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唯一聽過的韓國人對於抗美援朝的話,是一個韓綜。

金建模他媽說的,原話的大概意思是她們當時躲在一個屋子裡,然後中國軍人沖了進去,看到是老百姓以後就走了,她並沒有恐懼和害怕,也沒看出仇視的感覺。

當然我不知道原話是否有剪輯,但是從她的話里就已經表達了並不害怕中國軍人。


韓國人是怎樣看志願軍的?絕對超乎你想像!

今天我們就從韓國的朝戰老兵、平民親歷者和現在的韓國年輕人等多個群體里,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評價志願軍的?另外,為什麼幾名韓國年輕人在美國,因為志願軍的話題,而圍毆了一名中國留學生呢?

我們首先看看韓國的朝戰老兵,是怎麼看待志願軍的?在朝鮮戰爭期間,被譽為韓軍第一名將,時任韓軍第一師師長的白善燁,是一位老兵。

因為親身經歷,而且又是身居要職,經常在一線帶兵作戰,所以他可以說最有發言權。

白善燁

他曾在晚年回憶錄《一位韓國上將親歷的朝鮮戰爭》一書中,對沒能統一朝鮮半島的失敗原因,進行了多方面深層次的分析,在有關志願軍這一塊兒,他寫道:

中國軍隊在韓戰中表現出了四個優勢:

第一是,統一部署,在節奏上有條不紊,不慌不亂,不像美軍和韓軍經常因為彼此不信任和溝通問題,造成大的損失;

第二是,進軍神速,中國軍隊的進攻速度和撤退速度令人難以想像,這一點處處可見;

第三是,行軍神秘,比如美國偵察機竟然絲毫沒有發現大量中國軍隊渡過鴨綠江的行動;

第四是,中國軍隊戰術非常靈活,埋伏戰、夜戰和穿插包圍戰術讓美韓軍隊損失慘重。

志願軍夜戰

此外白善燁還在書中原話講道:"我方官兵,對於中國軍隊有一種很奇怪的恐懼心理,就是中國軍隊一衝鋒,韓國士兵就怯戰、潰敗!簡直是軍人之恥辱啊!"

那麼經歷過朝鮮戰爭的韓國人,是怎樣看待志願軍的呢?幾年前,韓國的一個綜藝節目,採訪了一些見過志願軍的老人,其中有一名老太太回憶道。

她說:「當時我和媽媽還有一些不認識的人,都躲在同一個屋子裡,外面到處都是槍聲,我們很害怕地擠在一起。這時候門一下子打開了,進來了幾個士兵,但是這些士兵只是看了我們一眼就走了。後來就有人說,剛才進來的都是中國士兵。」

其實志願軍作為文明之師,是舉世公認的!就連對手李奇微都在晚年回憶錄《朝鮮戰爭》一書中盛讚道:志願軍是一支最兇狠也最文明的敵人。

李奇微

比如朝鮮人抓住了美韓俘虜,一般都是往腦袋上就是一槍,而志願軍就不同,非常尊重而且優待俘虜。曾經就有過多次志願軍在朝鮮軍隊的槍口下救下美韓俘虜的事迹。

此外,志願軍還是一支沒有任何屠殺行為的軍隊,不管是美韓軍隊,還是朝軍都有過屠殺俘虜和平民的惡行,其中朝軍和韓軍都是屠戮俘虜和平民中的佼佼者。

比如韓國史學家根據多方史料佐證,朝軍曾在韓國首都漢城,製造過針對戰俘和平民大屠戮,死亡人數竟高達13萬人之多,連江水都被染成了紅色;

此外在303高地,朝軍曾經進行過批量處決美軍戰俘的行為。

當然這方面,韓國人也不輸於朝軍,在朝軍包圍韓國釜山的時候,韓軍就將所有朝軍戰俘以及所有嫌疑犯全部用機槍處決。

屠殺慘狀

而在進入朝鮮地界後,韓軍更是每佔領一座城市則會展開一系列清算,使得大量無辜的朝鮮百姓遭到屠戮!

美軍也是如此,在朝韓雙方史料中,美軍製造過的屠戮平民的事件比比皆是!比如浦項事件、信川事件、老根里事件等等,其中在信川事件中,美軍屠戮的戰俘和平民竟達到3萬人之多!

