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强制要求父母每天阅读,而且还要定时!定量!!笔记!!!打卡!!!!

经验之谈。女儿阅读习惯培养,今年四年级,这两年的阅读量每年几十本,达到千万字。不需要强制,而是享受阅读。2015年和2016年,在孩子面前大量的阅读,言传身教营造家庭的阅读氛围。2016年装修一个大书房,大书柜中给女儿选购了满满的各类好书,漂亮的小沙发,柔和的护眼灯,给女儿一个最好的阅读环境。2017年开始,随著女儿学前准备和进入一年级,每年拿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在亲子阅读中陪伴,分享阅读的快乐,夯实阅读的基础(观念意识习惯和方法),打开视角和启蒙各类图书。每年记录女儿的阅读清单和感受,不断地扩展。2019年开始自主阅读,今年开始增加英文阅读。

家长的角色责任和作用:

是引导,而不是要求;

是言传身教,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合一;

是陪伴,而不是监督;

是分享,而不是检查。

同样,很多的辅导家庭也会聚焦孩子阅读习惯这个教育问题。剖析之后,基本都是家长不读书,孩子也不愿意读书,种种的方法都用过,孩子的阅读只能做到短期激励效果。

问题的解决很简单,既然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既然想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既然这是重塑目标,那么【别客气】——重塑自己!

我要求每个重塑家庭的重塑者父母必须自己先读书,先从《如何阅读一本书》读起。既是任务,也是检验,看看这个重塑者是否真的有决心,有毅力,说到做到。

如何阅读一本书(精装)京东¥ 41.70去购买?

其次,按照重塑辅导清单,把五本辅导书必须读完,再根据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情况,针对性阅读相关辅导书籍。

同时,每天陪伴孩子做亲子阅读。根据孩子的心智特点和情况,可以陪读,可以共读,可以分享阅读,可以比赛阅读,等等形式不一。

每天要求重塑家长必须打卡,强制要求。

做的好的家长,很快进入状态,找到感觉,也更深地理解了阅读的意义。同时影响了孩子的阅读感受,无形中孩子渐渐找到了阅读感觉,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也有死不悔改的,说了不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各种理由各种借口的,定了目标不配资源的,……当然结果显而易见,家长没有变化,家庭没有变化,孩子也不会有变化。

且行且珍惜吧!

孩子如果能够养成每日阅读好习惯,对孩子成长来讲,受益终身。

习惯的养成,一定要有良好的阅读感受,正确的阅读观念,自主的阅读意识,有效的激励陪伴。

强制的要求,只会带来被动的压抑。当外力的消失,必然孩子会主动放弃任务性的被动习惯。


昨天四年级的女儿期末考完试,一个人在书房里开始翻阅,自己琢磨著假期的阅读生活。

早晨要晨读,或者国学诗词,或者英文诗歌,或者中外美文。

翻出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普希金诗集》,今早自己在荔枝重新注册了账号「多萌」,用一首《致诗友》开启了【给孩子读诗】,多萌工作室出品 。

【致诗友】在线收听_多萌 _荔枝?

www.lizhi.fm图标

又提出意见:需要选购英文原版的诗集。

绝对支持!马上下单选购了莎士比亚,惠尔顿,拜伦的诗集,以及一些英文美文,作为假期礼物。

古汉语,现代汉语,英语,感受三种不同语言的韵律,体会各自经典美文的语言艺术之美,对比不同文化的特点。

一个小小的假期晨读,将国学、英文阅读、现代散文都涉猎到,关注众多大家的经典作品,阅读再输出,玩得很嗨!

另外,昨晚女儿还翻出来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询问是否可以阅读。

之前曾经提醒她这套书可能读不懂,又太长,建议再等等。这次多多读了一些,自己感觉不错,兴趣又蛮大的,就不再阻拦。

并借此放开了书房的许可权,只要女儿自己感兴趣的书都可以随便读。

阅读本身就是有趣的,是快乐幸福的,是孩子自主的行为和欲望,又何需去逼呢!

@知乎亲子


得罪人说一句,因为众所周知的教育产业商业化,由于利益驱动,很多事情已经到了颠倒黑白唯利是图的地步。

包括一些糊涂车子家长,自己上当替韭菜商人数钱,还为虎作伥:「用了都说好。」

是不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不好说。

如果上面这几句「牢骚」不完全是错的,那么就容易解释,因为「绘本行业」利润异军突起,网上开始众口一词的鼓吹「阅读万能论」了。

发牢骚,只是表明一个态度。

现在正文。

阅读有用,不万能,有方法。

简单干货。

第一,孩子上学以后,建议每天中英文养成阅读习惯,我自己是十分钟就行。内容不限制,当然学校要求优先。

第二,阅读有方法。精读泛读速读,还有题材范围,难度,辞汇量,关联度,学习目的……本身阅读是语言教学的一门分类科目。逼孩子之前,家长怎么不逼自己阅读一下「如何阅读」和「如何指阅读」呢?

