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雙相情感障礙二型,目前經過藥物治療情緒穩定,也沒有精神病性癥狀了。但是在回歸社會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的心理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在大學時有在學校的心理諮詢室諮詢,老師用的是認知行為療法(因為我了解過一點認知行為療法,所以我看得出她的流派)但是對我好像沒有任何作用,接下來我會說說為什麼。

我的心理問題其實還挺多的。主訴的是關於自我認知的問題。就是我做任何事情,都會自動產生「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沒用」的念頭。即使我頂著這種念頭的折磨取得了一個個成功,也絲毫不能改變這種念頭。結果就是我現在已經崩潰了,沒有力氣再去一邊對抗這種念頭,一邊繼續正常工作生活甚至承擔壓力。就連刷牙洗臉對我來說都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壓力。而且我還出現一個現象,就是壓力大的時候,我會變得嗜睡。一開始我以為是我懶惰。後來我發現,只要是有壓力,有任務等著我去做,我就會生理性地睏倦。事情過去了,一切就都恢復正常。

而我的心理老師的做法是給我布置作業,弄個作業表,好像是讓我記錄自己做成功的每一個事情,然後去反思。但是問題在於,這個作業對我來說也是壓力,我根本沒辦法去行動。我會想:「我做不到,我肯定完成不了這個作業,我什麼都做不成功。」甚至產生嗜睡,所以我根本無法完成她的作業。她說在一個個小的成功里我會建立一個正向的信念,可以抵消我的負性自動思維(類似於這樣)但是不要說小的成功了,我上大學的時候,成績很好,各種比賽拿獎,裸考高分過各種考試(為什麼裸考?因為我一直想自己肯定不行,所以根本沒動力沒心情準備,基本就躺在床上過日子),我得到了這些還算可以的成功,也絲毫不能改變我心裡的那個聲音,甚至每一個成功都是我新的壓力:「我下一次肯定不行,我堅持不了」,又談何從那個作業里的我已經喪失能力去完成的小成功里獲得能量?

後來去一個大醫院找過一個心理治療師。這次我不知道她什麼流派。其實我主訴還是我上述問題。不過當時也談到了我對於性別的扭曲認識。因為身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親身體驗+耳濡目染,讓我雖然意識上知道男女平等,但又下意識地覺得女人比男人低等,但是我在某種情緒上又看不起男人(是情緒不是認知)然後醫生就一直圍繞著我身上的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矛盾來跟我談,但談來談去好像也不知道談了些啥。可能這是一種我所還沒有理解的療法?後來中止了,原因一方面是太貴了有點缺錢,另一方面也是對治療沒信心,我是一開始就沒信心:「就算進行治療了,也沒有用吧,我一向這麼失敗,治療也會失敗。」然後談了七次,也確實沒有建立起對醫生的信任。

難道我真的沒有救了嗎?永遠抱著這種扭曲的念頭生活,過得掙扎?如果我要找治療師,需要找什麼流派?或者我想自己學一些心理學知識來自愈,適合看什麼書呢?


認知行為治療的工作目標是是認知的協調化。

那麼如何協調認知呢?換個詞,如何改變認知呢?這是很多諮詢師容易出現誤區的一個問題:過於強調認知模型和程式化工作,說刻薄點就是僵化刻板,套用技術。

我見過不少認知行為效果評測不佳的案例,原因很多。

比如咨訪關係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沒有形成一致化的工作心態。

比如程序性工作過程的情緒覺察不足,產生了行為畸變。

等等等等


看了你的描述,你願意選擇相信且接受有循證依據的方式治療,這一點很棒。現在你的困擾是感覺認知行為療法對你的困擾無效,且似乎還增加了你的困擾。這一點我同意,的確認知療法中的認知重構在某些情景下是會產生你所描述的那些表現。

這裡就涉及了一個療法要有效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對問題的有效評估了,看你的描述頭腦里產生的我什麼都做不成以及男女不平等的想法。同樣的想法聚焦的方式不一樣必然導致干預的方式不一樣。比如我什麼都做不成這個想法出現在做一件事之後和做一件事之前是不一樣的。前者是有行動力但解釋是負性的導致的結果是悲觀抑鬱。後者是在行動發生之前是受害怕我一定要做的足夠好的標準無法達成的焦慮驅動。前者運用認知重構改變用我什麼都做不成的想法解釋行為可以讓悲觀抑鬱的結果改變。而後者認知重構的內容就不是我什麼都做不成而是我要做就一定要做到完美,如果做不到就乾脆什麼都不做的想法已促使行為發生。