然而關於志願軍在這一方面,不管是友軍朝鮮,還是敵對方美國和韓國,都無一記載!

有一位多年來,專註研究朝鮮戰爭中屠殺事件的韓國教授金榮范,就說道:「志願軍這支部隊很特別,是這場戰爭中唯一沒有屠殺過平民戰俘的部隊。不像其他軍隊,隨手就能找到!」

接下來,我們再講講韓國現在的年輕人,是怎樣看待志願軍的。

韓國年輕人

事實上啊,絕大多數韓國年輕人,對志願軍都不怎麼知曉,更談不上了解,他們只知道中國參戰了,僅此而已。

比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主題紀念館,也就是韓國戰爭紀念館,裡面有關志願軍的展覽點,不僅偏僻而且規模也很小。所以本來對這段歷史不怎麼感興趣的韓國年輕人,更是對志願軍知之甚少。

即便知道一點,也多是志願軍「靠人海戰術取勝」、「都是靠蘇聯罩著」的等錯誤又偏激的信息。

其實在一般上了年紀的韓國人的認知里,這場戰爭就是朝鮮勾結蘇聯和我國,來侵略韓國,而世界各國團結起來為保衛韓國而戰。本質上是自由世界對共產陣營的堅決回擊!

美軍

不過現在的韓國年輕人也不信這一套了,少數了解這段歷史的韓國年輕人,就直言不諱地說,朝鮮戰爭本質上就是美國與蘇聯的代理人戰爭。

但是眾所周知,韓國年輕人普遍具有狹隘的民族主義,韓國噴子和其暴力趨向遠超中國的鍵盤俠!

在知乎上有一段真實故事,我們一位在美留學生,幾年前的一天,正在美國一所大學的公共休息室里休息,而公共休息室里的電視上,正放著關於二戰的紀錄片,幾個韓國人和美國人正一邊看一邊討論。

韓國戰爭紀念館一角

只聽見那幾個韓國人就和美國人聊起來朝鮮戰爭的故事,然後那幾個韓國人就對我軍出言不遜,比如「都是懦夫,後面都是衝鋒槍逼著的,才敢衝鋒的,不是蘇聯罩著,早滾回家了」之類的。

因為咱們這位留學生氣不過,就出言反駁了這幾個韓國人,比如「既然韓軍那麼厲害,那你們為什麼被志願軍打得那麼慘呀」、「為什麼能打進你們的首都呀」之類的!

這幾句話說過後,其中一個比較壯的韓國人上來,就揪住了這名留學生的脖領,然後就廝打了起來,畢竟單打獨鬥,他確實吃了不少虧。

不過話又說回來,志願軍是唯一一支沒有屠殺過戰俘和平民的參戰軍隊,所以韓國人對志願軍真沒啥可恨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就是中日友好靠韓國,中韓友好靠日本,韓國人那才是對日本真正的仇恨,甚至超過我們對日本的仇恨,畢竟近代以來,日本殖民朝鮮半島小半個世紀,期間屠殺和掠奪更是罄竹難書。

日本軍隊

再加上韓國人對日本殖民歷史普遍比朝鮮戰爭史看得重,而志願軍又是文明之師,而且也只是短暫地打到過38線以南,所以韓國年輕人對志願軍知之甚少和不那麼關注,也就不難理解了。


2018年夏天去過一趟首爾,參觀了韓國的戰爭博物館。裡面有一個專門的展區介紹朝鮮戰爭。中國在這個展區的存在感十分薄弱。

首先我並不會韓語,於是在展館門口的架子上拿了一個小導覽卡片,卡片上用五國語言編寫了展區的內容,其中不包括中文。這也不奇怪,從博物館服務觀眾的角度來看,幾乎沒有中國人來到這個博物館參觀,自然也不需要中文導覽(像景福宮就不一樣了,導覽卡上包括中文在內的十二國語言一應俱全,景區全是旅行團,到處能聽見中文)。

於是我只能走馬觀花地把這個展區看了一遍(畢竟看不懂韓語)。展區開頭的弧形走廊上大致描述了這場戰爭的起因和經過的各個重要時間節點。其中有一個時間節點是「中國參戰」,佔據了一個窄展板。除此之外在整個展區中我就只找到寥寥幾處出現中國字樣的展板和展品了,在茫茫多的展品之中並不算起眼。

