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得到里的文章,中写到: 「我以前搞物理的时候就有个突出的感受。在美国做个报告,你会发现下面听讲的一大片都是中年人。回中国做个报告,听众几乎全是年轻人。当然这说明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是这也说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比较……嫩。"

中国二三十年后,等这批年轻人长到四五六十岁,会像文中的那样,全民求知科学嘛?或者说,几十年后,还是大人物忙于经济政治炒概念,小人物继续「安居乐业维稳」,社会和谐稳固?


不会,二三百年后也不会。

世界永远是二八定律,科学技术是二八定律其中的二八定律,百分之一的科技推动世界进步,而这百分之一的科技是极其枯燥无聊。

科技大部分时间是枯燥无聊且绝望的,科技是是门槛很高的,需要高的智商,很好的教育条件,建国初期有初中毕业的华罗庚数学家,但是现在会有初中毕业的数学家吗?或许有 但是难度比以前成倍增加,以后就更没希望了。

以前科技有个显微镜,有个望远镜就可以进步,现在一个对撞机1000多亿,一个大射电望远镜也是几十亿人民币,为什么 基础科技已经全面进步了,进一步的科技硬体软体都倍增了。

现在的物理理论都是几十年前的理论,是现在人不聪敏不是,是科技进一步需要的代价是前面的很多倍

显然有硬体高额的经济成本,你普通人会让你用成本那么高的技术设备吗?软体成本 以前初中毕业华罗庚有,以后大学毕业在前沿科技面前都是小学生,技术进步的后期,所需要的是指数增加,更后期增加翻倍。

而显然这些条件不足以支撑全民求知,全民可以健身,全民可以环保,以为这些不需要成本,也不要个人智商。


一定会的。

因为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

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一个多样化的社会应该会更香。

美国也非全民求知科学。


我认为不会。

我不相信二三十年之后的社会会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那个时候人还是社会与资本的附庸,人的存在感与满足感很难从很高冷的科学获得(如果你只是欣赏科技馆的烟花表演,那就另当别论,并且哪怕这样也很令常人可及和难以置信的疯狂),反而从人与人的之间社会交往中的相互认同和接受得到(比如说亲情,恩情,友情)。

而最有可能全民共学的反而是人文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其中最亲民的便是文学和艺术,历史与哲学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而宗教便是受众最广的,但确是造成问题最多,急需要去改革的人文社科。但总之,以上诸者皆为人和人的存在立言。


现在是真的看不出来,往下了说,毕竟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奶头乐无法自拔;往上了说,科研环境不太令人满意。但是就国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的情况来看,那些愚昧的事情会越来越少。只能说衷心希望中国科学实力能越来越强吧。


二三十年太少。

要两三百年。

因为综观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科学越是进步,所需求的人力,物力也就越发高涨。如果说在过去的世纪以来,科学不过是上层人的玩具的话,那么在未来,科学就将成为所有人的事业,要求共同的智慧参与其中。

所以,如果人类文明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继续发展,那么对科学的求知将会成为人生活的常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