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有這個疑惑,語文老師總會教我們理解課文,分析詞作用,賞析文段之類的,總之就是語文考試中閱讀題的那些題,那些題中讓你說句子用處,段落用處,或一東西的象徵意,以及作者情感啥的。這些理解是作者自己說的嗎?這些用處是作者真實用意嗎?如果不是,那人們理解的真的是對的嗎?這些詞或句子和其中情感真實作者想表達的嗎?真的是作者所想的嗎?感覺有時很平常的詞都能硬生生扯出一大堆來,大文人隨便說的一個詞都能給你聯想出一堆東西,又牽扯到時代,又是什麼含義或承接上文哪哪哪,網上有個段子

魯迅:「晚安!」 語文老師:「晚安」中「晚」字點明了時間,令人聯想到天色已黑,象徵著當時社會的黑暗。而在這黑暗的天空下人們卻感到「安」,側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嘆號體現了魯迅對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魯迅:「……」

這個確實有些誇張,但也能很好地反應我的問題。

作者寫篇文章真是如此用意嗎?為何還要設置一個標準答案啥的,我憑自己的理解就是這樣子的,為什麼要給我一個框架呢,就算大文豪真的自己說了這個詞這個句子就是這樣,他就這麼想的,但我自己讀出來就是這樣的情感,就是這樣的含義,為什麼就是錯的了呢。人們一邊說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邊又給那些理解,含義設置標準答案,文章寫出來不就是讓人品讀的嗎,這樣一味的按照老師的教法去理解,去背老師說的那些詞,句子的作用,真有用嗎?真能提高文章鑒賞力嗎?這所謂的文章鑒賞力,必須有一個框架嗎,必須按照大眾的標準嗎?


首先我很欣賞你追根究底的窮究精神,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做學問的初衷和理想。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擁抱懷疑和追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接近真理。

下面就你所說的這個問題給出我自己的答案,供你參考。首先說明要深入研究你提出的問題是很宏大的,我找到核心部分說一下。

應試教育就是這樣出題的,他們拿出來的作品也基本是成熟的,它不是你理解的那麼簡單,也不應該那麼簡單,因為我們生存的世界就是很複雜的。這些時代背景,創作環境確實很讓人頭大,還要猜測對方影射了什麼,有什麼象徵意義,這些聽起來更是讓人無從下手。我想說這些問題都比較高階,就應試而言屬於高分題,不會答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學生不會經歷這些。不過作者確實可能影射了什麼,讓作品更有內涵和深度,這是作為一個作家應該有的素質,作品要反應我們生存的世界,還要抓住本質和核心。在考試的環境下,你應該理解出題者的目的,可以說在考試中你不是自由的,你不能說我看到了什麼,而應該努力看到出題者想讓你看到的東西,因為答案是限定的。

如果結局是開放的,你可以說你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是對的,因為在你的世界裡它確實是存在的。無論他合理或者荒謬。

好在人生是不限定的。


語文老師對課文的解讀是機械生硬的解讀,因為這些解讀都是在大框架之內的解讀,也就是只有大義,當然,這大義是社會時代賦予的,而忽略了個性和溫情,當然老師(時代)認為個性和溫情都是為大眾服務的,但是他們不願承認的是,作者的個性與柔情才是真實的,而所謂的大義才是人們捏造和臆想的。


你好,我是一個學美術的,不單單文學作品,美術作品也是,有很多鑒賞。

以前我也想你一樣覺得為什麼明明每個人看待事物的方法不同,為什麼還要求我們做這麼多鑒賞,而且特別是讀書時期,答案還是那麼幾個。首先這是考試必要的,因為有答案才好評判考試標準。

但是在平時生活中,我覺得鑒賞肯定是因人而異的,而且我也覺得因人而異才好,但是我們老師講過一個事,一幅畫,一個人說了一個觀點,又有幾個人說了同樣的觀點,那麼是可以的,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是這個觀點,那就不好了,為什麼不可能有其他觀點呢?畫作是這樣,文章也是這樣。

而且,同樣觀點的太多了,不一樣說不定更有突破口。

還有一個就是,為什麼要去試圖理解他呢。藝術家是思想高於大眾的存在,你能理解他所想的,說明你們在同一個思想位置,或者你能理解一些,也是高於大眾的。這不是大多數人能做到的。

之前沒記錯的話是巴金先生(記錯了麻煩提醒我改一下)做自己的散文的閱讀理解,結果和規定答案不一樣。他說,我寫的時候都不知道我是這樣想的。(哈哈哈,這樣想起來也覺得有點好笑)

至於鑒賞能力,學習那些修飾詞語我覺得沒毛病啊,就當這是零件,你可以拿他自己去組合自己觀點。


作品和鑒賞理論其實是互相獨立的兩種東西,雖然鑒賞是對作品的理解,但是作品一旦發表其實就像孩子已經長大,作者已經不能控制讀者對它的理解,就像父母無法左右成年孩子的生活。

