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這個比例無限接近於零。信息是知識的載體,知識是信息的積累[1]。人類在信息時代的信息,與在蒸汽機時代的信息相比,都不是一個數量級。進入信息時代之後,人類的總信息量的增長速度基本以倍數計算。但即使這樣翻倍繼續翻個幾十萬年,翻到人類佔領銀河系,直到製造出星系大小的儲存設備(這個時間點開始,總信息量就不可能再指數增長了),人類也不可能掌握全宇宙的知識。

現代文明有多落後,進步的空間還有多大?現代人類所知道的知識和宇宙比,幾乎是零。量子永生的視頻 · 4310 播放

宇宙佔比的大頭,暗物質和暗能量。目前人類除了知道它們存在之外,一無所知。

別說浩瀚宇宙,就算是一個結構簡單到數百納米的病毒,人類至今也沒有有效對付它的辦法,只能靠疫苗激活免疫系統,來對付它們中間的一部分。

僅昨天,新冠就新增感染數十萬人,直接殺死6471人。即便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一番「騷操作」之後,也被打出暴擊。

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準,別說星辰宇宙,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好都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任務。

  • 目前人類長久儲存信息最方便有效的辦法,是在石頭上刻字。

  • 中國是鮮有的以無神論為主流的發展中國家。科學思想發展2000多年,宗教仍然是世界的主流。

  • 農業的歷史比文字更久,但今天農業的自動化程度依然很低,消耗著全球幾十億的勞動力。

  • 密碼學發展400多年,加密貨幣誕生,但大量文件至今仍靠蓋章和手寫簽名。仍有人苦於證明他媽是他媽。
  • 大腦獲取信息的效率(閱讀,交談)幾千年來基本沒有進步。
  • 很多極其簡單的工作:比如洗菜和送水,發展了幾千年還得靠人力。

  • 儘管蚊子是人類除自身之外的的第一大殺手,但人類想盡任何手段也消滅不了蚊子。

  • 除了清潔能源外,電力技術再高再複雜,發電也離不開燒開水。

  • 電腦電池撐不過半天。充電寶的市場有多好,就反映著手機的續航有多雞肋。
  • 即使工作簡單如人工客服,AI至今無法完全替代。
  • 對付下雨的辦法至今仍靠雨衣雨傘。

  • 2019年3月14日,谷歌將圓周率算到了31.4萬億位;然而萬有引力常數G,精度至今只有4位有效數字。儘管部分團隊測到的精度能達到6位,但是不同團隊之間的數值仍然相去甚遠(如圖)。

  • 沒有任何能讓宏觀物質達到亞光速的辦法。即使快如核動力窨井蓋,快如太陽神2號,也只有70公里/秒。而這還不到光速的萬分之三。用這個速度飛到我們的鄰居比鄰星,需要17000年。

  • 人類最深的鑽井,12km。而地球半徑:6371km。

  • 預計再發展幾百年也擺脫不了地球寄生蟲的身份。至今無法脫離生物物質創造出食物,即使是培養動物細胞來產生肉,至今無法量產。進食方式依舊原始。無論人類飛到哪顆星球,都無法切斷地球的供應。

