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目前越來越強調早發現,早干預,早語訓。本人目前干預的最早的孩子是4個月大,到現在佩戴助聽器已經4年多,聽和說與同齡正常小孩基本沒有差異。


目前新生兒聽力篩查已經變得非常普及。

這個項目確實是功德無量,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及時讓孩子選配上助聽器。

我建議遇到這樣問題的父母,遵循新生兒聽力篩查的規範流程即可,不必提前,也不可滯後。

當然,最重要的是遇到問題了,兩個人學會接受,心態上要調整好,只要及時選配助聽器或者進行人工耳蝸植入,絕大多數有聽損的孩子,都會回到主流社會,像聽力正常的孩子一樣說話、上學的。


自20世紀以來,聽力學在中國發展迅速,兒童聽力障礙「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的三早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兒童助聽器驗配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兒童聽覺系統發育程度、心理狀態、視覺、智力、反應能力等與成人有較大差異,兒童助聽器驗配必須依靠聽力學家、助聽器驗配師、語訓教師和家長共同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怎麼才算是聽力障礙

對於兒童而言,大於或等於31dB HL,就存在損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97年標準:輕度為26~40dB HL,中度為41~60dB HL,重度為61~80dB HL,極重度為≥81dB HL。

有的孩子,剛出生聽力沒問題,但1~2歲後會出現聽力下降,主要為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中、重度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可選配助聽器;重度及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如果用助聽器無法補償,建議考慮植入人工耳蝸。

聽力正常的孩子:

出生3個月就會尋找聲源;

6個月有定向聲源的能力;

9個月開始學會模仿大人的發聲;

12個月會說出有意義的字;

2歲以上能說出有意義的話或短語。

溫馨提示:如果孩子沒有達標,請及早進行聽力檢查。

兒童選配助聽器的時間

從出生到6個月是聽覺系統發育的關鍵時期,稱為神經編碼階段。這一時期,處於小兒語言發育的準備期,足夠強度的聲音刺激是他們語言-言語正常發育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

2007年美國嬰兒聽力聯合委員會提倡:已確診為永久聽力損失的嬰兒應在確診後1個月內和6個月之前驗配助聽器。

兒童應選什麼樣的助聽器

兒童一般首選耳背式助聽器。(實用性!)

兒童耳道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因此不建議選擇耳內機。耳背式助聽器佩戴起來更方便,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耳道也會發生變化,更換耳模靈活性較高。最好堅持雙耳佩戴,可防止「聽力剝奪」現象。對於驗配師而言,如果用戶因特殊情況只能單耳佩戴,一定要先講清單耳佩戴的缺點。

耳模的更換

耳模有固定助聽器、改變聲學效果、防止聲反饋和佩戴舒適美觀的作用。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耳模可分為軟耳模、半軟耳模和硬耳模三種。軟耳模與耳廓和外耳道軟組織相容性好,不容易造成損傷,因此為小兒使用助聽器時的首選。兒童的耳廓和外耳道在不斷發育,一段時間後,密封性降低,對於聽損較重的兒童,若不定時更換耳模,易產生嘯叫,影響聆聽效果。

一般來說:

3個月內的幼兒,每個月要換一次耳模;

3~9個月,每兩個月換一次耳模;

9~18個月,3個月換一次;

18~36個月,每6個月換一次;

3~6歲,每9個月換一次。

溫馨提示:每個孩子的耳道發育情況不一樣,具體更換時間要根據孩子實際情況判斷。部分小兒會對耳模材料產生過敏反應,應引起注意。

判斷孩子戴的助聽器是否適合

助聽器是否合適的最好標準是聽力損失兒童佩戴助聽器後的反應。當孩子對聲音反應不好,應將出現的情況告訴孩子的驗配師,一般需要多次調整並結合主觀評估檢查,才能將孩子的助聽器調整到最佳狀態;如出現不合適的反應時,應暫時不戴,並請驗配師及時進行調機處理。

後期的康復訓練

佩戴助聽器後,因為聆聽感覺發生變化,不少兒童在初期會表現出不適應,甚至拒戴。

這個時候,要判斷孩子是因為哪些原因拒戴,一般來說,主要有三種原因:

孩子不習慣耳道異物;

耳模製作不合適,孩子會有疼痛感;

助聽器增益值過高,聲音太大,孩子不舒服。

我們要聯繫孩子驗配師,有經驗的驗配師會指導家長來判斷是哪種情況的拒戴,根據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無論成人還是兒童,佩戴助聽器後,都有一段適應期,長短因人而異,一般與初次佩戴的年齡也成正比。

康復語訓計劃和階段目標,應該由「聽力師+康復訓練師+家長」共同實施,實現聽能管理。當然,驗配師也會定期回訪家長,根據家長的反饋情況,做針對性的複查。


您好:目前在嬰幼兒出生時都會做聽力篩查,如果沒有通過會在出生後42天、三個月、六個月的時候再做進一步的複查,當六個月的複查結果仍沒通過時,考慮到孩子的成長發育,就要做干預了比如佩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都可以。兒童聽力出現問題,應掌握三個原則: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嬰幼兒發現有聽損,多大可以配助聽器?

