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脫臼(關節脫位)」?
  • 「脫臼(關節脫位)」的病因是什麼?
  • 「脫臼(關節脫位)」與「骨折」有什麼區別?

本問題將作為「知識庫」欄目的一部分,你的創作將有機會被收錄在相關話題的百科簡介中,為知友們解答各種十萬個是什麼。


一、什麼是脫臼?

脫臼,其正式名稱為關節脫位,民間又有稱之為脫骱、出臼、脫繆、骨錯等。

凡是構成關節的骨端關節面相互之間的關係越出正常範圍,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礙者,即謂之脫位。脫位多發生於活動範圍較大的關節。

在全身關節中,以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和顳頜關節脫位較為常見。其中又以肩關節脫位最為常見。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如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鬆弛,其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範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肩關節脫位多發生在青壯年、男性較多[1]

典型的肩關節脫位,關節面之間的位置超出正常範圍

二、脫臼的病因?

脫臼的病因,按照作用因素的來源可分為外因與內因,但是外因是導致脫臼發生的更直接原因。

外因:關節脫位多由直接或間接暴力所致,其中以間接暴力所致者為多見。如跌仆、擠壓、扭轉、衝撞、墜墮、牽拉等,當暴力達到一定程度,使構成關節的骨端越出正常範圍,就可引起關節脫位。暴力性質和作用力的方向不同,所引起的關節脫位的類型亦不相同。

過猛的牽拉是導致兒童關節脫臼的重要原因

內因:先天性發育不良、體質虛弱或關節囊及其周圍的韌帶鬆弛者,較易發生脫位。治療不當,關節囊及其周圍的韌帶未能很好的修復,易發生習慣性脫位;關節本身的病變(如化膿性關節炎、關節結核),可引起病理性脫位。關節脫位還與關節解剖結構的特點有關,如肩關節,肱骨頭大而關節盂小而淺,加上關節活動範圍大,故容易發生脫位[1][2]

三、脫臼的病理改變

關節脫位的主要病理改變,是骨端關節面的對應關係超越正常範圍,常伴有關節囊的撕裂或鬆弛,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肌肉損傷引起血管破裂,並在關節囊內、外迅速形成血腫。有時可因暴力過大,造成骨端關節面及關節邊緣部骨折及血管、神經損傷。若脫位時間較久,由於關節囊內、外血腫機化,疤痕組織充填於關節腔內,使脫位之關節與周圍筋肉組織形成粘連,可造成複位的困難,甚至使複位難以成功。

四、脫臼的分類[1]

1.按脫位的原因分為

  • (1)外傷性脫位,由外界暴力引起的脫位。
  • (2)病理性脫位,由關節本身疾病引起的脫位。
  • (3)先天性脫位,由先天發育引起,出生時即存在的脫位。
  • (4)習慣性脫位,反覆多次發生的脫位,由第一次脫位處理不當,關節囊及其周圍筋骨肉組織未能很好的修復而引起。

2.按脫位的程度分為:

  • (1)全脫位,相鄰骨端相對應的關節面完全無接觸。
  • (2)半脫位,相鄰骨端關節面有部分接觸。

3.按脫位的時間分為:

  • (1)新鮮性脫位,脫位時間在3周以內者。
  • (2)陳舊性脫位,脫位時間超3周仍未複位者。

4.按脫位的方向分為:

  • (1)前脫位
  • (2)後脫位
  • (3)上脫位
  • (4)下脫位
  • (5)中心型脫位,股骨頭穿過髖臼底部,進入盆腔內,形成髖關節中心型脫位。又可概括為前下方脫位和後上方脫位兩種。

5.按構成關節的遠方骨端是否與外界相通分為:

  • (1)閉合性脫位,脫位的骨端未穿破皮膚。
  • (2)開放性脫位,由於過大暴力,引起脫位的骨端把皮膚頂破,與外界環境發生接觸。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分類並不互相孤立,往往在一例關節脫位中,可以擁有超過不止一種分類屬性,例如:外傷性肩關節完全前脫位、陳舊性髖關節半脫位等等[3]

五、脫臼的臨床表現[1]

不同部位、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脫臼,產生的臨床癥狀各有不同,但總的來說,可分為一般癥狀和特有癥狀。

