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強制要求父母每天閱讀,而且還要定時!定量!!筆記!!!打卡!!!!

經驗之談。女兒閱讀習慣培養,今年四年級,這兩年的閱讀量每年幾十本,達到千萬字。不需要強制,而是享受閱讀。2015年和2016年,在孩子面前大量的閱讀,言傳身教營造家庭的閱讀氛圍。2016年裝修一個大書房,大書櫃中給女兒選購了滿滿的各類好書,漂亮的小沙發,柔和的護眼燈,給女兒一個最好的閱讀環境。2017年開始,隨著女兒學前準備和進入一年級,每年拿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在親子閱讀中陪伴,分享閱讀的快樂,夯實閱讀的基礎(觀念意識習慣和方法),打開視角和啟蒙各類圖書。每年記錄女兒的閱讀清單和感受,不斷地擴展。2019年開始自主閱讀,今年開始增加英文閱讀。

家長的角色責任和作用:

是引導,而不是要求;

是言傳身教,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言行不合一;

是陪伴,而不是監督;

是分享,而不是檢查。

同樣,很多的輔導家庭也會聚焦孩子閱讀習慣這個教育問題。剖析之後,基本都是家長不讀書,孩子也不願意讀書,種種的方法都用過,孩子的閱讀只能做到短期激勵效果。

問題的解決很簡單,既然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既然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既然這是重塑目標,那麼【別客氣】——重塑自己!

我要求每個重塑家庭的重塑者父母必須自己先讀書,先從《如何閱讀一本書》讀起。既是任務,也是檢驗,看看這個重塑者是否真的有決心,有毅力,說到做到。

如何閱讀一本書(精裝)京東¥ 41.70去購買?

其次,按照重塑輔導清單,把五本輔導書必須讀完,再根據自己的家庭教育問題情況,針對性閱讀相關輔導書籍。

同時,每天陪伴孩子做親子閱讀。根據孩子的心智特點和情況,可以陪讀,可以共讀,可以分享閱讀,可以比賽閱讀,等等形式不一。

每天要求重塑家長必須打卡,強制要求。

做的好的家長,很快進入狀態,找到感覺,也更深地理解了閱讀的意義。同時影響了孩子的閱讀感受,無形中孩子漸漸找到了閱讀感覺,形成了良好的習慣。

也有死不悔改的,說了不做,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各種理由各種借口的,定了目標不配資源的,……當然結果顯而易見,家長沒有變化,家庭沒有變化,孩子也不會有變化。

且行且珍惜吧!

孩子如果能夠養成每日閱讀好習慣,對孩子成長來講,受益終身。

習慣的養成,一定要有良好的閱讀感受,正確的閱讀觀念,自主的閱讀意識,有效的激勵陪伴。

強制的要求,只會帶來被動的壓抑。當外力的消失,必然孩子會主動放棄任務性的被動習慣。


昨天四年級的女兒期末考完試,一個人在書房裡開始翻閱,自己琢磨著假期的閱讀生活。

早晨要晨讀,或者國學詩詞,或者英文詩歌,或者中外美文。

翻出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普希金詩集》,今早自己在荔枝重新註冊了賬號「多萌」,用一首《致詩友》開啟了【給孩子讀詩】,多萌工作室出品 。

【致詩友】在線收聽_多萌 _荔枝?

www.lizhi.fm圖標

又提出意見:需要選購英文原版的詩集。

絕對支持!馬上下單選購了莎士比亞,惠爾頓,拜倫的詩集,以及一些英文美文,作為假期禮物。

古漢語,現代漢語,英語,感受三種不同語言的韻律,體會各自經典美文的語言藝術之美,對比不同文化的特點。

一個小小的假期晨讀,將國學、英文閱讀、現代散文都涉獵到,關注眾多大家的經典作品,閱讀再輸出,玩得很嗨!

另外,昨晚女兒還翻出來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詢問是否可以閱讀。

之前曾經提醒她這套書可能讀不懂,又太長,建議再等等。這次多多讀了一些,自己感覺不錯,興趣又蠻大的,就不再阻攔。

並藉此放開了書房的許可權,只要女兒自己感興趣的書都可以隨便讀。

閱讀本身就是有趣的,是快樂幸福的,是孩子自主的行為和慾望,又何需去逼呢!

@知乎親子


得罪人說一句,因為眾所周知的教育產業商業化,由於利益驅動,很多事情已經到了顛倒黑白唯利是圖的地步。

包括一些糊塗車子家長,自己上當替韭菜商人數錢,還為虎作倀:「用了都說好。」

是不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不好說。

如果上面這幾句「牢騷」不完全是錯的,那麼就容易解釋,因為「繪本行業」利潤異軍突起,網上開始眾口一詞的鼓吹「閱讀萬能論」了。

發牢騷,只是表明一個態度。

現在正文。

閱讀有用,不萬能,有方法。

簡單幹貨。

第一,孩子上學以後,建議每天中英文養成閱讀習慣,我自己是十分鐘就行。內容不限制,當然學校要求優先。

第二,閱讀有方法。精讀泛讀速讀,還有題材範圍,難度,辭彙量,關聯度,學習目的……本身閱讀是語言教學的一門分類科目。逼孩子之前,家長怎麼不逼自己閱讀一下「如何閱讀」和「如何指閱讀」呢?