  • 馬桶坐墊加個電阻和水管,超過九成的人消費不起。

  • 幾乎全人類1/3的時間都浪費在了床上。

  • 即將迎來2021年,地球上仍有8億人在忍飢挨餓,8億人沒有電用。更不用說教育和醫療的普及。

  • 對付引起感冒的病毒,支原體和衣原體毫無辦法。目前的所有醫學手段只能減輕癥狀,靠人體免疫系統自愈。

  • 藥品說明書和臨床醫學書籍里最常見的1個詞:尚不明確。發病原因尚不明確,致病機理尚不明確,副作用尚不明確……

在美國,日均22人死於器官短缺

  • 人造器官遙遙無期,排斥反應需要終身服藥。

  • 基因測序全部完成,但是基因序列如何發揮作用,如何表達仍然是個謎。

  • 至今沒有出現具有自我複製功能的機器。

各國基尼係數

  • 數不清的社會問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正陷入越來越嚴重的內卷與內耗。

我甚至都覺得,人類的科技還在起步階段。

回到人類科學的支柱和地基,理論物理學。

20世紀初,物理學家們就已經對破解宇宙奧秘信心滿滿了。

1900年,開爾文勛爵在英國皇家學會說道:物理的天空萬里晴空,只有光的波動理論和關於能量均分的麥克斯韋-玻爾茲曼理論兩塊烏雲。

而今天,經過了一個世紀的不懈努力,物理的天空已經烏雲密布了。

愛因斯坦之後,理論物理的發展幾乎沒有任何重大發現。

近年來當屬有點進展的,粒子物理與高能物理佔據有一席之地。對撞機,是人類實驗物理的頂峰。1983年,能產生10^14電子伏能量的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2],驗證了電弱統一理論[3](即把四大力中的電磁力與弱相互作用力統一),而把強相互作用也加進來的 大統一理論[4],驗證它需要10^24電子伏能量,如果按照目前人類的對撞機性能計算,需要1萬億千米長的加速管道才能達到。如果想把四大力都統一,則需要達到普朗克能量,10^28電子伏,也就是理論上的能量上限。

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Super Proton Synchrotron)

只能說,理論物理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遠兮。

混沌系統的提出更是一次對人類妄想知曉一切的毀滅性打擊。

雙擺是一個最簡單的混沌系統。比起三體問題的無自由度限制和三維空間,雙擺僅有兩個自由度,僅在一個平面,人類都無法計算數小時之前或之後它的狀態。而流體力學只會比三體問題更複雜更混沌。更別提宇宙還對人類獲取知識做了種種限制:光速限制,測不準原理,觀察者效應,無裸奇點可觀測等等。。

這些限制,是物理定律的限制,這些定律經過無數的極端情況下的驗證,基本不可能被推翻。除非人類能改變物理定律,否則無論人類發展到何種水平,這些限制都是無法突破的。這些還只是人類知道自己無法知道的,人類不知道自己無法知道的,只會更多。

如果把人類的知識比喻成一個圓圈,那麼人類看到的未知就是這個圓圈的邊緣。知道的越多;看到的未知才越多;於是遇到的挑戰越多;亟需解決的問題越多。

貝肯斯坦上限

而人類看不到的未知的廣闊,其信息量的巨大,不可能被人類小小的大腦裝下,即使地球由硬碟組成,也不可能裝下。因為任何信息的載體,都有承載信息的上限(貝肯斯坦上限[5]),要容納可觀測宇宙的全部信息,這個信息載體要比可觀測宇宙還大很多。


很可能,人類永遠都沒有資格去問這樣一個問題。

牛頓祖師爺有過一句很浪漫的話,用在人類身上也很合適:

我好像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
不時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
或更美麗的貝殼而歡欣鼓舞,
而展現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參考

  1. ^知識並不是一個可量化的概念,但是知識可以。
  2. ^http://www.wanweibaike.com/wiki-%E8%B6%85%E7%B4%9A%E8%B3%AA%E5%AD%90%E5%90%8C%E6%AD%A5%E5%8A%A0%E9%80%9F%E5%99%A8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B5%E5%BC%B1%E7%BB%9F%E4%B8%80%E7%90%86%E8%AE%BA/2990307?fr=aladdin
  4. ^http://www.wanweibaike.com/wiki-%E5%A4%A7%E7%BB%9F%E4%B8%80%E7%90%86%E8%AE%BA
  5. ^貝肯斯坦上限 http://www.wanweibaike.com/wiki-貝肯斯坦上限


這句話有個前提就是宇宙的知識是有限的。

它真的是有限的嗎?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 知識首先需要概念,然後才有相對的判斷,然後才有概念。

比如,人類定義了什麼恆星,於是"宇宙某一時刻的恆星數目"就是可以判斷的命題,然後才有想關的知識。

物理中的概念很多不是"天然的",是人類先分類定義,然後才有相關的知識,換句話說,如果人類發明新的概念,自然就有新問題,相關的新知識也會產生。

而事實上人類確實不斷創造新的概念和定義。

根本來講,所謂的知識永遠是在運動和膨脹的。


關鍵是,人類對自身的認知能力的認知,又有百分之幾呢?



