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快4歲,比較喜歡喫漢堡麵包,不喜歡喫飯;

現在寶媽拚命阻止,寧願讓小孩餓死也不讓喫這些,說中國人就得喫米飯,以前大家都是喫米飯長大的;然後小孩就是不肯喫飯,都快餓暈了,家裡還在為到底喫什麼吵吵;

我的觀念很簡單,都是主食,愛喫啥就啥,喫飽就行,有啥好糾結的;


5000贊了,看了看評論,感受是真的不要用自己的經歷判斷別人的手藝,因為你真猜不到別人是怎麼做菜的。在不同父母手裡,同一個東西做出來完全可能是兩個樣子。

同樣是青菜,一部分家長可以做的三歲孩子愛喫,一部分家長可以做的六歲的孩子嚼不爛、咽不下、吐不出,要靠筷子將咽不下去的青菜從喉嚨裏摳出來。同樣是做肉,有人說肥肉容易爛,瘦肉容易塞牙,問題是有不少人家長做的肥肉真的嚼不爛;有人說瘦肉才容易軟爛,評論區裏有一位家長做肉的方式是「肉切片,加蔥姜上鍋蒸」,這做法做出來的肉應該屬於還有搶救價值的「黑暗料理」吧……

以下是原回答:

去學學廚藝吧,小孩不是傻子,他知道什麼好喫。

我相信你們不會一頓飯只給孩子喫米飯,如果你們真這麼幹了,孩子的要求非常正當。

米飯基本沒什麼味道,一定要做菜的。問題是很多家長真的感受不到小孩和他的差別。

記得知乎上討論挑食的時候有人提出:「為什麼都在說小孩挑食?」得到最普遍接受的回答是「家長不會買他不喫的東西回來。」太多的東西是大人覺得好喫,對於小孩而言壓根沒法喫的。

孩子不喜歡喫的蔬菜,最常見的就是青菜、胡蘿蔔之類的東西。某個孩子不喜歡可以說是挑食,某個地區普遍不喜歡可以說是地區飲食偏好,全球的孩子不喜歡,那隻可能是因為對於小孩這東西真不好喫。

不要忘了人類口腔後面那幾顆恆牙是幾歲才長出來的。對於恆牙還沒長全的孩子而言,太多高纖維的食物實際上是咬不爛的。他們只能依靠門牙切斷,然後硬吞下去。青菜這種東西,小孩子吞過一次就知道這東西難喫,以現在的物質條件,還肯心甘情願的吞第二回那真是傻孩子。

家長的出去喫飯,端上來的菜咬不爛還知道叫飯店老闆過來。家長自己做出咬不爛東西給孩子喫,孩子不喫就是「挑食」?

如果不知道孩子喫那些東西的時候是什麼感受,青菜焯水整棵往下吞,胡蘿蔔切丁倒嘴裡直接咽,這麼操作一次之後你就知道了。

什麼?為什麼不嚼?大部分家長第一次喂孩子這些東西的時候孩子的後牙槽上有那幾顆牙麼?

我小時候喜歡喫生胡蘿蔔,其實根本咬不爛,一小根胡蘿蔔要嚼半個小時還是一嘴咽不下去的胡蘿蔔碎屑,只是因為那時候的胡蘿蔔很甜,喜歡那味道,最後胡蘿蔔是要吐掉的,真咽不下去。家長看見倒也不罵,因為是看著我嚼了半個小時後吐的,家長認為那東西應該真咬不動。

我弟弟不喫肥肉,甚至可以將餃子餡裏的肥肉吐掉,這操作看著挺難的,其實原因真不複雜,因為他嚼不爛肥肉,他只是吐掉嚼不爛的東西而已。


記得我小時候,我爸媽對我很好,非常非常好。

有一段時間,我媽到江陰,在我小姨那裡開了一家早點店,我媽是飲食行業出來的,常年做「白案」,手藝沒的說,生意自然也好,這樣一來,兩三個月才能回南京一次。

如何向我投食的問題,就落在我爸的肩上了。

早上,我爸為了讓我營養均衡,那時候也不像現在有什麼營養節目,也不懂什麼亂七八糟的搭配,他就是給我煮稀飯當早餐,煮的時候稀飯裡面打兩個雞蛋,還有綠葉菜和肉丁還是肉絲來著的。

