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介紹英語是重音等時性語言,並拿漢語做對比介紹漢語是音節等時性語言。這使我感到懷疑,漢語不像是一字一蹦的,四字詞七字句都是節奏的產物。

我只是在學習英語,對語言學並不了解,想知道這種分類在語言學界影響大嗎?當下的語言學界是如何看待這一假說的?

我再補充幾個我想到的例子,比如一組並列但音節數不同的概念,會傾向於把它們處理成同樣長度。比如「動物園有長頸鹿,驢,大象」,會傾向於把長頸鹿三個音節讀快,驢這個音節讀慢。動詞上也是類似的,一個七字結構中,會傾向於處理成四三兩個部分,或者「二二三」三個部分,五字九字等結構也類似。


建議閱讀沈家煊先生這篇文章:

漢語「大語法」包含韻律?

www.cnki.com.cn


我來重答這個題。

感謝@Nyoeghau 的糾正。日語自然是mora timing,我糊塗了。一般認為粵語是syllabel-timing的,但是普通話是不是的確是個問題,我本來以為學界對這個問題尚且還沒有定論,所以大家不會這麼提,所以沒想到已經有很多人按照普通話是syllabel-timing來提了。

我認為漢語不是syllabel-timing是根據彭剛老師在JCL上的Peng(2006)一文[1], @朴益順安 在評論區給出了Wiki的等時性詞條:

Isochrony?

en.wikipedia.org

在wiki中把漢語普通話歸為syllabel-timing的參考文獻是中國語音學報上Mok et al.(2009)一文[2]

簡單說一下這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都是同時做了粵語和普通話,作者對於結論的傾向性有不同:

Peng(2006)是用大規模語料庫,自動切分之後做了統計,結果如圖

可以看到,普通話音節基本上沒有什麼補償作用,換句話說,輔音長了音節就長,母音長了音節也會長。但是粵語還是有補償作用的,元輔音一個長了另一個就會短,使得整個音節的長度大致一致。

Mok(2009)用的方法不太一樣,首先他們用的是各6位native speaker的錄音材料,手工標註(真是辛苦了!笑),然後結論如下:

兩張圖一張圖是用母音時長佔比/輔音方差來分類,一張是用不同interval上母音差分和輔音差分來分類。

從他們的結果來看,syllabel-timing和stress-timing的聚類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每張圖裡普通話和粵語的地位都很尷尬。例如他們的圖3,按理說stress-timing應當是前後interval上元輔音變化都很大,而syllabel-timing則應該都很小。粵語比較接近法語、義大利語等傳統認為的syllabel-timing語言,但是普通話表現得很奇怪,母音前後變化很大,而輔音變化比較小。再說他們的圖1,輔音時長方差這個參量很容易受到輔音平均時長的影響,英語複輔音眾多,自然輔音平均時長會高,這樣方差高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所以他們考慮到這一點做了個輔音時長變異係數的圖。

這圖的結論就不那麼typical了,至少在輔音方差這個維度上看不到分類效果,如果只用母音時長佔比來分類,又有些草率。

總而言之,這個問題絕不是一個可以下定論的問題。因為普通話音節時長變化即看不到明顯的等時性,也看不到明顯的補償作用,但是又和傳統的stess-timing不太相同。我贊同這三者是一個連續統的論斷,但是顯然普通話正從syllabel-timing向著遠離這個類別的方向發展。

參考

  1. ^[1]. Peng, G., Temporal and tonal aspects of Chinese syllables: A corpus-based comparative study of Mandarin and Canto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006. 34(1): p. 134.
  2. ^Mok, Peggy (2009). "On the syllable-timing of Cantonese and Beijing Mandarin" (PDF). Chinese Journal of Phonetics. 2: 148–154.


普通話三音節詞的語速明顯比雙音節詞快。

粵語差不多每個音節等長。


漢語(普通話)是音節等時性語言,即每個音節都是差不多長度。題主似乎認為節奏感與這個命題相抵觸,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漢字幾乎都是一字一音節(兒化韻特例),每音節又等長,所以才能催生出每句字數相同(也就是時長相等)的格律詩。

@而今聽雨 答主可能也記錯了,日語是音拍(mora?モーラ)等時性語言,所以日本的傳統詩,比如川柳,就是對每句的音拍數做出要求,而不是重音數或音節數。

而英語確實是重音等時的,雖然體現得不明顯。具體表現就是重音之間的音節串會被處理成類似的長度。比如[重輕輕輕重輕重]中前三個輕會被快讀,後一個輕會被拉長,以變得時長相近(其實不會到相等的程度,所以說體現得不明顯)。


葉徐《語言學綱要》認為,「音節等時性」語言和「音拍(該書譯為「韻素」)等時性」語言屬於同一個大類,稱為「音節型節奏」。「音節等時性」語言的代表是法語,「音拍等時性」語言的代表是日語。

該書並未明確強調「重音等時性」這個概念。他們把漢語,同「重音等時性」的典型——英語,共同歸為另一個大類「音步型節奏」。

該書的例子和你舉的例子是一致的,你可以看看,在79頁。

我認為漢語不是「音節等時性」,但究竟與英語有什麼區別,我還不能判斷。


無意間發現一個東西,或可作為參考。

等時性_智勇百科?

www.zhiyonw.net


可以做實驗,語音實驗肯定會出現一些差別。但意義是什麼呢?


北方的官話方言不是,粵語是


謝邀。

漢語是單音節,但不是等時。

首先,有的音節是單韻母(a e等),有的有韻尾,韻尾還有鼻音和不是鼻音的,顯然整個音節長度是不一樣的。

其次,詩詞念的時候字的音節長度遵從「平長仄短」,就拿現在普通話四聲為例,通常情況下第一、二聲長(平),第三、四聲短(仄),這才是傳統幾千年的誦讀方法。現在勻長類似話劇的「朗誦」(一個一個蹦),正是近代西化「改造」後的產物,正是從西語看漢語的誤解。

所以,何來「等時」?

漢語是真正音樂性的語言,音樂就處處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無論是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詳細分析歷來都有論述。


我以音樂旋律打比方。語言中的音節相當於音樂旋律中的音符。音符長短分為全音符、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因為絕大部分音樂旋律不會只用一種音符,所以那些只是用了一種音符的旋律就會被認為是速度不變的旋律。比如小星星這樣的旋律,可以說它每個音符時長一樣,但不是說它沒有使用休止符,也不是說中間不能使用延長音符號連音符號和變速符號。所以一個說法存在的意義是把不同的事物區分開,並不一定兼容字面意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