讀者對作品怎麼理解並不是跟作者有多大關係的事情。作者在撰寫一部作品的時候表達的是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投入作品中的感情和思想與他的生活情況、家庭情況、婚姻感情等各種因素密切相關,是他本人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投射,所以作品對作者來說只是一種表達方式和理解方式,是屬於他自己的一種而已。而鑒賞理論的價值就在於它給了作品更多的理解和解讀,是不同的讀者在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下看到的作品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面,這賦予了作品更多的意義和價值。一部《紅樓夢》成就了一門紅學,理論文章數以千萬,這肯定超出了曹雪芹本身的表達,但這些研究文章更讓我們看到了《紅樓夢》的偉大,看到它可以如此寓意深遠、內涵豐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

應試不應試

還是藝術不藝術

都可以先不談,沒必要談那麼深刻死板

就算是高考閱讀也遠遠沒有達到真正的「鑒賞」層次,頂多算是賞析

想要真正理解為什麼要這麼賞析

題主可以先寫一寫

《紅樓夢》大家都知道,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草蛇灰線,從頭到尾全是

學的時候就有人質疑:「你整個靠墊還能賞析半天」

實際上人家曹老爺子寫了10年!這是人家的心血,反而是這些主觀的質疑違反了作者的精神

那段時間我很喜歡草蛇灰線

記敘文常常寫小說,不到兩千字,想讓每個句子每個詞都有獨特的意義

一篇2000字小說寫了兩個小時改了四個小時

才勉強達到了我想要的信息密度,離曹老人家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然後我把這篇小說給好友和老師看

除了老師,我的同學們都沒能看出個所以然,只看懂了最淺層的故事

文章是花了心血寫的,賞析也是需要用心的,這是對等的

各種手法和角度不是憑空寫的,需要觀察力想像力共情力表達力

實際上這裡存在倖存者偏差

網上大多流傳的是那些有槽點的,人們就覺得都有槽點,吐槽還成了「政治正確」

那些文章有些是散文隨筆,本身就有隨心而寫的成分

但也不代表你就讀不出作者意圖,一個人的文章都表達不了作者的精神

你還寫個什麼勁?

你還敢叫文學愛好者?學者?文學家?

更何況這些散文往往不是原版,出題組會把一些句子改的更淺顯,來降低難度,但不影響整體

總結一下

文章是作者表達自己的一個載體

文章凝聚了心血,留下了痕迹

讀者自然也可以通過入境來賞析,這不存在過分解讀,老師教的沒有問題,應試體制也沒有問題

你讀不出來是正常的,作者不會希望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窺探自己的靈魂

賞析的難度就是了解作者的門檻,難度越高,門檻越高

其實每次我把自己的作品發給好友

都期待著可以發現一個與我共鳴的靈魂


文學批評是不是過度解讀??

www.zhihu.com圖標

這是我之前寫的一篇回答,大致可以回答你關於「作者是不是這麼想」的問題以及「有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實際上,即使在現在的應試語文教育中,也沒有「標準答案」一說,只是有參考答案。鑒賞本身是一定會存在某個框架的,但是這個框架不是所謂「大眾的表現」,而是從人類的審美規律中總結出來的「審美的標準」。

按照康德對審美的定義,審美是一種判斷先於快感的高級形式,因此審美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判斷」。而判斷必然包含了理性,審美是一個主客一體的意識活動,絕不可能像許多人認為的「完全無法統一」甚至「大相徑庭的結論」。

我們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這句話的前提是,你理解出來的那個,得還是一個「哈姆雷特」。如果你說,你看到的是個「哈利波特」,還能說這是合理的理解嗎?

而至於鑒賞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我現在的理解是:

文本就是作者在海灘上留下的一串腳印。而讀者看不見作者留下那串腳印時的過程,能看到的只有那一串腳印。因此讀者追隨著這串腳印,觀察它的變化和特點,與自己之前所見過的那些腳印做對比,結合自身擁有的知識,去推測留下這串腳印的人,究竟是胖是瘦,是高是矮,當時是跑是跳,是匆忙是悠閑,是快樂是悲傷……你的判斷得有根據,那些根據就是這串腳印,以及你所擁有的全部知識與經驗。你不能跑得太遠,離開那串腳印,但也不必只盯著那串腳印,而忽視了腳印旁邊的風景。


標準答案是再糟糕不過的東西,很大部分是出於政治需要的說教,政治不斷在變,於是標準答案也在變,老師不能不遵守。即便是老師自己的理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能參考而已,最糟糕的是有些領域老師學有專長,不擅長的領域他也必須硬著頭皮說。


文章鑒賞和作者的創作原意關係不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