內心的「田園」衝動。

全書分三十九卷,歸為十個單元(《家族》《橡樹路》《海客談瀛洲》《鹿眼》《憶阿雅》《我的田園》《人的雜誌》《曙光與暮色》《荒原紀事》《無邊的遊盪》)。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以寧、曲兩家故事作為主線,講述了「高原」人們的生存方式,並在其中穿插了家族歷史與祖輩和父輩的悲劇人生。

第九屆

《人面桃花》是格非對待傳統小說的寫作方式的態度的轉變,可以看做是格非對中國古典詩學的再創造與致敬。

《山河入夢》中的烏托邦敘事,並不是想對這種烏托邦精神和人類的這種慾望的否定與諷刺,而是想在展現這種烏托邦夢想能力所呈現出的美好或者劣性中來思考國家整個民族和國家民族文化的出路。

《春盡江南》一方面秉持著先鋒立場,又對當年太過追求形式化的缺陷進行調整。同時,小說更加關注世道人心,使作品在保持先鋒色彩的同時又不乏可讀性。

小說的創作靈感源於一個真實事件。在蘇童青少年時期,鄰居家一位老實巴交的男孩兒捲入了一起青少年輪姦案,最終被判入獄。

《黃雀記》的寫作過程中,作者一直在想著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兩部代表作。

1978年,王蒙曾經創作過一部名為「這邊風景」的長篇小說,這個手寫稿曾經在漫長的歲月中卻不知所蹤,到2012年被發現。

雖然在王蒙自己看來,這部明顯殘留著既往時代痕迹的舊稿「已經逝世」,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但身為文學編輯的王山與劉頲在通讀了全稿之後,卻認為這部書稿不僅「仍然活著,而且很青春」。

《繁花》是無準備中完成的。起因是金宇澄想在網上,寫一些無名無姓者的市井事迹,於是起了個網名,上去開了帖。

「城市無文化」,這樣的論調已然多年,自抗戰時期政治重心轉向農村之後,鄉土文學蓬勃發展之餘,尤其當代文學又有莫言、賈平凹等北方鄉土文學的強勢,相較之下城市寫作一直處於弱勢之中。這也成為金宇澄寫作《繁花》的重要初衷重拾城市書寫,向這座偉大的城市(上海)致敬。

《生命冊》的寫作訴求是探索知識分子在時代巨變面前的多種發展可能性,李佩甫想寫一部內省書,作為對自己50年生命的重新再認識。

在厚重的生活背景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物容易失重和失去方向,就此引發了作者的思考。

第十屆

徐則臣在淮安工作,離工作地大約一刻鐘路程的地方就是京杭大運河。和運河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的同時,徐則臣也不自覺地把運河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他介紹:「今年(2018年)是我寫作的第22年,大概有20年的時間我一直在寫京杭大運河,它一直是我小說中故事發生的背景。隨著對這條河的了解越來越多,覺得到了可以把這條河作為主角來寫的時候,就開始動手創作《北上》了。」

《牽風記》以1947年晉冀魯豫千里挺近大別山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三個人物和一匹馬的故事。該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大都是此前的文學作品中未被充分塑造過的,人物的原型來自作家當年的親身經歷。

梁曉聲說,他在《人世間》里盡最大的努力在向現實主義致敬。他所寫出的人是這樣的,他希望人更可以是那樣的、人應該是那樣的。他通過他筆下不同層面的人物,傳達他對社會的感知和心愿。

2002年《花腔》出版後,李洱著手進行下一部小說的創作。他選擇了自己熟悉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為題材,因為知識分子是時代精神的引領者,是一個時代里有情懷的代表人物之一,選擇知識分子這一群體有助於反映時代的整體精神現狀。

陳彥當時想表達自己經歷社會、逐漸深刻後的認知變遷。就找到了一個秦腔舞台,在秦腔舞台上找到一個主角,再經由這個舞台發散到整個社會舞台,進入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包括改革開放40年的進程、人們內心的變化等。

《主角》不僅僅是一個演員的奮鬥史,不僅僅是一個秦腔團的歷史。

個人認為茅盾文學獎作品都頗具故事性,真想讀的話,建議讀評分7.5分以上的。

要電子書的看個人主頁,免費領取。


我看過的來說:

《冬天裡的春天》,建議不要讀,感覺很爛。

《白鹿原》排第一,百年歷史。

後面《長恨歌》《繁花》《平凡的世界》《塵埃落定》並排。

《額爾古拉河右岸》也不建議讀。

然後一些矛獎的作家獲獎作品反而不喜歡,我非常喜歡蘇童畢飛宇和徐則臣,但他們的獲獎作品我都不喜歡。


只說說我讀過的13部茅盾文學獎作品。就我自己的閱讀感受來說,這十三部作品大概分為四個檔次。我們從低到高來說一說。

一、不值得讀的作品:《冬天裡的春天》《騷動之秋》《第二個太陽》

這三部作品我幾乎不怎麼記得自己讀過,反正就是比較沒意思。當然了,很多作品的閱讀體驗和自己的經歷有關,這幾本書我覺得沒意思,也許你覺得有意思。

二、值得一讀的作品(3部)