第三,閱讀只是輸入方式之一,而且更重要也不能忽略輸出(說和寫)。而且因為相對說寫難度大,要求難度可以低,重視程度要高。每天二十分鐘吧,進入平坦期以後一周寫三次就好,減負。

最後,說一下我的實際做法,特例沒有參考性,只是一個樣本。

因為我自己做教學工作,且具備語言教學理論和經驗,所以屬於比較「遲鈍放羊」的家長。

背景就是三四歲以前完全沒有甚至避開功課類的「干擾」,不教字字母單詞數字……玩時候看見了隨便。

四歲到七歲,基本上零基礎交給幼兒園,雙語怕壓力大,更是不敢加料。

七歲一年級,我也不清楚認識幾個字幾個單詞,知道拼音字母那些學過而已。

插一句,為什麼我會教不教,丟給幼兒園,而我不太支持家長(不會教反而自己在家叭叭)教孩子?

因為,孩子將來要上學。要接受課堂教學這種形式。幼兒園容易,有趣,讓孩子以幼兒園為主,愛學不學,但是習慣了「上課」這個知識獲得方式,以後上小學聽課習慣就比較好。

總之,一年級開始,我讓孩子開始認字,字卡350個,幾個月弄完。

拼音,會,但是有些發音問題,我自己錄課程,讓孩子跟讀幾個月。

單詞,學校全英文,所以我不擔心,也擔心。方式就是用學校的一個單詞表為模板,每天練十個拼寫。說明一下,因為和國內情況不一樣,習得環境下孩子是基本上先會說會用了,而且熟悉拼讀法了,很多單詞大人不會孩子知道,只是拼不準,另外造句不熟。

所以我們每天練十個拼寫,和國內背單詞是兩碼事,特此說明。

然後,就是二年級開始簡單寫句子,孩子沒有語言組織能力。我恰好以前教過作文,就從「內容法」啟蒙,弄了一個日記法,讓孩子練。這個專欄文章參考吧。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3089921?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專欄文章的口令法裡面我舉過例子,都是真事,孩子小學階段的每日任務,就是口令:AWPERP——作業,寫作,鋼琴,拼寫,閱讀,體育。

其中,寫作後來是一周三次,體育是四次。

時間上,寫作要求十五分鐘,鋼琴一般摩蹭四十分鐘,拼寫十分鐘,閱讀中英各十分鐘(實際不干涉),體育四十分鐘。

另外玩的興趣班不提了,什麼畫畫輪滑跆拳道游泳手工舞蹈下棋……不要求進度,只要求態度。

啰嗦白天,總結一下。

第一,學齡前不建議過度閱讀,有個習慣樂意就好,反過來應該多注意戶外運動和精細機能以及情緒培養角度,閱讀要控制,不宜過多。

第二,閱讀有方法,因材施教,家長要自己先學明白了好嗎?

第三,上學以後,每天閱讀很好,但是保護興趣為主。

最後,關於閱讀話題,我已經遇見好幾位糊塗車子家長在那顯擺「我孩子一歲就自由閱讀」了。

今天又懟了一位。

一歲,什麼概念,什麼認知能力,自主意識程度,什麼是閱讀,什麼是自由閱讀……這些您可能都稀里糊塗呢?

別急著雞娃秀娃,基本教育常識概念,您掃掃盲?

孩子不急閱讀,家長急須看書,結論如此。


有爭議,我解釋一下。

我沒說孩子看幾本連環畫就會半身不遂……

我是說不要超前雞娃和誇大。

那麼多幼兒書,當然不是給上學以後準備的,想看可以看啊?

我反對的學習目的的過度超前教育,而很多家長是分不清這個度在哪裡,所以多玩少塞就對了。

我反對機構和微商繪本行業誇大其詞,看書有好處,過度有害處。把看繪本宣傳得升仙一樣,不至於。

語言教學效果出發,學齡前兒童看書只是少量輔助手段,主要是用語言做事?情景結合。

結論:少看書,多出門!


不謝邀。

人在廁所,剛蹲上馬桶。

我乎上的育兒問題,有時真的很無聊。

是否要強迫孩子學習?是否要強迫孩子做家務?是否要強迫孩子學興趣班?

是否要強迫孩子閱讀?

照此趨勢,大膽推測,以後的問題將是:

是否要強迫孩子吃飯?

是否要強迫孩子睡覺?

是否要強迫孩子拉屎?

