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涉及到好幾個概念哦。

一、顯性天賦與隱性天賦

天賦分為顯性天賦和隱性天賦,顯性天賦就是樂感、方向感、身體協調性,包括小時候口才就特別好、臨場反應特別快,等等......

而我們容易忽略卻更應該關注隱性天賦,比如「總是讓自己忙碌起來,不荒廢時間」「總是能贏得陌生人的好感,讓陌生人放鬆下來」「總是能敏銳地感知到他人情緒」「總是想找到對標對象,超越他」「總是想拿第一名,哪怕第二名都不滿足」「總是會去進行深入思考,追本溯源」......

蓋洛普是全球最權威的優勢/天賦測評機構,它把人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感受模式分成了34個才幹,分佈在四大領域——執行力、影響力、關係建立和戰略思維,如下圖

大體來說,四大領域每個都有其特定而鮮明的核心特徵:

具體可以看看我寫的蓋洛普的專欄文章(持續更新中)

Insight:蓋洛普執行力領域解析?

zhuanlan.zhihu.com圖標Insight:蓋洛普四大領域簡析?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不是。

興趣和天賦重合時,會很幸福。但很多時候,興趣只是興趣。


天賦是你能不能,興趣是你想不想。

它們可以產生交集,也可以全不相干。


感覺單純的解釋天賦的來源可能有些不順暢,所以我加了一問。

問:天賦是什麼?

答:掌握一門技術或者工作,發展一個的興趣愛好等等事情,其實都是從最開始的懵懂的以為自己有所瞭解其實自己不瞭解,到你經歷過不斷的學習和歷練知道自己其實不知道,再到反覆的打磨歷練發現自己知道的一個過程。大多數的人要在其中經歷許多年,而有的人可能會一輩子處在以為自己知道的過程。而天賦就是你可以迅速的打通以為自己知道到真正的直到的過程。可能前輩的一句話,也可能是自己的一段經歷,這些都可以幫助你打通任督二脈,習得無上神功。而那種一點就透,一做就對就是天賦

問:天賦是建立在興趣之上麼?

答:不是,天賦是在建立在你的大腦,你的思維之上。如果一個人,善於思考,善於總結,他能很快的學會一個新技能或者接受一份新的工作,你不能說他對這個技能或者工作就一定有興趣,只能說,他很聰明,能很快的摸到門道,掌握規律

綜上:天賦是建立在大腦及思維方式上的。

孩子生出來不能不養啊,發現了天賦當然也得呵護長大。你發現天賦卻不加以練習,與普通人殊途同歸罷了。

業精於勤荒於嬉,仲永五歲能作詩,但二十歲時,已經泯然眾人矣。無論是普通人的使命或是被選中的人天賦,最後的成就都是建立在千錘百鍊的基礎之上的。

在1202年,提起相聲就能想起德雲社,提起單口相聲就能想起坑王。德雲社的相聲已經成為我重要的入睡工具,而作為德雲社的領頭羊,誰也不會說郭老師沒有相聲天賦。但如果僅僅是擁有天賦,也許郭老師也早已銷聲匿跡。你聽坑王講故事樂的ger嘎的時候,你看不到坑王為了相聲拼搏的那些年。

金星老師曾說過,迅哥兒演戲有天賦,是個天生的演員。確實,因為她很聰明,從小就知道該怎麼去演戲,但是你看迅哥兒演戲,當你被靈氣所震撼的時候你又可曾看到她拍戲時候的辛苦。

仗著發現天賦有恃無恐,結果疏於練習,那你一定會成為那隻龜兔賽跑裏的兔子。

培養思考的習慣,發現屬於自己的天賦,然後勤加練習,纔是王道。


其實很多時候是相反的,也就是:興趣大多數時候是建立在天賦之上的。

試想一下,當我們對各種事務都不敢興趣的時候,我們會時不時的接觸到一些活動,有的活動我們一上手,發現沒有什麼意義,而之所以覺得沒意義往往是由於領會不到該活動的精髓,也可以理解為沒天賦。相反,有一些活動,我們一接觸很快就能上手,身邊很快投來了讚揚,在不斷地從這個事情和身邊人上獲得正反饋,自然也就進一步產生了興趣。而這其實就是天賦所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