什麼是認知?什麼樣的知識算知識?

按照大衛·休謨的觀點,其認為除了幾何學,可靠的只有人類的感性直覺。

哪怕是科學的因果律,也僅僅是人類的認知習慣所產生的,並不是可靠客觀的。

這麼一個看似極度荒謬的觀點,卻影響了人類的對認知的認識乃至科學發展好幾百年。

休謨,是一位天才。休謨 12 歲就進入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但是念到一半不念了。

23 歲的他完成了名著《人性論》,但是這本書沒人願意出版。休謨非常沮喪,覺得是自己水平不行。實際上休謨小瞧了自己,不是因為他的水平太差,而是因為他太超前了。一年後,他去掉了《人性論》中可能觸犯當局的內容,以及一些超越時代的觀點,把它改寫成更淺顯的作品,這才得以出版,書賣得也還算可以。


休謨是英國人,也是經驗主義者。但休謨認為他之前的經驗主義者和理性主義者都有根本缺陷。你想,這兩派吵了很久,明明相反的觀點,卻誰也說服不了誰。說明什麼呢?那些哲學家都是固執己見的笨蛋嗎?這顯然說不過去啊。休謨認為他找到了原因,那就是雙方討論的問題超過了人的經驗範圍。


休謨認為,你們討論「何事真實存在」之類的問題,實際上這些問題人類根本沒有能力回答,所以你們才能怎麼說怎麼都有理,正反兩面的觀點都能成立。


不但空中樓閣式的理性主義者如此,連經驗主義者也犯了類似的毛病。


舉個例子。


洛克不是有「白板說」嗎?洛克認為人的經驗是從後天的客觀世界而來。在洛克之後還有另一個英國的經驗主義者貝克萊,他則認為世界上沒有物質,人的經驗都是心靈中的觀念。


這兩個觀點一個唯物、一個唯心,誰也說服不了誰。唯物者可以說,一個物體你不意識到它,它就不存在?這豈不是荒謬?唯心者可以說,我不意識到它它還存在?是因為還有其他人意識得到它。如果人人都意識不到它,你又怎麼知道它是存在的呢?


這話說來說去近乎於抬杠了。


於是休謨就說,你們都錯了,錯在你們討論的問題超出了人的經驗範圍。「經驗從哪兒來的」這個問題,我們根據經驗回答不出來,所以,只能老老實實說不知道。


所以在休謨這裡,經驗就是人的感覺印象。我感覺到了什麼就是什麼,至於這感覺從哪兒來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

《黑客帝國》的世界觀就是這樣。我只知道自己體驗到的世界是 20 世紀。至於我體驗到的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還是計算機虛擬出來的,我不討論這事兒,因為這個問題已經超出我們討論的能力了。不管怎麼討論都是空話,所以我老老實實說不知道。


還不止如此。


哲學理論也像是武俠小說中的武功一樣,同一個武功由不同的人來用,效果大為不同。同樣是經驗主義,洛克只能算是初窺門徑,但休謨卻把經驗主義發揮到了極致。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就算我們懷疑一切事物,「我」這個概念是怎麼也懷疑不掉的。換句話說,「我」的概念可以超越一切事物。


可是休謨覺得這個說法不對。


你現在想像一下,「我」到底是什麼呢?


你心裡肯定產生了很多念頭,或許是自己的名字,或許是自己的身體,或許是過去的一段記憶。不管是什麼,這些念頭都屬於感官經驗,都是由耳朵、眼睛等感官來感受到的。你試試能不能不依靠任何感官經驗來形容「我」是什麼?形容不出來了,是吧?


因此休謨認為,我們所謂的「我」,不過是一堆經驗片段的集合而已,並沒有一個獨立於經驗的、實在的「我」存在。


笛卡爾認為「我」是超越了客觀世界的真實存在,實在是太天真了。在休謨看來,「我」不過是後天學習到的一堆經驗片段而已。真正有沒有「我」呢?同志們,對不起,咱不知道!


