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實驗已經證明過的東西,沒什麼值得驚訝的。

2018年,安大略教育研究院的專家和中國、新加坡、美國的一些學者完成了一項關於撒謊的研究。他們的實驗對象是42名還沒學過撒謊的中國學齡前兒童。這些孩子平均年齡40個月,被分成等人數、等性別的兩組。在四天里,他們教孩子玩一個遊戲:孩子把自己喜歡的小東西藏在手中,讓大人猜在哪只手裡。大人根據孩子的描述來選擇答案。如果孩子成功地騙過了大人,就可以獲得此物品。實驗組的孩子會被教著如何去撒謊,對照組則不然。

該研究測試孩子們的執行力,包括自我控制、思考、了解他人意圖的能力。

研究人員在《實驗兒童心理學雜誌》上寫道:只要接受短短几天的教導,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欺騙,並從中獲得直接的認知益處。研究說明,人類的一些看起來有不當之處的社會行為,例如撒謊,其實能提高人的認知力。因為若要完成這些行為,一個人必須有追求目標的毅力、解決問題的決心、穩定的精神狀態。

加拿大專家一直在研究兒童說謊的原因和方式,但這篇文章是「學會欺騙能加強幼兒的認知能力」的首個證據。

那這是否意味著「父母應該教孩子們去撒謊」呢?

並非如此。專家說:「我認為這樣並不妥;但讓他們學著玩一些類似的遊戲,也不是個壞主意。」


早慧,原本就未必是好事,還鼓勵撒謊,嘖嘖


撒謊是種邪慧。慧是抉擇為性,如果說謊能夠幫助自己更好的達成目標也是種慧,是小聰明。

一般撒謊是為了免受指責而推卸責任。比如說貓打翻了花瓶,而不是我,這樣避免呵責或打罵。一或者是通過說漂亮話或隱藏特定信息策略性地得到好物。比如說"我不想吃,牙想吃"或者"去同學家做作業"其實是出去玩"。他需要使解釋合理可信會不斷地編造故事和說辭,而這中間需要思維力和預測評估力,以及辭彙量的熟練使用,而這些都是聰明的表現。因為結果有兩種要麼對方信服過關,要麼被識破遭受指責,後者是要避免的。所以說謊是試探事物的賞罰邊界,擴大自我的主場,自動帶入社會性角色扮演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者避免傷害。所以是種邪慧。

人都會把事情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解釋和說明,以利自我保存和發展。

有時候說謊是為了繞開規則。如果小孩說謊一方面是因為周圍環境容錯度低,如果說實話現實反應過激,寬容度不夠,不能自然真實反應情緒,比如規定小孩只能吃兩顆糖,但小孩想吃三顆糖,卻無法控制自己偷吃了一顆,遭到嚴厲懲罰,那他就必須策略性地彌補和滿足自己。如果家長說想吃幾顆就吃幾顆,大概也不會為糖說謊了。

挑戰和利用規則有時候會有好的回饋,有時候會有不好的回饋。如果自制力差,運氣不好,說謊成性就是在過分透支信用度,長期下去,無羞無恥,被人反騙的概率大,人生會很陰暗。

每個人都會說謊,只不過有的人在沒有必要的地方說謊就顯得不夠聰明或者讓人生氣。畢竟我們都想真實自然地活著,可是誰允許呢?每個人都在說謊,所以也不必美化它。

英國有諺語:誠實是上策。但有時候人只要過得去就行了。畢竟生活也是美麗的謊言或者糖衣炮彈。

如果追求美麗坦蕩的人生,誠實是上策。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我想說,即使撒謊是早慧的表現,這個早慧之中,也是充滿了被迫和無奈吧。

確實,要撒個「成功的」謊,孩子要會察言觀色,會隨機應變,才能編織出一個個令人信服的故事/借口,這樣看起來,孩子肯定是機智的、靈活的,甚至可以說是早慧的。

可是想一想,孩子得有多無奈,才需要編織一個個謊言,在與別人鬥智斗勇中讓自己早慧啊。怎麼都感覺有點夾縫中求生存的味道。

所以,比起是否早慧,我更關心的是孩子為什麼要撒謊。

認知發展理論的觀點認為,4歲左右時,兒童可以區分真話和謊話。他們贊成講真話,反對撒謊。

也就是說,兒童知道撒謊是不好的,那為什麼還要撒謊呢?動機是啥?