而基於你的描述看上去你困擾的是自己頭腦中產生的想法,你想要控制她,由於控制不得而導致有些挫敗的想法產生,所以你的目標是基於頭腦中不斷產生的這種想法的行為干預,而不是基於某些事後的解釋這種認知干預。這裡更像是一種焦慮的強迫的表現。所以你需要先去醫院確診一下,有些時候這種想法反覆出現是受到腦內激素分泌過強影響的。其次認知行為療法是一個有若干不同工作理論和方式的集合,基於你的困擾看上去也許那種不去改變想法的內容而去改變想法的功能的方式會比較適合,比如認知行為取向里的接納與承諾療法。推薦一本書《跳出頭腦,融入生活》你可以先看看。

總之你的困擾先去醫院做個準確的評估,該用藥就用藥,而後再輔以心理諮詢,也許你的焦慮強度降下來,你不在糾結自己頭腦中產生的想法,那再採取傳統的認知療法進行認知重構會更容易些,否則你還未開始調整就已經被想法困住根本沒有空間讓你調整想法,如果再不行就選擇接納與承諾療法。當然也要考慮不同咨師的因素。一句話醫院確診加認知行為取向的方式。

祝順利!


第一、我是認知行為治療取向治療師,我來給認知行為療法正個名;現在認知行為療法的命名已經限制了人們對於整個療法的認識;它對於心理元素的關注超過了任何一個單獨療法可以概括的範疇,但它有不能成為一個整合所有的療法。

第二、儘管題主的治療師看起來好像是認知行為治療取向,包括思維記錄,家庭作業,認知挑戰和替代等等,但是當題主的生理和情緒感受遠遠壓制性超越認知的時候,尤其是沒有弄懂任何步驟的原理的時候就布置作業或就運用某些技術,肯定是「適得其反的」;毫無疑問在這個過程中,題主的諮詢師並沒有完全概念化你的問題,也沒有按優先順去去處理,在題主遇到阻礙的時候也沒有認識到並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是你的諮詢師只是認知行為治療的新手或者初級階段。這時候當然不能把治療的結果歸咎於一個治療方法的不行。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像有的同學留言說,認知行為治療師是教給你做什麼!但忽略了強調合作的原則,認知行為治療從來都沒有教給你做什麼!)

第三、在為解決遇到的阻礙更換治療師本身就會為治療帶來更多的困境,比如對治療的信心的喪失,面對不知道是否取向一致的治療師,需要重新浪費很多的精力去重複的做一些事情,從我一個認知行為治療師的角度來看,並不知道你的第二個治療師在做什麼。

第四、現在找到一個適合且專業的治療師,尤其是對於「心理障礙」的治療,確實是非常大的一個困境,不過我到建議如果你還在學校,就回去找你的第一個心理老師,把你的阻礙也都告訴他,既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這個心理老師一個機會。(還有人建議找人本主義和心理動力取向的治療師,如果當你知道如果人本主義當時心理學研究到了後20年代的水平,也早就不再是單純的人本主義了;現在所有的治療流派機會都把人本主義作為「共同元素」;還有有些流派提出的東西不是說他發明或發現了這個東西,而是他第一個表述了這個東西。)


我知道許多道理,但是我做不到。我猜測我如果去選擇認知流派的諮詢師,也是你這麼個感受。因為,我最討厭別人教我怎麼做事了(我的一部分問題在於會逼迫自己去做好做到,得到認可)。

所以我沒有選擇認知流派,換換體驗類的流派吧。比如說你即使在學習上很出色也難以有成就感,那在諮詢里,和諮詢師的關係中體驗到成就感,自然會將這種體驗帶進你的生活中去應用。

具體啥流派我也不好推薦,而且和諮詢師的個人水平有很大關係,你試試吧,本來就有個試錯的過程。

還有一點我比較好奇,為啥你都不知道你的諮詢師什麼流派,就選擇和對方做諮詢了呢,諮詢前好好問問吧,對方擅長什麼流派,是否處理過和你類似的情況,多了解一下,能避一些坑。


不要過早給自己下標籤,即便同樣是認知行為療法,每個人也是不一樣的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各的不同。

另外說一句大不敬的話,學校里的諮詢,除非是自己學校專業老師教授,如果是高中,初中的心理輔導室,因為經驗積累的差異,可能業務水平會比在市場化里摸爬滾打的諮詢師差一點。

鐵飯碗和靠本身吃飯,差別還是很大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