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可以問問聾啞人?


其實題主主要說的是音色的單調,其實對於聲音的頻率、強度是不會相差太大的。

音色編碼原理:「由於複雜的聲波包含一個基音和諧音,我們能夠感受聲音的基調(音調)和音色。複雜聲波中的各種諧音(泛音)引起基底膜相應部位的振動和毛細胞的反應,聽覺中樞對這些信息的分析和處理使我們產生音色感覺,因此我們能夠在交響樂曲中區分小提琴和黑管發出的聲音」—摘自《神經生物學》

我們再來看看中樞(大腦)聽覺傳導通路:

綜上所述,結論如下:

1)中樞神經系統的耳蝸腹核、耳蝸背核、橄欖核團、外側丘系核、下丘、內側膝狀體…會比正常人小;

2)上述核團發出的纖維也會相對正常人簡單而細;3)初級聽覺皮層所在回比正常人要小。4)具體表現為只能聯繫上下文,才能辨別對方的情感。而不是音色。5)對於那種環境的人,並不會感覺異常。相反他們只是不同的。


大腦只是硬體,並不會有什麼損害,只是按照正常人的規律衰老。但是思維模式(軟體)會受到影響,主要體現在情商方面。假如他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他接觸到正常社會時,他可能做不到「察言觀色」,聽不到「弦外之音」,就像一個全色盲,只能看到陰影明暗,體會不到色彩斑斕。人的語音其實包含很多種信息的,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和語調,表達的意思可能截然相反,假如配上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那就能傳遞出更內涵的意思。同樣一句台詞,讓老戲骨和小鮮肉來演,表達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小品和話劇,對語言的表達要求更高,而不是簡單的背台詞,AI 語音目前是做不到這些的


我覺得這是一個應該認真研究的問題。就好像計算機時代,抱著iPad長大的孩子、煙民的孩子、遊戲沉迷者的後代……思想上,行為上都有哪些不同?有沒有系統的問題設計和研究?

可以去觀察一下一對學會了說話的聾啞人家庭,他們出生的孩子學習語言,以及後來的語言發育情況。過去——現在不知道——因小時候發高燒,吃藥不慎而致聾的孩子很多。十幾年前,我有一個學生,利用假期去聾啞學校當助教,本來想讓她關注這個問題的,但是,後來收上來論文一看,覺得她走偏了。但是考慮到她的初衷是善良的,給了她一個人情分。現在,我覺得她當時恐怕只是憑著熱情就去做了,從知識儲備到觀察方式方法,都沒有一個認真的態度。


猜一下兩種情況吧:

1、大腦不適應。因為人類交流中70%都是情感,如果不是有目的地查詢搜索,這種AI音是無法忍受的。優酷上好多自動生產、配這種音的視頻,我是一聽就想爆炸。所以,如果大腦無法適應,長期生活在只有AI音的環境中,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認知失調,內分泌紊亂,發瘋……

2、大腦逐漸適應。那就相當於一個人去外地、外國生活,最終大腦會接受當地人在語音中的情感交流習慣,從而逐漸【口音】趨同。打個比方,中國口音同化最快的兩個地方可能是東北和台灣?


個人覺得不會有啥變化,除了……在再次聽到正常語調時辨認力可能會略微下降


人會向機器進化。over


很有意思的問題,但並沒有了解到相關的研究。不過就我個人的看法,外界聲音相當於輸入信號,發聲時輸出信號,語言是習得行為,所以想必會對語言區產生一定的影響,會不會在長時間的實驗後,被試說話也難以蘊含情感信息?

就AI來講,研究領域早已意識到了情感的重要性,情感分析也是領域的研究熱點,所以AI慢慢也會變的有溫度。

謝邀!題主的意思是人長期生存在沒有交流沒有方向沒有愛好的虛擬環境下,大腦會發生什麼變化?是這樣嗎?

不會有什麼變化的。虛擬的東西也會充滿他的大腦。只會造成認知體系走向平庸,沒有發現新事物能力,其他沒有什麼。世界上本來就是普通人佔大部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