1.一般癥狀

  • (1)疼痛與壓痛:在關節脫位時,往往引起周圍筋肉組織損傷,脈絡受損,氣血凝滯,阻塞經絡,出現局部疼痛和壓痛,尤其在活動時疼痛更甚。
  • (2)腫脹:由於關節囊及周圍筋肉損傷,其出血或滲出充滿關節囊內外,即在短時間內出現腫脹。若傷及血脈,則形成血腫。
  • (3)功能喪失:因脫位的關節結構異常,關節周圍筋肉組織又因疼痛發生痙攣,而出現關節活動功能喪失。

疼痛+腫脹是脫臼的常見癥狀

2.特有體征

  • (1)畸形:頭位關節與傷肢的正常形態發生改變,而出現畸形。如肩關節前下方脫位出現的方肩,肘關節後脫位出現的形似足跟狀及肘三角正常關係的改變;髖關節後上脫位出現的傷肢屈曲、短縮、內收、內旋畸形及關節部凸凹等。

  • (2)關節腔內空虛:原來位於關節腔內的骨端脫出於異常位置,致使關節腔內空虛,表淺關節易觸及此體征。如肩關節脫位,肩峰下不能觸及肱骨頭,而有空虛感[4]
  • (3)彈性固定:脫位後,關節周圍未撕裂的筋肉組織緊張收縮,將脫位後的肢體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該關節被動活動時,仍可輕微運動,但有彈性阻力,活動停止後,傷肢又恢復原有的特殊位置,這種情況稱謂彈性固定。
  • (4)肢體間接長度改變:脫位後,肢體的間接長度縮短或增長。如髖關節後脫位時,傷側下肢間接長度比健肢短;前脫位時,則肢體間接長度比後脫位長。

六、脫臼可能產生的後果(併發症+後遺症)[2][3]

1、併發症

  1. 骨折 常發生於關節部位鄰近關節面的骨端或關節盂的邊緣。如肩關節前脫位時,可並發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肘關節後脫位合併尺骨喙突部骨折;髖關節後脫位,合併髖臼後上緣骨折等。這些伴發的骨折,絕大多數在脫位整復後,骨折片也隨之複位。關節脫位合併同側骨幹骨折的病例,可轉骨科處理,若有條件亦可處理。但其原則是先整復脫位,而後整復骨折。
  2. 神經損傷 多因脫位之骨端壓迫或牽拉所致。如肩關節脫位時,腋神經被肱骨頭牽拉或肱骨頭壓迫臂叢神經;髖關節脫位時,坐骨神經被股骨頭壓迫或牽拉等。脫位整復後,即可同時解除對神經的壓迫和牽拉因素。大多數神經挫傷,可在3個月左右逐漸恢復,故不必外科手術治療。
  3. 血管損傷 多系毛細血管損傷。若遭受強大暴力,脫位之骨端可挫傷較大的血管,導致肢體遠端血運障礙。如肩關節前下方脫位,肘關節後脫位,可分別挫傷腋動脈碗肱動脈,影響傷肢血液循環;膝關節後脫位時,可傷害國窩部血管。尤其是伴有動脈硬化症的老年患者,可因動脈挫傷導致血栓形成,影響傷肢血液循環。
  4. 軟組織嵌頓 脫位後,可在兩骨之間發生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筋肉組織的嵌頓,使複位產生困難。
  5. 感染 常發生於開放性關節脫位,應注意預防。
  6. 內臟損傷 脫位可以造成其它內臟器官的損傷。如嚴重的肩關節脫位,肱骨頭穿進胸腔,可發生胸膜破裂和肺損傷。恥骨聯合嚴重分離時,可發生尿道的損傷等。
  7. 嚴重的脊椎脫位 常合併脊髓受壓或挫傷,造成神經麻痹或肢體癱瘓,有時還可伴有腦震蕩等併發症。