而展區內最重點展示的部分,用腳趾頭也應該想得出來,就是「仁川登陸」。為此還專門搭建了一個4D電影展廳,能夠坐在劇烈晃動的椅子上,以參戰美軍戰鬥機飛行員的視角,「親歷」一遍美軍大規模登陸和對登陸地點周圍岸防部隊的轟炸。這個部分的展覽要排隊,不過時間不長。每一場時間大約10分鐘,可能因為設備比較舊,體驗一般般。

然後就是描寫韓國軍隊和民間英勇作戰的各種展板和展品,以及時任韓國總統李承晚的各種嘉獎令。特別是民間的抗爭,說實在的比較尷尬。在美軍參戰的情況下,韓國居然還要大力宣傳韓國民間團體,甚至是學生團體的戰鬥經歷來豐富整個展區,感覺在側面襯托韓國軍隊的無能…

貼一張博物館裡拍的李承晚嘉獎狀:

總體而言,中國和志願軍在這個展區的存在感很低,鑒於看展當天我在院子里還看到韓國的兵役人員在出操,很多韓國群眾在圍觀,可見這個博物館平時也對民眾起到了普及國家戰爭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在這部分的教育之中,韓國民眾頂多只知道,中國「參戰了」而已,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看待」可言了。


韓國稱之為625 ??(6.25戰爭),一般的宣傳里會淡化大國較量,所以多數韓國人只是知道中國參與戰爭,但並不了解中國在戰爭中的一些細節問題。

在一般韓國人的認知里,這場戰爭是北韓勾結俄共、中共(原意如此)侵略韓國,而聯合國團結起來為保衛韓國而戰,是自由世界對共產陣營的回擊

不過現在年輕人也不信這一套了....許多人直言這是美日俄中代理人戰爭

韓國繪製的朝鮮戰爭形勢圖

1992年之前,韓國的宣傳一直把戰爭稱為南北內戰,是北方在俄國扶持的傀儡政權統治下試圖南下奴役韓國民眾。

不過這些年逐漸走向「兩國戰爭」,年輕人已經不認為北方是同胞了,所以你問他們可能反而會覺得根本無所謂。

換句話說,老一輩深受李偽洗腦,認為是中國的干涉分裂了他們的國家,所以對中國毫無正面情感,甚至充滿痛恨。

年輕人只覺得當初中國打來殺了很多人,但對於戰爭本身的意義已不明白

參與聯合國干涉朝鮮戰爭的國家

長期去韓國生活的應該也能感覺到,韓國人對於中國人的歧視完全是因為發達國家對落後國家的俯視,而不是因為戰爭,他們現在根本不想提這些事。

韓國在戰爭中傷亡超過300萬,相當於總人口的15%,比中國抗戰更高(6%),幾乎家家都有親人深受戰爭之痛。而其中大多數損失都是在中國介入之後。

所以你說韓國人完全不記恨中國,那肯定不可能,換你們也做不到

在韓國人看來,這就是大國的衝突,最終選擇在朝鮮半島爆發了而已。

在戰爭中協助韓國的國家/地區

1992年韓國與中國建交後,韓國官方宣傳避免提到中國,只提北韓(朝鮮)在戰爭中的暴行,以及蘇俄的背後撐腰。

宣傳的重點是自由世界的54個國家一起反擊北韓侵略,全球民主力量並肩作戰,這份信仰與團結永不消散之類的。

甚至於現在韓國人都不太仇視朝鮮了,一心專盯著日本,根本不想理中國。

你說韓國人該怎麼看待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情?這就是宣傳的力量啊。


無論是哪一方,對中國志願軍的評價都是比較高的。在各方的戰史中,都承認志願軍沒有屠殺過平民。志願軍對戰俘施行人道主義,嚴格遵守了日內瓦公約,這一點被各方承認。韓國對中國志願軍是敬畏而不是畏懼。一大原因就是中國軍人堪稱仁義王者之師,軍紀嚴明,不僅能戰而且對百姓戰俘仁義,從不搞屠殺。

再對比自家政府軍和聯合國軍,他們是清楚的。戰場上廝殺死傷是沒辦法,是手拿武器各為其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生死鬥爭,但是拿著武器對著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和戰俘搞屠殺算什麼?這就是敬畏和畏懼的區別。