他比笛卡爾懷疑得還狠啊。

休謨的哲學觀可以用來解決下面這個問題。


我們說過,我們永遠沒法證明自己是不是生活在《黑客帝國》式的虛擬世界裡。那該怎麼才能安心呢?


休謨的回答是,不知道就不知道,沒關係。我們能得到的經驗就是眼前的生活,在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面前的生活都是幻覺之前,我們就照著自己平時的經驗正常生活下去就可以了。我們沒必要也沒能力去無限地懷疑世界。反正想也想不出結果來,就別想了吧!


比如,如果有學生念著一半書突然產生了哲學思考:「天哪!萬一我生活的世界是一團假象怎麼辦?太可怕了,我該怎麼辦?」休謨的反應跟孩子的媽是一樣的,他會一拍桌子:「熊孩子,想那麼多沒用!繼續念書吧!」


話說得遠了點,正因為很多人不接受休謨的這個觀點,才使得文藝創作者們有各種花招可以玩。比如《黑客帝國》後兩集里的招數:讓觀眾懷疑反抗軍的基地也是虛擬出來的。比如《盜夢空間》里,讓觀眾懷疑所謂的真實世界也是一個夢境。


只要我們不接受休謨的觀點,那麼這些花招永遠都是無敵的。我們可以在所有的電影、小說中都搞這一套:在故事結尾跳出一個超出故事世界觀的事物朝觀眾一笑:哈哈哈哈,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假的!(或者都是幕後黑手精心營造的!)


一般的觀眾看到這裡或許會鼓掌讚歎,可咱們這些經過哲學反覆折磨的人會覺得,這花招挺沒勁的,是吧?


休謨和笛卡爾一樣被蘇格拉底附體。他打算用懷疑論來拋掉前人所有不可信的經驗。休謨想,有什麼知識是切實可信的呢?


他找到兩種。


第一種是不依賴於經驗的知識。比如幾何學,它自身是不矛盾的,完全符合邏輯規則,而且不依賴經驗存在。我們前面說過,在現實世界中觀察不到任何嚴格的三角形,但是我們仍舊有三角形這個概念。三角形不依賴外物存在。


自然,像斯賓諾莎、萊布尼茨這些人的哲學體系,因為根基是可疑的,所以不在休謨的承認之列。


第二種可靠的知識是我們自己感受到的經驗,摸到什麼、看到什麼,這些都是可信的(當然,還是那句話,這經驗是不是來自於幻覺我們先不管)。


休謨想來想去,覺得可信的知識就這兩種,於是他很彪悍地說了一段話:我們去圖書館隨便拿起一本書,問這些書中包含著數和量的抽象推論嗎?包含著關於實在事實和存在的任何經驗的推論嗎?如果都沒有,就可以燒掉,因為裡面只有詭辯和幻想。


實際上,休謨對知識的界定很靠譜。從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爭論來看,人類僅有兩種獲得知識的辦法,一個是靠演繹推理(而且還沒得到新的知識),一個是靠經驗。休謨把其中最不靠譜的——理性主義者們的那些公設都給去掉了。剩下的除了經驗之外,還留下了純粹靠演繹推理能成立的知識。與激進的經驗主義者相比,休謨已經很厚道了。


下面還有更猛的。休謨要親自辦掉科學。


研究科學,最重要、最基礎的一條規律叫作因果律。就是說,凡事有因必有果。牛頓想,蘋果落下來一定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才有了萬有引力定律。蒸汽上升是帶動機器的原因,這才能有蒸汽機。總之,萬事萬物之間必須都存在因果律,我們才談得上科學研究。


但休謨偏偏就拿因果律下手了。


剛才說,休謨認為只有兩類知識是可靠的。一類是像邏輯和幾何那樣,既邏輯嚴謹又不依賴於外物存在的知識;一類是我們感官體驗到的知識。


那麼,因果律屬於第一類知識嗎?我們能不依賴於經驗,只靠邏輯推導出因果律嗎?