第三,阅读只是输入方式之一,而且更重要也不能忽略输出(说和写)。而且因为相对说写难度大,要求难度可以低,重视程度要高。每天二十分钟吧,进入平坦期以后一周写三次就好,减负。

最后,说一下我的实际做法,特例没有参考性,只是一个样本。

因为我自己做教学工作,且具备语言教学理论和经验,所以属于比较「迟钝放羊」的家长。

背景就是三四岁以前完全没有甚至避开功课类的「干扰」,不教字字母单词数字……玩时候看见了随便。

四岁到七岁,基本上零基础交给幼儿园,双语怕压力大,更是不敢加料。

七岁一年级,我也不清楚认识几个字几个单词,知道拼音字母那些学过而已。

插一句,为什么我会教不教,丢给幼儿园,而我不太支持家长(不会教反而自己在家叭叭)教孩子?

因为,孩子将来要上学。要接受课堂教学这种形式。幼儿园容易,有趣,让孩子以幼儿园为主,爱学不学,但是习惯了「上课」这个知识获得方式,以后上小学听课习惯就比较好。

总之,一年级开始,我让孩子开始认字,字卡350个,几个月弄完。

拼音,会,但是有些发音问题,我自己录课程,让孩子跟读几个月。

单词,学校全英文,所以我不担心,也担心。方式就是用学校的一个单词表为模板,每天练十个拼写。说明一下,因为和国内情况不一样,习得环境下孩子是基本上先会说会用了,而且熟悉拼读法了,很多单词大人不会孩子知道,只是拼不准,另外造句不熟。

所以我们每天练十个拼写,和国内背单词是两码事,特此说明。

然后,就是二年级开始简单写句子,孩子没有语言组织能力。我恰好以前教过作文,就从「内容法」启蒙,弄了一个日记法,让孩子练。这个专栏文章参考吧。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3089921?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专栏文章的口令法里面我举过例子,都是真事,孩子小学阶段的每日任务,就是口令:AWPERP——作业,写作,钢琴,拼写,阅读,体育。

其中,写作后来是一周三次,体育是四次。

时间上,写作要求十五分钟,钢琴一般摩蹭四十分钟,拼写十分钟,阅读中英各十分钟(实际不干涉),体育四十分钟。

另外玩的兴趣班不提了,什么画画轮滑跆拳道游泳手工舞蹈下棋……不要求进度,只要求态度。

啰嗦白天,总结一下。

第一,学龄前不建议过度阅读,有个习惯乐意就好,反过来应该多注意户外运动和精细机能以及情绪培养角度,阅读要控制,不宜过多。

第二,阅读有方法,因材施教,家长要自己先学明白了好吗?

第三,上学以后,每天阅读很好,但是保护兴趣为主。

最后,关于阅读话题,我已经遇见好几位糊涂车子家长在那显摆「我孩子一岁就自由阅读」了。

今天又怼了一位。

一岁,什么概念,什么认知能力,自主意识程度,什么是阅读,什么是自由阅读……这些您可能都稀里糊涂呢?

别急著鸡娃秀娃,基本教育常识概念,您扫扫盲?

孩子不急阅读,家长急须看书,结论如此。


有争议,我解释一下。

我没说孩子看几本连环画就会半身不遂……

我是说不要超前鸡娃和夸大。

那么多幼儿书,当然不是给上学以后准备的,想看可以看啊?

我反对的学习目的的过度超前教育,而很多家长是分不清这个度在哪里,所以多玩少塞就对了。

我反对机构和微商绘本行业夸大其词,看书有好处,过度有害处。把看绘本宣传得升仙一样,不至于。

语言教学效果出发,学龄前儿童看书只是少量辅助手段,主要是用语言做事?情景结合。

结论:少看书,多出门!


不谢邀。

人在厕所,刚蹲上马桶。

我乎上的育儿问题,有时真的很无聊。

是否要强迫孩子学习?是否要强迫孩子做家务?是否要强迫孩子学兴趣班?

是否要强迫孩子阅读?

照此趋势,大胆推测,以后的问题将是:

是否要强迫孩子吃饭?

是否要强迫孩子睡觉?

是否要强迫孩子拉屎?