2、後遺症

  1. 骨的缺血性壞死 關節囊、韌帶被撕裂,破壞了骨的血液供應,可發生骨的缺血性壞死。如髖關節脫位,可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約在傷後6到十二個月出現,主要癥狀是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常見的骨缺血性壞死部位有距骨、腕舟骨、月骨等。
  2. 關節僵硬 脫位整復不良,關節囊內、外血腫機化,形成關節內滑膜反褶等處之粘連和關節周圍筋肉攣縮等,均可產生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制。
  3. 骨化性肌炎 脫位使關節囊附近的骨膜被掀起,形成較大的骨膜下血腫,並與周圍血腫相通,尤其在關節作強烈被動牽伸活動時,更易尤其骨膜下血腫擴散,隨著血腫機化和骨樣組織形成,產生廣泛的骨化性肌炎,多見於肘關節脫位,偶可見於肩關節和膝關節脫位者。
  4. 創傷性關節炎 多在脫位時關節軟骨面受損,造成關節面不平整,由於負重及活動,關節面不斷受到磨壓,引起退行性改變與骨端邊緣骨質增生,產生創傷性骨關節炎常見於下肢負重關節,如髖關節、踝關節,上肢關節則極少見。

七、脫臼的治療原則

急救原則[5]

  • (1) 觀察有無休克發生,並在搶救休克後,再用夾板及布帶等固定受傷的關節。
  • (2) 對開放性關節脫位,需儘早做傷口包紮。對無破口的關節脫位,可用冷濕布敷於傷處。
  • (3) 在單純脫位的早期,局部無明顯腫脹,可摸到脫位之骨端,救護者可試行手法對其複位。但如果對骨骼組織不大熟悉,就不可隨意地自己整復脫位部位,以免引起血管或神經的損傷。
  • (4) 若脫位時間較長,周圍軟組織腫脹,常難判斷脫位的情況,則不宜盲目作手法複位,應在X線檢查後,在麻醉下施行。
  • (5) 單純脫位在複位後局部必須固定,一般固定時間上肢約2-3周,下肢約4-6周。

在院治療原則[2]

  1. 傷後在麻醉下儘早手法複位,適當固定,以利軟組織修復;及時活動,以恢復關節功能。早期複位容易成功,功能恢復好;複位晚則困難大,效果差。複位中切忌粗暴,要注意防止附加損傷,如骨折、血管和神經損傷等。複位必須達到解剖複位,複位後及時正確的固定是保證軟組織損傷修復和防止再脫位的重要措施。一般固定三周後,早期活動,以利功能恢復。
  2. 開放複位的適應症:對手法複位失敗或陳舊性脫位,特別是合併大血管傷者,應行開放複位,如合併有神經傷,在手法複位後觀察1~3個月,大多數可自行恢復,如神經功能無恢復,即應手術探查神經。
  3. 開放性關節脫位的處理:應爭取在6~8小時內進行清創術,在徹底清創後,將脫位整復,縫合關節囊,修復軟組織,縫合皮膚,橡皮條引流48小時,外有石膏固定於功能位3~4周,並選用適當抗菌素以防感染。

各部位關節脫臼處理原則[4]

(1)肩關節脫位

  一般均需麻醉後或肌鬆弛下進行複位,常用手法複位有下面幾種。

①希氏法Hippocrates法)

  傷員仰卧位,術者立於傷側,用靠近患肢術者一側的足跟置於患肢腋窩部,於胸壁和肱骨頭之間作支點,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順其縱軸牽引。達到一定牽引力後,輕輕搖動或內、外旋其上肢並漸向軀幹靠攏複位。

希氏法

②牽引上提法

  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順應其患肢體位向下牽引,用固定帶或另一助手將上胸抱住固定。牽引後,術者用雙手中指或輔以示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頭向上外複位。複位後X線攝片檢查完全複位後,用膠布或繃帶作對肩位固定3周。習慣性脫位時,可作修補術。

(2)肘關節脫位

  平卧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對抗牽引,術者握其前臂向遠側順上肢軸線方向牽引。複位後上肢石膏托固定於功能位3周。

(3)橈骨頭半脫位

  術者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觸及橈骨小頭,另一手輕握其腕部作輕柔的牽引及將其前臂旋前,當肘關節屈曲,同時前臂旋後時即感到橈骨頭清脆聲或彈動而複位。繃帶懸吊前臂適當保護患肢1周。

(4)髖關節脫位

  •   ①若已有休克時,應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並急送醫院進行搶救。
  •   ②急送醫院在麻醉下進行手法複位。
  •   ③複位後可用皮膚牽引或髖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
  •   ④解除外固定後應繼續鍛煉髖部肌力,並逐步增加髖關節活動範圍。