顯然不能。


一個因果律是否成立,總要關係到具體的事物。我們知道「點燃爆竹」和「爆竹爆炸」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我們能知道這一點,純粹是靠經驗得來的。假如有一個原始人完全沒見過、沒聽說過爆竹,那他無論怎麼演繹推理,也不可能想出爆竹爆炸的原因。


還可以這麼說。休謨認為,我們根據理性只能判斷事物是不是自相矛盾。就像數學和邏輯都是不自相矛盾的,所以這兩者才可能通過理性推導出來。但如果我們用理性去分析燃放爆竹這件事,我們會發現,我們完全可以想像我們沒有點燃爆竹,只是一扔爆竹、爆竹就爆炸了的情景。這個情景和我們的理性並不矛盾,只和我們的經驗矛盾。所以只靠理性是無法察覺因果律的。


總而言之,因果律不符合第一類知識。


順便說一下,演繹推理中說的「因為,所以」並非屬於因果律。比如在幾何里,我們說「∵ 兩直線平行,∴ 這兩條直線不相交」,這裡面的意思並非指的是「兩直線平行」這件事導致了會使「這兩條直線不相交」這件事發生,而是指,當「兩直線平行」這個命題為真的時候,「這兩條直線不相交」這個命題也為真。


那麼,因果律可以靠經驗總結出來嗎?


比如在地球上,蘋果一離開樹枝肯定會掉在地上,我們通過日常經驗就可以認識到這一點。那麼這算不算我們認識到了,「蘋果離開樹枝」和「蘋果落在地上」這兩件事中存在著因果關係呢?


休謨說,不能,因為你就算之前多次看到蘋果離開樹枝落到地上這個現象,你也不能保證,下一次蘋果還一定會落到地上。


你怒了,你說,這不是純粹的抬杠嗎?


休謨搖搖頭說,這不是抬杠。


什麼叫因果律呢?你不能說因果律就是「一件事的發生是另一件事發生的原因」,這相當於同義反覆,說了跟沒說一樣。


因果律是什麼呢?在經驗世界裡,我們可以把因果律說成:「如果 A 事件發生了,那麼 B 事件一定會發生。」更嚴格的說法是:


一、A 事件發生在前,B 事件發生在後。


二、二者發生的關係是必然的。


比如說,蘋果必然落地的事件我們可以分解為:


一、「蘋果離開樹枝」發生在前,「蘋果落地」發生在後。


二、這個關係是必然的。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是一個一無所知的小孩子,我們只靠經驗,怎麼能知道蘋果一定會落地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一遍又一遍觀察到「蘋果離開樹枝」和「蘋果落地」這兩件事總緊接在一起發生。我們就明白了,哦,蘋果這東西原來不可能飛上天去啊。


但問題是,通過經驗,我們觀察到的只是因果律中的第一條:A 事件發生在前,B 事件發生在後。


那麼第二條呢?


這個關係的必然性我們是怎麼觀察到的呢?


這個「必然」能讓人看見?這個「必然」能讓人感覺到?沒有,「必然」這個東西不在我們的經驗範圍之內。我們之所以認為這裡有「必然」性,是因為我們過去無數次地看見了這兩件事連在一起發生,所以我們就想當然地認為,這兩件事之間有必然的聯繫,在未來也會永遠連在一起發生。


休謨尖銳地指出:這種想法是錯的。


休謨認為,人相信因果律其實是一種心理錯覺,只因為我們發現兩件事總在一起發生,我們就期待它們能再次一起發生。但這其中並沒有可靠的根據。


(你也不能說「科學證明了地球有引力,所以蘋果脫離樹枝和蘋果落地之間是必然的因果關係」,因為牛頓必須先認為蘋果落地存在原因,才可能去研究這個原因。換句話說,「萬有引力定律」就是揭示物體運動的因果律的,自然不能用「萬有引力定律」去證明存在因果律,不然就成了循環論證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有一個沒有科學知識的原始人,他通過觀察發現,公雞打鳴之後,總伴隨著太陽升起,沒有一天例外。那麼他會認為,公雞打鳴是太陽升起的原因。這顯然是錯的。