1.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這部作品獲得了第一屆茅盾文學獎,書中反映的是文革時期的農村生活,是我大學時候讀的。

2.劉心武《鐘鼓樓》

第一次知道劉心武是看到他在百家講壇解讀《紅樓夢》,後來才知道他還寫過很多有名的小說。《鐘鼓樓》獲得的是第二屆茅獎,講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點至下午5點北京鐘鼓樓一個大的四合院里發生的故事,通過一天里的故事,貫穿之前的故事,展示了不同人的悲歡離合,千姿百態。還是很好看的。

3.莫言《蛙》

莫言這本書獲得了第八屆茅獎,過了一兩年,莫言本人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看過莫言的幾本書,《蛙》算是其中比較好看的,反映了對計劃生育政策的思考。

三、非常好看的作品(5部)

1.古華《芙蓉鎮》(第一屆)

這部小說保持著茅獎的兩個記錄:篇幅最短(16萬字)、作者獲獎時最年輕(40歲)。後來還被拍成了電影。以下是大二時候寫的書評:在一個特殊的時代,一個善良的人究竟應該如何生存?是應該隨波逐流,還是應該寧死不屈?隨波逐流自然不對,寧死不屈雖然可敬,但仍不可取。我想:也許秦書田的辦法是最明智的。他被劃為五類分子,在「文革」中,每次被批鬥,他都逆來順受,別人打他的左臉,他就把自己的右臉抬起來讓人打。也許在人們心目中會看不起他,但他的心中始終保持著高潔。他靠著這樣的方法度過了艱難的歲月,迎來了春天。

2.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三屆)

一部很感人的作品,作者霍達本身是穆斯林。印象最深的是作者過去的故事和現代的故事交替進行,一章過去,一章現在,最後揭開謎底,感人至深。當然交替進行的寫法也有缺點,就是顯得刻意。

3.陳忠實《白鹿原》(第四屆)

這本書我看了兩遍,大學看了一遍,陳忠實先生去世後又看了一遍。這部書很有名,先後被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這部小說氣勢恢宏,寫了很長的時間,很多的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和道路,在時代的滾滾車輪面前,每個人又是多麼渺小。另外,這本書很多地方寫的神乎其神,比較迷信,哈哈。

4.阿來《塵埃落定》(第五屆)

大二時候寫的書評: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用一個酒店小夥計的視角來看人情冷暖;金庸大俠在《連城訣》中,用一個單純少年(狄雲)的眼睛來看江湖險惡;阿來在《塵埃落定》中則用一個傻子的眼光來看社會時代的變遷。用一個傻子的口吻來描述這個由「聰明人」組成的世界,在這個不同尋常的傻子眼中,聰明人卻常常做出愚蠢的行為。也許,自以為是的「聰明人」往往會做出傻事,而傻子卻能做出貢獻吧。

5.熊召政《張居正》(第六屆)

政治家和政客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理想。張居正就是有理想的人,他雖然身居高位,但卻知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不好,所以一心推動改革。有人說他「工於謀國,拙於謀身」,所以死後被清算。也許,他壓根沒考慮過自己,他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仍不失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

四、值得一讀再讀反覆讀的書(2部)

在我看過的所有茅盾文學獎作品中,最好看的是《平凡的世界》和《一句頂一萬句》,推薦大家都來讀一讀。我讀《平凡的世界》的感受,大家可以參考《平凡的世界,偉大的路遙》一文。

《一句頂一萬句》是劉震雲的巔峰之作,幽默的筆調中藏著深深的無奈。每個人都孤獨,想找個人說說話,可是真的好難。你把人家當朋友,人家不把你當朋友;你陰差陽錯的和某個人結婚,其實不過是搭夥過日子,根本聊不來;在某時某刻你可能會遇到一個聊得來的人,可這時候可能你已經結婚生子,成家立業了。人生,真是充滿無奈,世上的事兒,真是件件藏著委屈。

我的公眾號「秦瑟讀書」,歡迎關注,願做一隻船,載你去書海。


如果可讀性指的是作品的價值和水平的話那真的很難說。我能否直接把可讀性理解成故事性、戲劇性。如果可以的話:《白鹿原》《蛙》《一句頂一萬句》《暗算》


我把我看過的做一個排名吧。

《一句頂一萬句》

《繁花》

《平凡的世界》

《蛙》

《長恨歌》

《穆斯林的葬禮》

《鐘鼓樓》

後面兩本看過都忘得七七八八了。首推《一句頂一萬句》和《繁花》,《平凡的世界》二十歲前讀會很有衝擊力,過了一定年齡會顯得無趣。

PS:《白鹿原》沒看完,就沒列上去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