因為有肉,所以要煮的時間比較長一些,他怕不熟,喫壞肚子。

煮的時間一長了,稀飯就容易幹,當然了,不是乾飯的那種,而是非常稠的那種,比乾飯要稀很多。

為了有味道,自然得放鹽,但是為了健康一些,不能喫太鹹,所以鹽的很少。。。

也不是天天喫這玩意兒,基本上一週上五天學,有個兩三天是喫這玩意兒,週六週日必喫這東西,也就是一週七天要喫四到五天。

後來大約一年左右吧,我媽覺得太辛苦,主要是不能回家,她一直都挺擔心我們的,就不再開店了,關了門就回來了,繼續上班,自然一切都歸於正軌了。

一直無話。。。直到前年,也就是19年的時候,週末我都要帶著老婆回家,和爸媽一起喫飯,或者就是約著一起出去玩兒個一整天。

我爸起的早,興緻勃勃的。。。又煮了這麼個玩意兒出來,我和老婆正好回家,看到了。

我媽這時剛起牀,坐在桌前犯困呢,看到這一大碗東西,一頭霧水的問他:「這。。是什麼啊?」

我爸得意的說:「你問兒子,從小我就給他煮的特製的稀飯,特好喫,他特別愛喫。不過這裡面有肉絲,萍就喫不了了(指我老婆,她是穆斯林)」

我站在旁邊,看了一會兒對我媽說:「我想起來了,這東西狂難喫,又有蛋又有肉,因為還沒什麼鹽,所以還有腥味兒,還幹,像乾飯一樣。」

我媽猶豫著喫了一口,驚訝的說:「我滴天,這什麼東西啊?難喫死了。」

我爸就生氣了,指著我說:「你小時候喫過的忘啦?你不是喜歡喫的嗎?」

我都要笑死了:「我喫,不代表我就是喜歡喫哎,因為這不是沒別的喫的嗎?我記得有一次我說我不喫,你就兇我,說不喫就滾,我還敢說不喫嗎?我就問你一句,你自己喫過這東西沒有,你不會這麼多年,自己從來都喫過一口吧?」

我爸這時的表情也是挺複雜的——他還真沒喫過。

我的爸爸就是這樣,真的讓我很感動,他認為的「好東西」,居然真的就是沒喫過,哪怕是他做出來的,也是為了我單獨做的。

可是。。這不代表這玩意兒就不糟糕。。

那天,他喫了。。這麼多年,他終於第一次喫到了自己做出來的「營養早餐」

大約五分鐘左右,他就把剩下來的給倒掉了,按他的原話:喫了想吐。

————————————

一個我小時候的小故事,大家看了就是一樂

回到問題:

漢堡、麵包、包括炸雞、牛排等等,是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好喫」的東西?

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所以不一定有準確的答案

還是我家的事兒,我的小侄女兒,當年還小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只喫漢堡、披薩、牛排之類的,到我們家來玩兒,她外婆,也就是我的姑媽對我媽說,她只玩不喫飯,回去再喫,因為她從來不喫正常的飯菜。。等等。

我媽聽了原因之後笑了,說「不要緊,讓她嘗嘗看再說」

然後紅燒肉、回鍋肉、糖醋裡脊等等端上桌子(前面說過,我媽是飲食行業的,除了白案之外也是一手好菜)

那天什麼牛排、披薩,什麼漢堡、炸雞,統統見鬼去吧,小侄女兒喫的差點走不動路,那年她五歲。連炒的青菜都不放過。

所以說,正確的不是喫什麼不喫什麼,而是喫「好喫的」,不喫「不好喫」的。這是人的本能。

問題在哪兒,明白了不?