羅素有一個比喻,說假設農場里有一隻雞,每次一看到農場主來,就被餵食物,那麼這隻雞就會以為農場主和給它餵食之間有因果聯繫。但結果有一天,農場主帶來的不是雞食而是一把獵槍,農夫把雞殺了。換句話說,雞通過觀察發現,農夫和餵食這兩件事總在一起發生,便以為其中有因果關係。但實際上,耗費它畢生時間得到的觀察結果,仍舊不能證明這兩件事之間有必然聯繫或者因果關係。


從邏輯上還可以這麼解釋。兩件事連在一起發生,發生了一回,經驗只能告訴我們這是偶然的。那麼無論這兩件事連在一起發生了多少遍,它還是偶然發生的。因為再多次的偶然累計在一起也不可能把偶然變成必然。


還可以這麼說,我們之所以相信有因果律,是因為我們認為,我們將要經歷的事情和我們之前經歷過的事情是一樣的,我們經驗過的事情肯定會不斷地重複。但顯然這是錯誤的,且不說我們的經驗可能只是片面的(就像農場里的雞),何況世界本身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


休謨的質疑不是抬杠。類似的誤區在生活中常會遇到。


統計學上有一句經典的話,「相關性不代表因果性」。


意思是說,統計結果如果發現,有兩個數據 A 和 B,每當 A 上升的時候,B 也跟著上升;每當 A 下降的時候,B 也跟著下降。一般人會覺得,這說明了「A 是引起 B 的原因」。


實際上這是錯的。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

林欣浩

讀客出版社

¥10.21 會員免費

發佈於 01-06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Max SnowMax Snow?

斯坦福大學 應用物理博士在讀

專業已有 1 人贈與了專業徽章

我不覺得這個問題本身是個好問題,但思考一下為什麼不是個好問題倒是個不錯的科哲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倒算個好問題。

我說幾點我能想到的算是拋磚引玉。

一. 哪些知識算知識?

世界上的知識並不能簡單劃分為我們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以物理學知識為例。牛頓力學在宏觀低速領域能做出很準的預測,但相比廣義相對論而言又是有誤差的,算不算知識?而且相對論本身也不是絕對準確的,算不算知識?

但是你又不能把知識的界限放到無限松,畢竟再垃圾的理論也總有準的時候。所以如何界定知識本來就是個問題。

說到底,知識是讓我們能在他者當中獲得自身確定性的東西,說人話就是讓我們大腦理解起來舒服的東西。因此不同時代,不同文明的人對於知識的界定肯定是有出入的。比如古希臘人能把亞里士多德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想必那時的人從亞里士多德的知識中能獲得相當程度的確定性,而我們現代人大多卻覺得是扯淡,因為不能做預測。我開一下腦洞,重視預測性的思潮會不會是工業時代才被注入人們腦中的?

還有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哲學類知識,可能很多人覺得不算知識,但是我確實從中獲得了很多對世界對人類更好的理解,所以我也覺得算知識。

還有數學/邏輯學知識也很特殊。就這類知識追求的獨立性和自洽性而言,它們和現實世界沒有關係——這恰恰是它們擁有自明性的原因,儘管數學在自然科學中很有用。很多數學知識就是想把直觀上理解的東西說得絕對清晰,比如說實數的定義。因此這類知識又可以被看作關於人類心靈的知識,比心理學還「心理學」。

二. 可以用預測性來度量知識嗎?

近代科學能區分於哲學知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用來做預測。但真的能用可預測的廣度來衡量知識的廣度嗎?也不盡然。

人類的很多知識都不能預測新東西,而是用新的概念,方法來解釋已經知道的東西

比如哈密頓力學就是重新解釋牛頓力學,路徑積分是重新解釋量子力學。雖然做不了新的預測,但是我們依然把這類知識也看做偉大的創新。

當然你可以argue說這類知識提高了理論的可推廣性,為新的理論奠定了基礎,所以potentially擴大了我們的預測範圍。

更有名的例子應該是地心說和日心說,原理上講只要不厭倦於數學的繁雜,用地心說也可以預測到不遜色於日心說的水平,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覺得日心說是發現了一個新的真理。

還有一個問題是你知道了機理不代表你能預測。比如說混沌現象,即使你完全知道了動力學方程,你還是預測不了。那如果我們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只需要知道機理就算理解了,不需要做預測」,那也會有問題。因為所謂的機理是有層次的,顯然不是說你知道了基礎粒子物理你就理解了宇宙所有現象,你知道了產生混沌的動力學方程也不代表你就理解了混沌現象本身。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來提出概念來理解自然。

三. 哪些知識是重要的?