八、脫臼與骨折的區別

脫臼定義:通常是因外傷而致關節囊破裂及韌帶損傷,使兩骨之間的正常關係發生改變

骨折定義[2]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

二者的區別,在字面意義就很明顯了,脫臼是骨頭之間的位置發生改變,而骨折是骨頭本身發生完全或部分發生斷裂。

二者的治療原則比較接近,都是在保證生命體平穩的前提下,根據複位、固定、功能鍛煉這三個基本原則進行治療。當然,具體的治療措施還是有所區別的。

參考

  1. ^abcd方家選,金曉東. 中醫傷科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
  2. ^abcd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
  3. ^ab吳孟超, 吳在德. 黃家駟外科學-第 7 版[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4. ^ab人民網:關節脫位有哪些癥狀表現? 關節脫位應該如何治療? http://sn.people.com.cn/n2/2017/0116/c186331-29602969.html
  5. ^人民網:關節脫位緊急處理的方法 http://sd.people.com.cn/GB/n2/2017/0627/c172848-30387678.html


脫臼,即關節脫位,指的是關節穩態受到損傷,使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係。臨床上可分為創傷性、先天性、病理性脫位,其中創傷性脫位最為常見,上肢脫位較下肢更為常見。除了骨端對合失常外,其病理表現還有相應的骨端骨折、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關節腔的血腫及後期關節粘連異位骨化,喪失功能,可並發神經血管損傷。常見發生脫位的部位有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等[1]

圖片:左肩關節後脫位前後位片(圖源:http://www.xinghengedu.com/yxbz/2021222.html)

一、脫位的病因病理

脫位的病因病理及治療方法,我國古代醫學早有記載。約在公元640年,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首次記錄了下頜關節脫位的複位手法。唐代藺道人在《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記載了肩關節脫位的整復方法。宋太醫院編《聖濟總錄》中記載:「骨節閃脫,不得入臼,遂致搓跌者,急以手揣搦,發還樞紐。」再如清代錢秀昌的《傷科補要》、胡廷興的《傷科彙纂》等名著,都講到了關節脫位的證治,為骨傷科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2]

圖源:https://pixabay.com

如今關於關節脫位病因病的解釋,臨床上大體分為兩大類[2]

1.外因:關節脫位多由直接和間接暴力所致,在外力作用於人體時,外力超過關節本身活動範圍,都可能引起關節不同程度的脫位,臨床上以間接暴力所致的脫位較常見,如扭轉、跌扑、墜下、牽拉等。其次是直接暴力所致,如擠壓傷、挫撞傷等外力、暴力的方向大小不同,引起脫位的類型亦不同。

2.內因:關節脫位與年齡、性別、職業體質有著密切關係,如老年體弱、肝腎損虧、筋肉鬆弛者易發生下頜關節脫位;小兒因發育尚不健全,常易發生橈骨小頭半脫位。由於各個關節解剖上的特點,如肩關節關節盂小而淺、肱骨頭大,關節盂只能容納肱骨頭的1/3強,關節囊前下方薄弱而鬆弛,關節周圍肌肉較少,日常生活活動範圍又廣,故肩關節容易發生脫位。此外由於關節先天發育不良或後天關節發生病理改變,體質虛弱,關節囊周圍韌帶鬆弛亦容易發生脫位。由於工作活動的環境差異,成年人脫位多於兒童,男性多於女性,體力勞動者多於腦力勞動者。

圖源:https://pixabay.com

關節脫位時,必然伴有輕重不同的關節周圍韌帶、肌腱損傷,關節囊也往往破裂,局部形成血腫。有時可伴有血管神經損傷、骨端關節面或關節盂邊緣部骨折。若暴力強大,可造成開放性脫位,總之,脫位不僅僅是局部的病變,而且對整個機體產生廣泛的影響,因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傷氣血、傷經絡等病理變化[2]

二、相關癥狀

(一)一般癥狀[2]

1.疼痛和壓痛:關節脫位往往傷及附近韌帶、肌腱與肌肉,導致脈絡受損、氣血凝滯,阻塞經絡,故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壓痛,運動時疼痛加劇。