————————————

非常開心,能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大家,這是「一家人」共同的回憶,不管我小時候是不是有什麼不開心的經歷,但至少現在能給大家帶來歡樂我就很高興,也看到有人回復說了自己小時候的一些黑暗經歷,而且,居然還有和我一樣經歷的,喫過類似的「那玩意兒」的人,我感覺心理平衡多了,哈哈哈。

再說一個關於「喫」的事兒,是我爸媽兩個人之間的事:

我媽是做「白案」的,已經說過了,自然手藝是沒話說,但是她這樣的人一般都會有個奇怪的毛病,就是因為自己在店裡做過,所以在家如果要做的時候,一般都會「加料」,比如說在家自己做肉包子的時候,就會皮兒特別薄,肉餡兒特別大。大概類似這樣的吧。

有一次過年,我和我老婆剛結婚的時候,年初一早上我倆回家(都是早上啊,也許因為早上人剛起牀,腦袋還有些懵懵的,就會犯傻吧),看見我媽在做元宵(奈何母上大人手藝何其精也),芝麻餡兒的,特別香,而且為了照顧我老婆,是素油的,我和老婆都喫了一些。

然後我爸起牀了,我媽問他:你喫不喫元宵?

我爸說:喫,但是不要像昨天早上那麼多了,咱自己家做的太大了,你給我喫六個,我喫不下,糯米的東西,喫多了白天好難受。

我媽沒吱聲,一會兒給他端上來了,一小碗,四個元宵。

我爸自然就喫了唄,喫完了還說:嗯,今天四個就很不錯,昨天太多了。

過了一會兒,我們集體出門拜年,出門之後我爸走的快在前面,我和老婆還有我媽在後面,我媽這時候笑的像朵花兒一樣和我倆說:

其實今天早上的元宵和昨天是一樣多,我用昨天做六個的材料今天給他做了四個元宵,你們看,他還不是喫下去了?

我:。。。。。。

我老婆:哈哈哈哈哈哈。。。

我爸回頭:?????


版本一:

孩子說:我想喫漢堡,不想喫米飯了。

媽媽蹲下身,摸一摸孩子的頭,說:好吧,那你能說一說,為什麼想喫漢堡嗎?孩子:「我昨天和同學小虎聊天,他說剛喫了特別香的脆雞腿漢堡!又酥又脆!我聽了也很想喫!」媽媽:「聽起來確實很誘人呀,不過我們中午的米飯已經做熟了(聞到飯香了吧?),菜也馬上就炒好,你看我們中午喫米飯,晚上再喫你同學推薦的雞腿堡,這樣可以嗎?」孩子:好耶!!

版本二:

孩子:我想喫漢堡,不想喫米飯了。

媽媽立刻火冒三丈:喫什麼漢堡!那都是垃圾食品,懂不懂?是中國人就喫米飯!你看我們從小到大,去哪兒喫什麼麵包漢堡,都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把你給慣壞了,天天惦記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聽我的,就喫米飯!

試問,那種是和孩子真誠的探討和商量,那種是高度控制慾的家長式壓制,是不是一目瞭然?


我覺得陪娃育兒過程中,最最不值得的教育方式,就是總要和孩子(尤其兩歲後已經擁有寶貴的【自主意識】孩子),為生活中的小事陷入「權力之爭」,:

  • 阻止孩子提出不同意見
  • 否認孩子的想法(哪怕是幼稚天真的想法)
  • 然後非要行使家長控制權,用上綱上線的大道理說哭孩子為止。

說到底,喫一點快餐漢堡,真的能嚴重到背叛國籍嗎?真的會嚴重損害小朋友身心健康嗎?

當然不會。題目中的提問者(也許是寶爸)也看的出這個道理。

就像我上面假設的「場景一」,我們有上百個不需要動用「權力之爭」的好方法,可以通過交流、啟發式提問、給出更多選擇 等等方法,讓孩子既能先喫好眼下這頓飯,也不必為一個漢堡包而心碎。

君不知【越是得不到越在心頭騷動】的道理嗎?越是在喫點快餐、零食這類小事上大做文章、畫紅線拚命壓制孩子的主觀意願,那孩子出於逆反心理,對意願之物的渴望只會更加強烈。

非要把麵包漢堡放在【中華米飯】的對立面,一不小心,孩子往後都要對米飯產生陰影,而且把普普通通的漢堡包當成什麼夢寐以求的佳餚。


說個類似的小事。

我家的三歲小娃墨墨,最近剛剛因為想喫華夫餅而大哭一場,剛巧還因為我在錄他說英語,給記錄了下來:

【日常啟蒙】三歲孩子被分級繪本饞哭?讀牛津樹學會打磨石頭涵兔Sylvia的視頻 · 551 播放

我看他哭的那麼傷心,並不覺得他想喫華夫餅這類「外國點心」 會影響我的中式廚藝的家庭地位,反而就是又心疼又想笑:

因為小孩子饞嘴的心願,真的又直白又可愛啊!