有時候,孩子的撒謊是無意識的。比如說,他正在專心致志地搭樂高,這時候媽媽進來了問他,寶貝,媽媽給你的水喝了嗎?孩子多半會頭也不抬地說,喝了。

媽媽拿起杯子一看,一口沒喝!完了,這孩子學會撒謊了!!!

先別急著貼標籤,繼續往下看。

其實,孩子可能根本就沒意識到媽媽問的是什麼,注意力都在樂高上呢,他只是隨口回答媽媽的問題。

我們大人有時候也有這樣的情況。你聚精會神地追劇,丈夫伸頭問了一句,煤氣灶關了嗎?你正對著小鮮肉男主角流哈喇子呢,丈夫問你什麼你注意了嗎?你可能會說,關了關了。一會兒,你們家廚房就糊味飄滿樓了哈哈 。你能同意說你剛才撒謊了嗎?肯定不能。別人要是說你是個撒謊精,你肯定跟他急。

這就是無意識撒謊,就跟睜著眼睛說瞎話似的,輕易就能被看穿。

比起無意識說謊,有意識說謊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NLP理論認為,(無論孩子做了什麼)其動機都是正向的。而且,每個人做的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我們要探討一下,孩子為什麼要說謊?說謊的動機是什麼?其實這和父母的教養方式就分不開了。

1,過於嚴格的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全方位無死角地嚴格要求,也許還有無微不至的體貼,「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孩子沒有一點點自己的空間,連覺得冷不冷都不能自己說了算;或者是孩子做錯了事就會得到嚴厲的懲罰。

孩子可能會用謊言,來換得一點空間;或是用說謊來保護自己,逃避父母的懲罰。

2,父母的關注點不在孩子身上,孩子被漠視了(精神上的被漠視感,光給錢不算關心孩子)。

每當孩子說謊的時候,父母就會緊張,關注點就會回到孩子身上。這樣孩子的說謊行為就得到了強化,他可以用說謊來喚起父母的關注。

3,父母自己就有不注意的地方,比如對待親戚朋友也經常是謊話連篇。

孩子自然耳濡目染,就習得了用說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4,有沒有這樣的孩子,父母很寬容很放鬆,孩子就是喜歡撒個謊?

如果有,那麼就要看看孩子的動機是什麼,他要達到什麼目的。父母要了解,你都覺得自己很寬容了,孩子為什麼還是不直接提出他的要求,而是要撒個謊來達到目的?也許,你以為的寬容,孩子並沒有感覺到。

比如說,孩子想買一支粉色的鉛筆,媽媽說,男孩子就得喜歡藍色的呀,你看藍色的多帥氣,媽媽給你買10支哦。媽媽以為自己很寬容很大氣,孩子需要鉛筆就毫不猶豫地買,還多多地買。但是她沒看到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孩子呢,絲毫沒感覺到媽媽寬容大氣,他只感覺到了被拒絕、被否定。

5,也有的孩子說謊是吹個小牛,目的是為了滿足一下虛榮心,比如說媽媽是個畫家,實際上媽媽是超市售貨員。那麼,爸媽需要反省一下,自己本身是不是就有強烈的攀比心,或常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

那麼,如果發現孩子撒謊了,該怎麼辦呢?

其實,解決方案就在撒謊的原因上面。

對於無意識說謊,可以幽默一下就行了,用不著上綱上線的。

如果孩子說謊屬於上述1、2、3、4、5種或者更多種有意識撒謊的情況,那麼解鈴還須繫鈴人呀,父母如果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那就需要學習了。至少要學習父母通識課程,對各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有基本的了解。

綜上,如果說,撒謊是早慧的表現,那麼,你可以看到,每個謊言背後,都有孩子不得已的苦衷在。這樣的早慧,應該不會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吧?


中級感育家庭諮詢師、感育專家團成員、:王艷茹

匯愛家感育,用「感」讀懂孩子,用「育」啟迪一生! 助力千萬家庭幸福!

編輯於 2020-06-14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童話小狐狸童話小狐狸錢用了就會到別人的手裡去

因為撒謊的孩子不如從已經思考謊言帶了的便利是一時的長期如此會透支信譽度

你看不撒謊的孩子已經領悟了到了五層,你還去稱讚還在一層的孩子


因為撒謊的孩子不如從已經思考謊言帶了的便利是一時的長期如此會透支信譽度

你看不撒謊的孩子已經領悟了到了五層,你還去稱讚還在一層的孩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