好吧,為了下一個熱榜回答,我去搜索一下以上問題先。


很多人說的都是錯誤的。

什麼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閱讀,孩子就會閱讀?這毫無因果關係。你父母在學習的時候你會跟著學?父母讀書的時候孩子只會在一邊覺得被忽略了吧。

父母自己讀不讀書和孩子讀不讀書毫無關係。

其實控制孩子行為很簡單,無非就是誇讚和批評而已。

要孩子做一件事情就誇他,不要孩子做一件事情就罵他。

你要孩子讀書就在他讀書的時候誇他,而不能在他不讀書的時候罵他。

誇獎才會讓孩子做一件事情,責罵只會讓孩子討厭一件事情。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你才應該罵他。不做對的事情的時候,不應該責罵,而是應該講理。

錯誤的行為是孩子沒有讀書的時候罵孩子,那孩子會把讀書和負面情緒聯繫起來。就會變得不愛讀書。

正確的行為是經常對孩子說,讀書的人是聰明人。家裡放適合他這個年紀看的書。在孩子看書的時候誇獎他和他討論,讓他把內容重複一下。在他讀書的時候誇獎他,那他就會把讀書和正面情緒聯繫起來。

也就是人家長和老師通常犯的錯誤。是在做的不好的時候批評。那孩子就會越來越討厭學習。因為他們會把學習和負面情緒聯繫起來,想到學習就會覺得負面。

家長應該做的是引導。

有一個簡單方法。就是和孩子說,你很希望讀書,但是自己沒有時間看。給孩子一本書,讓他們看完了告訴你講的是什麼。

然後在他講的時候,誇他,說"原來是這樣","寶寶真厲害"。然後引導他說出來。最好的學習方法不是你教孩子,而是讓孩子想辦法教你。

這樣才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和分析情況能力。培養閱讀習慣。

有些難啃的大部頭,你可以和孩子說,你買了讓孩子看的。覺得自己看了看不懂,所以覺得現在孩子也看不懂,然後放在那裡。你孩子如果有閱讀習慣的話會自己拿來看的。

孩子就像鏡子,是父母行為的延續,你把正面情緒扔給孩子,他就會給你正面情緒,你把負面情緒扔過去,孩子就會反給你負面情緒。

因為孩子小時候語言和理解能力不發達,所以孩子理解的不是父母說話的內容,而是父母說話的情緒。孩子在小的時候最先學習的是母語。他母語不好的時候聽不懂你講話內容的。

一般人生氣的時候會加快語速,提高音量的。說話時加快語速就更難理解,提高音量,孩子就會害怕。害怕的時候,根本不會去理解。

還有一個重點,書的選擇很重要。不要強迫孩子讀超過他能力範圍之內的書。

重點是辭彙量,辭彙量,辭彙量。重要的話說三遍。

對學齡前兒童來說。看電視比看書更加增加辭彙量

而且學習的意思是獲得知識。只要能獲得知識,是老師教的,父母教的,看電視得來的,或者是看書得來的,並沒有區別。

也就是說,不是不讓看電視。你要有意識的平均孩子看到的電視內容。央視有很多科教片和科普電視的。

可以做的是,先看西遊記電視,然後和孩子逛街的時候,買相關的產品和書籍,比如西遊記連環畫,然後看西遊記的原著。看電視就可以了解大概情節。看連環畫是用來學習文字的。看原著就學習古文和古代思想。雖然意思大同小異,但是語言方式不一樣的。

先看電視劇濟公,再看濟公的動畫和漫畫,連環畫,最後看濟公傳。先看電視劇聊齋,再看白話聊齋,最後看聊齋本文。

看歷史方面的可以看"中華歷史五千年","中華上下五千年"動畫片。看什麼漫畫成語,或者是成語詞典。然後再去啃史記。

Discovery有很多關於動物的紀錄片,補充自然常識的。

現在關於生物,化學和物理,不記得有什麼長篇的記錄片。有碟片的話趕緊買進吧。特別是關於基礎的。

還有數學,現在環境不利數學的學習。請注意家裡一定要有數學方面的書。

孩子就像鏡子,是父母行為的延續,你把正面情緒扔給孩子,他就會給你正面情緒,你把負面情緒扔過去,孩子就會反給你負面情緒。

千萬不要讓孩子把學習和負面情緒聯繫上。

你可以說孩子寫字不認真,但是千萬不要因為做錯了而罵孩子。因為寫字不認真是態度問題。做對做錯是能力問題。


任何以強製為前提的教育方式都不可取。

準確來說,這根本不是教育方式,是懲罰孩子的方式。讓本來對閱讀(或者其它事情)還略微感興趣的他,徹底失去興趣,讓本來對童年少年上學人生有興趣的他們失去了興趣。

這背後實質上是家長自己爭強好勝,但自己逼自己很痛苦,逼了大半輩子也沒啥效果,又不甘心認慫,就想讓孩子充當自己人生贏家的標籤,於是就逼孩子,還可以洋洋得意告訴他和別人,這是愛,這是嚴格要求,你看人家郎朗父親。嚴格要求個球,自己孩子啥情況沒數嗎,還郎朗。你啥時候捨得對自己下狠手?你一回家不也是抱著手機刷個不停嘛,要麼就喝酒打麻將兩口子干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