0-3歲是嬰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越早干預,對孩子以後語言的發展越好,最早可以在孩子6個月的時候,帶孩子去專業的兒童驗配中心,那裡的老師會給你專業的建議,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新生兒出生48小時內醫院都會做聽力篩查,初次沒過醫生會交代42天複查。如果還是沒過3個月就要確診聽力損失的程度和性質。對孩子聽力的問題都是要早發現,早干預的。3-6個月內干預效果最佳。有研究結果表明,在出身6個月內佩戴助聽器的聽損兒童比6個月後佩戴助聽器同齡聽損兒童具有更高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其言語發育情況與正常兒童相比差距也更小。但對於某些早期被確診為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兒童,應提前至3月齡內進行助聽器干預,1歲左右通過助聽器評估效果考慮是否需要人工耳蝸植入。


0-3歲是兒童學語言的最佳期,干預應該在這個時期內進行,否則將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耳聾對孩子在聽力、語言發育方面的影響。

兒童選擇助聽器的原則可以簡單地歸納為「三早」,即應儘早依靠助聽器的幫助,開展以「三早」為原則的康復訓練:早診斷、早干預(使用助聽產品)、早康復(進行語言訓練)。不同於成人助聽器,兒童助聽器在設計上需要考慮到兒童在日常使用中的環境和佩戴需求

一旦錯過了這個康復時期,兒童掌握語言就有很大的困難了。

國家嬰幼兒聽力中心作出的統計:一個聽力正常的 孩子到三歲時能掌握750個左右的單詞,一個有聽力損失的孩子,如果出生就被發現並進行早期語言康復訓練,這個孩子到三歲時可以掌握近500個單詞,幾乎可以達到正常孩子的語言程度;如果孩子到了六個月被發現有聽力損失,經語言康復後到三歲時也能掌握300多個單詞;如果孩子到兩歲時才發現有聽力損傷,再進行語言康復訓練僅能掌握十幾個單詞。


你好,嬰幼兒發現有聽損了,一定要早診斷,早干預,出生3個月就會尋找聲源;6個月有定向聲源的能力;9個月開始學會模仿大人的發聲,不及時干預,影響孩子語言發育。一般建議滿六個月就可以驗配助聽器。


您好,嬰幼兒發現有聽損,多大可以配助聽器?

嬰幼兒一般在42天、3個月、6個月左右的時候都會做聽力篩查的,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干預,一般孩子在6個月左右就可以選配助聽器了,早發現早干預對孩子越好,在孩子剛對聲音有感知的時候配帶上助聽器,不會讓孩子以後有大舌頭,言語發育遲緩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兒童一旦確診為永久性的聽損時,建議儘早選配適合的助聽器。以3-6個月之間為宜,兒童學語言的最佳時段是0-3歲、4-7歲,早干預早康復!


嬰幼兒發現有聽損之後,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如果確診為無法治癒的神經性聽損,那麼一定要及時選配助聽器。如果不及時干預,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所以小孩子的聽力問題,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


嬰幼兒聽力損失達35dB就應佩戴助聽器,否則,有可能語言及智力發育將比正常兒童遲緩,兒童聽力如損失在60dB以上,不佩戴助聽器,則可能帶來言語與智力的障礙。兒童的聽力損失即使達到110~120dB,應儘快在他們6個月前佩戴上適宜的助聽器或儘早植入人工電子耳蝸,這樣將給他一生帶來極大的幫助。如極重度耳聾兒童超過7~8歲仍未聽過放大的聲音(「聽力年齡」仍為0歲),這時才開始使用助聽器,要實現全面語言康復就十分困難。因此,中國殘聯主席鄧朴方也強調,聾兒康復是搶救性任務,必須儘快、儘早加以干預。


你好,嬰幼兒一般在42天、3個月、6個月左右的時候都會做篩查的,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干預,一般孩子在3-6個月就可以選配助聽器了,越早發現及時干預對孩子越好,在孩子剛對聲音有感知的時候配帶上助聽器,不會讓孩子以後有大舌頭,言語發育遲緩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發現了聽力損失,就應該要立即配戴助聽器。

(1)聽得越清楚越明白,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得越好。

(2)早發現早干預,孩子與同齡兒童之間的差異越小。


在確診是聽損寶寶後,建議早發現早干預


你好!嬰幼兒有聽損,多大可以配助聽器?

在發現小孩聽力障礙之後,應儘快給小孩選配合適的助聽器,因為小孩子的聽覺中樞、言語中樞,、概念中樞的發育都有最佳階段,超過這一階段、發育的可塑性就會變小,而對這些中樞發育最好的方法就是聲音的刺激,聾兒助聽器佩戴越早、接受聲音刺激就越早、這些中樞的開發也越早。實踐證明,早佩戴助聽器的聾兒在聽覺能力、言語能力、學習能力多方面的康復效果比晚戴助聽器的聾兒要好的多。因而聽力篩查未通過的嬰兒,四十天複查後四個月在複查如果仍然有聽損,6個月左右複查後即可通過助聽器干預起來,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