好吧,为了下一个热榜回答,我去搜索一下以上问题先。


很多人说的都是错误的。

什么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阅读,孩子就会阅读?这毫无因果关系。你父母在学习的时候你会跟著学?父母读书的时候孩子只会在一边觉得被忽略了吧。

父母自己读不读书和孩子读不读书毫无关系。

其实控制孩子行为很简单,无非就是夸赞和批评而已。

要孩子做一件事情就夸他,不要孩子做一件事情就骂他。

你要孩子读书就在他读书的时候夸他,而不能在他不读书的时候骂他。

夸奖才会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责骂只会让孩子讨厌一件事情。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你才应该骂他。不做对的事情的时候,不应该责骂,而是应该讲理。

错误的行为是孩子没有读书的时候骂孩子,那孩子会把读书和负面情绪联系起来。就会变得不爱读书。

正确的行为是经常对孩子说,读书的人是聪明人。家里放适合他这个年纪看的书。在孩子看书的时候夸奖他和他讨论,让他把内容重复一下。在他读书的时候夸奖他,那他就会把读书和正面情绪联系起来。

也就是人家长和老师通常犯的错误。是在做的不好的时候批评。那孩子就会越来越讨厌学习。因为他们会把学习和负面情绪联系起来,想到学习就会觉得负面。

家长应该做的是引导。

有一个简单方法。就是和孩子说,你很希望读书,但是自己没有时间看。给孩子一本书,让他们看完了告诉你讲的是什么。

然后在他讲的时候,夸他,说"原来是这样","宝宝真厉害"。然后引导他说出来。最好的学习方法不是你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想办法教你。

这样才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情况能力。培养阅读习惯。

有些难啃的大部头,你可以和孩子说,你买了让孩子看的。觉得自己看了看不懂,所以觉得现在孩子也看不懂,然后放在那里。你孩子如果有阅读习惯的话会自己拿来看的。

孩子就像镜子,是父母行为的延续,你把正面情绪扔给孩子,他就会给你正面情绪,你把负面情绪扔过去,孩子就会反给你负面情绪。

因为孩子小时候语言和理解能力不发达,所以孩子理解的不是父母说话的内容,而是父母说话的情绪。孩子在小的时候最先学习的是母语。他母语不好的时候听不懂你讲话内容的。

一般人生气的时候会加快语速,提高音量的。说话时加快语速就更难理解,提高音量,孩子就会害怕。害怕的时候,根本不会去理解。

还有一个重点,书的选择很重要。不要强迫孩子读超过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书。

重点是辞汇量,辞汇量,辞汇量。重要的话说三遍。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看电视比看书更加增加辞汇量

而且学习的意思是获得知识。只要能获得知识,是老师教的,父母教的,看电视得来的,或者是看书得来的,并没有区别。

也就是说,不是不让看电视。你要有意识的平均孩子看到的电视内容。央视有很多科教片和科普电视的。

可以做的是,先看西游记电视,然后和孩子逛街的时候,买相关的产品和书籍,比如西游记连环画,然后看西游记的原著。看电视就可以了解大概情节。看连环画是用来学习文字的。看原著就学习古文和古代思想。虽然意思大同小异,但是语言方式不一样的。

先看电视剧济公,再看济公的动画和漫画,连环画,最后看济公传。先看电视剧聊斋,再看白话聊斋,最后看聊斋本文。

看历史方面的可以看"中华历史五千年","中华上下五千年"动画片。看什么漫画成语,或者是成语词典。然后再去啃史记。

Discovery有很多关于动物的纪录片,补充自然常识的。

现在关于生物,化学和物理,不记得有什么长篇的记录片。有碟片的话赶紧买进吧。特别是关于基础的。

还有数学,现在环境不利数学的学习。请注意家里一定要有数学方面的书。

孩子就像镜子,是父母行为的延续,你把正面情绪扔给孩子,他就会给你正面情绪,你把负面情绪扔过去,孩子就会反给你负面情绪。

千万不要让孩子把学习和负面情绪联系上。

你可以说孩子写字不认真,但是千万不要因为做错了而骂孩子。因为写字不认真是态度问题。做对做错是能力问题。


任何以强制为前提的教育方式都不可取。

准确来说,这根本不是教育方式,是惩罚孩子的方式。让本来对阅读(或者其它事情)还略微感兴趣的他,彻底失去兴趣,让本来对童年少年上学人生有兴趣的他们失去了兴趣。

这背后实质上是家长自己争强好胜,但自己逼自己很痛苦,逼了大半辈子也没啥效果,又不甘心认怂,就想让孩子充当自己人生赢家的标签,于是就逼孩子,还可以洋洋得意告诉他和别人,这是爱,这是严格要求,你看人家郎朗父亲。严格要求个球,自己孩子啥情况没数吗,还郎朗。你啥时候舍得对自己下狠手?你一回家不也是抱著手机刷个不停嘛,要么就喝酒打麻将两口子干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