2.腫脹:脫位後關節周圍受損,筋肉出血和組織液滲出充滿關節囊內外,因而出現局部腫脹,如損傷血脈,則出現血腫。

3.功能障礙:由於關節脫位,引起關節結構失常,關節周圍筋肉發生損傷,造成關節不能如常活動,產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圖片:盂肱關節(圖源:https://www.sohu.com/)

(二)特有體征[2]

1.關節畸形:關節脫位後骨端脫離了正常的位置,關節骨性標誌的正常關係發生了改變,破壞了肢體原來的軸線,與健側對比不相對稱,因而出現畸形,如肩關節脫位時呈方肩畸形,肘關節脫位時呈靴樣畸形,髖關節後脫位時,患肢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2.關節盂空虛:關節完全脫位後,由於關節頭脫離了關節盂,造成關節盂空虛,表淺關節比較容易摸清,如肩關節脫位時,肩峰下可觸及空虛的關節盂,摸之有凹陷畸形。

3.彈性固定:脫位後關節周圍未撕裂的筋肉攣縮,可將脫位後的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遠端肢體被動活動時,雖可稍微活動,但有彈性阻力,去除外力後關節又恢復到原來特殊位置上,此為彈性固定。

4.異常活動:所謂異常活動,關節平時不能活動的方向,外傷後可以活動。異常活動不一定每個關節脫位都可出現,最常見的有肘關節、膝關節、掌指關節、指間關節等。

5.異常體位:由於關節的失常,而引起患肢位置的改變。如髖關節前脫位,患肢變長,伸不能屈,呈外展、外旋位;肘關節脫位,則患肢變短,肘關節呈半屈曲位等等。

三、常見關節脫位的治療

(一)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佔全身關節脫位的50%,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如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鬆弛,其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範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肩關節脫位多發生在青壯年,男性較多。常見治療方法如下[3]

圖片:肩關節脫位類型(圖源:https://www.zsbeike.com/yixue/744379.html)

1.手法複位:脫位後應儘快複位,選擇適當麻醉,使肌肉鬆弛並使複位在無痛下進行,習質性脫位可不用麻醉。複位手法要輕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發生骨折或損傷神經等附加損傷。

目前常用複位手法為足蹬法(Hippocrates法):患者仰卧,術者位於患側床邊,雙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於患側腋窩,兩手用穩定持續的力量牽引,牽引中足跟向外推擠肱骨頭,同時旋轉,內收上臂即可複位。複位後肩部即恢復網鈍豐滿的正常外形,腋窩、喙突下或鎖骨不能觸及脫位的肱骨頭,搭肩試驗變為陰性,X線檢查肱骨頭在正常位置上。如合併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因骨折片與肱骨幹間多有骨膜相連,在多數情況下,肩關節脫位複位後撕脫的大結節骨片也隨之複位。

圖片:肩關節前脫位Hippocrates法 圖源:段美麗主編. 實用護理學[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8.06. ISBN號 :978-7-313-17389-8

2.固定:肩關節前脫位複位後應將患肢保持在內收內旋位置,腋部放棉墊,再用三角巾,繃帶或石膏托固定於胸前,3周後開始逐漸作肩部擺動和旋轉活動,但要防止過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脫位。後脫位複位後則固定於相反的位置(即外展、外旋和後伸拉)。

3.功能鍛煉:固定期間須活動手指及腕部,解除固定後可配合理療主動鍛煉肩關節。

(二)肘關節脫位

正常肘關節由肱尺、肱橈和尺橈近側關節組成,主要是肱尺關節進行屈伸活動。肘關節後部關節囊及韌帶較薄弱,易發生後脫位。常見治療方法如下[3]

圖片:肘關節脫位(圖源:https://baike.sogou.com/historylemma?lId=6613609amp;cId=74728837)

1.手法複位:多用牽引複位法。在局部麻醉或臂叢麻醉下,多採用一人複位法,術者站在病人的前面,將病人的患肢提起,環抱術者的腰部,使肘關節處於半屈曲位置,以一手握住患肢前臂腕部,然後沿前臂縱軸進行牽引,另一手拇指壓住尺骨鷹嘴,也向前臂縱軸方向作持續推擠,持續一段時間可聽到響聲,如已複位,關節活動和骨性標誌即恢復正常。肘關節脫位合併肱骨內上髁骨折或橈骨小頭骨折,手法複位失敗者或陳1日性脫位,可行手術複位。