美國人在給士兵做被俘生存訓練時,都會警告那些吃不消的士兵說不要指望你們會成為中國人的俘虜。這句話其實就揭示了美國人也認可中國志願軍的人道主義無可挑剔,這支軍隊散發著人性的光輝。

再對比澳大利亞近來爆出的屠殺阿富汗平民的事就可以知道做到不屠殺平民戰俘這一點有多難。由此我們不難想像澳大利亞當年怎麼屠殺日本戰俘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就好像天生有屠殺的基因一樣,英美當年屠殺印第安人的事至今我們都感覺不寒而慄(幾千萬變成幾十萬,堪稱史上最殘酷的種族滅絕,希特勒都甘拜下風自愧不如,事實上希特勒承認是效仿的美國政府搞的大屠殺)。

「不要幻想成為中國人的戰俘」朝鮮戰場志願軍一項紀錄無人打破_屠殺?

www.sohu.com

希特勒的美國榜樣:納粹種族主義立法是從美國學的?

www.chinatodayclub.com

在種族問題的處理上,當年希特勒都向美國取過經?

k.sina.com.cn圖標

補充:有人 在評論中提出質疑,認為我誇大了北美大屠殺,認為這種表述是自欺欺人,無知出洋相。最後還貼心的給了我百度百科「北美印第安人」的詞條鏈接幫我科普。

為了以正視聽,我覺得有必要解釋。關於哥倫布時期北美印第安人數量有多少學界沒有定論,從幾百萬,幾千萬甚至最誇張的一億都有。至於後面屠殺數量同樣從幾萬到幾千萬乃至上億。各殖民帝國在北美都有實施屠殺,但主要是英國及其後裔美國,即盎格魯撒克遜人。

同樣是百度百科,印第安人大屠殺_百度百科中表述「一般歷史學家都認為,北美印第安人的總數超過1000萬,到19世紀末期,只剩下20多萬

美國大屠殺(16世紀到19世紀末種族大屠殺)_百度百科中表述「據美國一些誠實、嚴謹的學者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依據史料重新做出的推算,當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新大陸時,在現在美國境內居住的印地安人總人口在3000萬至1億之間。」

美國竟用一個世紀屠殺印第安人?!- 紀錄片台?

jishi.cntv.cn圖標

而在維基百科英文詞條Native Americans in the United States(美國原住民)中有如下表述:Estimates of the pre-Columbian population of what today constitutes the U.S. vary significantly, ranging from William M. Denevans 3.8 million in his 1992 work The Native Population of the Americas in 1492, to 18 million in Henry F. Dobyns Their Number Become Thinned (1983).(譯文:對今天的美國前哥倫布時期人口的估計差異很大,範圍從William M. Denevan在其1992年的著作《美洲原住民》中的380萬,到Henry F. Dobyns在1983年著作《他們的人數變得稀少》中的1800萬。

在英文詞條Genocides in history(歷史上的大屠殺)關於美國的介紹有如下表述:In the same 1894 report, the Census Bureau dismissed assertions that millions of Native Americans once inhabited what is now the United States, insisting instead that North America in 1492 was an almost empty continent, and "guesstimating" that aboriginal populations "could not have exceeded much over 500,000", whereas modern scholarship now estimates more than 10 million.(譯文:同樣在1894年的報告中,人口普查局駁斥了數百萬土著美國人曾經居住在現在的美國的說法,而是堅持認為1492年的北美幾乎是一片空無一人的大陸,並「猜測」土著人口「不可能超過50萬人」,而現代學術界現在估計超過1000萬。

此外,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有個叫喬治·卡特林的畫家,由於景仰印第安人的文化。遊歷了40多個印第安部落。並畫了600多幅印第安人肖像和有關他們生活場景的畫,這些畫現在大部分掛在美國國家博物館裡。卡特林在他的日記里提到,過去的印第安部落要比他那時大得多,整個北美的印第安人大約有1600萬。

可見學界也是爭論不休,我選擇幾千萬的模糊表述是做了平衡。但是無論屠殺數量是多少,盎格魯撒克遜人在北美進行過大屠殺都是不可推翻的事實,導致北美印第安人數量銳減可以稱為是種族滅絕而不僅僅是屠殺也是被廣泛認可的說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