不同領域知識的重要性當然不同,你要評估人類已有知識的分量那肯定需要給不同領域知識加上不同的權重。

大多數人可能會同意用有用性來衡量知識的重要性,再庸俗一點就是用知識能創造的經濟價值來衡量。但問題是,即使你用如此粗糙而又容易量化的標準,也還是很難得到能讓你確信的答案,否則各個國家的自然科學基金委就不用費心費力了。

原因在於學術界本來就不是完全乾凈的象牙塔,毋寧說政治性極強。每個研究領域的水都太深了,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深入了解很多領域,同時每個領域都牽扯到其背後一大堆研究人員的飯碗,所以每個領域都在心照不宣地拚命吹自己有多重要。你對一個新興領域重要性的認知基本上就取決於有多少輿論宣傳機器為這個領域效力。

隨便舉幾個耳熟能詳的例子。

做機器學習的肯定喜歡說自己是人工智慧,傳統做統計學和數學的肯定就要說你丫就是個函數擬合。做凝聚態的喜歡說more is different我們有湧現出來的新原理,做粒子物理就不服氣說你們所謂的原理都不是絕對不可推導的,做凝聚態的暴怒說垃圾還原論balabala。做量子計算的喜歡標題黨吹自己比經典計算機快了多少多少倍,但實際上這種黑箱模擬到底能不能真正叫做「計算」都是個問題....

到底哪些領域是真的重要恐怕只能交給上百年的時間來檢驗。而這顯然不能阻擋科學家們在基金申請書里的大吹特吹,畢竟重要不重要是百年後的問題,不吹的話就要上頓不接下頓了。。。當然從樂觀的層面講,哪個領域重要可能本來就沒有現成的標準答案,所以這種多方博弈確實也確實是需要的。

至於人文社科,那政治性只會更強....

四. 常識知識 vs 書本知識

我不記得我以前在哪裡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說我們總是低估書本之外的知識體量,而高估書本中的知識,即知識分子多出來的那部分知識遠沒有人類公共的常識多

我覺得挺有道理的,想想我們從出生開始就無意間習得了多少知識:語言,肌肉動作,物理直觀,傳統禮俗,自我意識,基本思維範式,還有無數平常根本意識不到卻已化進骨子裡的知識。直觀地說書本上的知識體量確實遠不及這類知識。

當然我們可以批評這個觀點太過強調潛意識的和意謂中的知識,而輕視了成體系的被固定下來的知識。


我不覺得這個問題本身是個好問題,但思考一下為什麼不是個好問題倒是個不錯的科哲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倒算個好問題。

我說幾點我能想到的算是拋磚引玉。

一. 哪些知識算知識?

世界上的知識並不能簡單劃分為我們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以物理學知識為例。牛頓力學在宏觀低速領域能做出很準的預測,但相比廣義相對論而言又是有誤差的,算不算知識?而且相對論本身也不是絕對準確的,算不算知識?

但是你又不能把知識的界限放到無限松,畢竟再垃圾的理論也總有準的時候。所以如何界定知識本來就是個問題。

說到底,知識是讓我們能在他者當中獲得自身確定性的東西,說人話就是讓我們大腦理解起來舒服的東西。因此不同時代,不同文明的人對於知識的界定肯定是有出入的。比如古希臘人能把亞里士多德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想必那時的人從亞里士多德的知識中能獲得相當程度的確定性,而我們現代人大多卻覺得是扯淡,因為不能做預測。我開一下腦洞,重視預測性的思潮會不會是工業時代才被注入人們腦中的?