2.固定:複位後,用石膏托或夾板將肘固定於屈曲900位,再用三角巾懸吊3~4周。

3.功能鍛煉:固定期間須活動手指及腕部,去除固定後,逐漸練習關節主動活動,要防止被動牽拉,以免引起肘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

(三)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脫位是指股骨頭與髖臼間的關節面構成關係發生分離。髖關節脫位約佔全身各關節脫位的5%,佔全身四大關節脫位的第3位,僅次於肩、肘關節脫位。由於髖關節周圍有堅強的韌帶和豐厚的肌群,其結構十分穩固,一般不易發生脫位,只有在強大暴力作用下才可能發生髖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以活動力強的青壯年多見,多為高能量損傷如車禍、塌方、高處墜落等所致[4]

圖片:髖關節示意圖(圖源:百度圖片)

治療原則:新鮮脫位應及早複位,一般不應超過24小時,以手法閉合複位為主,複位後需充分固定。合併股骨幹骨折者,先整復脫位,再整復骨折;對難復性髖關節脫位或脫位並髖臼、股骨頭、股骨頸骨折,應早期手術切開複位內固定。警惕嚴重併發症[4]

治療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的閉合複位方法需根據不同脫位類型選擇,以下的方法操作以後脫位為例[4]

1.屈髖拔伸法(Allis法):患者仰卧位,助手固定骨盆,使患肢屈髖屈膝,術者面向患者彎腰站立,跨騎於患肢上,用雙前臂、肘窩扣在患肢腘窩部,沿股骨軸線方向提拉並外旋患肢,使股骨頭滑入髖臼。

圖片:Allis複位法 圖源:段美麗主編. 實用護理學[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8.06. ISBN號 :978-7-313-17389-8

2.迴旋法(Bigelow法):患者仰卧,助手固定骨盆,術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手以肘窩提拉其腘窩部,在向上提拉基礎上,將患髖依次做內收一內旋一極度屈曲,然後外展一外旋並伸直,此複位軌跡在左髖形如「?」,右髖則為反「?」,複位過程中若感到或聽到彈響,患肢伸直後畸形消失,即已複位。

3.拔伸足蹬法:患者仰卧,術者雙手握患肢踝部,用一足外緣蹬於坐骨結節及腹股溝內側,手拉足蹬,身體後仰,協同用力,並將患肢旋轉,即可複位。

4.俯卧下垂法(Stimson法):令患者俯卧於檢查台上,患髖及下肢懸空,屈髖屈膝90°,助手固定骨盆,術者用一手握住患者足踝部,保持屈膝90°,然後術者亦屈膝90°,將患者小腿置於自己膝上,另一手沿股骨幹長軸向下壓小腿近端,即可複位。

5.後脫位並同側股骨幹骨折者整復脫位法:患者側卧位,健肢在下,一助手握住患肢踝部順勢牽引,一助手以寬布帶繞患肢大腿根部向外上方牽引,術者站於患者身後,以手掌向前、遠側推股骨大轉子,直至股骨頭移至髖臼水平,在保持牽引情況下,第三助手用手提拉膝關節,使髖關節屈曲90°,同時術者以手掌推股骨頭向前即可複位。

四、骨折與脫臼的區別

骨折與脫臼都是運動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多由外力引起,二者常常合併發生,例如髖關節脫位可能會合併有股骨頭的骨折等,但兩者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3]

圖片:長骨幹骨折的常見類型[5]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骨小梁的連續性發生部分或完全中斷,是骨所承受的機械負荷超過其強度的結果,在臨床上診斷骨折最重要的證據,就是要看到這種骨的完整受到破壞或者骨小梁發生中斷的情況[5]。而脫位指的是關節正常對合關係被破壞[1]

二者的具體區別如下[5]

1.原因不同:骨折與脫位都可以由外力因素導致,但骨折也可以由病理性因素引起,如常見的骨質疏鬆、腫瘤等;而脫位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先天性脫位、習慣性脫臼引起的。

2.發生部位不同:骨折可以發生在骨幹也可以發生在關節部位,如常見的脛腓骨骨折,踝關節骨折、橈骨遠端骨折等;而脫位是發生在關節部位的,如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等。