往後人生,買一個華夫餅、一個漢堡,只會越來越簡單,可是當初童年那種巨大的喘不過氣來的憧憬,和喫到一頓好喫的帶來的合不攏嘴的幸福感,一旦錯過童年,拿什麼彌補那份缺憾呢?

所以我就買了一個特別小型的華夫餅機,三天後纔到,給娃做了華夫餅和鯛魚燒:

鯛魚燒好香,最好喫是流出來烤酥脆的那一層

就是,一次小小的滿足,根本不影響墨墨日常愛喫米飯,愛喫麵條,愛喫包子餃子盒子……

根本不影響一個中國娃的味蕾。

總之,題主,你先讓孩子媽冷靜下來,再私下和她談談,這根本不是「正確與否」的問題,是別濫用母親權威的問題。

問問她,記得童年憧憬一口零食的自己嗎?

BTW

在家做華夫餅的話,一個小小的早餐機真的足夠了:

九陽 Joyoung 迷你三明治機早餐機 多功能電餅鐺輕食機京東¥ 199.00去購買?

送你和孩子們春節紅包,既可以買繪本樂高拼圖,也可以買點健康好喫的小零食??

年貨節·京享紅包全品類通用,無門檻可疊加01.18 18:00 - 02.01 23:59?

已失效年貨節·淘寶超級紅包全品類通用,無門檻可疊加01.17 12:00 - 01.25 23:59?

已失效

我看完了描述有點想笑,孩子還挺好玩的,真的把自己餓暈了。

你們也挺可愛的。

米飯是主食,饅頭,麵條,米粉,麵餅,米餅,餃子,餛飩,新鮮的麵包,大餅(披薩),肉夾饃(漢堡)也都能當主食啊,為啥盯著米飯不放,中國很大,不喫米飯的地區多得是,我不相信這些調劑著來,孩子會死磕一個餓死。

不過添加劑比較多的包裝麵包,會影響孩子的味覺,確實盡量別喫,麵包店現烤的,當早飯或下午茶不錯(麵包現在太貴了,性價比不划算,不可能給孩子當飯喫,當孩子的獎勵品挺好的),快餐店的漢堡,半個月一個月可以去喫一次(漢堡本身不能算垃圾,但孩子很少進店只喫漢堡的,總要搭配薯條炸雞番茄醬可樂,快餐店那些油炸的不適合當飯喫,偶然喫喫沒什麼。)

我娃我是每週固定要帶他去喫的,幾個西式連鎖餐飲輪著喫(我以前很排斥西式快餐,但現在發現有些正規連鎖食材還是不錯的)我娃還特別愛喫麵食,這也不影響他每天喫米飯啊。有時候就是因為管的太嚴限制的太多,孩子才逆反的。


作為一個天天回家做飯的寶爸,我希望題主先把話說清楚:孩子到底是喜歡喫有夾餡的成品漢堡包,還是喜歡喫用來製作漢堡的那種原料麵包?

如果是前者,那基本沒什麼大問題。畢竟市售成品漢堡包,如果不提各種食品添加劑,那還是可以套上「營養均衡」這種稱呼的。

但要是單純用來製作漢堡的麵包,也就是各色白麵包,那就要說一下了。畢竟這東西除了熱量以外,其餘營養成份基本就是點綴,和米飯的營養價值差不了多少。

如果小孩只喜歡喫市售漢堡包,即快餐食品,卻不喜歡喫自家做的米飯加菜餚,那我覺得,家長除了考慮孩子的食譜以外,也得考慮下自己的廚藝。畢竟誰都喜歡喫好喫的東西,討厭難喫的東西,孩子的喜惡更是非常單純。如果孩子喜歡快餐,而不喜歡自家的飯菜,我覺得家長真的有必要思考一下如何改進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