還有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哲學類知識,可能很多人覺得不算知識,但是我確實從中獲得了很多對世界對人類更好的理解,所以我也覺得算知識。

還有數學/邏輯學知識也很特殊。就這類知識追求的獨立性和自洽性而言,它們和現實世界沒有關係——這恰恰是它們擁有自明性的原因,儘管數學在自然科學中很有用。很多數學知識就是想把直觀上理解的東西說得絕對清晰,比如說實數的定義。因此這類知識又可以被看作關於人類心靈的知識,比心理學還「心理學」。

二. 可以用預測性來度量知識嗎?

近代科學能區分於哲學知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用來做預測。但真的能用可預測的廣度來衡量知識的廣度嗎?也不盡然。

人類的很多知識都不能預測新東西,而是用新的概念,方法來解釋已經知道的東西

比如哈密頓力學就是重新解釋牛頓力學,路徑積分是重新解釋量子力學。雖然做不了新的預測,但是我們依然把這類知識也看做偉大的創新。

當然你可以argue說這類知識提高了理論的可推廣性,為新的理論奠定了基礎,所以potentially擴大了我們的預測範圍。

更有名的例子應該是地心說和日心說,原理上講只要不厭倦於數學的繁雜,用地心說也可以預測到不遜色於日心說的水平,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覺得日心說是發現了一個新的真理。

還有一個問題是你知道了機理不代表你能預測。比如說混沌現象,即使你完全知道了動力學方程,你還是預測不了。那如果我們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只需要知道機理就算理解了,不需要做預測」,那也會有問題。因為所謂的機理是有層次的,顯然不是說你知道了基礎粒子物理你就理解了宇宙所有現象,你知道了產生混沌的動力學方程也不代表你就理解了混沌現象本身。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來提出概念來理解自然。

三. 哪些知識是重要的?

不同領域知識的重要性當然不同,你要評估人類已有知識的分量那肯定需要給不同領域知識加上不同的權重。

大多數人可能會同意用有用性來衡量知識的重要性,再庸俗一點就是用知識能創造的經濟價值來衡量。但問題是,即使你用如此粗糙而又容易量化的標準,也還是很難得到能讓你確信的答案,否則各個國家的自然科學基金委就不用費心費力了。

原因在於學術界本來就不是完全乾凈的象牙塔,毋寧說政治性極強。每個研究領域的水都太深了,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深入了解很多領域,同時每個領域都牽扯到其背後一大堆研究人員的飯碗,所以每個領域都在心照不宣地拚命吹自己有多重要。你對一個新興領域重要性的認知基本上就取決於有多少輿論宣傳機器為這個領域效力。

隨便舉幾個耳熟能詳的例子。

做機器學習的肯定喜歡說自己是人工智慧,傳統做統計學和數學的肯定就要說你丫就是個函數擬合。做凝聚態的喜歡說more is different我們有湧現出來的新原理,做粒子物理就不服氣說你們所謂的原理都不是絕對不可推導的,做凝聚態的暴怒說垃圾還原論balabala。做量子計算的喜歡標題黨吹自己比經典計算機快了多少多少倍,但實際上這種黑箱模擬到底能不能真正叫做「計算」都是個問題....

到底哪些領域是真的重要恐怕只能交給上百年的時間來檢驗。而這顯然不能阻擋科學家們在基金申請書里的大吹特吹,畢竟重要不重要是百年後的問題,不吹的話就要上頓不接下頓了。。。當然從樂觀的層面講,哪個領域重要可能本來就沒有現成的標準答案,所以這種多方博弈確實也確實是需要的。

至於人文社科,那政治性只會更強....

四. 常識知識 vs 書本知識

我不記得我以前在哪裡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說我們總是低估書本之外的知識體量,而高估書本中的知識,即知識分子多出來的那部分知識遠沒有人類公共的常識多

我覺得挺有道理的,想想我們從出生開始就無意間習得了多少知識:語言,肌肉動作,物理直觀,傳統禮俗,自我意識,基本思維範式,還有無數平常根本意識不到卻已化進骨子裡的知識。直觀地說書本上的知識體量確實遠不及這類知識。

當然我們可以批評這個觀點太過強調潛意識的和意謂中的知識,而輕視了成體系的被固定下來的知識。


這個可真不好說。

地球和宇宙的對比涼心四十八天的視頻 · 7211 播放

別說宇宙了,我們對地球的了解,又能有多少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