3.臨床表現不同:骨折與脫位均可有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的表現,但骨折還有骨擦音和骨擦感的特有體征,這是脫位不具有的,脫位會有彈性固定的表現,這也是骨折不具備的。

4.治療方法不同:脫位的治療大多數通過手法複位外固定的方式可以解決;而骨折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治療,對於簡單骨折可以應用保守治療,但對於關節部位骨折或骨折移位情況考慮應用手術治療。

參考

  1. ^ab段美麗主編. 實用護理學[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8.06. ISBN號 :978-7-313-17389-8
  2. ^abcde楊文玉主編. 四肢關節脫位[M]. 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10. ISBN號 :7-80619-340-5
  3. ^abc許傑. 臨床疾病概要[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6.08. ISBN號 :978-7-5624-9747-9
  4. ^abc陳磊編著. 骨與關節創傷 下[M]. 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8.03. ISBN號 :7-5578-2723-6
  5. ^韓冰.如何區分骨折和脫臼.春雨醫生.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365472/


脫臼。也就是說關節脫位,包括全脫位和半脫位。

1. 半脫位是指關節不在正常的位置。沒有完全從關節腔里掉出來。

包括四肢關節的半脫位和脊柱關節的半脫位。這種脫位會引起關節周圍急性的疼痛或者是慢性的疼痛。功能是有的。但是可能活動範圍,功能受限。

2.全脫位是指骨頭完全從關節腔里調出來。

全脫位構成關節的兩個面,完全的不在正常的位置。主要表現為失去了功能活動。完全喪失功能。

病因:脫臼也說就是說這種完全的脫位。一般都是由於外傷導致的。

骨折是由於外傷或者暴力擊打 撞擊引起的骨頭斷裂並且出現錯位或者或者就是單純的出現骨頭的裂縫。

這種關節脫位,一般就是需要手法複位。關節整復。然後再配合一些膏藥或者是活血化瘀的藥物。來修復肌肉的損傷。養一養就沒事了。

骨折輕的需要打石膏或者是夾板固定。口服活血化瘀接骨的中藥,配合局部接骨的黑膏藥,休息一到三個月。

骨折中重的完全斷裂。並且發生移位的。需要開創手術,鋼釘固定。再配合一些口服的藥物。恢復期很長。


脫臼是指構成關節的上下兩個骨頭失去了正常的位置,發生了錯位。

而骨折不是關節出現問題,是一個整體骨頭從中間斷裂

兩個存在本質上的區別

脫臼產生的原因

多是暴力作用所導致的,一般以肩關節、肘關節、下頜關節,以及手指關節容易發生脫位。

脫臼的關節部位,會出現疼痛劇烈、關節正常活動喪失,有些關節部位會出現畸形。

關節脫臼後,周邊的組織一般也會出現損傷,比如關節囊、韌帶、關節軟骨及肌肉等軟組織。

另外脫臼關節的周邊會腫脹,有組織液滲透。如果不及時複位,長時間的情況下關節粘黏,最終會導致關節喪失功能。

常見情況

我們在照顧小朋友的時候,往往喜歡拽著小孩子的胳膊,

在上樓梯、上斜坡的時候,會特別用力的牽引孩子;

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猛的用力;

孩子走路摔倒的時候,理所當然的拽起孩子的手;

……

這些情況下特別容易導致孩子肘關節脫臼,發生脫臼時候,孩子通常會哭得很厲害,不僅拒絕別人撫摸,也不肯彎肘或抬起手,肘關節呈半屈位,不敢後旋

——這時候要考慮孩子的胳膊可能被拽脫臼了。

長時間不去糾正,後面肘關節會出現變形。

一些人肘關節出現活動度不足或者過伸的情況,很可能就是小時候受傷或者被大人不小心的牽拉導致的肘關節脫臼,後來關節處於不正確的位置發育導致,要多加註意!

治療方法

對於脫臼的治療方法就是三個方面:

(1)先要找到康復師/醫生進行複位,時間越早複位越容易,效果越好;

(2)其次複位好之後要進行固定,給關節關節周邊的組織以充分的時間修復癒合,防止不正確的知識對它們造成傷害。

(3)在固定期乃至於後面恢復期,要多進行一些關節周邊肌肉的小範圍活動,防止肌肉萎縮和功能障礙。


脫臼也稱關節脫位,是指構成關節的上下兩個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發生了錯位。大多是由於暴力作用所導致。受傷後,關節脫位、疼痛、活動困難或不能活動。人體最容易發生脫臼的位置分別是:肩、肘、下頜及手指關節等。

下頜脫臼和正常照比對

脫臼的一般癥狀表現為:

疼痛明顯且劇烈

關節失去正常活動功能關節明顯腫脹

特殊表現為:

關節脫位後肢體出現

未撕裂的肌肉和韌帶將脫位的肢體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動活動時有一種抵抗和彈性的感覺關節窩空虛

臨床上可分損傷性脫位、先天性脫位及病理性脫位等幾種情形。關節脫位之後,關節囊、韌帶、關節軟骨及肌肉等軟組織也有連帶損傷,並且關節周圍出現腫脹,亦可有血腫,若不及時複位,血腫機化,關節粘連,使關節不同程度喪失功能。椎骨的脫位如果損害神經或脊髓就能危及生命,顯著的椎骨間脫位會損傷脊髓,導致癱瘓。

在脫臼發生後,應在麻醉下儘早適當固定複位,以利於軟組織的修復,之後要及時活動,以恢復關節功能。

肩關節前脫位

治療方法:一旦發生關節脫位,應讓病人受傷的關節安靜地固定在病人感到最舒適的位置。儘可能在進行妥善固定後,迅速就醫。注意的是,在為病人脫衣服時,應先脫正常一側的,再脫受傷一側的,穿衣服時則反之。

  1. 肩關節脫位:一般均需麻醉後或肌鬆弛下進行複位,常用手法複位有:

a. 希氏法:傷員仰卧位,術者立於傷側,用靠近患肢術者一側的足跟置於患肢腋窩部,於胸壁和肱骨頭之間作支點,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順其縱軸牽引。達到一定牽引力後,輕輕搖動或內、外旋其上肢並漸向軀幹靠攏複位。

b. 牽引上提法: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順應其患肢體位向下牽引,用固定帶或另一助手將上胸抱住固定。牽引後,術者用雙手中指或輔以示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頭向上外複位。複位後X線攝片檢查完全複位後,用膠布或繃帶作對肩位固定3周。習慣性脫位時,可作修補術。

2. 肘關節脫位:平卧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對抗牽引,術者握其前臂向遠側順上肢軸線方向牽引。複位後上肢石膏托固定於功能位3周。

3. 橈骨頭半脫位:術者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觸及橈骨小頭,另一手輕握其腕部作輕柔的牽引及將其前臂旋前,當肘關節屈曲,同時前臂旋後時即感到橈骨頭清脆聲或彈動而複位。繃帶懸吊前臂適當保護患肢1周。

牽引措施

4. 髖關節脫位:

a. 若已有休克時,應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並急送醫院進行搶救。

b. 急送醫院在麻醉下進行手法複位。c. 複位後可用皮膚牽引或髖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d. 解除外固定後應繼續鍛煉髖部肌力,並逐步增加髖關節活動範圍。

5. 開放性關節脫位的處理 爭取在6~8小時內進行清創術,在徹底清創後,將脫位整復,縫合關節囊,修復軟組織,縫合皮膚,橡皮條引流48小時,外有石膏固定於功能位3~4周,並選用適當抗生素以防感染。

參考來源:關節脫位_百度百科


1.暴力導致關節的一部分從原有位置脫離或部分脫離就是脫臼。這種暴力和關節的移位會造成周圍固定結構(關節囊或韌帶)受傷,癒合不好或者癒合期同一部位再次受傷可能在這個位置造成一個薄弱點,引起反覆的脫臼

2.治療方法就是各種關節還納方法,根據脫臼的位置不同,手法也不一樣。關節囊有問題的可能還需要手術修復。注意事項:運動前熱身,關節挫傷扭傷及時就醫檢查,必要的時候還要做固定。

3.骨折就是骨頭連續性的破壞,單純的關節脫位是沒有骨頭損傷的。當然,造成脫位的暴力可能會伴隨骨折。


通俗點講脫臼就是 關節離開了或者說離開過原本的位置

一般都是暴力導致關節周圍的保護韌帶撕裂導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